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大周文圣 > 第202章 江行舟的刀!

大周文圣 第202章 江行舟的刀!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6 03:29:01 来源:源1

第202章江行舟的刀!

岭南道。

交府。

曲江县。

在这座大周圣朝最为偏远的瘴疠之地,历来是受贬之罪臣的受罚之地。

瘴雾浓得化不开,像一匹浸透毒汁的素纱,层层裹住低矮的县衙。

「参军大人!」

小吏慌慌张张撞进来,「交州都督府的公文.」

张继正伏在虫蛀的案牍上誊写文书,闻言,笔尖忽然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像极了御史台那滩泼在他奏章上的朱砂。

他接过那卷盖着紫绶印的牒文,指尖触到冰凉的蜡封时,忽然笑了。

岭南潮湿的空气里,这笑声令人毛骨悚然。

「原来.」

他摩挲着牒文上「洛京」二字,被毒日晒脱皮的唇角扯出狰狞弧度,「朝廷还记得,岭南有个从九品的.罪臣。」

从朝廷中枢御史台的一名进士御史,被贬为曲江县低级从九品录事参军,不可谓不惨澹。

原以为,自己被贬岭南这一隅之地,彻底被世人遗忘,仕途尽毁,他也不再去想那些朝廷之事。

只是扎根在这岭南曲江县,干自己分内事。

没想到,朝中竟然还有人记得自己!

窗外,一队食腐的乌鸦,正掠过焦枯的榕树。

他双手捧着这份自洛京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公文,指尖微颤,小心翼翼地揭开火漆封印。

素白绢帛上,墨迹如刀:

「洛京上元夜突发蛮妖之乱,惊天血案朝野震动。

经人举荐,陛下特旨起复张继为御史台左台侍御史,严查罪凶,即日赴任。」

「左台侍御史?.从六品!」

张继瞳孔骤缩,心脏差点漏了半拍,手中公文竟微微颤动。

这从六品的御史台青袍官职,实乃天子悬在百官头顶的利剑。

御史台素来官轻权重,而这左台侍御史更执掌「风闻奏事」,拥有独立的弹劾权,负责纠举百僚丶推鞠狱讼等事务。

不需要向任何其它人禀报——包括御史大夫丶三省六部。

可直入紫宸殿面圣,可弹劾王侯将相。

整个御史台,能得此职者,不过屈指四人。

窗外的光,映着公文上朱砂御印,猩红如血。

「经人举荐?!」

张继指尖一颤,眸中骤然翻涌起复杂之色。

这四个字,重若千钧!

他早已是贬谪岭南丶苟延残喘的罪臣,朝中谁还会记得他?更遑论举荐他重返御史台,甚至擢升为左台侍御史!

此人……必是朝堂上翻云覆雨之辈!

——而这,亦是他张继仕途的生死转折!

「即刻启程!」

他猛地攥紧公函,嗓音低沉而锐利。

「是,大人!」

小吏躬身领命,快步退下。

山风呼啸,岭南的密林深处,瘴气如纱,笼罩着蜿蜒的山道。

曲江县派出的百名精锐士卒护送张继北上,铁甲森然,刀戟映寒。

然而,就在队伍行至一处险峻山谷时——

「吼——!」

骤然间,密林深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嘶吼!

虎蛮咆哮,蛇妖吐信,密密麻麻的妖蛮部族如潮水般涌出,瞬间将队伍截断!

「结阵!保护大人!」

领队校尉厉声大喝,刀锋横扫,劈开一只扑来的虎蛮头颅。

张继被亲兵护在中央,眼神冰冷如刃。

血雾弥漫,厮杀声震彻山谷。

这支小队虽悍勇,却敌不过源源不断涌来的千百头蛮兵妖将,被围困在山谷之间,逼入绝境。

张继握紧染血的进士文剑,心中雪亮——

这不是巧合!

岭南虽多妖蛮,但如此精准的伏击,如此凶猛的围杀……

是有人不想让他活着回到洛京!

更不想让他——彻查那桩惊天大案!

「大人!我等才气已竭,快要撑不住了!」

那将领虎口迸裂,长刀拄地,嘶声吼道:「末将断后,您速速突围,前往虔城,返回洛京!」

四周的百十名士卒浴血苦战,周身才气黯淡如风中残烛。

张继染血的官袍在腥风中猎猎作响,忽的纵声长笑:「尔等护我北上,我岂能弃尔等不顾!?!」

他猛然振袖,声如金铁交鸣——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轰!

天地间才气翻涌,这首江行舟赠送给他的[鸣州]级诗篇——补给文术,凌空绽放!

三百枚赤红如玉的「才气荔枝」自虚空中凝结,馥郁清香瞬间冲散血腥。

每一枚才气荔枝,都能瞬间恢复一位举人,枯竭的才气。

「速速服下才气荔枝!」

张继喝道。

众将士们仰首吞下,他们枯竭的经脉,顿时奔涌起磅礴才气。

「杀——!」

刀锋重燃青芒,箭矢再镀金光,整支残军竟如烈火烹油般,爆发出骇人战意!

「破阵——!」

血色黎明中,这支死士般的队伍硬生生撕开这股数千妖蛮的包围,冲出了山谷。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瘴雾时,张继等众将士,已疾驰在通往豫章郡府虔城的官道上。

那里有朝廷驿站,有州府驻军——只要进入虔城,便能彻底摆脱岭南道蛮妖土着的袭扰。

更有,洛京吹来的腥风血雨,在等着这位持剑的御史!

虔城巍峨的城垣下,寒风卷着掠过旌旗。

张继率领的岭南道护送的将士队伍踏着滚滚烟尘,终于抵达这座重兵驻守的豫章郡虔城。

城门前,数名身着绛紫宫服的太监,早已翘首多时。

为首的赵太监一见来人,当即堆起满脸笑意,甩着拂尘快步迎上:「张大人!可算是把您给盼来了!」

尖细的嗓音在风中打着旋儿。

这位内廷太监,原是奉皇命南下岭南道交府曲江县,宣召张继进京。

可刚到豫章郡虔城地界,就死活不肯再往前行。

岭南道的蛮妖部落凶悍异常,他这条小命可经不起折腾——

在虔城守着城门,总比去蛮荒之地,喂了妖怪强。

「赵大人!」

张继勒住缰绳,翻身下马,甲胄铿锵作响。

作为御史台,他自然识得这位常在宫内行走的赵太监,当即抱拳施礼,官袍下摆荡开一道利落的弧线。

赵太监拢着袖子凑近半步,压低声音道:「张大人,圣上催得紧,咱们这就启程?边走边聊?」

「下官遵命。」

张继不动声色地整了整玉带,目光掠过虔城城楼上森然的箭垛。

暮色中,黑压压的兵戈在城头闪着冷光——虔城的重兵,威慑着整个岭南的蛮妖。

夕阳渐沉,暮色四合。

张继与护送将领拱手作别,随即登上马车,与赵太监一同启程,朝着洛京方向疾驰而去。

车轮碾过官道,扬起一路尘烟。

车厢内,赵太监压低嗓音,谈起近日震动朝野的元宵大案——主谋无心宫宫主种婓无心,会同雪狼妖侯,及上千蛮妖刺客,趁元宵灯会之际,在洛京掀起腥风血雨。

「此案牵连极广,必有朝中内鬼与大逆种暗通款曲!」

赵太监阴恻恻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朝堂之上,不知多少大臣,甚至……某些诸侯王,恐怕都脱不了干系!

正因为如此,朝廷之人不敢用!

必须启用,跟此案毫无关联之人,来彻查此案!」

他凑近张继,声音压得更低,似怕隔墙有耳:「陛下震怒,意思很明确——张大人回京后,只管彻查!

无论此案涉及何人,一律严办,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这大周天下,绝不容逆种妖邪猖狂!」

赵太监冷哼一声,指节在车厢壁上重重一叩,「必须狠狠镇压这股歪风邪气——竖立朝廷威严!

这份差事若办好了,张大人前途无量!」

张继目光微沉,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心中已有思量。

他沉吟片刻,忽而侧首,似不经意般问道:「赵大人,不知……是谁人举荐在下,为左台侍御史?」

这一问,至关重要。

他在朝中并无根基,孤立无援。

而这位举荐他复出之人,必定在朝廷拥有巨大影响力,且深得陛下信任。

这便是他未来最大的倚仗——唯有此人,才能替他挡下朝堂上那些明枪暗箭。

不至于让他在查案的半途,功败夭折!

赵太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低声道:「是南宫大人保举的你。」

「南宫大人?」

张继眉峰微蹙,心中一震。

朝堂之上,能被称作「南宫大人」的,唯有那位——御前女官之首,南宫婉儿。

她在中书省为中书舍人,却执掌内廷机要,起草诏书,一言一行,皆出自圣意。

即便是三省六部重臣,亦要对她礼让敬畏。

有她举荐,自然无人敢阻。

可最大问题是——

他乃小小御史,与南宫婉儿素不相识。后来更是被贬岭南道,被世人遗忘。她为何会……保举自己?

「可是.」

「南宫大人自元宵大案后,特意见了江南道解元江行舟——这位与无心宫主婓无心,有血海深仇,势同水火的江南道解元。」

车厢内,赵太监轻抿茶盏,意味深长地继续道:「朝野上下,唯独这位江公子,不可能勾结无心宫。

正是他.在南宫大人面前,提起了你。

你本是御史,且与此元宵大案毫无关联,正是查案的合适人选!」

茶香氤氲中,赵太监的声音愈发低沉:「张大人,您真该好好谢谢这位江公子。

若非他的提举恐怕您真要在这岭南交府终老了。

况且,凭你的能力,想查清楚这件案子也是极难!去求教一下江解元。

他的实力才华,非常人能及,或可提点你一二!」

张继怔怔望着马车座驾窗外,田间南国的芭蕉,心头翻涌起万千思绪,心情无比复杂。

之前,因他弹劾《观沧海》僭越,与江行舟结下梁子,被贬岭南道交府曲江县为参军。

谁曾想,江行舟临别送了他一篇《赠张继贬谪岭南道》鸣州级诗文。

如今更成了他重返朝堂的契机——左台侍御史的任命,竟也是那人一念之间。

「多谢赵大人提点!」

张继终于理清其中关窍,伸手入怀,摸索出几块碎银,略显局促地塞向赵太监。

他知道,这点银两实在寒酸,拿不出手。

可他这被贬岭南的御史,早就落魄寒酸,清贫如洗,哪里还拿得出更多?

赵太监目光一掠,见那几两散碎银子,嘴角微不可察地鄙夷撇了撇,双手一推,毫不客气地挡了回去。

他赵某人,岂会贪图这点蝇头小利?

「赵大人清廉……」

张继讪讪收回银两,指尖发烫,如握炭火,越发的尴尬。

赵太监轻咳两声,眼皮微垂,似闭非闭,慢悠悠道:「张大人不必心急。

待日后……查抄了哪位重臣府邸,或是诸侯王府。若是还记得某家,再谢也不迟。」

话中深意,不言自明。

——这等惊天大案,必有朝廷重臣丶诸侯王的人头落地,满门抄斩,家财尽没。

张继身为负责此大案的御史台主官。

届时,指缝里随便漏出的,又岂止这区区几十两?几万两也是稀松寻常!

张继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不再多言。

历经宦海沉浮,在岭南道的瘴气里打磨,他已经不是御史台一根筋的愣头青。

如今他深谙,这朱门里的规矩,该打点的关节要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该递的孝敬须似秋叶般不着痕迹。

数日后,洛京。

新任御史张继随赵太监入城,前往御史台报导之后,未及休整,便直奔薛国公府。

拜见正在薛国公府闭门读书,准备春闱的江行舟。

「御史张继,负荆请罪,谢江解元提携之恩!」

他拜倒,深深一叩,嗓音低沉,岭南道的风霜刻进眉宇,再不见进士御史的清逸,反而是一副沧桑老吏的模样。

南宫婉儿的举荐,不过是顺水推舟。真正让他重返朝堂的,是眼前这位看似闲居读书的解元郎。

没有江行舟,南宫婉儿根本不知道他这个人。

虽然江行舟眼下仅仅只是一位举人解元,但春闱之后,江行舟极有可能是会元,甚至殿试.步入翰林院,未来仕途远在他之上。

张继跪在书房,为昔日弹劾之事,叩地谢罪。岭南的瘴气在他眉间刻下阴郁的痕迹。

江行舟搁下手中书卷,抬眼打量他。

「张大人言重了,请起。」

江行舟垂眸看着手中的《春秋公羊传》,指节轻叩案几。

他并不是太想用张继。

但眼下,他缺一把刀。

顾知勉丶李潘丶韩玉圭丶陆鸣这些同窗丶同乡,要走的是正经仕途——县令丶太守,日后为官一方,牧守百姓,成为他在朝堂的亲信丶盟友!

黄朝这把利剑,则要留在朝堂之外,在野做反贼,将来用来斩断门阀丶世家的根基。

而张继——

这个被贬岭南丶仕途尽毁的御史,正好用来做那把见不得光的刀,担任酷吏。

杀人,背锅。

清除朝堂内的敌人!

思来想去,唯有张继最合适。

「不知张御史前来,所为何事?」

江行舟指尖轻叩案几,目光落在窗外的玉兰上。

「在下初返洛京,对元宵一案所知有限。

听说婓无心制造了大量伪证,令证据极其复杂,查案难度极大!」

张继起身,声音低沉,「婓无心勾结的内鬼究竟是谁,尚未可知。不知江解元可否指点,该从何处入手破局?」

这等大案,朝野震动,定然要有人倒霉,给朝廷上下一个交代!

最先被查办之人,无疑最先倒霉!

江行舟收回视线,淡淡道:「以我猜测,朝廷大臣,若是勾结婓无心,祸乱洛京。

令朝廷威严受损,不知多少大臣人头落地。

这对大臣们来说,几乎无利可图,反而人人自危。

但若是诸侯王——

他们既有动机,也有实力。

打压朝廷的威严,对诸侯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你往这个方向去查,必有收获!

譬如琅琊王丶越王.之流!

正所谓,搂草打兔子,打中一个算一个!没打中也无妨!」

「谢江解元提点!」

张继心头微动。

这个主意妙!

管他冤不冤枉,先一棒子打过去再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