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剑荡燕云 > 第四十六章 求贤

剑荡燕云 第四十六章 求贤

簡繁轉換
作者:洋洋哥哥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26 13:34:50 来源:源1

青城山,天师洞

位于青城山深处的天师洞原名葫芦洞,因为其洞内空间酷似葫芦,洞中间的山石将长洞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圆形山洞,恰似一个横卧的葫芦,葫芦洞由此而得名,自从九龙会的几个大首领隐居于此之后便改名为天师洞。

天师洞口,因为早已得到属下通报,楚离寒等人早已在洞口等候,楚离寒、南宫武、孟南、孟羽航站在山洞左侧。孟依依、冷七弦两个女人站在山洞右侧。

张余和王小波等人转过山脚后便远远的望见洞口有数人在张望,面色一喜,便快步向前走去。

“哈哈哈哈,楚大当家,许久不见,身体和气色尤胜往昔啊,”走近山洞后,张余便远远的拱手向楚离寒打招呼。

“张余兄弟说笑了,还说什么大当家的,早已是往事了。我们兄妹几人躲在此处,逃避官府和江湖黑白两道的追杀,惶惶如丧家之犬,终日隐居洞内不见天日,能有什么好气色。”楚离寒望了众人几眼,叹了口气说道。

“楚兄说笑了,如今楚兄几人只不过是龙遇浅滩、虎落平阳而已,一旦风云际会,楚兄几人再乘风化龙不过是易如反掌尔。”张余微笑着说道。

楚离寒闻言哭笑了一声,说道:“哎,何日能等得风云际会啊,不想啦,老夫已年过半百,能安然度过余生就可以了。”

张余面楼微笑,神秘的跟楚离寒说道:“今日我便是前来送楚兄一番风云际会的。”

楚离寒闻言瞳孔一缩,面露疑惑的说道:“不知张余兄弟所指何意?”

“楚兄可知道青城县举义之事?”

“嗯,听说青城县已被起义军攻陷了,声势还挺浩大。张余兄弟跟我说此事,可是想让我也去青城县投奔义军?”楚离寒试探着问道。

张余没有回答,而是侧身一旁,指着身后的王小波说道:“这位便是青城县义军首领王小波。王大哥求贤若渴,听闻有大贤隐于山中,便亲自前来三顾茅庐请诸位下山,成就一番大事。”

闻言于此,不只是楚离寒,包括身后的几位九龙会首领也是一怔,齐齐把目光投向王小波,用眼神思量着这个茶贩出身的义军首领。

王小波爽朗一下,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久闻几位当家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楚离寒赶紧拱手回礼,笑着说道:“原来是王首领前来,楚某怠慢了,若不嫌弃,还请洞内就座。”

众人在洞内坐下饮茶,一番客套寒暄的引荐之后,王小波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虽已占领青城县,但是义军中多是农民和商贩,真正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文臣武将却是没有几个,久闻九龙会几位当家的文武双全,还请诸位下山,助我一臂之力。”

说完,王小波左手一挥,身后的几个随从便把带来的几个木箱抬了上来,打开木箱,里面是满满的金银财帛。众人望着眼前的箱子皆是暗自心惊,心想这么多金银财帛,将近青城县半年的税收了,也是对王小波的出手大方所折服。

楚离寒虽表面平静如水,但是心里早已翻江倒海激动不已,这并非是因为这些金印财帛,而是他没想到,在他已经对前程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的时候,老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使得他可以再从新拼搏一把,使他又有了动力和激情。

楚离寒面色平静的对王小波说道:“财帛动人心呐,但是我们更想要的是恢复九龙会当年的盛况。若是王首领能助我九龙会重新崛起,那九龙会便会是王首领最忠实的仪仗。”

王小波闻言一喜,哈哈大笑着说道:“哈哈哈哈,好!此事不难,一言为定。若是有朝一日能占领成都府,我便是让你楚当家的做成都府尹又有何妨。”

就这样,楚离寒几人随王小波下了山。楚离寒给王小波谋划了接下来的行军作战路线。

楚离寒对王小波说道:“主公,俗话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虽是为了反抗赵宋横征暴敛,但也得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口号来占据道义制高点。这样才能聚拢更多的有识之士为主公效力。”

王小波闻言则是一阵唏嘘,果然自己等人都是一群莽夫,这么久只知道打打杀杀,却不懂得使用权谋,看来重用楚离寒等人果然没错。当下便正色说道:“不错,做啥事都得出师有名。就依楚先生所言,不知楚先生有何良计教我?”

楚离寒思索了一阵,笑着说道:“借尸还魂”

“何谓借尸还魂?”王小波疑惑的问道。

“不知主公可有子嗣或者家侄?”

王小波说道:“我家中只有一个妻弟,名唤李顺。不知先生问此作何?”

楚离寒说道:“蜀人对赵宋的横征暴敛厌恶已久,自从赵匡胤平定后蜀后,对蜀地苛刻至极,蜀人便暴乱不断,朝廷不断派兵镇压,蜀人越来越怀念当年后蜀统治蜀地时的宽松政策,多对后蜀有感情寄托。若是主公能以家中子侄冒充蜀王后裔,那么就能以“恢复蜀国社稷”为由,名正言顺的招揽天下英才了。”

王小波闻言眼睛一亮,随后又忧心的对楚离寒说道:“我若是用妻弟李顺冒充蜀王后裔,别人能信吗?”

楚离寒微微一笑,说道:“这就是个名头而已,天下人又有几人会真的在意真假?他们只是想找个安慰自己的理由而已,主公莫忧。”

就这样,李顺是蜀王后裔的传闻在蜀中越传越广,李顺更是多次拜祭后蜀国墓地。多地还以此为蓝本,创作了多个戏曲演义。

取得名正言顺的起义理由之后,起义军在楚离寒的建议下改名为“兴蜀军”,王小波自封“兴蜀大元帅”,张余为副元帅,李顺为名义上的蜀王,楚离寒为元帅府参军,其余众人各有封职。

占领青城县后,兴蜀军没有休整太长时间,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周围的州县,至于应该先打哪个地方,兴蜀军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以江原人王鸬鹚为首的一众人建议先打下江原,从而对周围的州县形成威慑。

而以楚离寒为首的一群人则是建议先打彭山,他们的理由是因为兴蜀军现在虽有近两万人,但是多是农民与贫苦的灾民组成,战斗力非常弱,而且武器十分的简陋,很多人还都是用的木棍为武器。

而且江原县守将乃是西川都巡检使张玘,此人骁勇异常,箭术无双,江原县守军也比彭山多,兴蜀军如果强攻江原县,胜负难料,为防万无一失,所以楚离寒建议先攻打彭山,远交近攻,先把周围打扫干净,等兴蜀军足以和大股官军抗衡时再出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