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 第65章 :瘟疫的来袭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第65章 :瘟疫的来袭

簡繁轉換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00: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岭南的冬季一向湿冷,这一年更是雨水连绵,接连数月的阴雨让许多地方出现积水。就在叶长歌忙于扩展税收改革之际,岭南多个乡镇突然传出瘟疫爆发的消息。

“少主,不好了!白沙镇、青丘村和附近几个地方都出现了瘟疫,病患人数正在迅速增加!”顾清霜手捧急报,面色凝重。

“瘟疫?”叶长歌眉头紧锁,接过文书迅速扫过内容,“发病症状是什么?”

顾清霜回答:“患者起初高烧不退,随后全身乏力,胸口憋闷,严重者数日内便气绝身亡。附近的医馆已经人满为患,可药材严重短缺,病情根本无法控制。”

叶长歌心头一震。岭南地处偏远,若瘟疫蔓延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他沉声问:“盐场的工人情况如何?有没有大面积感染?”

“目前盐场的工人中也有感染者,但还在少数。不过瘟疫来势汹汹,若不尽快控制,整个岭南的盐场、商路甚至粮食供给都会受到影响。”顾清霜答道。

叶长歌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立即召集所有医馆的大夫,联络药商网络,同时向刘泰之递交奏报,寻求府衙的支持。我会亲自处理此事。”

为了尽快筹集药材,叶长歌召集了岭南药材商会的代表,在议事厅展开紧急商讨。

“各位,当前瘟疫已经爆发,百姓急需药材救治。我希望各位能够全力配合,将现有库存的药材尽数送往疫区。任何损失,叶家将全力弥补。”叶长歌语气诚恳,目光扫过众人。

然而,商会会长黄善和却迟疑着说道:“少主,我们当然愿意配合,但目前岭南的药材库存本就不足,再加上南洋的货船因为海上风浪迟迟未到,恐怕很难凑齐足够的药材……”

另一位药商也附和道:“是啊,最近各地需求量大,我们的货源也很紧张。如果把库存全调走了,恐怕之后的日子不好过。”

叶长歌冷冷一笑:“各位是在担心药材调走后会影响你们的收益?如果是这样,那我可以给你们保证,所有损失叶家补偿。但如果因此耽误救治病患,导致瘟疫蔓延,大家的生意还谈得上吗?”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众人互相对视,最终黄善和第一个点头:“少主说得对。救人如救火,这笔生意我们商会愿意做!各位,赶紧动员手下的人,将库存药材尽快调集到叶府。”

在叶长歌的力主下,药材网络迅速运转起来,不仅岭南本地的药材库存被调集一空,甚至还动用了从南洋商路提前运送的部分药材。然而,仅靠这些远远不够。

“清霜,统计一下目前的药材缺口,同时联络南洋海商加急调货。无论代价多大,我都要药材尽快送达!”叶长歌下达命令。

顾清霜点头:“明白,我会立即安排。不过,我建议组织乡间采药队,发动百姓就地寻找能够救急的草药,这样或许能缓解燃眉之急。”

“好主意。”叶长歌看向赵明廷,“明廷,你负责组织乡勇护送这些采药队,确保他们的安全。”

赵明廷应声而去,叶长歌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苏锦瑟得知疫区缺乏医护人手后,主动找到叶长歌。

“长歌,我要去疫区。”苏锦瑟一脸坚定,“我虽然不懂医术,但能帮忙照料病患,至少能减轻医馆的压力。”

“疫区情况不明,去了太危险!”叶长歌立刻反对,“你的安全我不能拿来冒险。”

苏锦瑟却摇摇头:“正因为危险,我才更要去。岭南百姓已经因为瘟疫陷入苦难,如果连我都不敢站出来,这让别人如何相信我们真心为民?”

叶长歌心中一震。他深知苏锦瑟性格一向柔中带刚,只要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他沉思片刻,叹了口气:“好,我同意你去。但你必须带上足够的人手保护自己,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撤离。”

苏锦瑟点头答应:“放心,我不会逞强。”

苏锦瑟带领一支由乡勇护卫、医馆大夫和药材搬运工组成的队伍,第一时间赶往白沙镇。她一到现场,便看到满目疮痍:许多病患躺在临时搭建的棚屋中,有些已经奄奄一息,医馆的大夫忙得团团转,救治力量严重不足。

“夫人,情况太严重了!”一个医馆大夫上前汇报,“药材短缺,病患太多,我们根本忙不过来。”

苏锦瑟点点头,立刻着手安排:“药材不足的情况下,先用就地采集的草药救急。所有大夫分组负责不同区域,每组再带上几名经验丰富的乡民帮忙。务必做到先救重症,再顾轻症。”

接着,她亲自走进病棚,开始照顾病患。她为病人喂药、擦洗身体,不顾衣裙被汗水和污渍打湿,更无视自己被感染的风险。病患家属看着这位温柔的女子,不禁泪流满面:“夫人,您是真正的菩萨啊!”

一个小女孩拉着苏锦瑟的手,小声说道:“姐姐,我爹爹快不行了,你能救救他吗?”

苏锦瑟蹲下来,轻声安慰道:“别怕,姐姐会尽全力。”她随即让大夫赶去诊治,又亲自送来药汤喂给女孩的父亲。

苏锦瑟在疫区的无私付出很快传开,不仅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尊敬,也让更多的乡绅和商人看到了叶家真正的仁义之心。

与此同时,叶长歌在后方全力调度药材和医护人员,不仅让疫区情况逐渐好转,还为接下来的改革积累了更多人心。他深知,救人只是第一步,如何在瘟疫之后恢复经济秩序,才是真正的挑战。

“长歌,这一次的瘟疫,或许反而是一个契机。”顾清霜轻声说道,“民心可用,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进基层的组织建设,让百姓对叶家更加依赖。”

叶长歌点头,目光如炬:“清霜,你说得没错。这场瘟疫的教训是,我需要更强的基层力量,不仅是为了救灾,更是为了稳定整个岭南。”

白沙镇瘟疫得到了有效控制,叶长歌调集的药材送达,苏锦瑟的无私付出以及医馆大夫的奋战,令病患逐步康复。然而,瘟疫带来的伤痛依然深刻:不少家庭失去了亲人,许多村落几近空荡,百姓对未来充满恐惧与迷茫。

“长歌,瘟疫虽然暂时平息,但疫区的恢复任务比救治病患更难。”顾清霜将一份详细的报告递上,“病患康复后体力尚未完全恢复,大量农田荒废,如果不能尽快恢复生产,可能会引发饥荒甚至更大规模的动乱。”

叶长歌仔细翻阅报告,沉思片刻后问:“这些村镇的乡绅和地方头人态度如何?他们是否愿意承担复耕责任?”

“乡绅们现在只敢观望,毕竟瘟疫刚刚过去,没人愿意冒险站出来。我们需要主动扶持一批有威望的人,才能推动复耕。”顾清霜答道。

叶长歌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由我们来带头。我要让这些地方的人知道,叶家不仅能救他们的命,更能带给他们重生的希望。”

叶长歌决定成立一支“复耕队”,以乡勇为骨干力量,带领康复中的百姓重建农田。他邀请赵明廷负责总指挥,并要求苏锦瑟协助照顾复耕队员的饮食起居,确保他们在劳动之余能恢复体力。

“明廷,你要明白,这次复耕不是单纯的劳作,而是一场‘民心争夺战’。复耕成功,百姓对叶家的信任会大幅提升;复耕失败,他们的恐慌只会更加严重。”叶长歌在会议上郑重叮嘱。

赵明廷胸膛一挺:“少主放心!我一定会带好这支队伍,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复耕工作启动后,叶长歌不仅出资购买大量农具,还从外地引入优质种子,甚至承诺农田恢复后第一个丰收季的粮食收益归农户所有。这样的激励政策让不少徘徊不前的乡绅也开始主动配合。

“叶家不仅救命,还送粮!这样的仁义,真是天大的恩德!”一位乡绅感慨不已,“我这点荒田,也愿意无偿提供给乡邻复耕。”

复耕队伍很快在白沙镇周围的村落中铺开,劳作的场景一派繁忙,而随着一垄垄整齐的稻田重新出现在大地上,百姓的眼神也渐渐恢复了光彩。

在复耕的过程中,叶长歌逐渐发现,岭南的乡村治理极为松散,大部分村落仅靠几名族老和乡绅维系,遇到突发情况往往无力应对。这次瘟疫若不是叶家介入,后果将更加严重。

“岭南的乡村体系亟待改革,否则再遇到类似的灾难,我们恐怕难以应对。”叶长歌在议事厅中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少主的意思是建立新的乡村组织?”赵明廷疑惑道,“可乡绅们是否会支持?”

“组织并非取代乡绅,而是补充他们的职能。我们可以以‘乡公会’的形式,由乡绅和叶家指派的代表共同参与管理,包括灾后重建、税收分配以及基层治安。”

“这个提议很好,但若想让乡绅们接受,必须让他们看到利益。”顾清霜思索片刻,补充道,“比如税收制度改革后的分成,或者复耕后的收益分配,都可以成为他们参与的动力。”

叶长歌点头:“清霜,你负责草拟一份具体的乡公会章程,尽量兼顾各方利益。我们从白沙镇试点,如果成功再推广到整个岭南。”

在乡公会的试点过程中,苏锦瑟一直活跃在第一线,带领妇女组织筹备疫后的物资分发和病患安抚工作。她亲手制作简单的草药香囊分发给百姓,并组织妇女们编织竹筐、草鞋等生活必需品,为复耕队伍提供后勤支持。

一次分发物资时,一位老妪拉着苏锦瑟的手,眼含热泪:“夫人,若不是您和少主,我家这一代怕是就要绝后了。您真是我们老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苏锦瑟连忙扶起老人,温柔地安慰道:“您别这么说,帮助大家是我们的本分。只要您们生活能好起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这样的场景屡屡发生,不少百姓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为苏锦瑟唱起民间的感恩小调。

乡村治理的雏形逐渐成型,税收制度改革也随之推进。叶长歌提出的新税收方案主张减轻农户负担,同时简化税收流程,将税银直接用于地方建设。

白沙镇的乡绅们在初次听闻此事时颇为震惊:“叶少主真敢改革啊!这可要动不少人的利益。”

但很快,叶长歌便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他向乡绅们展示了复耕后第一批农田的收益分配清单,以及复耕所用资金的详细账目。一位乡绅感慨道:“叶家确实是以公心办事,不枉我们全力支持。”

改革的成果很快显现:税收增加,基层治安改善,百姓生活逐步恢复。而叶家在百姓心中的声望也水涨船高。

就在税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叶长歌接到了刘泰之的密信:“府衙对岭南盐场的税收有所减免,这与你们的瘟疫救援行动有关。”

叶长歌看着信函,心中隐隐有了明悟:“刘泰之这是在向我示好……看来,府衙的态度正在转变。”

顾清霜拿着信函分析道:“府衙支持我们,是因为看到了叶家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可以以盐场为切入点,与府衙进一步合作。”

叶长歌沉吟片刻,目光坚定:“不错。岭南盐场是吴家的命脉,如果我们能获得府衙的支持,就能进一步削弱吴家的势力,同时让叶家在岭南的地位更稳固。”

疫后的岭南逐渐恢复了生机,田野上重新响起了百姓的欢笑声,商路上的车马也变得络绎不绝。而叶家不仅在这场灾难中赢得了百姓的信任,更借此机会扎稳了在岭南的根基。

在叶府的议事厅中,叶长歌注视着地图上的盐场和商路,淡淡一笑:“岭南的局势才刚刚开始,这场游戏,我绝不会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