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269章建德残党已投汉,状元本初赴大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第1269章建德残党已投汉,状元本初赴大

簡繁轉換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9 14:22:46 来源:源1

这件事情,其实,还要从大武那边说起。

与日渐崛起的大汉,大武的政策是分裂汉昊,扶剑抵汉,固化边防,外联苍强,借力御敌的对外方针。

至于大汉,相对应的那自然就是远交近攻,北和金帐,西扶建德。

只不过,在这之后,王羽灭亡了中苍,取得了征南之战的胜利。

但同样的,大武也一步步的瓦解了窦建德,清除了大武内部的内忧,之后他们就可以专心的应对外患。

可是,这却不代表一切的结束。

之前大武要外联苍强,借力御敌,为此,不惜让作为皇室公主的武?长期出使中苍。

而相对应的,大汉之前要西扶建德,那自然是少不了和那边的联系了。在大汉朝堂这些事情,涉及到外交一事,自然是交由礼部负责的。

当然,暗地里也少不了罗网的辅助。

礼部尚书蒯亮这个人,虽然没到贾诩那种程度,但也颇有贾诩之风。

虽然没到了不干活的地步,但是,能交给手底下做的事情,他也是尽量交给手底下做,自己只把握大方向即可。

故而,这些事情实际上的实施,大多都是交给作为礼部侍郎的王应看进行操作的。

窦建德那里,虽然并不是他亲自去的,可是,一应人员也是他进行调配的。

总而言之,近几年里,大汉和窦建德那边一直都有联系。

而窦建德灭亡之后,他手底下的势力却没有完全灭亡,依旧有一部分残余隐藏在角落之中苟延残喘。

也正是因为这部分人,让这个时候远在北狄的王应看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故而,在王羽征南大战的期间,一直在北狄这里搞风搞水的王应看,不仅在北边没有闲着,在西边同样没有闲着。

让他手底下的礼部工作人员,一直在完成他的一个计划。

而也就在不久之前,王应看手底下的人,成功的拉找到了窦建德势力灭亡之后的那群残党。并且,连大理那边的关节都已经打通。

窦建德那边,虽然已经灭亡了,但破船还有三斤钉,他在灭亡之后留下的那群残党,虽然对于大汉来说,或许是一些鸡肋,可如果对于现在的大理来说,那就是一支强援了。

虽然说王应看也认为大理高层完全是脑子瓦特了,居然因为几个人的私交,就敢出兵赵宋相助西苍。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不影响王应看利用一下。

毕竟,要不是因为发生了大武这档子事情,王应看根本不会让人去拉找窦建德的残党。有大理在,这群残党才能够发挥出价值。

也正是成功拉找到了这些残党,和大理谈好了之后,王应看在大理那边的手下,直接将情况传了过来,甚至越过了王应看直接传到了朝廷这边。

毕竟,这个时候王应看隔的太远,总归是很不便利的。

而这件事情,在内阁值守的姚广孝上报上来之后,也很快就引起了王羽和管仲与一众人的重视。

赵宋和西苍之战,西苍明显不是对手。

要不是西苍这个大苍皇室正统的名头,还有一些影响力,机缘巧合的给他拉来了这么一批外援,在王羽河南之战结束的时候,赵匡胤那边就算还没有结束,也绝对差不了多长时间了。

可是,就算是多了一些外援,相对而言,王羽依旧不看好西苍。

毕竟,如果西苍从一开始就有这些外援,那说不定还有一些可能。但等到这些外援来了之后,那个时候的西苍都已经输掉很多了。

以至于,就算是得到的这些外援,也不过是延缓一些时间罢了。

但是,对于他们大汉来说,如果能够多延缓赵匡胤那边一段时间,那自然是好的。

而如果窦建德的这些残党,这个时候如果帮大理一把的话,那当然可以进一步延缓赵匡胤更多的时间。

只不过,相比王应看,收到消息的姚广孝明显想的更多,而王羽,管仲、赵安陵他们,更加不是想了,更是要的更多。

窦建德势力灭亡之后,虽然跑了一些残党,可这些人对于大武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大患了。

再加上,这些人躲进了天山山脉之内,而天山山脉,作为完全将大武和大夏分割了的一座庞大的山脉,是整个天启世界都最为庞大的一座山脉,绝非大苍北部的这几座山脉可比。

故而,大武在仍有外患的情况之下,这才没在这些残党的身上费太多的心神,让他们有了短暂苟延残喘的机会。

可是,对于窦建德那些残党来说,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能够让他们苟延残喘一时,却不能让他们存活一世。

虽然他们这些残党的数量,相比窦建德全盛时期远远没法比,可那个人数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人了。这么多人,还能够一直龟缩在山中吗?吃的从哪里来?

光靠打猎以及他们逃跑带的一小部分粮草,可撑不了多长时间。

故而,大汉这边一拉拢,轻而易举的就让他们点头了。

事实上,当王应看派去的人带着他的计划去窦建德的那边的人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一个接近断粮的状态了。

在此之后,大汉在大武的罗网分部虽然能够帮他们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但也同样不是长久之计。

这倒不是说大武的罗网分部供应不起这一万人的粮草,事实上,在各个罗网分部,大武分部绝对是最富的那个。

毕竟,罗网大武分部的负责人紫女可是在大武开了一座紫兰轩,不仅可以利用他收集情报,而且还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紫兰轩,这可是如今大武相当有名的一座销金窟。

故而,罗网大武分部是有给他们解决粮草的本金的。

但是,一万人的粮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且还都是一直向天山山脉那边运送,偶尔一次还行,多来上几次的话,真以为大武的天武院是吃干饭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武那边不可能等到大汉这边商量完毕之后才真正的行动。早在很久之前,大家商量妥当的时候,在罗网的帮助之下,窦建德的残余势力就已经沿天山山脉向大理那边移动了。

窦建德的残余势力缓慢向大理移动,王应看的人则是马不停蹄的联系王应看同一时间派去大理那边的人,等到那边点头之后,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情传回了大汉。

窦建德这群人,再怎么说也有一万多残兵败卒的。

说不好听点,这叫残兵败将,要是说好听一些,这些人要是重新整顿一下,那么重新恢复战斗力,也是正儿八经的一万兵马。

一万兵马,在大武皇朝之中,确实是没什么用,可如果跑到大理之内,那就是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了。关键是,这支力量是可以掌握在他们手中的。

短期来看,有这支力量相助大理,可以给赵匡胤找不自在。

而这一点,就是王应看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了。

至于王羽、管仲他们,所想得到的并不是只是这么一个短期目标,还有长期目标。

从长期来看,这支力量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在大理扎下根来,等到王羽日后兵出河南,西伐赵宋或者东伐大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鼓动大理高层,在赵宋的背后给赵匡胤一些狠的。

在解决了中苍之后,对于大汉来说,原本的大苍势力范围之内,最大的敌人就只剩下赵匡胤的赵宋,还有轩辕黄的大炎了。

而这两家之间,至少目前来说,还是赵宋在各方面更加强大。

“大理夹杂于各皇朝之间,当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稍有不慎,恐怕就是一个鸡飞蛋打。”

“再则,大理此番出兵赵宋,待得赵宋与西苍之战结束之后,难免要出兵报复!大理国运,只怕堪忧!”管仲也开口了。

事实上,管仲和王羽以及姚广孝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王应看既然都将这么一股力量给弄过来了,他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奔着更大的目标来。

不过,管仲想归这样想,可是,这个过程之中有可能遭遇的风险,他自然也会提前说出来的。

毕竟,真要是奔着长期目标来的话,那么,他们是肯定不可能任由窦建德残党自由发展的,还是要派出自己人将这支力量掌握在手中。

这样的话,才可以尽可能的让事情的走势保持在他们的掌控范围之内。

大理之地,位于几个皇朝的交界处,本身就情况复杂。

再则,那块虽然大大小小分布了十几个王朝,但却基本没什么实力。像大理王朝,在那十几个王朝之中,实力已经是排在前面的了。但是,就算是如此,也不过是达到了四小王朝的平均水平。

可是,随着天下越发动荡,这些小王朝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本的作用,故而,那些皇朝势力很多已经不会像之前那样刻意留着他们了。

如大汉,不就把隔壁的四小王朝拿下来两个吗?

再则,这些王朝本身也受到了乱世的影响,不管是为了自保也好,为了发展壮大也好,相互之间同样是不同的吞并。

“夹缝之中求生存,这个人选,确实不好办!”王羽点点头道。

至于管仲刚才所说的那些风险,确实存在,但是,有风险才会有回报。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不用冒风险就存在便宜的事情?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始终风险不小,对于派去执行这些事情的人,这个要求可是相当不低。

这样的人才,大多数在大汉之中,地位都不低。如果要是真的折在那里的话,也确实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疼的。

“诸位爱卿以为谷凌此人如何,可否担当重任!”

要不是王羽突然提及此人,这位曾经的科举探花郎,在场之人,都几乎要忘记他了。

那一届的科举三甲,一个个的可都不简单。

苏离本为县令,因为其治下在大河侧岸的原因,在征南之战的时候,被临时抽调到斛律光的军中担任参军机事,也就是所谓的谋士。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斛律光兵下虎头山,此战这位科举状元郎功不可没。

荀平在担任县令的期间,战绩颇为突出,如今已经准备将他升为郡守之位了。

至于谷凌,这个人相比前两个人,可是要大胆多了,殿试之时直接来了一手劝进,打的一个满朝上下措手不及。

但他也因此取得了一个昭文馆学士的闲职,只不过,此人之后必定是要重新任用的。

如今,他也并非不是一个机会。

于谷凌而言,把这一件事情做好了,自然会是大功一件,日后官途坦荡。至于其中的风险,毕竟富贵险中求嘛!

而对于大汉朝廷而言,算是在这过程之中,那边出现了什么变故,他们也不会心疼。

说白了,在大汉朝廷之中,谷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昭文馆学士而已,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小官。

“谷凌之才,可担重任。然其激进弄险之风,祸福难料!”管仲想了想之后回答道。

言外之意,要让皇帝自己拿主意!

激进弄险的风格,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

这种性格的人,确实容易给人带来惊喜。不过,同样,也确实容易摔个大跤。

“善,那便以谷凌为主,袁绍为副,由他二人暗赴大理,接手窦建德一众。”

谷凌性格上激进弄险了一些,那就干脆给他派个优柔寡断的副手中和他一下。

袁绍这里,才能肯定也是有的,在东汉末年,他能够一度成为最大的诸侯,天然上的家族优势肯定是其中的原因,可是,个人能力也肯定是无法忽视的。

至于他本人性格上的劣势,只要不是让他当老大,这个劣势就能够削到最低。

不怕一个人有缺陷,毕竟每个人都有缺陷,不过是或大或小的问题而已,关键在于看怎么用他们罢了。

想要在朝堂上找出几个能力够的,地位还不是那么高的,出现了意外之后,没那么心疼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两个人,已经是难得契合的人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