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677章 等这一天已经太久了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677章 等这一天已经太久了

簡繁轉換
作者:空酒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9 04:49:00 来源:源1

李国公府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可偏偏谢凌之父谢诚居高居内阁次辅,权倾朝野。反观自家,虽顶着世袭爵位的尊荣,实则早已外强中干。这爵位本是先祖在沙场上浴血拼杀换来,奈何后代子弟不肖,一代不如一代,在朝中担任的尽是些无关痛痒的闲散官职。

偌大的国公府,早已在年复一年的坐吃山空中,渐渐被掏空了底子。

如今谢凌是新帝跟前炙手可红的能臣,李国公府再是愤懑,也绝不敢轻易开罪。若非有此顾忌,谢易墨婚内不检点的丑闻......

那抹笑意在紫袍男子唇边缓缓凝固,如同寒潭深处浮起的一缕幽光。他指尖轻叩案几,目光落在密报上“徽州”二字,久久未移。窗外春意正浓,檐下燕子衔泥筑巢,而他眼中却无半分暖色。

“来人。”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如古井回响。

一名黑衣侍从悄无声息地跪伏于门槛外:“主子。”

“传令下去,即日起,京中所有与谢凌有关的耳目,加倍盯紧。”他慢条斯理地卷起密报,“尤其是……那位阮东家。”

“是。”侍从低头应命,正欲退下,却被他唤住。

“等等。”紫袍男子垂眸,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上的龙纹,“再派一人,去查一查‘归晚楼’的地契来源。若是商户女子想开酒楼,总得有银子、有人脉、有门路??她一个孤女,从哪儿来的这些?”

侍从领命而去,屋内重归寂静。

紫袍男子缓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宫墙飞檐,眼神晦暗不明。他低声呢喃:“谢凌啊谢凌,你一向冷心冷肺,连先帝都说你是块冰雕成的臣子。如今竟为了个女人动了情根?呵……倒真是天赐良机。”

与此同时,徽州城南,一片荒废多年的旧宅院前,阮凝玉立于春风之中,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地契。

“就是这儿了。”她轻声道。

谢凌站在她身侧,眉梢微动:“这地方偏僻了些,离市集也远。”

“正因为偏,才好。”阮凝玉转头看他,眸光清亮,“我不想做云香楼那样的生意。那里是权贵争斗的棋局,人人戴着面具饮酒作乐。而我想要的,是一座能让人心安的楼??黄昏时分,倦鸟归林,旅人歇脚,百姓聚谈,煮一壶茶,温一坛酒,听一段故事,便算圆满。”

谢凌静静看着她,忽然觉得胸口某处被轻轻撞了一下。

他见过她在宴席上巧笑倩兮,以一道“雪落梅心”惊艳四座;也见过她在账房里冷静决断,三言两语拆穿对手阴谋。可此刻的她,眼里有光,像是真正为自己活着的人。

“你说的名字很好。”他低声道,“归晚楼??归来虽晚,终不迷途。”

阮凝玉怔了怔,随即笑了:“你也会说好听的话了?”

“只对你。”他坦然道。

两人并肩走入院中。杂草丛生,瓦砾遍地,但格局尚存,青砖黛瓦依稀可见昔日风雅。正厅匾额早已脱落,唯有柱上刻着半联残诗:“月照西窗影,______。”

阮凝玉伸手抚过那行字迹,指尖微颤。

“下一句是什么?”谢凌问。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闭上了眼。

记忆如潮水涌来??前世某个冬夜,她与慕容深共读诗书,炉火微红,他执笔在纸上写下:“风送故人声”。那时他说:“若有一日我们分离,愿风能替我送去问候。”

她睁开眼,嗓音轻得几乎消散在风里:“风送故人声。”

谢凌察觉她情绪有异,却没有追问,只是默默记下了这句诗。

“我让人明日就动工修缮。”他说,“你需要多少银两,尽管开口。”

阮凝玉摇头:“不必你出钱。我在云香楼这些年,积攒了不少。而且……”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枚金锭,“这是齐青寂临走前留给我的分红,说是这几年我为云香楼操劳所得。”

谢凌眉头微蹙:“他倒是大方。”

“他是聪明人。”阮凝玉淡淡一笑,“知道我一旦抽身,云香楼必受震荡。这笔钱,既是酬劳,也是封口费。”

谢凌冷笑:“他怕你把账本带走?”

“不。”阮凝玉望向远方,“他怕的是,我已经知道了太多。”

两人沉默片刻。

春风拂过断壁残垣,吹起她的裙角,也吹乱了旧日尘埃。

数日后,归晚楼修缮初具雏形。工匠们日夜赶工,连城中几位有名的厨娘也闻讯前来应聘。消息传开,百姓皆好奇:那曾掌管云香楼的阮东家,如今要开一家平民酒楼?

“听说不要官老爷进去喝酒!”街头孩童唱着新编的小调,“只收三文钱一碗面,掌柜长得像神仙!”

“神仙?”阮凝玉听到这话时忍不住笑出声,“谁说我长得像神仙?”

“当然是谢大人啦!”丫鬟小翠嘻嘻笑道,“整天往这儿跑,搬桌子、擦门窗,还亲自去菜市挑新鲜食材,比伙计还勤快。谁不知道您二位……哎呀,奴婢不说啦!”

阮凝玉脸一红,抬手佯打:“再胡说,罚你去扫茅房!”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脚步声。

谢凌推门而入,肩上扛着一口大铜锅,额角沁汗,衣襟微敞。他将锅放下,喘了口气:“灶房要用的,铁匠铺刚打好。”

阮凝玉瞪他:“这不是粗人力气活吗?你堂堂尚书左仆射,何必亲自动手?”

“我不放心别人做。”他理所当然地说,“这锅要是漏水,影响汤底味道,你的招牌面就砸了。”

阮凝玉一时语塞,心里却软成一片。

她转身进屋取帕子,递给他:“擦擦汗吧。”

谢凌接过,却不急着擦,反倒盯着她瞧:“你今天心情很好。”

“当然。”她扬眉,“眼看梦想一点一点变成现实,怎能不好?”

“那……”他忽然压低声音,靠近她耳边,“今晚愿不愿意试试‘下次’?”

阮凝玉猛地后退一步,耳尖通红:“你还敢提!那天的事还没跟你算账!”

“哪件事?”谢凌故意装傻,“是你趁我不备偷亲我一下,还是我抱着你不撒手惹你生气?”

“你??!”她气得说不出话,抬脚就想踹,却被他敏捷地躲开。

“掌柜的!”门外突然传来喊声,“有人送来一块匾额!”

二人转头望去,只见两名壮汉抬着一块红绸覆盖的木匾,身后跟着一位老木匠。

“这是?”阮凝玉疑惑。

老木匠恭敬行礼:“昨夜有人连夜来订制的,说是要送给归晚楼开业之礼。不留名,只说了八个字??‘山河无恙,不负初心’。”

阮凝玉心头一震。

那字迹,竟与梦中慕容深写给她的一模一样。

她颤抖着手掀开红绸,果然见匾额上龙飞凤舞写着那八字箴言,笔锋苍劲,力透木背。

谢凌察觉她脸色突变,立即上前扶住她手臂:“怎么了?”

“这字……”她喃喃,“是他写的。”

“谁?”谢凌声音骤冷。

“慕容深。”她抬头看他,眼中含泪,“我知道他已经死了,我也知道这只是巧合……可这字迹,太像了,像到让我以为他还活着。”

谢凌沉默良久,终是将她揽入怀中:“或许,是他留给你最后的祝福。”

阮凝玉靠在他胸前,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明白,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一段路,而另一些人,才会陪你走到终点。

当晚,归晚楼点起第一盏灯笼。

暖黄的光晕映照在新漆的门楣上,照见“归晚楼”三个遒劲大字,也照亮了门前石阶上的两个人影。

谢凌牵着她的手,站在灯火之下。

“明天就要开业了。”她说。

“嗯。”

“你会来吃第一碗面吗?”

“不止一碗。”他微笑,“我要天天来,吃到你嫌我烦为止。”

阮凝玉轻笑:“那你得排队。”

“排多久都愿意。”他凝视她,“就像等你的心,我已经排了太久。”

夜风轻拂,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远处山峦静默,星河璀璨。

而在京城深处,紫袍男子再次展开一封密信,瞳孔骤缩。

“归晚楼匾额出自何处?”他厉声问跪地探子。

“属下……查不到。那木匠今晨被人发现昏睡在家,醒来后全然不记得昨夜之事,只说有个蒙面人付了重金,让他务必准时送达。”

紫袍男子冷笑:“果然是他。”

他缓缓起身,走向密室,推开暗格,取出一幅泛黄画卷。

画中女子素衣立于梅树之下,回眸一笑,风华绝代。

下方题字:“南枝早发,春意先知。”

落款??慕容深。

“你以为死后就能护住她?”他指尖划过画上女子面容,声音阴冷,“只要我还活着一日,阮凝玉就永远逃不开这场局。”

与此同时,归晚楼后院,阮凝玉正在整理橱柜,忽觉一阵寒意袭来。

她回头,只见窗棂微动,似有人影一闪而过。

她疾步上前推开窗,却只看见空荡庭院,月光如霜。

“谁?”她低声问。

无人应答。

但她清楚地听见,风中仿佛有一声极轻的叹息。

第二天清晨,归晚楼正式开张。

第一锅汤熬了整整一夜,香气弥漫整条街巷。百姓争相前来,只为尝一口传说中的“归乡面”。

阮凝玉亲自掌勺,谢凌则坐在角落桌旁,捧着一本书,实则目光从未离开她半刻。

忽然,门口帘栊一掀,一名布衣老者拄杖而入,须发皆白,眼神却清明如泉。

他环顾四周,最终落在那块匾额上,久久不动。

“老人家,请坐。”阮凝玉迎上前,“想吃什么?”

老人缓缓抬头,看向她,嘴角浮现一丝极淡的笑:“姑娘可知,这块匾是谁送的?”

阮凝玉心头一跳:“您知道?”

老人点头:“是我主人托我送的。”

“主人?”她呼吸微滞,“他是谁?”

老人却不答,只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她:“他说,若您看到这信,便会明白一切。”

说完,转身离去,步履稳健,竟无半分老态。

阮凝玉颤抖着手拆开信封,抽出信纸。

上面仅有一行字:

【凝玉吾妻:

此生未能共白首,愿来世灯下相对,细数春秋。

??深】

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她死死攥住信纸,仿佛要将它揉进血肉之中。

谢凌不知何时已站到她身后,一手扶住她摇晃的身体,一手轻轻覆上她握信的手。

“别哭。”他低声说,“他已经放你走了。”

阮凝玉哽咽难言,只能点头。

良久,她终于平复情绪,将信收入怀中,重新系好围裙,回到灶台前。

“客人还等着吃面呢。”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谢凌看着她倔强的背影,心中既疼又敬。

他知道,她不是不爱过去,而是学会了告别。

午后,一名小厮匆匆赶来,递给谢凌一封加急军报。

他阅毕,神色骤变。

“怎么了?”阮凝玉察觉不对。

“北境告急。”他沉声道,“敌军犯边,朝廷召我即刻回京议事。”

阮凝玉一怔:“这么快?”

“职责所在。”他苦笑,“但我答应你,战事一稳,我就回来。”

“别说了。”她打断他,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面,“先吃了这碗面再走。”

谢凌坐下,一口一口吃完,连汤都没剩。

“好吃吗?”她问。

“天下第一。”他认真道。

起身时,他忽然握住她手腕:“等我。”

阮凝玉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街角。

她站在门口,站了一整个黄昏。

当晚,她独自登上归晚楼顶层露台,仰望星空。

风很大,吹得她衣袂翻飞。

她从怀中掏出那封信,又一次展开。

“慕容深……”她轻声唤着那个名字,“谢谢你,终于肯放手。”

然后,她将信纸点燃,任其化作灰烬,随风飘散。

翌日清晨,归晚楼照常开门迎客。

人们惊讶地发现,门旁多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

【本店宗旨:

一碗面,暖一人;

一楼灯火,照归人。

??阮凝玉】

阳光洒落,照亮了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

而在千里之外的官道上,谢凌策马疾驰,怀中紧贴胸口之处,藏着一支金丝嵌玉的凤簪。

他望着前方蜿蜒山路,唇角微扬。

“等我回来,”他对自己说,“我就娶你过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