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 第403章 拾起的人不回头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第403章 拾起的人不回头

簡繁轉換
作者:我爱吃红心火龙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30 16:35:04 来源:源1

第403章拾起的人不回头(第1/2页)

那片新开垦的果园里,泥土的气息混杂着阳光的味道,几株新栽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林风藏身于山林的阴影中,目光越过层叠的枝叶,落在几个正在忙碌的孩童身上。

他们的笑声清脆,像初春解冻的溪水,叮叮当当地流淌在山坡上。

一个最矮的男孩在用手刨土,似乎想把一棵歪斜的树苗扶正。

他的指尖忽然触到一抹异样的柔软,好奇地用力一扯,竟从湿润的泥土里拉出一条早已看不出本来面目的焦黑布条。

那布条边缘已经腐烂,中间部分却因曾浸透了血与草药,反而变得异常坚韧。

男孩举着布条,对着阳光皱起了眉,想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林风的呼吸却在那一刻停滞了。

他的左臂仿佛传来一阵早已消散的刺痛。

他认得那布条,那是多年前,他在这片荒山被仇家追杀,身负重伤时,从自己衣摆上撕下,用来包扎伤口的。

后来伤愈,他随手将这秽物丢弃,未曾想它竟被埋进了泥土深处,又在今日重见天日。

他以为那孩子会嫌恶地把它扔掉,但男孩只是跑到溪边,将布条上的泥污仔细冲洗干净。

黑色褪去了些许,露出麻布原本的粗糙纹理。

他跑回那棵最瘦弱的幼树旁,踮起脚,小心翼翼地将布条系在了嫩绿的枝丫上,打了个漂亮的结。

“你看,”男孩得意地对同伴们说,“它也有围巾了,这是它的第一条围巾,冬天就不会冷了。”

其余的孩子都笑了起来,纷纷称赞这个主意。

那条黑色的布条在和煦的山风中轻轻飘扬,像一面宣告着顽强生命的小小旗帜。

它不属于任何一个王侯将相,不代表任何一种宏图霸业,它只属于一棵努力扎根的树,和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善意。

林风靠在粗糙的树干上,喉头有些发干,他看着那抹黑色,第一次觉得,自己留在这世上的痕跡,或许并不全是刀剑与鲜血。

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观星台上,柳如烟缓缓关闭了覆盖整座山脉的个人感知阵。

庞大如星海的数据洪流瞬间切断,不再汇入她的意识,而是分化成七道看似微弱的涓涓细流,分别注入她身前静坐的七名盲童体内。

他们是她的弟子,也是她此生最骄傲的成果。

今天是最终的测试。

柳如烟取过一条黑布,蒙住了自己的双眼。

世界陷入一片纯粹的黑暗,她不再是那个洞察万物的观星者,而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盲人”。

她将自己彻底交给了她的弟子们。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静室里只闻呼吸。

忽然,其中一名弟子的眉心微微一跳。

“师父,东南三十里,山道隘口,有商队与劫匪遭遇,十六人对七人,兵刃已出鞘。”

话音未落,另一名弟子立刻接上:“东北风,风速三,会助长火势。劫匪中有两人携带了火油。”

“商队护卫阵型松散,主事者心神已乱,正后撤。”

“左翼两人是突破口。”

信息如水银泻地,从七个不同的方位和层面传来,没有丝毫延迟与冲突。

它们在柳如烟的脑海中交织,却不再需要她来整合分析。

一个由八方意识(七名弟子加上商队本身的恐慌情绪)构成的网络已经自行运转,几乎在冲突发生的瞬间,就形成了一道稳定而清晰的预警流,并开始推演最优的应对策略。

整个过程流畅自然,仿佛本该如此。

柳如烟缓缓摘下眼罩,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那口气中带着释然,也带着一丝怅然若失。

她轻声叹道:“我现在,才是真正的盲人了。”

但她的嘴角却噙着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

她知道,从今天起,真相与预警不再系于一人之身,不再依赖于某一个脆弱的“眼睛”。

它变成了一张网,一张由无数颗纯净心灵编织而成的、坚不可摧的网。

即使她这根主线断了,这张网依然能稳固地承托起一方安宁。

这份安宁,也洋溢在山下的小村落里。

楚瑶正忙前忙后地张罗着周阿婆的百岁寿宴。

按村里的旧俗,寿星要在宴席上亲口讲述自己一生中最得意、最重大的几件事,以此为后辈留下训诫与荣光。

酒过三巡,楚瑶扶着满面红光的周阿婆站到众人面前,恭敬地请她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3章拾起的人不回头(第2/2页)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准备聆听这位跨越了一个世纪的老人讲述传奇。

周阿婆清了清嗓子,环视着一张张期待的脸,却缓缓摇了摇头。

“我活了一百岁,见过皇帝登基,也见过将军败走。可那些大人物的故事,书上都有,戏里都唱,听得太多了。”她顿了顿,声音变得悠远,“今天,我想说说那些没名字的人。”

她回忆起七十年前那场可怕的饥荒,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惨剧就在邻村上演。

他们村的粮仓也快见底了,村长锁了仓,说要留着做种,谁也不能动。

绝望笼罩着每一个人。

“可就在一天夜里,”周阿婆眼中闪着奇异的光,“粮仓的锁,被人悄悄撬开了。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门口都多了一小袋米。不多,刚好够所有人喝上一碗稠粥。”她笑着,脸上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没人知道是谁干的。村长暴跳如雷,把所有青壮年都审了一遍,也没审出来。但我知道,那天晚上,全村人都吃饱了。那一碗粥,救了所有人的命。”

她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满足地坐下,安详地看着眼前的儿孙和乡邻。

三天后,老人在睡梦中无疾而终。

葬礼上,楚瑶没有请任何人致悼词。

当周阿婆的棺木被缓缓抬起时,人群中不知是谁,起头哼唱起了一支没有歌词的小调。

那旋律简单而古老,一个音符接一个音符,缓慢地爬升,又温柔地回落。

很快,所有人都加入了进来,男女老少,歌声汇成一片低沉而肃穆的海洋,送别着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

林风就潜伏在葬礼外围的山坡上。

那歌声穿过树林,钻入他的耳中,让他浑身一震。

他猛然记起,这支无词小调的旋律,与他母亲生前哄他睡觉时哼唱的摇篮曲,竟有七分相似。

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

他想起的不仅是母亲的歌声,还有她为他缝补衣裳时温柔的指尖,父亲教他识字时严厉却温暖的目光。

多年以来,他以为自己逃避的是盛名之下的累赘,是江湖中的血雨腥风。

直到此刻,被这片由无数凡人汇成的歌声包裹,他才痛苦地承认,他真正逃避的,是这一切血脉相连的温柔。

因为拥有过,所以更害怕失去;因为被深爱过,所以无法承受那份爱的重量。

他蜷缩在一棵巨大的古树后,像一头受伤的孤狼。

泪水终于冲破了坚冰,沿着他满是风霜的脸颊滑落。

这一次,不是为了某个逝去的英雄,不是为了某个悲壮的义举,而是为了他自己。

为了那个曾经渴望被爱,也曾笨拙地给予过爱的、早已被他遗忘的自己。

深夜,万籁俱寂。

林风走到一处僻静的河滩,从贴身的行囊里,取出了最后几件信物。

母亲临终时留给他的一支银簪,早已破旧不堪的入门道袍,一张残缺的符箓,一截断裂的剑绳。

他将它们堆在一起,划燃了火折。

火焰舔舐着这些承载着过往的物件,猛地向上窜起。

就在火光最盛的那一刻,那团火焰竟奇异地扭曲、升腾,幻化成一只羽翼舒展的飞鸟形状。

它在篝火上空盘旋了一圈,仿佛在做最后的告别,随即在一阵微风中轰然消散,重归为普通的火苗。

林风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直到火光渐弱。

他对着那堆即将燃尽的灰烬,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我不是你们等的那个人,也不是我自己想找的那个答案。我只是一个路过的人,看到这堆火快要熄灭了,就顺手拨了一下而已。”

火烬未冷,远处山谷里,隐约传来孩童清亮的歌声,唱的正是白天葬礼上的那支无词曲。

或许是哪个孩子睡不着,在夜风中随口哼唱,歌声却格外清晰,穿越了寂静的山谷,与风声、水声共鸣。

林风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再也没有回头看那堆代表着他全部过去的灰烬。

他知道,有些火焰,不必由他来点燃,也不必由他来守护。

只要还有人继续唱下去,光就不会真正熄灭。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朝着山下那片隐约可见的人间灯火走去。

传奇已经烧尽,他忽然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听一听凡人的腔调,哪怕嘶哑,哪怕跑调,只要那是鲜活的,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