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苦命女人

马伏山纪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苦命女人

簡繁轉換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2 来源:源1

第一百一十三章苦命女人(第1/2页)

陈姑娘继续诉苦:这还不说,八十岁的爷爷奶奶要吃稀的软的,五十多岁的爸爸妈妈要吃不稀不软的,这几个年轻的兄弟姐妹们偏要吃干的硬的,这样一来,三个层次,我照顾哪个层次的呢?

大哥说:这好办呀,家里谁是家长,谁给钱养家,我就照顾谁呀?

陈姑娘想了想,觉得哥子说的倒是有道理,可做起来难。家长是老爸,全家靠老爷爷的退休金养家,可管自己的偏偏就是那贪玩的丈夫,他一天无所事事,脾气火爆,丈夫动不动就是拳脚相对。他卷起裤腿,捞起衣服,让大哥看看还留下青一块红一片的疤痕,白净的肌肤上象绘画作品一样的伤情,勾起了大哥对过去第二次婚恋女人的同情与怜悯,这就是家庭暴力的结果。

大哥说:真没有想到,你心心念念盼望嫁到城镇,就是这个样子,吃尽了苦头,可悲可叹!你打算今后怎么办?

陈姑娘说:我都已经离开他家好久,回到山上娘家,打算改嫁,找一个对我好的农村人,至少不挨打,不受气。

大哥说:可是孩子怎么办呢?娘家人怎么看?

陈姑娘说:幸好我们还没有孩子,来去无牵挂。父母也同意,他们不想让我受一辈子苦。

大哥说:你们的家事,我不好多言,但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女人家要嫁二次,会遭到男人嫌弃的,至少信誉要打折。

陈姑娘说:打折就打折,总比挨打好。你不知道,我挨打的时候,不想活的念头都有过,只是不想让娘家父母哥哥怄气,所以就改变主意了。

大哥赞美她说:你做得对,凭什么以死来反抗暴力,你也没有做错什么,你要是做了傻事,谁来讨回公道呢?大哥看出来了,陈姑娘没有想离开制衣店的想法,心里还装着自己。记得当时,大哥跟陈姑娘还是有感情的。那次相亲是一个暑假,我在院坝乘凉,一路女人来看人,对大哥本人一眼就看中了,只是觉得房子太窄了,要是成亲了,这么大一家人怎么住下去?所以离开时就把话说得很灵活:回去商量一下再回话。

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收到媒人的回音。后来又见了一面,女方对大哥本人没有挑剔,觉得还是不错的,就是对这个人口大家庭不看好,负担重,便黄了。

大哥有些按耐不住心急的等待,便找借口上了一次山上。他到了陈家那个大队,一问起陈书记,都很熟悉积极主动跟他指路吗,打狗,很热情的。有人带路来到陈家院子,还好,父母都去上坡干活了,赶着太阳才出来还没有发出火热光芒之时,干点坡上的农活,留陈姑娘在家做早饭,一来也是让姑娘家的不要跟大人一起晒太阳,免得把白嫩的肌肤晒黑了不受看,在家干家务活保养皮肤。

姑娘一听说有男子找来了,立即跑出门把看家的白狗子吼了几声:咬什么咬,不还不认识人家帅哥是贵客呀?快磙远点。

指路的老乡折回去了。陈姑娘略带羞涩地把大哥领进屋在客房坐下,从石缸里舀了一瓢凉水,请大哥解渴。大哥毫不客气地一瓢喝下去。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还真渴得不行,汗水也湿透了衬衫。早该补点水分了。

陈姑娘好奇而吃惊地问:你怎么找来了?

大哥说:你们这么久了没有个回音,我就是专程来问问,是怎么回事?你同意还是不同意,我要个准信儿,你说对不对?

陈姑娘说:你好大的胆子,敢一个人来家里找我,要是我老爸知道了,你不怕他骂你?

大哥说:我们不是相亲了吗?我一个出门做手艺的,走家串户的,啥子没见过,大不了流些汗水,上来看看有什么可怕的嘛,你说呢?

大哥这种精神打动了陈姑娘,便有个想法,就是要跟大哥一起下山,找媒人说:自己没有意见,要跟大哥好。她离开家时,便跟老爸留下一张纸条:爸妈:我有要事下山一趟,早饭已做好,你们自己先吃。

这姑娘还真有决断,敢做敢当,立说立行。她跟着大哥下山,一路下来,比大哥还快,身体也超级的健壮,一副山里人的身板。有说有笑,一见如故,仿佛谈了几个月的恋爱似的。她来到我家后,再去找那媒婆说事。她明确说:父母都对这个家庭不满意,特别是说房子太窄逼,但中国都解放几十年了,喊妇女解放也是好多年了,提倡婚姻自由,自己的婚事女人应该做主,不应该光听大人的。

她是大队干部的大女儿,是父母的宝贝,读过中学,没有考上高中,便回乡务农,农闲时爱学习,看过不少家里保存的书报,懂政策,知书达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口齿伶俐,把媒人说得口服心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三章苦命女人(第2/2页)

媒人回答说:你们两个年轻人我一直都是看好的,可就是你那老爸总觉得自己是干部家庭,要门当户对,所以我无论怎么说都没有说服他,我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就没有跟男方回话。实话说,姑娘,我也是尽力了,你就不要认为我对你不负责,关键还是要你老爸答应,否则,不好办。我牵线搭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以后,这条路怎么走,全靠你们双方,我就不再过多说啥子了。

陈姑娘在我家住了一天一晚,就象已经嫁到我家一样,做饭洗衣扫地,什么都做,我们开玩笑地喊她“大嫂”,她笑嘻嘻地满口答应了,只说这小弟弟真逗。所以,我们还真有些喜欢她这个嫂子了。

好景不长。第二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陈姑娘在大哥的陪同下,在龙王台河沟里洗衣服,顺便享受清凉时,陈家来客人了。他自称是陈姑娘的父亲,气冲冲地说:我找陈姑娘有急事,快跟我找回来。

我怕出事端,于是火急火燎地跑到龙王台河沟里,喊大哥和陈姑娘回来,还顺便跟那客人端来了冰凉的泉水解渴。

陈姑娘怕出事,叫大哥回避一下,就在河沟里继续洗衣服。可大哥说,自己是男人,不应该怎么怕事,要敢于面对。

但陈姑娘口才好,还是说服了大哥,最后大哥没有出面,留在河沟里继续享受夏日的凉快。

陈姑娘的父亲陈书记来到我家院坝,我给他搭个板凳请他坐,他却没有坐下来的心思,而是东转转,西看看,对这个地方有着考察的意图,象要论证一个项目的可行性一样。

陈姑娘从河沟里来到院子里,薄薄的裤腿卷得高高的,把黑色的凉鞋都凉出来了,让白白的肌肤更加亮眼。

陈父黑起脸说:走,我们回家,老爸有好事情跟你说。

在异地他乡,陈姑娘不希望把自己弄得那么难堪,便顺着老爸的意愿,装起一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一起回家了,笑嘻嘻的,真可爱。这一去就成了告别之行。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回家后,大队一个队长老婆把清流乡的那位街娃儿介绍给陈姑娘。那男子是队长老婆的姨侄儿,自然对亲戚家大加赞美,让一位村姑改弦易辙。陈父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而队长老婆也担心街娃儿跟姑娘处久了会暴露一些弱点,也在抓紧催促办婚事。这样一来,不到一个月后的立秋之日,陈姑娘便成了场镇上的巧媳妇。

大哥对爱情与婚姻的观念因陈姑娘的变心而进行了重新审视。最重要的改变是,不能以一种所谓的“情”来判断婚姻的持久性,要具备强大的自身,才能保证感情的稳固与持久。所以,大哥开启了做手艺与生意的创新与拓展。等待陈家好消息无果,在上街时还得知陈姑娘竟然嫁为人妇后,他也急了,还不犹豫找到了下家。对大嫂的感情接纳,就是验证了大哥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的合理性一面。陈姑娘有文化,原以为有幸让她来弥补自身文化不高的弱势,可后来的变心,对他打击太大了。对文化高的女性操控起来特别费劲,她的城府足以让人六神无主。她都嫁到街上睡在别人的床山,还把自己说得天衣无缝,三百六十度的理直气壮。

可几年下来,陈姑娘不撞南墙心不甘,把自己一个黄花闺秀变成满身疮疤的人妇,才想起曾经跟自己私定终身的大哥。不过,晚了,大哥不再是几年前的未婚青年了。

在王家坝,陈姑娘看到大哥忙于应付赶场天来来往往的顾客,心中才觉悟:找男人还要找大哥这样实实在在做事的人,不要找街上那些光溜溜的好看不中用的无所事事的闲逛者。

大哥吩咐大徒弟:中午多做一个人的饭菜,有客了,你看到了。还给从收银柜里取出一张大团结递给小徒弟,叫小徒弟遛自行车上街去买菜了。小徒弟总算找到机会遛街,喊了声“上街啰”,一股烟不见了身影。

眼看就是中午了,陈姑娘向大哥倾倒苦水,软心的大哥被诉苦的陈姑娘弄得差点流泪,五味杂陈。这时候,陈姑娘看到身边的人都离开了,便从木椅上站起来向大哥身上靠拢说:大哥,你要跟我想个办法,我都走投无路了,只有你能够帮我了。

大哥退了一步说:都到这个地步了,我怎么帮你呢?

陈姑娘娇滴滴地带有哀求的口气说:你可以教我做服装生意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