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其实,还要从大武那边说起。
与日渐崛起的大汉,大武的政策是分裂汉昊,扶剑抵汉,固化边防,外联苍强,借力御敌的对外方针。
至于大汉,相对应的那自然就是远交近攻,北和金帐,西扶建德。
只不过,在这之后,王羽灭亡了中苍,取得了征南之战的胜利。
但同样的,大武也一步步的瓦解了窦建德,清除了大武内部的内忧,之后他们就可以专心的应对外患。
可是,这却不代表一切的结束。
之前大武要外联苍强,借力御敌,为此,不惜让作为皇室公主的武?长期出使中苍。
而相对应的,大汉之前要西扶建德,那自然是少不了和那边的联系了。在大汉朝堂这些事情,涉及到外交一事,自然是交由礼部负责的。
当然,暗地里也少不了罗网的辅助。
礼部尚书蒯亮这个人,虽然没到贾诩那种程度,但也颇有贾诩之风。
虽然没到了不干活的地步,但是,能交给手底下做的事情,他也是尽量交给手底下做,自己只把握大方向即可。
故而,这些事情实际上的实施,大多都是交给作为礼部侍郎的王应看进行操作的。
窦建德那里,虽然并不是他亲自去的,可是,一应人员也是他进行调配的。
总而言之,近几年里,大汉和窦建德那边一直都有联系。
而窦建德灭亡之后,他手底下的势力却没有完全灭亡,依旧有一部分残余隐藏在角落之中苟延残喘。
也正是因为这部分人,让这个时候远在北狄的王应看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故而,在王羽征南大战的期间,一直在北狄这里搞风搞水的王应看,不仅在北边没有闲着,在西边同样没有闲着。
让他手底下的礼部工作人员,一直在完成他的一个计划。
而也就在不久之前,王应看手底下的人,成功的拉找到了窦建德势力灭亡之后的那群残党。并且,连大理那边的关节都已经打通。
窦建德那边,虽然已经灭亡了,但破船还有三斤钉,他在灭亡之后留下的那群残党,虽然对于大汉来说,或许是一些鸡肋,可如果对于现在的大理来说,那就是一支强援了。
虽然说王应看也认为大理高层完全是脑子瓦特了,居然因为几个人的私交,就敢出兵赵宋相助西苍。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不影响王应看利用一下。
毕竟,要不是因为发生了大武这档子事情,王应看根本不会让人去拉找窦建德的残党。有大理在,这群残党才能够发挥出价值。
也正是成功拉找到了这些残党,和大理谈好了之后,王应看在大理那边的手下,直接将情况传了过来,甚至越过了王应看直接传到了朝廷这边。
毕竟,这个时候王应看隔的太远,总归是很不便利的。
而这件事情,在内阁值守的姚广孝上报上来之后,也很快就引起了王羽和管仲与一众人的重视。
赵宋和西苍之战,西苍明显不是对手。
要不是西苍这个大苍皇室正统的名头,还有一些影响力,机缘巧合的给他拉来了这么一批外援,在王羽河南之战结束的时候,赵匡胤那边就算还没有结束,也绝对差不了多长时间了。
可是,就算是多了一些外援,相对而言,王羽依旧不看好西苍。
毕竟,如果西苍从一开始就有这些外援,那说不定还有一些可能。但等到这些外援来了之后,那个时候的西苍都已经输掉很多了。
以至于,就算是得到的这些外援,也不过是延缓一些时间罢了。
但是,对于他们大汉来说,如果能够多延缓赵匡胤那边一段时间,那自然是好的。
而如果窦建德的这些残党,这个时候如果帮大理一把的话,那当然可以进一步延缓赵匡胤更多的时间。
只不过,相比王应看,收到消息的姚广孝明显想的更多,而王羽,管仲、赵安陵他们,更加不是想了,更是要的更多。
窦建德势力灭亡之后,虽然跑了一些残党,可这些人对于大武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大患了。
再加上,这些人躲进了天山山脉之内,而天山山脉,作为完全将大武和大夏分割了的一座庞大的山脉,是整个天启世界都最为庞大的一座山脉,绝非大苍北部的这几座山脉可比。
故而,大武在仍有外患的情况之下,这才没在这些残党的身上费太多的心神,让他们有了短暂苟延残喘的机会。
可是,对于窦建德那些残党来说,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能够让他们苟延残喘一时,却不能让他们存活一世。
虽然他们这些残党的数量,相比窦建德全盛时期远远没法比,可那个人数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人了。这么多人,还能够一直龟缩在山中吗?吃的从哪里来?
光靠打猎以及他们逃跑带的一小部分粮草,可撑不了多长时间。
故而,大汉这边一拉拢,轻而易举的就让他们点头了。
事实上,当王应看派去的人带着他的计划去窦建德的那边的人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一个接近断粮的状态了。
在此之后,大汉在大武的罗网分部虽然能够帮他们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但也同样不是长久之计。
这倒不是说大武的罗网分部供应不起这一万人的粮草,事实上,在各个罗网分部,大武分部绝对是最富的那个。
毕竟,罗网大武分部的负责人紫女可是在大武开了一座紫兰轩,不仅可以利用他收集情报,而且还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紫兰轩,这可是如今大武相当有名的一座销金窟。
故而,罗网大武分部是有给他们解决粮草的本金的。
但是,一万人的粮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且还都是一直向天山山脉那边运送,偶尔一次还行,多来上几次的话,真以为大武的天武院是吃干饭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武那边不可能等到大汉这边商量完毕之后才真正的行动。早在很久之前,大家商量妥当的时候,在罗网的帮助之下,窦建德的残余势力就已经沿天山山脉向大理那边移动了。
窦建德的残余势力缓慢向大理移动,王应看的人则是马不停蹄的联系王应看同一时间派去大理那边的人,等到那边点头之后,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情传回了大汉。
窦建德这群人,再怎么说也有一万多残兵败卒的。
说不好听点,这叫残兵败将,要是说好听一些,这些人要是重新整顿一下,那么重新恢复战斗力,也是正儿八经的一万兵马。
一万兵马,在大武皇朝之中,确实是没什么用,可如果跑到大理之内,那就是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了。关键是,这支力量是可以掌握在他们手中的。
短期来看,有这支力量相助大理,可以给赵匡胤找不自在。
而这一点,就是王应看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了。
至于王羽、管仲他们,所想得到的并不是只是这么一个短期目标,还有长期目标。
从长期来看,这支力量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在大理扎下根来,等到王羽日后兵出河南,西伐赵宋或者东伐大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鼓动大理高层,在赵宋的背后给赵匡胤一些狠的。
在解决了中苍之后,对于大汉来说,原本的大苍势力范围之内,最大的敌人就只剩下赵匡胤的赵宋,还有轩辕黄的大炎了。
而这两家之间,至少目前来说,还是赵宋在各方面更加强大。
“大理夹杂于各皇朝之间,当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稍有不慎,恐怕就是一个鸡飞蛋打。”
“再则,大理此番出兵赵宋,待得赵宋与西苍之战结束之后,难免要出兵报复!大理国运,只怕堪忧!”管仲也开口了。
事实上,管仲和王羽以及姚广孝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王应看既然都将这么一股力量给弄过来了,他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奔着更大的目标来。
不过,管仲想归这样想,可是,这个过程之中有可能遭遇的风险,他自然也会提前说出来的。
毕竟,真要是奔着长期目标来的话,那么,他们是肯定不可能任由窦建德残党自由发展的,还是要派出自己人将这支力量掌握在手中。
这样的话,才可以尽可能的让事情的走势保持在他们的掌控范围之内。
大理之地,位于几个皇朝的交界处,本身就情况复杂。
再则,那块虽然大大小小分布了十几个王朝,但却基本没什么实力。像大理王朝,在那十几个王朝之中,实力已经是排在前面的了。但是,就算是如此,也不过是达到了四小王朝的平均水平。
可是,随着天下越发动荡,这些小王朝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本的作用,故而,那些皇朝势力很多已经不会像之前那样刻意留着他们了。
如大汉,不就把隔壁的四小王朝拿下来两个吗?
再则,这些王朝本身也受到了乱世的影响,不管是为了自保也好,为了发展壮大也好,相互之间同样是不同的吞并。
“夹缝之中求生存,这个人选,确实不好办!”王羽点点头道。
至于管仲刚才所说的那些风险,确实存在,但是,有风险才会有回报。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不用冒风险就存在便宜的事情?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始终风险不小,对于派去执行这些事情的人,这个要求可是相当不低。
这样的人才,大多数在大汉之中,地位都不低。如果要是真的折在那里的话,也确实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疼的。
“诸位爱卿以为谷凌此人如何,可否担当重任!”
要不是王羽突然提及此人,这位曾经的科举探花郎,在场之人,都几乎要忘记他了。
那一届的科举三甲,一个个的可都不简单。
苏离本为县令,因为其治下在大河侧岸的原因,在征南之战的时候,被临时抽调到斛律光的军中担任参军机事,也就是所谓的谋士。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斛律光兵下虎头山,此战这位科举状元郎功不可没。
荀平在担任县令的期间,战绩颇为突出,如今已经准备将他升为郡守之位了。
至于谷凌,这个人相比前两个人,可是要大胆多了,殿试之时直接来了一手劝进,打的一个满朝上下措手不及。
但他也因此取得了一个昭文馆学士的闲职,只不过,此人之后必定是要重新任用的。
如今,他也并非不是一个机会。
于谷凌而言,把这一件事情做好了,自然会是大功一件,日后官途坦荡。至于其中的风险,毕竟富贵险中求嘛!
而对于大汉朝廷而言,算是在这过程之中,那边出现了什么变故,他们也不会心疼。
说白了,在大汉朝廷之中,谷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昭文馆学士而已,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小官。
“谷凌之才,可担重任。然其激进弄险之风,祸福难料!”管仲想了想之后回答道。
言外之意,要让皇帝自己拿主意!
激进弄险的风格,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
这种性格的人,确实容易给人带来惊喜。不过,同样,也确实容易摔个大跤。
“善,那便以谷凌为主,袁绍为副,由他二人暗赴大理,接手窦建德一众。”
谷凌性格上激进弄险了一些,那就干脆给他派个优柔寡断的副手中和他一下。
袁绍这里,才能肯定也是有的,在东汉末年,他能够一度成为最大的诸侯,天然上的家族优势肯定是其中的原因,可是,个人能力也肯定是无法忽视的。
至于他本人性格上的劣势,只要不是让他当老大,这个劣势就能够削到最低。
不怕一个人有缺陷,毕竟每个人都有缺陷,不过是或大或小的问题而已,关键在于看怎么用他们罢了。
想要在朝堂上找出几个能力够的,地位还不是那么高的,出现了意外之后,没那么心疼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两个人,已经是难得契合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