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 第52章 :旱灾的危机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第52章 :旱灾的危机

簡繁轉換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00: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岭南的大地陷入了一场持续数月的干旱。河水干涸,稻田龟裂,原本绿意盎然的田野变得一片枯黄。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叫苦连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旱灾,粮食供应骤然紧张,各地的粮价飞涨。

这场灾难对岭南商界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让吴家看到了牟利的机会。他们利用在粮草市场的掌控力,大量囤积粮食,导致市场粮价进一步飙升。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而吴家的声名也因此蒙上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叶长歌敏锐地察觉到,这场旱灾虽然是天灾,却也蕴藏着机遇。如果能够在此时缓解粮食危机,不仅能动摇吴家的根基,还能进一步提升他在岭南的声望。

清晨,叶府大门外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衣衫褴褛,眼中满是疲惫与绝望,口中不断呼喊:“叶少爷,求您救救我们吧!”

叶长歌站在大门口,眉头紧锁。赵明廷快步走上前,神色凝重地说道:“长歌,情况越来越糟了。这几日来求粮的人已经翻了三倍,但我们手里的存粮也不多了。如果再这么下去……”

“吴家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叶长歌问道。

“他们囤积了大量粮食,最近在几个市集都停止了售粮,只等着价格再涨高一些再出手。”赵明廷愤愤地说道,“这种时候还想着发国难财,真是狼心狗肺!”

叶长歌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吴家这样做是为了更高的利润,但他们忘了一个道理,垄断只能带来短暂的利益,却会让民心尽失。”

赵明廷点点头:“可是,我们的存粮毕竟有限,要是直接放粮,恐怕只能解一时之困。”

叶长歌目光坚定:“存粮不够,就从外地调。我手下的船队如今已经足够强大,这正是我们展现实力的时候。”

说干就干,叶长歌立刻召集了手下的核心团队商议对策。

“这次行动,我们要做到两件事。”叶长歌环视众人,语气沉稳,“第一,必须迅速从外地购入足够的粮食,缓解岭南的粮荒;第二,要确保这些粮草能直接送到百姓手中,而不是被中间商截留。”

顾清霜微微点头:“但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运输。从外地运粮入岭南,时间上会有一定的延误,吴家一定会趁机制造麻烦。”

叶长歌淡然一笑:“霜儿,你的任务是联系沿线的各地商会,用我们的商路作为保障,加速粮草调运。我会亲自盯住吴家的动向,看他们如何出招。”

赵明廷立刻领命:“我去安排船队,将所有能用的船只调到重点水路,务必做到日夜兼程!”

“好,这次行动不容有失。记住,我们不仅是在做生意,更是在救命。”叶长歌的语气掷地有声,“这不仅是我们的机会,更是我们的责任!”

叶长歌的行动很快引起了吴家的注意。吴家家主吴振海听闻叶长歌的粮草计划后,怒拍桌案:“好个叶长歌,他真以为有几条船就能和我们抗衡了?岂有此理!”

吴振海当即召集手下,布置了一系列阴险的计划。他们试图通过拦截叶长歌的粮草运输,甚至派人潜入码头制造混乱,以此延误粮食的抵达时间。同时,吴家还在舆论上散布谣言,称叶长歌的粮草不足以解救灾情,只是在博取民心。

然而,叶长歌早有防备。他派出的船队不仅行程隐秘,还特意分成多路,以分散吴家的注意力。同时,他在码头布置了重兵,由顾清霜亲自坐镇,严防吴家派来的刺客和破坏者。

数日后,第一批粮草终于顺利运抵岭南的各大市集。叶长歌决定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售粮,并亲自到灾情最严重的几个村镇视察。他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给苦难中的百姓带来了希望。

在一个干旱严重的村落,叶长歌站在临时搭建的粮仓前,向聚集的百姓宣布:“乡亲们,这次的粮草是从外地调来的,虽然数量有限,但足够大家暂时度过难关。我承诺,每户都能领到足够的粮食,绝不让任何人挨饿!”

村民们闻言纷纷跪下磕头,有的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叶少爷,您真是我们的恩人啊!”

赵明廷站在一旁,忍不住说道:“长歌,你看这些百姓,他们的感激不是假的。这次,我们一定能彻底打击吴家的威信。”

叶长歌却摇了摇头:“帮助百姓不是为了打击谁,而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明廷,你记住,真正的胜利不是靠打压别人,而是靠赢得人心。”

吴振海得知叶长歌的粮草行动顺利完成后,气得咬牙切齿。他派出的破坏者不仅毫无作为,还因为顾清霜的布防而被当场擒获,消息传出后,吴家的声望一落千丈。

更糟糕的是,吴家的囤粮行为被越来越多的百姓知晓。许多村镇的百姓纷纷对吴家表达抗议,而一些吴家的合作商家也开始动摇,转而寻找叶长歌合作。

吴振海终于意识到,他这次不仅没有赚到预期的利润,反而失去了岭南商界的大部分支持。而叶长歌,则在这场危机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和声望。

旱灾的余波尚未平息,岭南的土地上,虽然因叶长歌及时运粮而稳定了局势,但干旱的阴影仍笼罩着整个地区。粮食危机暂时缓解,可百姓依旧忧心忡忡,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挥之不去。

叶长歌站在府邸的书房里,凝视着墙上悬挂的岭南地势图。他心中明白,这场危机带来的,不仅是一次声望的攀升,更是一场未雨绸缪的提醒。如果不能在灾后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粮草储备体系,那么下一次危机来临时,岭南百姓可能又会面临生死攸关的困境。

他转身对赵明廷说道:“明廷,这次的旱灾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单靠一时的应急措施,远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要在岭南建立一套长期的粮草储备系统,让百姓无论面对天灾**,都能安心生活。”

赵明廷微微点头:“长歌,你的想法很有远见,但要实现这套储备体系,可能需要巨大的投入。我们现阶段的资源是否足够?”

“现阶段或许不够,但我有计划。”叶长歌胸有成竹,“首先,我们要找到几个战略位置,设立区域性的粮仓。这些粮仓不仅要储备充足的粮食,还要配备良好的运输和防护措施,确保粮草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

顾清霜此时接话道:“粮仓选址需要非常谨慎。过于集中会导致调配不便,过于分散则可能增加防护成本。”

叶长歌点点头:“所以我们要与沿线的村镇建立合作关系,让他们也参与到粮仓的管理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充分利用每一个粮草储备点。”

赵明廷若有所思:“这确实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过只要百姓参与,他们一定会更加支持我们的计划。”

“另外,”叶长歌继续说道,“我们还要通过岭南商会向其他商家传递信息,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分担储备的压力。”

然而,叶长歌的计划很快引起了吴家的注意。吴振海得知消息后,怒火中烧。他深知,如果叶长歌成功建立起这套储备体系,不仅会进一步削弱吴家的市场控制力,还可能让吴家在岭南商界彻底失去威望。

“叶长歌这个小子,步步紧逼,真以为我吴家会坐以待毙?”吴振海冷笑着说道,“传令下去,近期我们在市集上的粮价要进一步压低,让他叶家看看,谁才是岭南的真正掌控者!”

吴家的决策层很快行动起来。他们不仅将囤积的粮食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抛售,还开始派人煽动部分村镇对叶长歌的粮草储备计划提出质疑,试图制造舆论压力。

与此同时,吴振海还通过岭南商会中的旧有势力,暗中打压叶长歌的其他业务,以拖延他粮草计划的实施。

面对吴家的种种手段,叶长歌丝毫没有动摇。他知道,吴家此举是在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硬拼,长此以往,最终的受害者只会是岭南百姓。

“吴家的粮价压低,表面上是为民着想,实际上却是以次充好,趁机清空他们积压的劣质粮食。”叶长歌对赵明廷说道,“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明廷,你立刻派人搜集证据,揭露他们的真实意图。”

赵明廷领命而去,顾清霜则主动请缨:“长歌,舆论方面我可以协助。我会派人以匿名的方式,将吴家的问题散布出去,让百姓认清他们的真面目。”

叶长歌点头:“好,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吴家抓到任何把柄。”

几日后,赵明廷成功查到吴家低价粮中掺杂了大量发霉变质的粮食。叶长歌立刻将这一消息传递给岭南商会,并联合几位中立的商会成员,一同发起对吴家的调查。

商会的调查迅速引起了百姓的关注。随着更多的证据被曝光,吴家的行为激起了民众的愤怒。许多曾经支持吴家的村镇纷纷倒戈,转而与叶长歌展开合作。

与此同时,叶长歌的粮草储备计划也在各方的支持下顺利推进。他不仅成功说服了多个村镇加入,还从岭南商会争取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支持,用于初期的粮仓建设。

在一次粮仓的开仓仪式上,叶长歌站在台上,面向聚集的百姓说道:“乡亲们,过去的几个月,我们经历了太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这座粮仓,不仅属于叶家,更属于我们所有人。它将是我们未来的保障!”

百姓们闻言纷纷鼓掌,许多人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看到了叶长歌的真心,也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而站在人群中的赵明廷则低声说道:“长歌,这次我们不仅赢得了胜利,更赢得了人心。吴家想要东山再起,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叶长歌目光坚定:“这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责任。从今以后,无论风雨,我们都要走得更远、更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