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剑荡燕云 > 第一百四十四章 雁门关

剑荡燕云 第一百四十四章 雁门关

簡繁轉換
作者:洋洋哥哥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26 13:34:50 来源:源1

第一百四十四章雁门关(第1/2页)

汴京城,皇宫文德殿

参知政事王钦若提出谨慎出兵的提议后,枢密使曹彬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官家,臣以为,边关将领久处边事,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对党项人的了解要远胜于千里之外的我等,他们既然提出夹击李继迁的计划,应当予以重视,臣觉得此乃天赐良机,李继迁一死,党项人群龙无首,必定人心不稳,其子李德明初掌大权,恐难以如臂使指,况且吐蕃的使者也在等着我大宋的回复,此时不可犹豫!”曹彬开口说道。

“臣也同意曹枢密的看法,就算李继迁真的诈死,其与吐蕃人征战多日,必定也是师老兵疲,此次所能趁机一战定乾坤,西北三十年内将不再有战事……”参知政事张齐贤也开口附议道。

一时间,朝堂上分作两派,有人支持出兵,有人反对出兵,双方或是引经据典或是高谈大义,吵的不可开交。

见一时不能统一朝议,皇帝赵光义便罢朝而去,让诸位文武大臣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折子呈奏上来。

回到后殿,赵光义开口向太子赵恒问道:“太子觉得此事该如何决断?”

先前朝会,赵恒并未发表意见,而是看朝臣们各抒己见,炒作一团。赵光义有意考教一番太子处理军情的能力。

“回禀父皇,依儿臣之见,此事八成为真!”

“哦?你且说来听听!”赵光义饶有兴致的开口说道。

“首先,李继迁此时没有必要放出假消息来迷惑我们,因为两地相隔千里,就算消息到了京城,我们再派兵到灵州,也已经是一个月之后,期间局势变幻无常,很难准确布局。其次,边关将领们与党项人斗争多年,对党项人的秉性应该十分了解,其判断必然不会大误,况且,吐蕃派人前来邀我大宋出兵夹击党项人,不能让其小觑了我大宋的军威……”赵恒头头是道的分析道。

赵光义听罢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此事无论真假,我们最好静观其变,若此时派将领出兵,朕的身体已经无法时时亲临枢密院指挥行军之事,如今我大宋名将凋零,实无可独自领兵作战者。再者,边将之言也不可足信,太祖当年之所以能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就是因为边将谎报军情,说是契丹大军要南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赵恒闻言楞在当场,他实在没想到赵光义竟然对武将的防范有如此之深,居然甘愿放弃一举灭掉西夏的机会,也要避免那微乎其微武将造反的可能。

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参知政事王钦若,也是看出了赵光义的这种心思,所以才顺着赵光义的想法提出不出兵的建议。

而回到府宅的枢密使曹彬和参知政事张齐贤也哀叹不已,其实皇帝赵光义提出罢朝让文武大臣准备切实可行的折子之后,便也猜到了皇帝的意思,因为此事刻不容缓,宋夏两地相隔千里,若再商议几日,也就没有了出兵的必要。

果不其然,几日后,大宋朝廷做出了暂不出兵的决定,而是给吐蕃首领潘罗支加官进爵,加封其为凉州节度使,西凉大都督,节制银州、夏州、灵州。

把西夏控制的几个州分封给吐蕃人,这招“二桃杀三士”,凸显了宋人武力不行,只能擅长权谋的特色。

——————————————————

大宋北部,代州,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州西北二十余里的雁门山上,东西两面山势险峻,通关之路崎岖,周边是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是中原王朝抵御草原民族的重要军事要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四章雁门关(第2/2页)

自古以来,雁门关便是许多名将的功成名就之地。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长期驻守雁门一带防御匈奴,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军队建设和边防防御,使匈奴数年不敢侵犯。后李牧诱敌深入,在雁门附近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余万骑,使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十几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其后,西汉绝代双骄卫青与霍去病也曾多次出雁门关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使得匈奴人百余年不敢南犯。

到了宋朝建立之后,雁门关更是成为了两国的分界线,中原王朝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之后,战略屏障尽失,雁门关成为中原王朝在北方军事防御体系的重心,对于抵御辽国铁骑南下具有关键作用。

杨业当年曾任代州刺史,长期驻守雁门关,多次击败辽国大军,被称为“杨无敌”。在雁门之战中,他率数千骑从西陉出,沿小陉迂回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辽军,大破辽国十万大军,斩杀辽国驸马都尉萧咄李,生擒辽国大将李重诲,缴获大量铠甲和革马,此役即雁门之战,是宋辽战争中宋朝为数不多的胜仗之一。

八月流火,烈日炙烤的北地,伴随着夏风的呼啸,漫天的风沙裹挟着热浪向行人扑来。

初次来到雁门关,杨云帆感慨万千,此地是杨家将成名之地,爷爷创下的“杨无敌”的称号更是威震漠北。当他亲手抚摸着雁门关的城墙之时,一时间感觉到心潮澎湃,心中收复燕云的执念更加清晰起来。

奉命北上辽地的十一名江湖各门派精英弟子,打扮成商队的模样,刚刚在代州府补充完给养,套着马车拉着几车货物,一行人做商人打扮,正行驶在雁门关以北的山路上。

宋辽虽然屡有战端,但两国贸易却始终未曾断绝,两国互市的榷场,在战端平息之后,也逐渐开始热络起来,不断有南来的汉商与北地的辽商聚坐一起,洽谈生意,或是以物易物,或是以金银铜钱交易。

虽然宋辽两国的朝廷对商人私下的交易都是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但对于走私盐铁、兵器、战马和甲胄等关键的物资,是严令禁止的。但暴利之下,总是有些商人甘冒杀头之险,打点好两国边境关卡守军,使其检查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杨云帆等一众人以商人的身份过关卡,遭遇了辽人的盘查时,也是使用了一些银两和关系,才畅通无阻的进入辽地。

为避开辽人的眼线,进入辽地之后,众人放弃了走官道和大路,而是径直向西,进入了太行山脉,一路避开军镇大城,翻山越岭的向着燕云十六州的云州而去。

几日的奔波,使得久处苗疆的白乐康和白莹莹兄妹二人有些难以忍受北地的酷热干涩,出现了脱水的症状。其余人也是被折磨的疲惫不堪。

在到达一云州城南三十余里地之外的一处不知名的小镇后,众人便卸下了商人的伪装,同时把几车宋地的丝绸和茶叶等商品变卖出去,又换得了几匹北地骏马,谢子羽性格外向活泼,在小镇入住一家客栈之后,便和店小二热聊起来,期间仔细打听了一番辽地的风土人情和江湖异闻。

在白乐康与白莹莹症状稍微好点之后,杨云帆与叶礼等几人商议后,决定昼伏夜行,一来可以避免与暴露行踪,二来也可以避免烈日暴晒的折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