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 第320章 耘田绩麻,逆天而行

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第320章 耘田绩麻,逆天而行

簡繁轉換
作者:沉舟钓雪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26 15:00:48 来源:源1

第320章耘田绩麻,逆天而行

罗文焕二度吐血。

可是这一次他不是在家中,也没有人会紧张焦急地立即为他请来名医治疗。

唯有几名兵丁走过来皱眉说:「你这是怎麽了?可要请医?」

是的,贡院中其实有御医随时待命。

但为了防止作弊,贡院的规矩一向是一旦请医便等于弃考。

罗文焕又如何会甘愿弃考?

他咬牙道:「我不请医。」言罢用衣袖擦去嘴角血迹。

擦完他便闭上眼睛,坐在号舍中调息理气。

其实他心绪纷乱,此时的理气根本就毫无效果。

但他强迫自己忘记所有的纷扰与落差,并不停告诫自身,一定不能再继续关注陈叙。

罗文焕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一旦再继续紧盯陈叙,后续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自己先废掉。

名利如剑,妄念是刀。

罗文焕年轻气盛,什麽都斩不断。

唯有用更加强烈的名利之心,来克制自己此时的蠢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罗文焕至此,已是将梦中的青鲤完全忘记得一乾二净。

江底,深渊。

浩浩元沧江,滔滔向东流。

此时,大江水势依旧绵绵不绝。

但原本水线胀满的江堤在六月到七月间,却是总体下落了十六七尺不止。

而元沧江的许多支流,更是因为水位的降低而有不少呈现出颓靡状态。

部分地区,河床甚至接近裸露。

唯一能够令百姓稍感安慰的,也就是近几日在满平阳府都流传起来的龙骨水车。

一架架龙骨水车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快速出现在各处河堤上。

夏日里,热风吹来,只听龙骨锁链踏踏作响。

沁凉的水流便哗哗有声,逆流而上,灌溉进了急需大量饮水的田地中。

整齐而生动的景象蜿蜒在一条条江河边,倒是给热浪中的平阳府带来了不一样的意趣。

但幽深的元沧江河底某处,此时的景象却与外界祥和截然不同。

那是与世隔绝的深渊,是生灵绝迹的禁区。

光线照射不进,暗流却在其中汹涌翻滚,狂暴肆虐。

劫气从四面汇聚,恐怖的凶煞发出无声嘶吼。

它愤怒:「竖子!妖孽!贼老天……不许吾化龙,吾偏要逆天而行,逆天而行啊……」

无声的嘶吼自带一股奇异力量,将深渊中的暗流与劫气震荡得越发狂暴。

此处明明是冰凉幽深的江底,然而有那麽一瞬间,却竟然更像是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爆炸的火山深处。

巨大的幽影昂首嘶吼。

直到温柔而沙哑的一声叹息响起。

一道纤细的影子,拖着宛如水草一般的白色长发,从更深的渊壑中升起。

那影子轻轻搂住了巨大幽影的头颅,声音飘忽地低语安抚:「孩儿乖,快了,快了……

一个两个不成,我们便再寻三个四个,又或是几十个丶上百个……甚至几千个丶几万个。

怕什麽呢?那麽漫长的日子,我们都等过来了呀。

这世间,本来便该是充满苦难的。

又岂有不受苦便心想事成的道理?

好孩子,咱们不怕挫折,不怕丶不怕啊……」

随着那白发身影的声声安抚,江底的巨大幽影终于伏下头颅。

白发身影轻轻一叹,叹息声顺着江底暗流的波纹飘荡得很远很远。

贡院中,青烟诗的风波终于短暂地过去了。

满场所有诗卷都已被收走。

当然,陈叙那一份被单独呈上,送至了几名考官面前。

这表面上看来不合规矩,可实际上,青烟诗单独上呈,正好就是规矩。

毕竟青烟诗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受天地认可的,既是受天地认可的诗,那考官能不认可吗?

当然不能!

除非考官不想要头上乌纱,又或是清白文名了。

又或者,是诗中存在某种极大触犯忌讳的言辞。

那麽即便是青烟诗,也有黜落的可能。

但除此以外,青烟诗都会被默认为试帖诗头名。

自然弥录腾封便也就没有了意义。

如此,鉴星台上众考官,当下便是在提前查看陈叙的试帖诗有无犯忌讳之处。

众考官以目光交流,眼神中有叹息,有欣赏,也有某些说不出的复杂。

数十年苦读,又经宦海沉浮,终究是失去了最初年少时的灵性,不如某些人天赋超卓,信手拈来,便是绝句。

诗卷在众人手中传看,传到一名白发考官手中时,那考官一手搭在腿上轻轻敲击节拍,口中诵念,语气闲适惬意: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吟诵时他面带微笑,吟罢了他欣赏赞叹。

「此诗真是……淳朴生动,意蕴悠然。

一诗之中,黄金点梅,白雪染麦,杏实且肥,菜英却稀。

虽是作诗,却如作画。

真可称得上一句,设色宛若丹青手,旨趣皆在咸酸外。

妙哉,田园之美,尽在诗中。

读罢此诗,老夫竟不由得生出归隐田园之念。

唉,也不知何时能放下尘俗,去农庄中度此浮生。也品一品这……梅子金黄杏子肥呐。」

白发考官抚须赞赏,笑言感叹。

经他解说,陈叙诗中的画面更宛若真实般,色色分明地映照在众人眼前。

在场众人原本便个个都称得上是饱读诗书之辈,对于诗词文章的欣赏水平都毋庸置疑。

白发考官如此这般一段赏析,当下引来阵阵应和与讨论声。

「苏老所言句句真切,当真说尽此诗意蕴。

不过依下官浅见,此诗最妙之处还在于以静写动,留白精妙。

下官尤其喜欢此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不仅仅局限于田园隐逸,更注重耘田绩麻。

这一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明明写的是无人过,可实际写的却是农人劳作奔忙,早出晚归。唯有如此,才使得村中『日长篱落无人过』,一片清寂呐。

如此鲜活真切,实为历来田园诗篇首见。此等写作手法若能发扬,或将有流派兴起也未可知。

难怪,此诗一成,便有纸上青烟,一飞冲天。」

说到此处,那中年考官双掌一合,几乎没忍住击节赞叹。

众考官纷纷答言,各抒己见。

诗成青烟,引来的便几乎都是赞赏。

直到最上首的主考官,来自玉京天都的礼部侍郎冯兴拈起短须,轻声一笑说:

「此诗甚妙,但最妙之处诸位却仍未看清。」

众人顿时将目光纷纷投向冯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