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679、为母则刚

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679、为母则刚

簡繁轉換
作者:沃爱吃肉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3 04:19:51 来源:源1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组身着笔挺78式警服、神情肃穆的公安干警,已经根据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抵达了沈主任家所在的干部家属院。

这是一栋苏式三层筒子楼,楼道里堆放着一些杂物,空气中弥漫着煤球和白菜混合的味道。

沈家住在二楼把东头的位置。

带队的公安干部敲响了沈家的房门。过了好一会儿,门才被打开一条缝,露出沈卫东母亲的脸。她身上还系着围裙,手上沾着面粉,似乎正在准备晚饭。

“请问是沈卫东家吗?我们是市公安......

车子在山路上颠簸了整整一天,才终于抵达西畴县的彝族村落??阿依寨。这里比那哈村更偏僻,藏在层层叠叠的深谷之中,四周群峰如铁壁围合,云雾常年不散。通往村子的路是条泥石混杂的窄道,雨季刚过,路面湿滑,车轮几次打滑,险些陷进沟里。林强紧握方向盘,额角渗出细汗,直到看见村口那棵老核桃树下站着几个穿黑红布衣的人影,才松了口气。

“到了。”他熄了火,转头看晨曦,“你还记得上次你说‘跳到我们走不动为止’?我现在已经开始信了。”

晨曦笑了笑,推开车门。冷风扑面而来,带着山野特有的草木清气。几个村民迎上来,领头的是个中年妇女,自称叫阿?,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说话直爽利落:“你们可算来了!老阿普等你们好久了。”

“老阿普?”晨曦问。

“就是那个瘫了十年的老人。”阿?压低声音,“他原本是我们寨子里最好的舞者,年轻时跳‘大三弦’能连跳三个通宵。可十年前一场山崩,砸伤了腰,从此再没站起来过。这些年,他连屋门都不愿出,饭都靠孙女送。”

晨曦心头一震。她想起小糯信里写的那句话:“我想让我妈看看我跳舞。”如今,又有一个老人,在生命的暮色里,渴望用最后的力气,重新触碰曾经热爱的一切。

他们被带到村后一座低矮的土坯房前。屋前晒着几串干辣椒和玉米,一只花猫蜷在窗台上打盹。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断续的咳嗽声。阿?轻敲门板:“阿普,人来了。”

屋内静了几秒,接着是一阵??响动,像是有人费力地挪动身体。片刻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请……进来吧。”

晨曦推门而入,第一眼便看见坐在竹椅上的老人。他瘦得几乎脱形,脸上沟壑纵横,双眼却亮得出奇,像两簇未熄的炭火。他的腿盖着一条旧毛毯,脚边放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拐杖,墙上挂着一面斑驳的大三弦琴,琴身裂了一道缝,却依旧擦得锃亮。

“您就是老阿普?”晨曦蹲下身,与他平视。

老人点点头,嗓音干涩:“听说你们能让不会说话的孩子开口,能让三十年不见的女儿回家……我想试试。我想再跳一次舞,哪怕……只跳一分钟。”

他的语气平静,可晨曦听得出那平静之下压抑多年的痛与执念。她轻轻握住他的手:“我们可以试。但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让您的心,重新活过来。”

老人眼眶微动,没说话,只是缓缓抬起手,指向墙上的琴:“那是我的命。当年我在火塘边弹它,姑娘们围着我转圈跳舞。现在……它比我活得久。”

林强取下琴,拂去灰尘,试了试音。虽然裂了缝,音色仍浑厚悠远,仿佛藏着无数个夜晚的篝火与歌声。他轻拨一段旋律,节奏明快有力,正是彝族传统舞曲《跳月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端着一碗热汤进来,眉眼清秀,神情拘谨。阿?介绍:“这是阿普的孙女,阿诗玛。”

阿诗玛放下碗,低头说:“爷爷,喝点姜汤。”声音轻得像风吹树叶。

晨曦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着一串褪色的彩色珠子,衣服虽旧但洗得很干净,袖口还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她忽然想起小糯,也是这样沉默的孩子,被遗忘在亲情的角落,直到一支舞唤醒了她的声音。

“阿诗玛,”晨曦温和地问,“你听过爷爷跳舞的故事吗?”

女孩摇头,目光落在那面大三弦上:“奶奶说过,爷爷以前很厉害,全村人都喜欢看他跳。可后来……他就再也不碰琴了。”

“那你愿意学吗?”晨曦问,“我们可以一起编一支新舞,让你和爷爷一起跳。”

阿诗玛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又低下头:“我……我不行。我笨,手脚不协调,学校体育课都被老师留下来练。”

“没人天生就会跳舞。”晨曦微笑,“就像小糯,一开始连站都不敢站上台。可现在,她已经敢对着全村人喊‘妈妈’了。”

阿诗玛怔住,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腕上的珠子。

当晚,他们在村小学的操场上支起简易音响,播放改编版的《跳月调》。音乐一响,几位懂舞的老人竟自发围成圈,踩着节拍轻轻跺脚。那节奏像血脉里的回响,唤醒了沉睡的记忆。

老阿普坐在窗前,听着乐声,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打节拍。阿诗玛站在他身旁,小声问:“爷爷,这曲子……是你以前常弹的吗?”

老人闭着眼,缓缓点头:“这是‘迎月’段,接下来是‘追月’,然后是‘缠月’……一共九段,跳完要两个时辰。”

“我能学吗?”阿诗玛鼓起勇气。

老人睁开眼,深深看了她一眼:“你想学?”

“嗯。”女孩用力点头,“我想让你……再弹一次琴。”

那一夜,晨曦和林强熬夜修改舞蹈方案。他们决定不再追求完整复刻传统大三弦舞,而是以“传承”为核心,设计一段祖孙对舞:老人坐在椅上弹琴,孙女随乐起舞,动作由生涩到流畅,象征记忆的传递;最后一段,老人艰难起身,在孙女搀扶下迈出一步,完成一个象征性的旋转,哪怕只是半圈,也是生命的重启。

第二天清晨,排练开始。阿诗玛站在空地上,手脚僵硬,连基本步伐都踩不准。几位围观的村民忍不住笑出声:“这丫头,兔子跳都没她蹦得乱。”

阿诗玛脸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停下。”晨曦抬手,“跳舞不是比赛,不需要别人认可。你要跳给一个人看,就是你爷爷。”

她牵起阿诗玛的手,带她走到窗前。老阿普正默默看着她们,眼神复杂。

“爷爷,”晨曦大声说,“您能为我们弹一小段吗?就一小段,让阿诗玛听听您当年的风采。”

老人沉默良久,终于伸手,颤巍巍地抱起大三弦。他调整姿势,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拨动琴弦。

第一个音符响起的瞬间,整个院子安静了。

那声音苍凉而炽烈,像从地底深处涌出的岩浆,灼烧着每个人的心。老人的手指虽不如当年灵活,可节奏精准,情感饱满,每一个滑音都像是在诉说半生悲欢。阿诗玛怔住了,泪水无声滑落。她忽然明白,这不只是音乐,是爷爷被禁锢十年的灵魂,在用最后的力气呐喊。

琴声止息,老人喘着气,额头沁出汗珠。阿诗玛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抱住他的腿:“爷爷……对不起,我一直以为你不爱我,因为你从不笑,也不说话……可原来,你是把所有的话,都藏在了琴里。”

老人颤抖着手,轻轻抚上她的头,喉头滚动,终于挤出一句话:“孩子……不是你不配,是爷爷……怕自己配不上你。”

全场寂静。

林强悄悄按下录音笔的停止键。他知道,这一刻,比任何演出都珍贵。

从那天起,阿诗玛开始拼命练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院子里一遍遍重复动作。晨曦教她感受节奏,用身体去听琴声。她不再害怕出错,因为每次摔倒,爷爷都会在窗内轻轻拨一段鼓励的旋律。

第七天,晨曦提出关键一步:让老阿普尝试站立。

医疗志愿者检查后表示,他的神经损伤不可逆,但肌肉尚未完全萎缩,借助支撑,或可短暂行走。他们找来一副旧拐杖,又用竹板和布条自制了简易护腰。

排练场上,所有人屏息等待。

老阿普在孙女和林强的搀扶下,一点点挺直腰背。他的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可眼神坚定如铁。当双脚终于触地,他整个人都在颤抖,却咬牙撑着,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五步。

仅仅五步,他已耗尽力气,跌坐回椅中,大口喘息。可他的嘴角,扬起了十年来的第一个笑容。

“我能走。”他喃喃道,“我还……能跳。”

排练渐入佳境。阿诗玛的舞姿开始有了灵气,她的旋转带着少女的轻盈,脚步踏着琴声的脉搏。而老阿普的琴,也一天比一天有力。某天夜里,晨曦路过他家,听见屋里传出完整的《跳月调》,九段全奏,虽有瑕疵,却气势磅礴,宛如凤凰涅?。

演出前夜,村里下起了小雨。晨曦和林强在教室里整理道具,忽听外面有动静。推门一看,只见阿诗玛披着蓑衣,抱着一捆新鲜竹叶站在雨中。

“这是……?”

“爷爷说,他跳舞时,总喜欢在头上戴一片青竹叶,说是‘借山魂之力’。”女孩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我翻了三座山才找到这么好的叶子,想让他……像个真正的舞者一样上台。”

晨曦鼻子一酸,将她拉进屋内。

第二天,雨过天晴,彩虹横跨山谷。阿依寨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不仅本村村民,连邻村的人都赶来了。舞台用松枝和野花装饰,中央摆着一把竹椅,上面放着那面大三弦。

音乐响起,全场肃静。

阿诗玛身穿母亲留下的绣花裙,头戴竹叶,缓步登场。她的舞姿起初带着怯意,可当琴声从后台传来,她的眼神骤然明亮。老阿普坐在轮椅上,亲自弹奏,琴音如江河奔涌,托起孙女的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跃动。

舞至第七段“缠月”,阿诗玛缓缓走向爷爷。林强推着轮椅上前,晨曦递上拐杖。在千万双眼睛注视下,老阿普双手撑起,一点点站了起来。

人群哗然。

他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在孙女的搀扶下,完成了一个缓慢却完整的旋转。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他的白发在风中飘动,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宛如重获青春。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祖孙二人相拥而立,泪流满面。

全场起立,掌声雷动。一位白发老妪拄着拐杖走上台,颤抖着抱住老阿普:“阿普哥,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咪依,当年你为我跳了三十六次大三弦……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你跳舞了。”

老阿普哽咽:“我记得……每一拍,都是为你而跳。”

就在这时,一名青年冲进人群,扑通跪在老阿普面前:“爷爷!我是木嘎,阿诗玛的爸爸!我……我错了!我不该当年嫌家里穷,一走了之……我看到视频,连夜骑摩托回来的!”

阿诗玛愣住,继而扑进父亲怀里失声痛哭。老阿普老泪纵横,却笑出了声:“好,好……一家人都在,月亮圆了。”

晨曦站在台侧,泪水模糊了视线。林强握住她的手:“你看,舞步真的能召回亲人,也能让破碎的家重新完整。”

当晚,长桌宴再度摆开。老阿普破例喝了三杯自酿的苞谷酒,脸颊泛红,竟哼起年轻时的情歌。阿诗玛依偎在他身边,轻声跟着唱。村民们围着篝火跳舞,连八十岁的老太太都踩起了节拍。

晨曦和林强坐在村口的老藤椅上,仰望星空。

“你说,我们到底是在做公益,还是在偷走他们的故事?”晨曦忽然问。

“都不是。”林强轻声道,“我们是在还债。还这个时代欠他们的尊重与看见。他们不是落后,只是被遗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光照进来。”

三天后,车队再次启程。临行前,老阿普亲手将那面大三弦交给晨曦:“带着它走吧。让它替我去更多的地方,听更多人的故事。”

阿诗玛塞给晨曦一封信,信封上画着一朵小花:“老师,等我考上大学,我要学民族舞蹈。我要让全世界知道,阿依寨有个会弹琴的爷爷,还有个会跳舞的阿诗玛。”

车子驶离山寨,蜿蜒进入云雾深处。后视镜里,老阿普站在村口,手中竹叶在风中轻摇,像一面不倒的旗帜。

晨曦抱着大三弦,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乐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无数个村庄的呼吸与心跳,汇聚成一首永不停歇的生命之歌。

前方,地图上又亮起一个新的红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一个悬崖村。那里有一位失语十年的盲女,听说他们的巡演后,托人捎来一句话:

“我想用脚尖,记住阳光的温度。”

晨曦望着远方,轻声说:“我们去吧。”

林强点燃引擎,笑意温柔:“好,跳到太阳落山,跳到星辰升起,跳到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都有人起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