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事难料

马伏山纪事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事难料

簡繁轉換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4 04:21:19 来源:源1

第一百九十三章世事难料(第1/2页)

三月中旬的一天夜里,写出了从参加工作近十年来的人生总结。留下了以下一段文字。

近十年的工作历程,令人回忆和玩味。到过皑皑雪山,到过四通八达的铁路沿线,最终回到条件较差而作为水上旅游开发区的故乡工作。从山区中学到省级重点职业高中,最后是单设初中。从当教师到教导干事,而今成为学校行政办公室负责人。自己从一位不成熟学生成长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骨干人才,虽说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但自我感觉良好,有一种即将成功的迹象,一想到这个,多多少少有点欣慰与开心。

十年不长,但也不短。十年的追求,追求事业的成功,追求甜蜜的爱情,追求理想的人生。由于种种原因,仍处于单身状态,为了达到目的,自己不得不走崭新的一步,今天,终于到乡政府办好了劳务输出证和未婚证,随时离开学校岗位,出发到外地务工。这是明智选择,是大胆追求人生将要迈出重要一步。十年来的苦苦耕耘,努力钻研,学到的东西没有很好应用,很好巩固,能力会呈现减弱趋势的。加之,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近距离的活动,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外界的了解不够宽广,思维收到种种局限,光在书本上获取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眼高手低,难成大器。注重实际操作和运用,以自己写作之长,真正做出实绩,又是那么乏力。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陷入这样的尴尬中,不能自已。不得不引起自己的深思与警醒。

更为严峻的是,而今生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无事可做,或难得历练成长,处于当今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时代,谁敢保证自己不被滚滚波涛淘汰。要主动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让命运来改变自己,踏着时代的节奏,同频共振,否则会败下阵来。

为自己有以一个灿烂的未来,趁早谋划,努力前行,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

写上以上一段文字后,便开启了新的局面。改掉回到故乡的浮躁,重新回到安静的生活中,认真读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外出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春雷阵阵,强烈闪光,大雨滂沱,令人毛骨悚然。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中,学校的***家里出事了。黎校长妻子突然病故,我们约好几个人到他高山上的老家慰问与祭奠,登山爬行,一湾又一碥,山路难行,身体疲乏之至。看见老黎一下就变了个人似的。中年丧妻,他没有心里预期,打击很大。本打算少停留,客走主人安。可老黎拉着我们休息,饮酒至醉,不便行山路,夜里在山中留宿,有人玩麻将至深夜,各尽所需。

上周陈老师回铁钉时,我托他带过去一封信,信里说好,如果有意,请那位姑娘周日到汉城一个地方相聚,如果无意,来信告知。来信没有收到,不知结果如何。陈老师来信说,他已经将信亲手交给姑娘,没有看出有什么反应。我在山里一想到,为了来校长老家,对汉城相聚不管不顾,心有不安。这人没有分身术。最后还是选择了慰问校长这件重要事情,谁叫我是老黎的助理呢?人家相好的都去了,我要是不到场的话,那校长怎么看我呢?

陈老师来清流还带给我一个好消息:有一位小陈老师,学畜牧专业的,以前在铁钉与我关系不错,他现在已经在广州市区谋职做公司文员了,走出了关键一步。犹如他在前面探路,我可以借道前行。我给小陈老师发去电报,指望他收到后给我带来福音。可很快就收到电报通知,几个昼夜的等待,最终以失望结束。电报退回来了,叉查无此人。我没有到过南方大都市,不知道为什么会退回电报。我没有死心,相信陈老师给我提供的消息可靠。只好立即写信过去,看小陈老师是怎么回事。

我以为这是我在学校最后的工作时间,随时会接到小陈老师来信带来的招工好消息,便做好充分准备,把跟学校的经济往来算清楚,却因财力短缺搁浅,上月的工资都是由学校自有资金垫资,保住了稳定。

周末,我在学校等待中,有些烦躁,寒假开学后就没有回去马伏山了,这春暖花开的,好想回去欣赏故乡的春意。便选择了坐船回家。在船上遇到了一位老乡,还是我的长辈子,在教办工作,是办公室一支笔,务实派,我在工作中打过交道。他在坝里居住,下船后不久到家了。我跟他分手后,还要爬三级长坡,最费劲的山高路陡。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与那长辈子一起乘船,然后分离后,竟然是永别。这让感觉到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他那么好的身体,那么好的状态,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当时听到这个不好的消息后,好长时间郁闷,多么乐观的中年长辈子,这老天收人也太不讲究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三章世事难料(第2/2页)

回家的感觉真好。一个多月没有回故乡,这农历二月的春风似剪刀,让家乡的土地上冒出了新绿。听说前几天马伏山下了一场雪,将倒春寒整得名副其实。眺望对面的远山,视野开阔。近处鸟语花香,好惬意。眼看又要离开老家,真有些舍不得。还是先跟父母交涉一些事情,让他们早有个心理准备。还让二老对老二和老三在外面包工的事不要牵挂。人家老二已经书信加款都收到了,还有一张跟甲方老板的合影照片,都拿出来看了,让老人露出了笑容。老二闯荡江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比我这个书生厉害得多,总算与南方接上头了,好的还在后面,拭目以待,我们静候佳音。顺便在大哥家看看,一起聊天,得知泓儿一些情况。

在我那里,仿佛成了一个大家庭的中转站,什么信息都要在那里汇总后转送,外出或者回老家,也要先在我这里停留。我在担心,以后我外出后,这个方便之所,将停止运行,估计一时半会,家人们都不适应的。

近日接待了城边一所学校的老师,有个姓孙的女老师,她是铁钉那位教务主任的妻子。其丈夫后来在向校长的活动下,调到城边中学当校长,她也就到了城边小学。她请我给他们当旅游向导,我只好牺牲半天了。向校长也从城里来学校,久别重逢,我很高兴。我在报上看到了海南省现代公共关系中心招聘信息,有些激动,还跟一些熟人分享。在亭子里认真研究这些招聘启事,有一种想入非非了。可当我收到上周给小陈老师的书信被退回来,海南那边也没有回音,失望了。

不知怎么的,正当春意浓郁时,因应聘和求偶都受挫时,无所寄托,情绪进入低谷,还上楼打了一场麻将,排解内心的空虚。很快就意识到不对劲。在每天晚上,到底楼的小饭馆里观看刘威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唐明皇》。

母亲上街来到她的幺姑家贺生日,我也同去。母亲后来从姑婆那里带给我一些宴席上的食品,叫我改善生活,不能老是吃面条,这样不养身体。我顺手给他十元零花钱,算是尽孝心,她高兴地回老家了。可晚上吃了母亲带来的食品,还喝了不少水,不久,肚子泄起来,闹胃痛。我真有些后悔,不该冷吃,要是不偷懒将熟食蒸热了再吃下去,就应该没有问题。

还听见那丧偶的黎校长闹了个笑话,要求与一位离过婚的妇人结婚。这事让全校大多数人都知道了。按说,男女双方都没有配偶,你情我愿那是最正常不过的。只是,有个问题,就是这位女人要比黎校长大三十岁,与自己儿子同龄,还是一班的同学,还听说,儿子以前他跟这位女同学耍过朋友,班主任就老黎。当时,老黎坚决反对儿子跟这位同学耍朋友,耽误学习,不划算。而今,儿子很反对,说母亲才走不久,为什么要急于再婚,还是找的这个女人,儿子无论如何不答应。老黎说儿子饱汉不知饿汉饥。这一说,儿子就听懂了,因为他也是过来人,自己都是有儿有女的人,怎么不懂老爸作为中年男子的生活需求呢。儿子没有先前反对那么激烈,大不了就是老夫少妻,随他怎么搞,作为儿子闭口不说。

说来,那女人也是苦命之人。她跟同学结婚后,生育一位女孩,公婆觉得自己是独子,这不断了香火吗?对媳妇嫌弃,刁难,最后,让女人忍气吞声地跑出去打工了。前几天回来看孩子,刚好遇到了黎校长,两个一摆谈,才知道一个丧偶,一个离婚,机会终于到来了。这黎校长很主动,请她到学校玩,跟她做吃的,一看就是一见钟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