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 第92章:推行自治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第92章:推行自治

簡繁轉換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6:10 来源:源1

第92章:推行自治(第1/2页)

叶长歌的书房内,一场关于岭南未来的核心会议正在进行。

“如今岭南局势日渐稳定,但仍有一些地方隐患未除。尤其是基层治理混乱,赋税时常难以到位,地方官员良莠不齐。若不彻底整治,将严重拖累我们的发展。”赵明廷率先发言。

苏锦瑟点头附和:“确实如此。有些地方的土豪劣绅仗势欺压百姓,甚至向商队收取私税。若继续放任,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声誉,更会阻碍商贸的扩张。”

叶长歌轻轻敲击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岭南地域辽阔,中央集权管理必然困难重重,不如试行地方自治。以核心区域为试点,推行自治模式,由本地士绅担任基层官员,但必须忠诚可靠,并确保他们接受巡察和考核。”

顾清霜略微皱眉:“自古民选的士绅往往容易受人裹挟,若不能严格监督,恐怕会滋生新的问题。”

叶长歌嘴角微扬,语气笃定:“所以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挑选真正有才且忠诚的人担任官员;另一方面,设立巡察制度,确保法令实施,杜绝任何形式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同意。这项改革的蓝图,至此初步成型。

为了避免引发地方矛盾,叶长歌决定采用公开推荐与内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基层官员。

推荐制:由地方百姓和商会共同推举,确保候选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审核制:顾清霜的情报网全面介入,调查候选人的背景、行为记录以及对叶长歌团队的忠诚度。

很快,岭南各地掀起了一场热烈的推举风潮。

在一座小县城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被百姓推举为候选人。他曾多次为乡里主持公道,甚至在某次匪患中自愿出资招募民兵,保护了整村百姓的安全。

“大家的信任,我老头子领了,但担此重任还需叶大人点头啊。”老者在被推选后,仍显得十分谦逊。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地方土豪试图通过收买选票获得推荐资格,但在顾清霜情报网的严密监控下,这些伎俩无处遁形。

顾清霜的手下将一名试图贿赂村民的土豪带到她面前。

“顾大人,我只是随便送点礼而已,不必上纲上线吧?”土豪强作镇定,试图狡辩。

顾清霜冷冷一笑:“随便送点礼?你所谓的‘礼’,足够买下一家小商铺了吧?把他关起来,等候发落。”

经过层层筛选,一批真正忠诚可靠的基层官员终于脱颖而出。这些人既有士绅出身的贤达之士,也有长期服务于叶长歌团队的商人,甚至还有少数来自护商军的退役将领。

官员任命后,叶长歌召开了一次庄严的授衔仪式。

在仪式上,他亲自为每位官员授予印信,并郑重告诫:“从今天起,你们便是岭南地方自治的基石。治理一方,守护百姓,绝不容许有半点私心杂念!”

一名年轻的基层官员满怀激动地说道:“大人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为岭南百姓谋福祉!”

苏锦瑟随后详细讲解了自治模式的运作细则:

1.行政职责:负责征收赋税、维护治安、调解民事纠纷等日常事务。

2.巡察制度:由巡察使定期检查各地官员的施政情况,任何**或失职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免职并追究责任。

3.考核机制:每年进行一次官员综合考核,表现优秀者可晋升为更高职位,不合格者则予以淘汰。

改革实施后,岭南的百姓很快感受到了变化。

在某地,一名新上任的基层官员成功调解了一场涉及田地纠纷的民事案件。他不仅秉公处理,还主动帮助农户解决耕种难题,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这样的官员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啊!”一位老人感叹道。

“以前那些土豪劣绅只知道欺压我们,现在总算有清官管事了!”另一名农户激动地说道。

与此同时,巡察制度也开始发挥威力。一名在任命后试图私设税项的官员被巡察使当场抓获,并公开处置。这一事件迅速传遍岭南各地,给所有基层官员敲响了警钟。

短短数月内,岭南的基层治理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农村赋税逐渐规范,再无多头收费的混乱局面。

地方治安显著好转,商队在乡村地区的安全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百姓对叶长歌团队的信任度大幅提升,自治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可。

叶长歌站在岭南地图前,看着逐渐变得清晰的自治格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他明白,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但至少,岭南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自治初成,接下来,是时候让岭南真正成为一个模范区域了。”他说道,语气中透着无尽的期待。

在自治模式初步推行后,为了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叶长歌决定设立巡察制度。巡察使的任务是监察各地基层官员的施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与渎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2章:推行自治(第2/2页)

经过顾清霜的严格筛选,十名巡察使被任命,每人负责一片区域。这些人不仅忠诚可靠,还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基层经验。有的是护商军退役的老将领,有的是商会中资历深厚的顾问,还有几个是情报网中隐退的骨干。

在授命仪式上,叶长歌将一枚刻有“巡察”字样的铜牌交到每位巡察使手中,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们代表的不只是我叶长歌,更是岭南百姓的希望。凡是发现**、失职、徇私枉法者,务必铁面无私、严惩不贷!”

一位身材魁梧、神色冷峻的巡察使抱拳行礼:“属下定不辱使命,誓为岭南百姓伸张正义!”

巡察使上任后,立即展开第一次全面巡察。

在某个偏远乡村,一名基层官员因涉嫌收受贿赂而被举报。这名官员刚上任不久,便私设田赋,还借口筹集乡村建设资金向商队收取保护费。

巡察使李仲延率人突袭检查,发现了官员账簿上的问题。

“好一份巧妙的账目,你真以为隐瞒得住?”李仲延冷笑着将账簿甩在官员面前。

那官员脸色惨白,强辩道:“这是乡民自愿捐助,与我无关……”

李仲延一声冷哼:“捐助?几百两银子连账目出处都没有?把他押下去,解送回府听候发落!”

巡察行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短短一个月内,数十名不合格的基层官员被撤职,一些隐藏较深的地方势力也被清除。这种高效而果断的处理方式,不仅整顿了基层秩序,还令岭南百姓对自治模式更添信心。

基层自治在岭南核心区域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后,叶长歌决定将这一模式逐步推广至更广的范围。

推广策略

1.区域分批:以岭南现有的交通要道为中心,逐步向周边扩展,确保主干商道的安全和治理优先提升。

2.区域评估:顾清霜负责调查每片区域的政治、经济、民生状况,确保自治模式能够因地制宜地实施。

3.人才调配:苏锦瑟负责从现有的基层官员中选拔表现出色者,派遣至新区域任职,同时辅以巡察使进行监察和指导。

在一次核心会议上,苏锦瑟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我们不仅要推行统一的基层管理,还要因地制宜地解决地方问题。例如南部山区的流寇问题和沿海渔民的纠纷问题,必须制定更具体的政策。”

叶长歌对这个提议非常赞同,命她率领一支工作组前往南部山区,开展针对性的试点工作。

南岭山区,地形复杂,人烟稀少,一直是流寇出没的重灾区。此前,叶长歌的商队多次遭遇袭击,损失惨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锦瑟和她的团队带着一系列新政策抵达南岭。

政策内容:

1.以工代赈:雇佣山区贫民修建道路和哨所,用工钱代替直接救济,缓解生计问题。

2.赦免归化:对自愿投降的流寇,提供安置机会,让他们成为护商军或工匠。

3.奖励举报:设立举报制度,鼓励百姓提供流寇线索。

起初,流寇们并不买账,甚至发动了一次规模不小的袭击。但在护商军的坚决反击下,流寇头目被擒,其余余党纷纷逃散。

苏锦瑟趁机张榜招降,并发布了一条令流寇惊愕的告示:“投降者,免罪并授田。拒不归降者,株连三族!”

这条告示极具震慑力,不少流寇慑于威严,主动前来投降。苏锦瑟严格按照政策接纳了他们,并组织他们参与道路建设和治安巡逻。

与此同时,另一组官员在沿海地区解决渔民纠纷。沿海渔村的经济以捕鱼为主,但由于捕鱼区划分不明确,经常爆发争端,甚至发生械斗。

巡察使张景然前往调解,召开了一次渔民代表大会。在会上,他提出了捕鱼区域划分的构想,并设立渔民自治委员会,让渔民自己管理日常事务。

一名渔民代表质疑道:“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不会偏袒大渔行?”

张景然从容答道:“这正是为何要你们自己管理。我们不偏袒任何人,权利在你们手里,但规则必须得到遵守。”

经过一番讨论,渔民们终于接受了这项提议,并成功制定出一份互不侵权的捕鱼规则。此后,沿海地区的纠纷大幅减少,渔民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经过多方努力,岭南的基层自治模式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不仅解决了地方的民生问题,还极大地巩固了叶长歌团队的统治基础。

在一次巡视中,叶长歌听闻一位普通农民的感慨:

“以前我们总觉得朝廷的官老爷遥不可及,可如今叶大人的巡察使和地方官就像咱们的亲人,有了问题随时能解决。”

这句话让叶长歌心中一阵满足。他明白,岭南的改革才刚刚起步,但只要民心所向,他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接下来,我们要为自治赋予更多的深度,让岭南成为真正的模范之地。”他对身边的顾清霜和苏锦瑟说道,眼中透着坚定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