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逍遥小闲人 >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考完了

逍遥小闲人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考完了

簡繁轉換
作者:星梦的风雪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3 22:13: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逍遥小闲人 !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被杖责一顿,然后登记在案,最后被撵出了考场。

外面的围观百姓不少,看到这些因为作弊被撵出来的,一个个的也是毫不客气的嘲笑一番。

这些作弊者一个个羞愧的满面通红,以袖掩面而逃。

在考场的正经考生奋笔疾书的同时,考场外面,状元彩的投注也到达了最高朝。因为就剩下三天了,考试都已经开始了,再不投注,等三日后考试结束的时候就没机会了。

整个京城的氛围都极为的热烈,仿佛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一些。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在最后一天考试完毕的时候,考生们陆陆续续的从贡院里走了出来。

考生们的试卷,被监考人员收起来之后,首先送到的不是阅卷官那里,因为这样极容易发生舞弊,阅卷官会给自己认识的考生通过。

所以,这些试卷,先被送到了弥封官处,进行糊名封装。

弥封官会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所有的个人信息,全部折叠起来,用空白纸覆盖弥封之后,加盖骑缝章。

这第一道的糊名程序,就类似于现在中考高考的装订密封一般,阅卷官也不知道自己看的是谁的试卷。

弥封之后,还要专人誊录。

因为很多阅卷官会凭借辨认字迹来作弊,甚至有些考生,还会在试卷上做个小记号。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便有了誊录官。由专门的誊录书吏,将所有的考卷全部誊抄下来。到时候,阅卷官审阅的就是这些誊抄的副本。

而为了防止誊录手作弊,所以规定,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

考生的原始试卷都是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被称为‘朱卷’。

如有违反规定,代人改窜者,一经查出,必定严惩。

当然,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小,因为他们誊录的卷子,都是已经被弥封过的卷子,所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誊抄的是谁的考卷。

在誊写完毕之后,还要对读。

所谓对读,便是校对的意思。由对读官将墨卷、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查看誊录是否有误。

校对完毕无误之后,对读官要在试卷上盖章,然后才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

试卷先由事物官员分送到阅卷人员处进行评阅。试卷分送,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抽签分配的。

如此一来,阅卷人员就更加不知道自己改的到底是哪位考生的卷子了。

阅卷人员将初阅后中意的卷子,推荐给同考官,叫做‘荐卷’。

同考官便是副主考,副主考会在他中意的试卷上批一个‘取’字。被批了‘取’字的卷子,再送给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这就代表考中了,考生的命运就此被最终决定了下来。

整个阅卷程序异常繁琐,考官的主观因素在批阅过程中对考生的成绩有一定的作用。

许多落榜生就是被一些不负责任或者渎职的阅卷人员给误了前程。

当然,还有一些考官,责任心比较强,这种责任心比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而且主考官也有权利调阅副主考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

遇到这样的主考官,那都是运气比较好的。毕竟这样有责任心的考官是很少的。

贡院门口,相熟的考生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边走一边讨论着科考的内容,倾听者同伴的观点。

即便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也不会走的太快,而是慢慢而行,想听听别人对试题的讨论。

基本上,一个人的水平行不行,他写的有没有自己好,有时候从他们对试题的观点也能看出来一二。

而那些自诩文采斐然,觉得自己发挥非常好的,自然一个个的都是昂首阔步,满面得意,仿佛已经高中了一般。

但实际上,这考中与否,不但与文采有关,还要加一部分的运气。

历史上有不少文采斐然之辈,明明很有才华,但却一生都不得中,而且这种人还不在少数。

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运气使然。

就如之前所说,考官的主观因素在批阅过程中对考生的成绩有一定的作用。

比方一个考生,对考题的观点论述,与阅卷官的观点正好不谋而合,这便会深得阅卷官的喜欢。

那么即便他的文采稍微差了那么一丢丢,但阅卷官往往也会网开一面,给他通过。

如果考生对考题的观点论述,与阅卷官的观点背道而驰,甚至,与此阅卷官的政敌的观点一致。

那这个考生就倒霉了,无论他的文采有多好,阅卷官都不会给他通过的。

因为阅卷官不可能给他通过,让自己的政敌那一方加大势力。这其中牵扯了党争。

因此,除了才华之外,很大一部分程度,也要看阅卷官的主观喜好。这就要看运气,能不能遇到一个好的阅卷官了。

所以,如今状元彩榜单上的那几个才华横溢的考生,真的能考中吗?

怕是未必,很有可能,他们的观点不被阅卷官所喜,所以早早就被刷下来了。

百姓们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不过却也知道,以往的时候,很多被人看好的才子,都没有高中的。

所以,他们心中,也难免担心,非得亲眼看看才放心。

当然,鉴于这种有考官主观因素全凭个人喜好评卷的原因,燕朝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就是允许落榜生查卷。这是燕皇登基之后颁布的一条律令。

当今燕皇虽然多疑又小气,但在对他皇位没有任何影响的情况下,他确实极为爱才,也确实励精图治,能当得上一位明君。

当初要真是慕容南夺得了皇位,他做的未必能有如今燕皇做得好。

而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

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那麻烦可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阅卷程度虽然复杂,但燕皇规定,必须要责任到人,并有专人监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六个环节负责人的签印。

此外,什么弥封官、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都要留下来,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