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风起宁古塔 > 第八百四十六章 秦王不怕吗

风起宁古塔 第八百四十六章 秦王不怕吗

簡繁轉換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2 16:25:32 来源:源1

再说了,宋氏是真的富有,加上在邹氏的所得,原本已经要支付不起战争费用的国库,很快又变得充盈了起来。

为了大夏,夏光帝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停手。面对这些求情的奏章,他通通视而不见,手上的动作更是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相反,抄家抄上瘾的他还在想着是不是要继续的动手。

大夏之前是富有的,毕竟是多少代帝王的积累。

加上大夏所处之地以及国内这些年也算是稳定发展,让他们底蕴丰厚。可再多的钱,一旦用于战争之上......

马蹄声如雷滚过雪原,踏碎了宁古塔城外七日禁闭的沉寂。那封玄鸟印记由黑转白的密信在火中化为灰烬,却并未熄灭林远眼底燃起的星火。他站在议事厅高台之上,手中握着一份刚刚呈上的军情急报??西戎铁骑已越过雁门关三百里,屯兵于代州边境,打着“护送使节”之名,实则陈兵压境;而大梁三皇子以监国之名颁布《清君侧诏》,宣布削藩北疆四郡,命边军“协防宁古塔”,其意昭然若揭。

风未止,局已动。

林远将奏报轻轻放下,指尖在“协防”二字上停留片刻,冷笑出声:“协防?是要我开城迎敌,还是跪地称臣?”他转身望向窗外,天边乌云翻涌,似有暴雪将至。他知道,这不只是大梁与西戎的博弈,更是对宁古塔新政legitimacy的第一场考验。若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进一步,则需以血洗路。

当夜,宁古塔地下密室灯火通明。这里是昔日霜魂会的核心据点,如今已被改建为北疆军政中枢。赵文昭端坐主位,面色凝重。在他两侧,坐着几位新任命的要员:原黑衣卫统领改任情报总司的沈砚,负责民生重建的户政使柳芸娘,掌管刑律纠察的执法使裴九,以及统辖边防三营的副督军霍斩。众人皆知,今夜会议,将决定宁古塔是否真正走向独立自治之路。

“西戎使者昨日抵达宁古塔南驿,提出三项要求。”沈砚展开卷宗,声音低沉,“一是开放北境五关,允许西戎商队自由通行并免税十年;二是借道宁古塔北线,运送粮草军械支援大梁三皇子平叛;三是……请求联姻,愿将其可汗之女许配少主赵昭然。”

厅内一片死寂。

柳芸娘猛地拍案而起:“荒唐!少主尸骨未寒,他们竟敢以此羞辱我们?!”

裴九冷声道:“这不是羞辱,是试探。他们在看我们会不会低头,会不会还把自己当成大梁的一个‘附庸’。”

霍斩握紧刀柄,眸光如刀:“若答应借道,等同引狼入室。西戎一旦深入北疆腹地,随时可调头南下攻我城池。此议绝不可行。”

赵文昭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林远身上:“你如何看?”

林远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西戎不是来谈条件的,他们是来立威的。可汗之女许配昭然?分明是想借亡者之名,玷污我新政正统。至于借道……他们根本没打算征得同意,只是提前通知一声罢了。”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北疆纵横山脉与要隘:“但他们犯了一个错??他们以为我们仍是二十年前那个被封锁、被遗忘的流放之地。可如今,宁古塔已有精兵两万,粮储足支三年,百姓归心,各族共治。我们不再是孤岛,而是北疆真正的主人。”

他猛然抬头,眼中寒光乍现:“所以,我的建议是??拒使、闭关、备战。”

满座皆惊。

“你要和西戎开战?”柳芸娘颤声问。

“不是我要开战,是他们早已宣战,只是用的是外交辞令。”林远冷冷道,“但我们不先动手,也不示弱。明日召见西戎使臣,当众驳回所有条款,并宣布:自即日起,北疆施行‘自主外交’,凡未经宁古塔政厅许可,任何外国势力不得入境;凡擅闯边界者,格杀勿论。”

沈砚皱眉:“此举无异于宣告脱离大梁。”

“那又如何?”赵文昭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如惊雷炸响,“金诏既出,昭然承统,宁古塔本就不属大梁管辖。二十年前,是我赵氏避祸于此;今日,是我赵氏重立国基。从此以后,宁古塔只听一人号令??赵昭然。”

他说完,从袖中取出一枚玉印,正是当年先帝赐予赵家的“镇北王玺”。他将其重重按下,在一份《北疆自治令》上留下鲜红印痕。

林远接过文书,朗声道:“传令三军:加强北境六哨,增派游骑巡防;调集工匠日夜赶制弩机、火油罐;征募民夫修缮城墙、挖掘陷坑;另派细作潜入代州,查清西戎主力部署。七日后,我要让整个北疆变成一头苏醒的雪豹。”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宁古塔全城进入战备状态,百姓虽感震惊,却无人哗变。相反,许多曾受压迫的部族长老主动献马捐粮,誓言效忠新政。街头巷尾流传着一首新编民谣:

>“雪中公子去不回,松树碑前泪成堆。

>今有老王重执印,北疆再立凤凰台。

>不求龙袍披身贵,但愿炊烟处处开。

>若有豺狼犯我家,万人提刀斩凶来!”

五日后,西戎使臣在南驿门外等候接见,却被告知“宁古塔无暇接待外宾”。正欲发作时,忽见城门大开,一队黑甲骑兵奔涌而出,为首者正是副督军霍斩。他在使团面前勒马停步,冷声道:“奉北疆政厅令:尔等逾期未离境,视为敌探。现予一刻钟撤离,否则格杀不论。”

说罢,他拔刀横指,身后三千铁骑齐声怒吼,震得大地微颤。

西戎使臣脸色惨白,仓皇收拾行囊离去。临行前,一名副使回头望着巍峨城楼,咬牙切齿道:“你们会后悔的。可汗不会放过这片土地。”

“我们会等着。”霍斩冷笑,“顺便替你们准备好棺材。”

与此同时,中原局势急剧恶化。大梁皇帝驾崩消息传出,三皇子即位,改元“景安”,随即发布讨逆诏,宣称赵文昭勾结西戎、图谋割据,下令全国通缉“伪王父子”,并悬赏万金取林远首级。各地藩王反应不一,有的响应朝廷,有的按兵不动,更有南方七省暗中联络宁古塔,表达结盟意愿。

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悄然送达林远案前,署名竟是“旧友陆知微”。信中写道:“景安帝根基未稳,权柄尽落宦官刘常喜之手。此人奸佞残暴,已鸩杀两位亲王,囚禁太后。天下苦之久矣。吾等欲举义旗于钱塘,望宁古塔能为北方呼应。若南北并起,则复兴可期。”

林远读罢久久不语。他知道陆知微曾是先帝御前讲官,博学忠直,因反对宫变被贬岭南,隐居十年。此人若起事,必能号召士林人心。但此刻贸然介入中原纷争,极可能两面受敌。

他提笔拟复信,仅八字:“静待东风,共燃星火。”

然后将信焚毁,命人以暗语传回:“玄鸟已白,风起松陵。”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十日后,一场暴风雪席卷北疆。就在这个夜晚,地宫深处传来异动。守墓老兵报告,寒玉碑残片突然发出幽蓝微光,裂缝中隐隐有黑雾渗出。林远亲赴雪影峰查看,发现原本封闭的地宫入口竟被人从内部撬开一道缝隙,墙上留下一行血书:

>“你还欠我一战。”

他盯着那字迹良久,终于明白??太子未死,且正在积蓄力量。那缕黑雾并非实体,而是阴煞分魂所化,专门用来扰乱人心、蛊惑意志。更可怕的是,它开始寻找宿主了。

果然,次日清晨,一名戍边士兵发狂砍杀同僚后自刎,死前口中喃喃:“太子归来……真龙复苏……”经查验,其心口竟浮现与太子相同的锁链状疤痕,显然是被煞气侵蚀神识所致。

林远立即下令:全境排查异常之人,设立“净心堂”收容疑似感染者;严禁任何人靠近地宫遗址;同时派遣三位精通符咒的老道士入驻雪影峰,布下“九阳镇魂阵”,防止邪气扩散。

然而,人心难防。

一个月后,执法使裴九查获一起阴谋案:原黑衣卫残余势力勾结几名失意贵族,企图刺杀赵文昭,拥立一位自称“太子私生子”的少年为傀儡君主。审讯中,该少年竟在牢中突然暴起,双目赤红,力大无穷,连破三道铁栅,最后被沈砚亲自出手击毙。验尸时发现,其体内经脉已被阴煞之气彻底改造,俨然成为活尸。

“这是‘寄体’。”一位老道叹息,“太子将自己的怨念炼成‘种子’,植入他人躯壳,借其血肉重生。只要还有仇恨存在,他就永远不会真正消亡。”

林远闻言,心中寒意顿生。他知道,这场战争已不仅是权力之争,更是人性与执念的对决。若不能根除那份深埋二十年的恨意,宁古塔永无宁日。

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决定:重启“影试”。

所谓“影试”,是霜魂会最古老的仪式,唯有继承者方可参与。参与者需进入地宫最底层,在先帝灵位前静坐七日,承受百鬼噬魂之痛,唯有心智纯粹、无愧于心者方能活着出来。当年赵昭然便是通过此试,才被确认为“真影”。

“我要进去。”林远对赵文昭说。

“你疯了?”赵文昭怒斥,“你已重伤未愈,怎堪承受此劫?况且你是臣,非嗣,不该涉此险境!”

“正因为我不是嗣,才必须去。”林远平静道,“昭然用生命证明了什么是道义,而我作为他的守护者,必须完成他未竟之事。若我不入地宫,谁能阻止太子复活?谁能净化那些被污染的灵魂?”

赵文昭看着他,老泪纵横:“你何必如此……你本可功成身退,享一世尊荣。”

“少爷从未退过。”林远轻声说,“所以我也不能。”

七日后,林远独自步入地宫。石门关闭刹那,整座雪影峰响起一阵凄厉风啸,仿佛万千冤魂齐哭。外界每过一日,便有人听见地宫传出惨叫、怒吼、哀求之声,甚至还有人看见黑雾从缝隙喷涌而出,又被九阳阵强行压制。

第三日,林远在幻象中见到少年时期的赵昭然。那孩子坐在老松树下练剑,回头对他笑:“阿叔,你说我会成为一个好君王吗?”他想回答,却发不出声音。紧接着画面突变,他看见自己亲手杀死多名叛党,鲜血染红政厅台阶,耳边响起百姓欢呼:“总督英明!乱臣伏诛!”可当他低头,却发现脚下躺着的,竟是无辜平民。

第五日,他面对太子化身的幻影。对方身穿龙袍,手持玉玺,冷冷道:“你以为你在守护正义?其实你只是另一个刽子手。没有杀戮,何来秩序?没有恐惧,何来服从?林远,你和我一样,都是靠鲜血维持权力的人。”

他几乎动摇。

但就在此刻,一道清亮声音响起:“阿叔,我相信你。”

是赵昭然。

幻境破碎,光明降临。

第七日黎明,地宫石门轰然开启。林远踉跄走出,浑身浴血,双眼空洞,左臂肌肤尽裂,露出森森白骨。但他手中紧握一枚晶莹剔透的冰心??那是凝聚了二十年怨念与执念的核心,也是太子重生的关键。

“烧了它。”他对等候在外的赵文昭说,“用九阳真火,永不复生。”

火焰升腾,冰心融化,一声凄厉长啸响彻天地,随即归于寂静。

数日后,林远卧床不起,高烧不退。医生诊断为“魂损症”,乃精神过度耗损所致,恐难痊愈。百姓闻讯,纷纷前来祈福,有人自愿割腕献血,有人跪拜七日只为求神庇佑。赵文昭每日亲侍汤药,多次哽咽:“若非你,昭然之志难继;若失你,我赵家再无柱石。”

然林远终是挺了过来。

春雪初融之际,宁古塔迎来第一位外国使节??草原东部的赤狄部落首领亲自率百骑来访,带来骏马千匹、牛羊万头,愿与北疆结为兄弟之邦,共抗西戎。林远抱病出席迎宾礼,当众宣布:宁古塔将设立“四夷馆”,广纳各族使者,推行平等互市政策;同时成立“北疆联盟”,凡愿遵守和平盟约者,皆可加入,共享资源、共御外敌。

这一举动震动天下。

不久之后,南方陆知微起兵成功,攻克杭州,建立“东华政权”,公开承认宁古塔主权,并提议共组“反暴政同盟”。西南苗疆、西北羌族也相继遣使通好。甚至连大梁内部都有官员秘密投诚,表示愿为内应。

天下大势,悄然逆转。

某夜,林远再次登上城墙。春风拂面,残雪消融,远处农田已有农夫耕作,学堂里传来孩童诵读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他仰望星空,轻声道:“少爷,你看,松树开花了。”

身后脚步轻响,赵文昭走来,递上一杯热茶:“你说,我们真的赢了吗?”

林远笑了笑:“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光明而战,黑暗就永远无法吞噬这片土地。”

远方,一轮朝阳正缓缓升起,照亮万里雪原。

风,真的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