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风起宁古塔 > 第八百五十八章 反败为胜

风起宁古塔 第八百五十八章 反败为胜

簡繁轉換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3 16:33:12 来源:源1

一天一夜之下,除了负责断后的秦军损失了上千人,还有一些辎重之外,其它一切如常。

后退了整整一天一夜,足足七十余里的距离下,遍布了大夏各军。

相比如散沙般的大夏军,秦军这边将军就在士兵的身边,只需一声令下,反击便可开始。

子时一至。

反攻的号角便被吹响。

提前后撤的秦军,睡了一下午的觉,现在个个精神抖擞。随着军号声响,将军身先士卒,五十多万秦军便是掩杀而来。

“顶住,顶住!”

武铮友一直就没有怎么睡,只是......

春风拂过宁古塔的山脊,吹散了最后一缕残雪。昭德学堂的晨钟在清冽空气中荡开,七声悠扬,一如当年明心堂初立时那般清澈。周昭站在碑前,仰头望着新铸的“昭德”匾额??那是赵承渊亲笔所题,字迹温润却有力,仿佛将十年风雨都压进了墨痕深处。

她已不是那个蜷缩在母亲怀中的婴孩。四岁的身躯虽仍单薄,可眼神里沉淀的东西,早已超越年岁所能承载。昨夜她又梦见了那扇门,青铜巨门上八个大字如血刻成:“归墟之口,万灵葬渊”。门后有脚步声,缓慢、坚定,像是从极深的地底攀爬上来。而母亲的身影站在门前,背对着她,斗篷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娘。”她在梦中喊。

母亲没有回头,只是抬起手,轻轻推开了那扇门。

醒来时,掌心那朵金光莲花正微微旋转,如同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今日是春社日,学堂休课一日,但周昭依旧早早起身,穿好素青学袍,束发戴簪。陈阿娥为她整理衣领时,手指微颤:“你昨夜又没睡好?”

“我听见铃声了。”周昭轻声道,“不是风动的,是从地底下传来的……三声。”

老妇人脸色骤变,手中的梳子“啪”地落地。她想说什么,终究只化作一声叹息,转身从柜底取出一只檀木匣,捧到周昭面前。

匣中躺着半枚铜铃,裂痕蜿蜒如蛇,正是裴九当年交予少年周念的那一块。

“他走了三年了。”陈阿娥声音低哑,“自那年冬至之后,再无音讯。可这铃……每逢月圆便自行轻震,像是在等什么人回来。”

周昭伸手触碰铃身,指尖刚一接触,整座院子忽地一静??连鸟鸣都止住了。刹那间,她眼前闪过无数画面:黑水泊湖心石台崩塌、母亲跃入深渊、父亲周砚舟魂魄消散前的微笑、七童魂归眉心时的温暖……还有,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身穿玄色祭服,跪在地下祭坛中央,手中高举一卷竹简,口中吟诵着无人能懂的咒文。

“他是谁?”她喃喃问。

陈阿娥摇头:“我不知道。但这影像,你也看过很多次了吧?每次碰这铃,都会看见。”

周昭点头。她一直以为那是记忆碎片,直到昨日夜里,那男人忽然转过头来,直视她的眼睛,嘴唇开合,吐出三个字:

**“启陵者。”**

她猛地收回手,铜铃恢复沉寂。院外传来脚步声,裴九披着旧皮甲走进来,肩头落满晨霜。这些年他老了许多,鬓角全白,腰背也不再挺直,唯有眼神依旧锐利如刀。

“你碰它了。”他说,语气不是疑问。

周昭不答,只问:“裴叔叔,归墟之下,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

裴九沉默良久,终是蹲下身,与她平视:“你娘跳下去那天,湖面塌陷三百丈,地脉断裂,整个宁古塔向北移了一尺。我们派人探过三次,每一次深入百丈,都会遇到无形屏障,撞上去的人当场七窍流血,疯癫而死。最后一次,是神机营最精锐的潜龙卫,八人进去,一个都没出来,只有一枚玉佩漂回水面??是你外祖父周砚舟生前佩戴的‘静心珏’。”

周昭瞳孔微缩:“他还活着?”

“我不知道。”裴九声音低沉,“但我信你娘没死。归墟印不是杀阵,是封禁之术。她用自己的魂魄为引,将逆阵余力镇压于地底。只要印记不灭,她的意识就不会彻底消散。而你……你是她留在这世上的眼睛。”

话音未落,远处忽有马蹄疾响。一名斥候飞驰而至,滚鞍下马,单膝跪地:“报!铁佛寺方向发现异象!古井喷涌黑雾,井壁刻名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是一行血书??‘启陵之日,已在眼前’!”

空气骤然凝滞。

陈阿娥踉跄后退,险些跌倒。裴九霍然起身,手按剑柄,目光如电扫向远方山影。唯有周昭,静静站着,脸上竟浮现出一丝近乎悲悯的笑意。

“他们终于要来了。”她说。

裴九厉声道:“谁?谁要来?”

“那些以为母亲死了的人。”周昭抬头望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照而下,恰好落在她掌心。那朵金莲再度浮现,这一次,花瓣缓缓展开,露出中心一枚细小符印??正是归墟印的缩影。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赵承渊正立于皇城最高处的观星台。七星已乱其三,北斗第七星常年昏暗,偶有闪烁,皆与宁古塔异动同步。此刻,星图突变,一颗赤星自南天疾驰而来,直扑紫微垣!

“苏敬伦死了。”身旁内侍低声禀报,“昨夜暴毙于狱中,尸身僵硬如铁,嘴角含笑,胸前浮现蛇形黑纹。”

赵承渊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眸中已有决意。

“传令辽东,封锁归墟旧址百里,不得放一人靠近。另派十二匠司携‘镇魂鼎’北上,务必将那孩子……带回京师。”

“可是大人,裴统领曾立誓,绝不让任何人动昭小姐一根头发。”

“我不是要伤害她。”赵承渊缓缓道,“我是要去救她。因为她还不知道,真正想重启逆阵的,并非李崇义余党,而是……朝廷本身。”

宁古塔,归墟湖畔。

荒草萋萋,湖面平静如镜,再也看不出当年塌陷的痕迹。唯有湖心一处漩涡常年不散,深不见底,据说连最重的铁石坠入也会瞬间浮起??仿佛下面有什么东西,在呼吸。

周昭独自来到岸边,身后无人跟随。她脱下鞋袜,赤足踏入湖水。寒意刺骨,但她毫不迟疑,一步步走向湖心。水渐渐没过膝盖、腰际、胸口……就在即将沉入之时,她双手结印,唇间吐出古老音节,正是母亲笔记中记载的“启陵咒”。

湖水骤然翻腾!

漩涡扩大成巨大漏斗,轰鸣声如龙吟震天。湖底砂石翻卷,青铜巨门再次显露一角,门缝之中,透出幽幽金光。更令人骇然的是,门内竟传出清晰的**铃声**??三声短,两声长,正是裴九当年教给她的联络暗号。

“有人在里面……活着。”她喃喃道。

突然,脚下土地剧烈震动。一道身影破土而出,竟是三年未见的少年周念!他浑身湿透,衣衫褴褛,左手掌心蛇形疤痕泛着诡异红光,双眼却清明异常。

“别过去!”他一把抱住周昭,将她拖回岸边,“那是陷阱!他们用你母亲的气息引你下去,只为开启归墟之门!”

“你怎么会在这里?”周昭挣扎着问。

“我一直都在。”少年苦笑,“我不是她族侄……我是她用归墟印残魂与静心珏共鸣,借天地阴阳逆转之力,重塑的一缕分身。我的命格与她同生共死,生于她‘死’之日,只为等你长大,告诉你真相。”

“什么真相?”

“你母亲并未完全封印逆阵。”少年盯着湖心那扇门,“她留下一线生机,让真正的‘归墟之心’继续运转??因为一旦彻底关闭,龙脉反噬,整个北疆将陷入千年冰灾。所以她选择成为活祭,以魂驭阵,维持平衡。而现在,有人要强行打破它。”

“谁?”

“赵承渊。”少年咬牙,“你以为他是清流栋梁?错了。他是李崇义师兄,同为钦天监嫡传。当年政变失败,他隐忍十年,如今权倾朝野,目的只有一个??重启逆阵,炼化龙脉,成就‘人间真龙’之躯!他需要两个东西:一是周家血脉之血,二是归墟印主之魂。你和你母亲,都是他的祭品。”

周昭浑身发冷。

难怪赵承渊这些年对昭德学堂资助不断,亲自题匾,派遣学者南来北往讲学……原来一切温情背后,都是精心编织的网。

“那你呢?”她盯着少年,“你又是谁派来的?”

少年沉默片刻,缓缓卷起左袖??臂上赫然浮现与周婉儿相同的蛇形黑纹,且纹路正在缓缓流动,宛如活物。

“我是她的一部分。”他说,“也是最后的钥匙。若你想救她,就必须打开那扇门。但你要明白,一旦开启,归墟印将彻底觉醒,地脉暴动,方圆三百里生灵涂炭。除非……有人愿意代替她,站进那祭坛中央。”

周昭低头看着自己小小的手掌,金莲静静旋转。

她忽然笑了。

“你说错了。”她轻声说,“不需要代替。因为我本来就是她选中的继承者。从我在明心堂第一次开口叫‘娘’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不是女儿,是延续。”

她转身望向昭德学堂方向,仿佛能穿透层层屋宇,看到碑前那串随风轻响的铜铃。

“裴叔叔说过,有些人走了,却从未离开。”她喃喃道,“现在,轮到我走进去了。”

少年欲阻,却被一股无形之力推开。周昭再次走向湖心,每一步踏出,脚下便绽开一朵金色莲花,托起她的身体,凌波而行。当她抵达漩涡中心时,双手高举,归墟印在眉心闪耀,口中吟唱起那首童谣:

>“月儿弯,星儿寒,

>娘亲泪,落玉盘。

>一寸骨,一滴血,

>照我归来破黑暗。”

歌声落下瞬间,湖底巨门轰然洞开!

金光冲天而起,映照百里。大地剧烈震颤,山石崩裂,远处宁古塔城墙轰然倒塌一角。而在那光芒核心,一道纤细身影缓缓下沉,穿过层层符阵,最终落入最深处的祭坛。

那里,周婉儿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周身缠绕着无数光丝,连接八方地脉。听见脚步声,她终于睁开眼。

母女相望,无言。

许久,周婉儿轻声道:“你来了。”

周昭点头:“我来接您回家。”

“这里就是家。”周婉儿微笑,“但我们不能都留在这。归墟需要两个人??一个守门,一个行走人间。你既然来了,就说明你已准备好承担这份孤独。”

“我不怕。”周昭伸出手,“但我不想让您一个人待在这里。让我替您。”

周婉儿凝视她良久,忽然抬手,指尖点在她眉心。归墟印光芒暴涨,随即分裂为二:一半融入周昭体内,另一半则化作一枚玉符,落入周婉儿手中。

“不必替代。”她说,“我们一起守。”

话音未落,湖面之上,裴九率领神机营赶到,却只见湖水平静如初,周昭端坐莲台,缓缓升起,眼中金光流转。她手中多了一枚青铜铃,完整无缺,铃声清越,响彻四野。

而湖底深处,那扇巨门缓缓闭合,最后一道缝隙中,传来两声并排的心跳。

三个月后,昭德学堂扩建为“归墟书院”,专授地脉、星象、魂术三科。周昭任首任山长,年仅五岁,却已有百家争相传颂。裴九卸甲归田,每日为学生们磨墨添灯。某夜,他独坐院中,取出那半枚清霜剑碎片,轻轻放在桌上。

风起,铜铃自响。

他抬头望月,低声说:“你们都还好吗?”

无人应答。

但檐角新挂的铃铛,轻轻晃了一下,像是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