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逍遥小闲人 >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含情脉脉’

逍遥小闲人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含情脉脉’

簡繁轉換
作者:星梦的风雪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3 22:13: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逍遥小闲人 !

郑大人说道:“原来太子竟也知道此事。臣等认为,此不过是黄大人等人的猜测罢了,无凭无据,实不能作数。

毕竟,两国开战,非同等闲,岂能如此儿戏的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全凭猜测呢?这可是会让我朝蒙受不必要的巨大损失的。”

白一弦看了看这位郑大人,他名叫郑功尧,官职与他一样,都是光禄大夫,不过人家是正二品,特进光禄大夫,位列开府仪同三司之下。

白一弦只是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不看爵位,只看官位品级的话,这位郑大人,比白一弦高了两级。

慕容楚闻言,皱皱眉,不赞同的说道:“郑大人此言差矣,难道不知居安思危,更要防患于未然吗?

更何况,楚国显然已经居心不轨,频频试探,此番回棘来人,更是一个预兆,我们需提前做好布置,有所防范才好。”

黄庸父子一听,咦,原来太子也赞同出兵,有备无患,真的是太好了。

希望太子能说服他们,要是白郡公此时再出言相助太子,那就更好了。于是两人更加期待的看着白一弦。

此时魏大人又说道:“太子思虑周全,想要有备无患,所言极是。不过,想必太子也是受了黄将军等人的影响吧。

须知边境平时的布防,就已经足够防备了。此时楚国意图进攻我朝一事,根本还是没影儿的事。

若是贸然挥军北上,容易引起误会不说,还平白消耗军饷。此举并非是明智之举。”

这位魏大人,名为魏有道,乃是新任的丞相。

当初慕容煜,弄了那个巫蛊之祸,累及自身,被赐了毒酒身亡之后,他的母亲贤妃被褫夺封号,打入了冷宫。

而贤妃的父亲,当时的丞相大人,也因为此事受到了连累。

虽然当时皇帝没有处置他,但事后没多久,皇帝就找了个由头,将丞相给贬黜了。

三、五皇子,所犯之罪都不小,结果却一个死、一个生。

不外乎就是一个军权的问题。说到底,燕朝虽然重文轻武,但这是风气如此。

而身为皇帝,自然是更加的忌惮手握军权的人的。

贤妃的父亲是丞相,所以,子死、自己进冷宫。德妃的父亲可是手握军权的将军,燕皇可指着黄庸震慑楚国呢。

所以德妃还是妃子,五皇子只是被关了起来,留了一命。

这位魏有道魏大人,便是在贤妃之父被贬之后,才上任的。

白一弦正在一边听着场中的争执,一抬头却猛然发现,黄庸和黄忠燕父子正一脸‘含情脉脉’的看着他,目光之中满是期待之意。

白一弦冷不防之下还被两人那热切的目光给吓了一跳。

黄庸两人坐在白一弦的对面,一见白一弦终于注意到了自己,不由更加卖力的期待了起来。

好在白一弦也聪明,他立即就明白了过来,应该是这两人是支持出兵的。

只是,有可能他们没能说过郑、魏为首的这些文官,所以才把期望放在了太子的身上。

又知道自己与太子交好,定然也支持太子的意见,所以现在希望自己能开口帮腔太子,说服皇帝,出兵北上。

白一弦想明白过来之后,便冲他们微微点头示意,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只是,他却并未开口说什么,而是仔细听了一下这些文官说的话。

这些大臣便将之前在御书房的时候,对皇帝说的那番话,对慕容楚又说了一遍。

一个个说的有理有据,言之凿凿,听上去很有道理,还让人无法反驳。

白一弦听着这些话,猛一听,也觉得没什么毛病。

而且由于他们从国家、百姓、邦交、国库等方面入手,让人想要反驳,都一时找不到什么切入点,反驳不了。

白一弦看着他们,心道为何文官大都喜欢主和呢。

眼前这些人,这就跟前世记忆里的历史上的文官差不多,很多官员,都喜欢主和不主战。

白一弦在前世的时候,对历史并不是太了解,但在他的印象之中,历史上的一些文官,不管朝廷强盛还是衰弱。

能打过的时候,也议和,打不过的时候,就更加议和了。有时候明明可以胜利,可他们宁愿认输割地赔款也要议和。

历史上有多少武将,在前线与敌人战斗的时候没有输,偏偏是被自己国家的这些官员给拖了后腿。

他们在前方拼命,一些文官就在后面拼命的拆台,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给这些武将上眼药。

当然,皇帝一般耳根子软,也架不住这些人天天在耳边逼叨逼叨的,最后就莫名其妙的将人给召回来,然后再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对此,白一弦只想骂一句:傻比!

而一般情况,主和的官员,还有一个大利器,那便是和亲。

前世的历史之中,自汉朝起,他们更加偏向于和亲这种办法,来换取和平。

送过去一个公主,不用战斗不用死人不用消耗国力,仅仅牺牲一个女人,便可以换取几十年的和平,多好。

历史上,不管是强汉还是盛唐,都有无数的公主被送去和亲。这些被和亲的公主,鲜少有好下场的。

甚至有位公主,极为悲惨的刚到地方,就被人给砍了脑袋祭旗了。

除了和亲之外,有些孱弱的朝代,还会割地赔款。

前世似乎只有明朝的时候,整个明朝历史,都是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的朝代。

白一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这些文臣,在他眼里,与前世记忆中的历史上的那些议和派何其相似。

当然,白一弦前世对历史了解不多,所以他的观念并不全对。

历史上的文官们可不仅仅只是和平派,有时候也会极力主战。

你以为文官们真的全都看不出来形势吗?他们想和,又或者是想战,主要还是看利益。

文官主和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战时,国家资源会偏向军中,将军们的价值才有所体现,地位也会有所上升。

而文官们的权利和地位则会相应的下降一些,他们能得到的利益也会大大降低。这在一些文官看来,自然是无法忍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