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人潮人海 > 14、第十三章

人潮人海 14、第十三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余姗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6 01:34:43 来源:源1

第十三章

“你怎么来了?”见到来人正是罗斐,戚?下意识问,“来多久了?”

“刚到。”罗斐说。

几秒的沉默,屋里的气氛诡异起来。

江进来了句:“很多律师都不愿意到案发现场取证,原来罗律师是这个风格。”

罗斐露出一丝微笑:“我可以等公安机关调查结束之后再讨论沟通案情,但我这个人性子急,想在侦查阶段就为我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多一个人就多一条思路,兴许能发现新的证据。”

就在罗斐说话的时候,戚?已经转过身,走向那张双人床,目光落在地垫上的那摊痕迹。

江进问:“这新思路的寻找方向应该和嫌疑人的供述有关。我指的是自首之前,你们的谈话内容。”

“是的,而且站在律师角度,我的第一选择是相信。”

“可根据我的经验,嫌疑人都会撒谎,没有例外。即便只是证人,也会在提供证词的时候进行加工修饰。”

“我的当事人是否撒谎,还要等你们出具的验尸报告才能定论,事先就扣帽子对她不公平。”

“所以你认为她无罪。”

“有没有罪要看法庭宣判,任何人在现阶段都不能说她有罪。”

“也是。”

“根据嫌疑人的说辞,刘宗强生命的最后时刻就躺在这里。”戚?突然开口,将江进和罗斐的交谈拉回到正题,“这是第一现场。而后经过转移,去了第二和第三现场。”

罗斐看向戚?指向的地垫,问:“死亡时间推断应该出了吧?”

“是晚上九点到十二点之间。”

“这么说李蕙娜没有撒谎,她发现刘宗强死亡是八、九点钟。”

“确实和死亡时间吻合,但她没有施救。这个过程她是怎么考虑的,还需要核实。”

“我知道,我也猜到了你们对这个案子的定性。但我认为李蕙娜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刘宗强的生命已经陷入危难,不构成主观故意。”

戚?只是点了下头,越过罗斐和江进走出卧室,在客厅里站定:“你也看到了,一室一厅就这么大。死者呕吐一定会有声音。李蕙娜自称没有精神疾病,如果经过司法鉴定最终认定这一点,那么她就是个正常人。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在另外一个人倒地不起,出现各种濒死症状的时候而毫无察觉。就算她有段时间躲在洗手间也听得到。这部分我们已经测试过了,那扇门没有隔音效果。而且李蕙娜自己也说,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死者就躺在地上。她后来就坐在客厅,什么都没有做。那么她一定会听到卧室里的动静。这整个过程她有很多机会施救,但她没有,存在非常明确的主观故意。”

此时的罗斐就站在客厅和卧室中间的门框处,随着戚?的描述,他的目光也在四处搜索,自然也看到了比他更为“自由”的江进,正在翻看书架和桌上的物品。

罗斐收回视线,回应道:“李蕙娜和刘宗强的婚姻关系并不属于正常范畴。刘宗强控制李蕙娜的人身自由,连手机都不给她。刘宗强的行为无疑是将李蕙娜当做奴隶看待。他对李蕙娜任意打骂、羞辱、施暴、强|奸,李蕙娜虽然不是精神病患者,但在心理上一定存在非常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她惧怕刘宗强,连搀扶都不敢,更不敢叫救护车。因为曾经发生过李蕙娜求救医生,却被刘宗强打到骨折的情况。就因为李蕙娜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下一次被打的情景,没有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刘宗强身上,这才不知不觉错过救助机会。”

说话间,罗斐再次看向在书架前徘徊的江进。

江进戴着手套,抽出一本小说翻看了几页,书页翻开书时发出声音,直到停下来,他又往回翻了几页,刚好扫到其中一段话。

罗斐接着说:“而且李蕙娜说,刘宗强之前就经常睡在地上。他将整个屋子都铺上地垫,一来是为了隔音,可以更尽兴地对她侮辱打骂而不被邻居投诉扰民,二来则是因为他酗酒后会随时随地倒头就睡,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在李蕙娜看来,这次和过去没什么不同,她没有预见最坏的结果,或许连预见能力都没有??毕竟她高中都没有念完,也没有学习过医学知识。而她的社会经验大多来自夜总会,见多了倒地呕吐,一觉睡到天亮的酒客。”

“没有能力预见?不见得吧。”一直背对两人的江进接了一句。

两人一同看过去,江进转过身,笑着示意手里翻开的书,那一页还折了一角。

他将书递给戚?,戚?接过一看,这一页刚好描述了同样的情景,大意是说:女主角因为在丈夫身体不适的时候没有施救,因此被判“故意杀人罪”。

这本书不属于刘宗强的阅读品味,这角书页很有可能是李蕙娜折上去的。

戚?又将书递给罗斐,却没有说话,直到罗斐看完,说:“就算李蕙娜看过这本书,书里写的内容也不一定就会在未来发生在她和刘宗强之间。这纯属巧合。除非尸检报告可以证明李蕙娜实施了杀人行为。”

罗斐将书还给戚?,又道:“而且不要忘记,李蕙娜早就被打怕了,她害怕刘宗强会怪她吵醒他。在这之前,李蕙娜才遭受过一次强|奸。她虽然是嫌疑人,但也是受害人,心理上不愿、不敢靠近刘宗强是非常正常的。”

这话落地,罗斐的手机震动起来,他拿出来看了一眼又收回,问:“这本书你们打算放到物证目录里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我现在回答不了你。”戚?说,“不过按规定你可以调取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材料、递交辩护意见,期间也随时可以讨论案情。”

“好,那我先走一步。”罗斐笑了下,又很快收回,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口

门开了又关上。

戚?看着他的背影,许久没有动作。

直到江进凑过来,问:“你们俩谈恋爱的时候不会也是这样法言法语吧,这难道也是一种情趣?”

戚?吸了口气,转过头来盯他:“你刚才的行为非常危险。”

“哦。”

“立案侦查信息属于保密范围。你现在不在刑侦支队,案件要由是负责本案的刑警调查。这本书上的发现,你完全可以等他走了以后再告诉我。”

江进轻笑:“可这本书只是我刚好看到,而你也在场。我只不过是帮你拿过来。”

“也许在你看来这或许是件小事,却有可能被其他人放大。”

“听这意思,你是吃过亏啊。不会是因为这个分手的吧?”

戚?没有正面回答,很快开始检查客厅里的物品。

这一次江进没插手,将双手抱在胸前。

戚?一边翻看一边说:“他刚做律师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办案警察在侦查中存在非法行为,被他发现了。他最终决定提出异议并举报。结果就是,那个警察受了贿,还在证据上做手脚。”

江进接道:“作为律师,他有权确保侦查的合法性,这没问题啊。”

“从那以后,罗斐的行事风格就变了。他非常主动在侦查阶段就参与进来。我问他是不是一朝被蛇咬。他说,他相信警察和律师都是神圣的职业,但他不相信人。”

“这话也没错。再说有的案件比较复杂,涉及很多法律关系,办案人员也需要律师协助理清,甚至参与制定侦查策略。从法律上说,有律师的参与、监督,大家一起完善证据链,反而更能确保合法有效。再说嫌疑人也应当享有合法权益,有权在侦查过程中就得到法律帮助,而不是等到开庭才见到律师。嫌疑人尽早了解法律后果,对如实供述也会有帮助啊。”

“你说的是法律层面的,但是……”戚?语气一顿。

江进笑问:“你觉得他会利用刚才的事做文章?”

“倒是不至于小题大做。但在这种事情上,你多少也要敏感一点。除非你这身皮穿腻了,那么你老师周岩的案子,永远会是个问号。”

……

另一边,罗斐回到车上,戴上蓝牙,一边开车一边拨通许?的电话。

响了三声,电话接起:“喂。”

罗斐问得直接:“你认识江进对吧?”

“之前有个案子和他接触过。”许?说,“你前女友现在的位置原来就是他的。听说是因为家里一个长辈牵扯到贪污受贿的问题,他也因此停职接受调查。我和他的接触就是在那期间,不过他现在应该没事了。”

许?问:“怎么会问起他?”

“那这个人的做事风格你了解多少?”

“我只知道他当时不是那个案子的办案警察,但还是帮忙跑了两趟,也拿到一些关键信息。从利益和职业角度说,那是与他完全没有好处的事,他的行为是不合规的,可他还是帮忙了。”

这话落地,许?再次发问:“你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个人,难道李惠娜的案子,江进又干了同样的‘傻’事儿?”

“是犯了同样的错误。”罗斐纠正道。

许?快速消化完罗斐的话:“你今天不是去刘宗强家里吗,难道有发现?你是不是担心李蕙娜推翻口供,因为心理因素经受不住审讯,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证词?这个时候提到江进,不会是在暗示我PlanB吧?”

“我只说结论,我肯定李蕙娜撒了谎。”罗斐说。

“是人都会撒谎,一点小谎言,只要无伤大雅……”

“那不是一点小谎言。”

“那是什么?”

“电话里不方便说,我在开车,晚点见面再告诉你。”

“那你先回答我,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警察那边有没有可能查到?”

“我只能告诉你,刚才戚?和江进也案发现场。我今天过去是想求证一些事,我想他们也是一样。我猜有可能是验尸报告和证据上出现疑点,需要现场还原案情。”

“警察这么做不奇怪啊,那你呢,你从一开始就不信李蕙娜?”

“哪个律师没有被当事人出卖过?接这个案子时候,我和她是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要相信。”

罗斐语气平淡,脑海中画面一转,回放着第一次见到李蕙娜那晚。

她看上去有些激动,却也在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她试图让自己冷静,想要对律师控诉她的委屈和痛苦。

而现实就是,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一旦将她的情绪挑起来,再让她抽离出来,仔细听他说话,吃透法律关系,还不知道要多久。

罗斐说:“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注意事项,你不仅要记住,还要言行合一,不要让人看出来你的想法和行为有矛盾,事先有人‘教’过你。在尸检报告出来之前,讯问强度不会太高,你有充足的时间整理思路,在心里反复练习。还有,每一个环节你都要配合警方,如实供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是大原则。只有完成这一整套动作,等上了法庭才有从轻、减轻可谈。”

李蕙娜说:“你是觉得我会撒谎吗?我是受害者,我肯定会配合的!”

“我的意思是,你的配合和如实供述,不能是你认为的,而是警方看到的。这样书面材料上才会体现。我处理过那么多案件,最大的‘误会’就是,嫌疑人自认为态度良好,警方看到的却是负隅顽抗。”

李蕙娜不说话了,只是直勾勾地盯着罗斐,方才神情中的不解和困惑在这一刻逐渐消散。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从罗斐身上看到了什么。

罗斐身体前倾,双手架在桌面:“你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不能仅止于此。你知道吗,你将要接触到的司法体系,他们每一个人都见过、听过比这惨十倍的案子,达到伤残五六七级的大有人在。大家都是人,能否让这每一个环节的人都能从心理感受到你的遭遇。你的表现需要一些技巧,当然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

李蕙娜像是终于把罗斐的话听进去了。

“严格来说,你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杀人。要认定这一点,你的主观认知非常重要。通俗点说,你是否打想要刘宗强死,根本不想救他?”

李蕙娜开口:“他死了就不会有人打我了。我妈和女儿也不会……”

罗斐将她打断:“你很善良,有恻隐之心。刘宗强的命也是命,不一定要走极端。”

“这话我说了他们能信吗?”

“‘说’是最拙劣的。你只需要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

江进和戚?依然留在案发现场,正讨论到关键。

戚?站在洗手间门口,一抬眼,看到的就是斜对面的卧室门口,甚至可以看到刘宗强倒下的位置和那摊呕吐物。

戚?迈出洗手间,说:“李蕙娜一打开门就看到那副画面,她很害怕,很慌张,下意识的行为应该是‘回避’。”

洗手间一边是大门口,另一边则是客厅。

“李蕙娜没有钥匙,出不去,回避不可能往门口走,只能去客厅。”

戚?来到客厅,先是踱步,随即来到沙发上坐下:“李蕙娜徘徊几分钟之后,就将自己蜷缩在这里,因为紧张焦虑而抓头发、咬指甲。听到卧室里传来呻吟声和呕吐声,可能还会捂住耳朵。”

江进点了点头,跟着说:“可是人都有好奇心,李蕙娜再紧张,也会想知道刘宗强怎么样??不管她是否想要他死,都需要亲眼确认。”

戚?站起身:“于是李蕙娜靠近卧室门口,小心观察刘宗强……”

江进来到门前站定,看着那块痕迹说:“分歧就在这里,这时候的李蕙娜想的是‘我要不要叫救护车,他会不会死掉,警察会不会认为是我杀人’,还是‘死吧,快死吧,求你不要再起来了’。这两种心情,就决定李蕙娜接下来的行为。”

戚?说:“不管是哪种心情,她后面做的事都解释得通。前者是出于逃避心理,想抛尸,还没有完成就决定自首。不过你也知道,就算抛尸动作完成了,嫌疑人再去投案,只要没有逃跑和推翻口供,依然可以算作自首,只不过会因为毁坏尸体的行为加重刑罚。至于后者,盼望刘宗强死,拉去抛尸,半道恢复理智,又改变主意,也是顺理成章的。”

“说到这里,我有一点疑问。”江进说,“李蕙娜常年遭受打骂,而且刚经历过一次施暴,她哪来的体力拉着一百多斤的刘宗强,在那么大的雨里行走一个多小时?就算是一个成年男性都会觉得很吃力。这部分实验你们还原了吗?”

“做不到真实情境还原,只能让技术做个数据模拟。”

“交给数据能靠谱么?我不是怀疑技术,而是人永远都是超出计算的变量。人在肾上腺素激增的前提下,会做出一些超出自身能力的行为,体能上也会有突破。你还记不记得李蕙娜半路遭遇抢劫,脸被划伤了。她当时的表现像是完全感受不到疼。”

“你想说的是,李蕙娜拖着刘宗强的尸体走了一个多小时,期间一直处于这种高度紧张、兴奋的状态?”

“是有这个可能。”

“当时的外在环境湿度大、温度低,人的情绪更容易冷却。当然拖着一具尸体,是会感到紧张。可她的状态却持续一个多小时,这里应该还有其他因素的刺激,比如心理。”

“嗯……”江进一边踱步一边说,“曾经最爱的男人、青梅竹马、救命恩人,同时也是打了她三四年的恶人,现在死掉了。她拉着他的尸体,想将他‘抛弃’。可是雨那么大,连十米以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根本不利于找寻抛尸地点。那么这时候她的注意力会放在哪里,想到的是什么?”

“注意力如果无法向外发射,就会向内收敛。关注内心,回忆过去十几年和这个人有关的故事。就像人在死前,所有经历都会像是走马灯一样回放。”

恨比爱长久,想到的东西越甜蜜,心里就越恨。

恨与爱成了对照组,在她脑海中不断交织纠缠,同时也会成为新的刺激。

“直到突然有人跳出来要抢劫她,她才一下子清醒。想起之前用刘宗强手机关注的律师直播号,然后发了那条信息。但对方没有回,她又拨出许?的电话。”

江进话音落地,目光垂下,似是自嘲地笑了一下。

戚?见状,问:“怎么了?”

“代入李蕙娜之后,是有点不是滋味儿。在家被父亲打,好不容易有人将她带出泥潭,没想到这个人却是她父亲的翻版。她的噩梦一直都没有醒,只是换了一个剧本。”

戚?正要接话,手机里进来一条微信,她点开一看,是罗斐:“刚才有外人在场,有个事不方便说。姐姐那边我换了一个护工,这次的更认真负责。姐姐也说好。她还问起你这两天是不是很忙,叫我告诉你,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

戚?快速回道:“这两天我会争取过去看她。”

退出对话框后,戚?又扫到江进的窗口,最后一条消息是他转发过来的热搜。

“林秀”两个字闯入视线,戚?指尖停顿了一瞬,还是选择点开。

其中一条五千多次的转发这样写道:“为什么家暴案男杀女的都是轻判,女杀男的都是重判?有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就因为社会性别男,女性就该被迫害?我还以为我生活在一百年前。”

下面有人回复,轻判和重判的比例会不会只是一种错觉或信息差?也没有权威机构做出数据统计啊,全都是主观看法,还是不要散播了,真的会有人信的。

“那你问问权威机构敢做数据吗?”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想法,不就是因为发生了太多这样的事吗?你跟我说这是信息差和错觉?”

“被丈夫殴打辱骂,就算杀了他又怎么样?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有错吗?简直帅呆了好吗!林秀就是吃了有文化的亏,死前想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她跟人渣**律,人渣却要了她的命!”

“我的预感告诉我,这后面还会发生无数这样的悲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