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剑荡燕云 > 第九十一章 王继恩的心思

剑荡燕云 第九十一章 王继恩的心思

簡繁轉換
作者:洋洋哥哥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26 13:34:50 来源:源1

成都北城的城门外,战斗早已经结束,城门已经被官兵打开,在打扫完毕之后,迎接王师进城。王继恩骑在马上,抬起头望着巍峨高耸的城墙,心中又是一阵疑惑与迷茫。

他不明白为何如此坚固的城池,竟然只坚持了一天就被攻破了,到底是这帮叛匪太无能了,还是自己带领的禁军士兵太勇猛了……

这也难怪,面对这座坚固的城池与城内几万的叛匪士兵,王继恩是非常忌惮的,从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他,原本是决定筹集到足够的粮草与攻城器械之后才打算攻城,若不是因为北方辽人的大军压境,皇帝催促攻城,他也不会在今天仓促攻城的。

原以为会是一场伤亡惨重的恶战,没想到却以如此戏剧性的结局收场。王继恩偏过头望向身边的一个中年人,开口问到:“张大人,您学问高深又久居蜀地,你说这成都城为何如此轻易就破了?”

那中年人正是朝廷派来出任益州知府的张永。

张永字复之,最初任职崇阳县令,后因政绩颇佳,被调到汴京,任枢密院直学士,后来出任益州知州,政绩斐然,在官员考核之中名列第一,是出了名的能臣干吏。所以在蜀中出现叛乱之后,赵光义首先想到的便是派张永前往蜀地坐镇,治理蜀中事物。

张永一路随禁军南下,晚王继恩几日也来到了成都,正好赶上攻城。他也被禁军一日破城的战绩惊呆了。但经过分析思考之后,他总结出了原因。

张永向王继恩拱了拱手,笑了笑开口答到:“王大人过誉了,下官虽曾任职蜀地,但对于带兵打仗却是远不及王大人的。依在下愚见,这是因为城里的人以前是光脚的,现在成了穿鞋的,所以不能打了……”

“这些人因被欺压和贫困而造反,他们一无所有,所以没有牵挂,战斗力极强,却在事成之后变成了欺压别人的人,他们现在坐拥良田美食,娇妻豪宅,自然没有人再想去拼命了……哎,起于贫寒,却败于安乐,不可不令人深思啊……”张永长叹到。

与张永这般文人的多愁善感不同,王继恩却没有这么多的感慨,他哈哈一笑,开口说到:“张大人高屋建瓴,远见卓识令人叹服啊,不过,对于这帮叛匪,我却是没有任何同情的,若是他们真的把我们拖在了这里,那么北面的辽人就更会不计代价的进攻我大宋,到时候国家板荡,神州沉浮,这些乱臣贼子便是最大的罪人!”

张永点了点头,也是十分认同王继恩的看法。

进得成都城之后,王继恩一边命令信使向汴京传递捷报,一边命令士兵打扫战场,清剿城内残敌,加固城墙。张永也在第二日进驻了成都府衙处理公务。

进入城后的禁军士兵,首先便洗劫了各地的豪绅和叛军官员府宅,在抢无可抢之后便把目标对准了城内的百姓。

这一违犯军纪的恶劣行为不但没有受到王继恩的制止,反而一些因此向王继恩进言的忠直将领却受到了王继恩的呵斥。

一些将士见状也纷纷效仿,在城内掀起了一股抢掠的风气,从最开始的抢钱抢粮,演变成后来的强抢良家妇女。眼看实在看不下去了,王继恩才下令禁止在城中抢掠。这些如盗如匪的官兵这才有所收敛。

官兵抢来的财物相当一部分上交给了王继恩,这也是他们为何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

回到军营的上官博玉气哼哼的扔下兵器,犹自愤怒不已,自己今天向王继恩进言严肃军纪,却被王继恩一顿呵斥。

一旁的杨云帆却是若有所思,上官博玉问到:“杨兄弟,这王大人如此的纵容士兵抢掠,难道就不怕重现王全彬平蜀时的悲剧吗?”

王全斌乃是宋初名将,当初奉宋太祖赵匡胤旨意,率军平后蜀,只用了六十六天便平定了后蜀,俘虏后蜀国王孟昶。

但一路的势如破竹冲昏了王全斌的头脑,认为蜀人软弱可欺,士兵随意凌辱抢掠蜀地百姓,他也不加以制止,后来导致蜀地百姓集体反抗,遍地烽火,赵匡胤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平定叛乱,王全斌也被愤怒的赵匡胤一贬再贬,名声扫地,若不是朝臣劝阻,赵匡胤真想斩了王全斌以泄心头之愤。

如今王继恩的行径像极了当年的王全斌,不得不使人担心旧事重现。

听上官博玉如此相问,杨云帆犹豫了一会开口说到:“虽是如此,但我感觉王大人肯定是另有用意,前车之鉴,以王大人的聪慧,他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哈哈,不错……”正在此时一声爽朗的笑声从屋外传来,正是剑门关守将上官正。

“爹,你怎么回来了,不是今晚要陪王大人和张大人他们摆宴庆功吗?”上官博玉疑惑的问到。

“爹今晚还有事要做,就不去掺和了……”上官正开口说到。

“你们刚才说到王大人不去制止官兵抢掠之事,可想到什么原因了吗?”上官正捋须笑着开口问到。

上官博玉闻言嘴角一撇,冷笑到:“还能有什么原因,因为下边的人都给王大人送钱呗,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嘛,总不好再去因此为难手下之人……”

上官正听完摇了摇头,又望向杨云帆,开口问到:“杨贤侄,你是怎么看的?”

杨云帆皱眉沉思了一会儿,也摇了摇头,开口答到:“我猜王大人此番必是另有隐情,至于是什么,晚辈就不知道了,还望伯父解惑……”

“是啊,爹,你要是知道什么,就快告诉我们吧……”上官博玉有些迫不及待的问到。

上官正踱了几步,来到案基前坐下,幽幽的开口说到:“我们本来是准备苦战破城的,没想到却一日破城,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对王大人来说却未必啊,你们想想,禁军来到蜀地近半个多月了,迟迟没有攻城,陛下一道旨意,这边便当天就破城了,这说明什么?”

杨云帆震惊的望着上官正,开口说到:“你是说陛下会怀疑王大人……养寇自重?……”

听到这上官博玉也是吓得冷汗直流,开口说到:“不会吧?这……成都城的形势我们都是知道的,谁能想到能一日破城?王大人谨慎起见也是没错的吧?毕竟!朝廷毕其功于一役,若是此战不胜,整个蜀地就都可能是李顺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