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争暗斗

马伏山纪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争暗斗

簡繁轉換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4 04:21:19 来源:源1

第一百七十六章明争暗斗(第1/2页)

将军在马伏山近代革命史上是当之无愧的最耀眼的星星,以他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在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王老将军的故事和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主题。

王将军第一次回故乡,给马伏山增添了好奇与喜气。可惜的是我没有这个机会亲眼看见充满传奇色彩的王将军,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另一件发生在马伏山的相互争执的事件却让我与二哥交流中,捕捉到了一些细节。它让我久久难以平静。同样都是马伏山的人,为什么要那样去没有底线地斗下去,有意思吗?这是与“亲不亲故乡人”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那是在我刚回到清流乡不久发生的。当时,我们老家早通了公路,电灯也早亮了,还拉了动力电,变压器就在我二哥加工坊屋旁。我二哥把稻谷和麦子加工坊开起来后,生意红红火火,好多马伏山人都羡慕了。邻队有一个比我二哥大几岁,可能跟我大哥年龄相近的姓来的老乡,身体特别棒,可谓国防身体,还在赶场的大路上修建了两间新房子,就差立项做什么生意了。说开商店,也开了好几家,竞争激流,说开加工坊,可自己没有那方面的技术和设备。于是来老哥想到了二哥。他来梁上加工坊找到二哥,开门见山地提出合作办企业。他跟二哥商量在河边窄颈子大桥边合办加工坊事宜。这里是古楼等几个乡的交汇处,有一石桥名叫窄颈子大桥连接南北两岸。这个石桥也是修建古楼的公路时才竣工的。当时,那来哥看着这大桥就觉得生意机会来了,可后来发生的事就是因为石桥带给他毁灭性的灾难。福兮祸所伏呀!

二哥此时对生意合作也是矛盾的。说不答应吧,这个桥上的生意确实不错,人气旺,比一般的小乡场都要好。要是开加工坊,收购粮食或者农副产品,那就是一个便捷加货物充足的好地方。可是要是与来哥合伙开办的话,就存在一些风险。那来哥力气大,有臂膀子,势力不容小瞧,大家都知道他的大哥是公安局副局长,曾经跟父亲一起在铁厂背矿,赚取一些苦力钱维持家庭开支。后来,父亲看见那来老大力气大,人耿直,他这么年轻,就耗在这苦力活上,不值得,于是就建议他去当兵,后来在部队当了军官,以连级干部身份专业回到县城,做了公安局副职,这是马伏山走出来的地方上较有实力的人了。二哥当时就想到了,要是跟来二哥因为生意上的事情搞僵了,自己一是斗不过来大哥,二是把父亲与来大哥的多年来的友情整生疏了,三是钱没有赚到,可能与来二哥的交情就到头了。何必呢?二哥没有得罪来二哥,直说只说自己开这个加工坊,外加一个代销点就已经累得鼻裂嘴歪的,吃不住了。一句话,就是对合办企业婉言谢绝。不伤和气。从这一点来说,二哥算是有头脑的企业家了。看问题看得长远。从后面发生的意外看,二哥做得太正确了。

来二哥没有办法,就开起了粮食收购点,没有做加工业务。生意也不错,只是把这个独家经营的粮食加工项目白白浪费了。桥上还有两家做粮食收购,竞争起来,就打价格站,比那个价格收得低,这就逼得进入恶性竞争的经营死胡同。

来家老一代人在解放前是穷苦人家,那红庙子垮了,来家老头子就发动儿子把庙子的火砖和木料搬回家修建自己的房子。直到房屋被佛耳岩一阵妖风刮来,把来家的房子吹倒了,把来家老头子当场压死。一场悲剧给来家子弟提了个醒。来家本事善良人家,从未做过对不起乡里相邻的可恶事,怎么就得到这个下场呢?来家大哥请了姓冉的风水先生算了一卦,来大爷得罪了红庙子的菩萨们。

来大哥问有什么补救的呢?先生说:把红庙子的所有东西还回去,还要磕头作揖,烧纸花化钱,赔礼道歉。来大哥照先生说的做了,而来二哥不信先生的那一套,一片瓦也不愿意给庙子搬运。他还不顾忌任何语言:几坨石头雕成的菩萨,我看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几年来,来二哥书也读得很顺利,比来大哥强多了,身体也长得结实,力大无比,是这个队第一大力士。他还当着老乡说,你看这红庙子的菩萨不敢把我怎么样吧。在来二哥在桥上生意做到红火时,仓库的稻谷和玉米都收满了,只等销售出去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到手了。就在这时,来二哥联系了买家来收获,开了几个货车。当时的车皮紧张,连附近一个三轮手摇拖拉机都排上了路,来桥上库房拉运粮食去销售。这个姓李的拖拉机手技术不是那么熟练,开到桥上时,正好来二哥在桥中间等他。那小李看见来二哥,心里一下就慌了,不但没有减速让人,还把油门整反了,加速冲向来二哥。来二哥惊慌失措之下,象桥边的石栏杆一个猛跳,本想站到石栏杆上,没有想到去翻下了栏杆,直接落到桥下的乱石丛中,头破血流,当场死于非命,悲惨世界,让人无不悲痛与可怜。一个好好的来二哥,就这样,在几秒间结束了壮年人生,丢下了可爱的一男一女和十分疼爱他的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六章明争暗斗(第2/2页)

这场官司从李姓拖拉机失手开始拉开了序幕。姓李的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无证驾驶拖拉机,还把路上的行人赶下了石桥,造成了死亡事故。凶多吉少。这小李也是有关系的人。他的姐夫哥是本乡的乡长,清流乡一匹哥,还有两个哥子也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开酒厂,办商店,都有头有脸的。小李的女人在聚居点也是开店的,生意也不错。可是面对这样的人命安全事故,就不是小问题了。谁都不敢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来二哥的去世,很快传到县公安局的来副局长那里。这小李在大家手忙脚乱抢救来二哥时,小李恐慌地把拖拉机开走了,连车都不要,躲藏起来。警察来抓人,却找查找不到肇事者躲在何方。

等来大哥赶到时,把死者都抬到了老家,家人都在忙于准备办理后事。把当事人找不到,就把当事人的妻子带到派出所,可她毕竟不知情。肇事者的大老挑又是乡长,口气也不会太小。在派出所里,来副局长作为来家代表,小李躲藏后,乡长作为李代表,开始了调解。

乡长认为,肇事者不在,这来家也把他们没有办法,说话时,就难免有些耍横。他认为:你来家老二明知道小李开拖拉机是生手,你为了把粮食送出去变现钱,也明知故犯地请他来运输。还有就是,当时,在石桥上的不止来二哥一人,那两位男子就没有跳桥,而是王桥面上稍微躲了两步,一点伤都没有,只是受到了惊吓。这说明来家二哥在处理时过当。

可来家大哥辩护道:无论如何老二出事就是姓李的不当操作引起了,是直接责任。乡长和来副局长的认识偏差太大,要价差距也甚远。来家要一万的赔偿,李家愿意给一千,由其妻子负责。达不成协议,来家老大与乡长拍桌子,一个比一个响亮。

尤其是那乡长,本不关自己多大事,可为了表示自己在当地的权威,硬是来拿李家的主意以至于跟来家老大闹得不欢而散。派出所最后商量后建议:责任方李家必须赔偿三千元现金,让其妻子负责找款,来家勉强答应。

可后来,这李家妻子也收摊不做跑路了,让来家白丢了一条宝贵的姓名,分钱没有收到。这可以说伤透了来家老大的心,他乡长出点子让其幺姨妹逃之夭夭,一直没有路面,这也伤了来家老大的面子。他也不是那么好惹的。来家人从此专找那乡长的毛病。乡长有两大爱好,一是熏酒,二是逛发廊。前者不会开车,你没有办法处理的醉驾。可抓嫖娼,就容易了。来家有人一见乡长去县城里办事,就开始盯梢,机会终于来了。乡长来到古老的黄桷树下一家发廊,进屋享受快乐的时候,一个电话打到来副局长的办公室。半个小时后,抓嫖娼的治安警察进发廊来了,乡长被抓了个正作。当场进行了调查取证。

乡长被拘留半个月,罚款三千,从拘留所出来后,被撤销乡长职务。

身为一乡之长,有什么好说的,就当一次惨痛的教训吧,该挨!

钱没有了,地位没有了,面子更是没有了,在这清流乡怎么呆下去呢?

老乡长后悔了,肠子都悔青了。

想起那来家二哥不相信菩萨会报复的说法时,姓冉的风水先生又说话了:来家二哥的凶死不是那么简单的。可我对二哥解释说:也许就是巧合,不能把菩萨说得那么神奇。

这就是二哥给我讲述的关于来家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