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 分卷阅读170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分卷阅读170

簡繁轉換
作者:钟离昧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26 13:44:54 来源:源1

是不收外人的,只让本族的女孩子在里面读书。

直到去年,女学步入了正轨,才开始向亲戚家开放。

小名迎春的贾珊虽然不是张夫人生的,但按照时下的规矩,她就是张夫人的女儿。作为张家的外甥女,她很容易就得了一个名额。

至于贾家这边,史太君原本也有意学张家,却找不到合适的女先生,只能作罢。

王夫人虽然有些酸言酸语,但她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趁着明年宫中选拔女官时,把女儿元春送进去。

刚开国的时候,宫中嫔妃都是寻常百姓之女。

但到了先帝时期,政策就已经变了,征召了好几位勋贵之女入宫。只可惜那几个都无福,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品级最高的也不过是五品贵人。

这种例不开的时候还好,一旦开启了,想要刹住就不容易了。

当今圣人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从勋贵官员之女中择优选做女官。历朝嫔妃也有不少从女官中来的,此举也算是给了他们一线希望。

王夫人送元春去选女官,打的是什么主意,根本不必多想。

张夫人虽然不管家事,但毕竟贾赦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底下人又不傻,当然知道最该巴结的是谁。

因而,王夫人那自认

为隐秘的打算,张夫人却一清二楚。

她准备放任王夫人的动作,等日后元春真的在宫里混出了名堂,二房必然翘尾巴。

至于史太君,她是最见不得大房沾二房一点光的。

到那个时候,她只需稍微使些激将法,让两房提前分家,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打算,她是不会和贾敏说的,免得贾敏知道得太多,更加左右为难。

得知张家办了女学,贾敏就把圣人有意送公主、郡主们入朝听政的事透漏了些许。

一来是卖张家一个好,二来若有更多的女子入朝,他们玉儿将来的路,也好走几分。

张氏听得点头,对贾敏道:“其实这一点,我家兄长也有猜测,只是不敢肯定而已。如今有妹妹这句话,我们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个消息对张家来说很有用,张夫人承了她这个情。

想起前天林如海和她说的事,贾敏问道:“听说瑚儿和珠儿都定亲了,不知是哪家闺秀?”

按理说,这种消息她去问自己的母亲史太君更合适。但母女二人见面之后,就一直在说张夫人的事。史太君执迷不悟,贾敏一怒之下,直接提前告辞出来了。

见她问到自己头上,张夫人就猜出了几分,却并没有说破,只当姑嫂闲话家常,笑道:“瑚儿定下的是我娘家嫂子的亲侄女,那姑娘我见过,是个知书达理的,做事也颇有章法。

珠儿那边,是二老爷做主定下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家的女儿。弟妹不大满意,想让她娘家侄女嫁过来,却又不敢在二老爷面前直说。”

贾敏道:“二哥虽平日里糊涂,这件事却做得不错。如今天下承平,已经不是勋贵们耀武扬威的时候了。

老太爷在世时高瞻远瞩,让哥哥们都读书学礼,走科举入仕。虽然这一辈只有东府敬大哥哥考上了进士,也算是个不错的开端。

既然要改换门庭,从前相好的那些勋贵上的人脉,最好就不要再过多牵扯。

再者珠儿要读书举业,娶个文官家的女儿红袖添香,夫妻两个的感情也更好不是?”

不想张夫人闻言,却嗤笑了一声,说:“妹妹也不是外人,那些糊弄外人的话,我也不在你跟前说了。那李守忠虽是国子监祭酒,却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

他家的女儿虽然识字,平日里却只读《女四书》、《烈女传》等书籍,其余诗词歌赋一概不学,她大约是做不了红袖添香的事了。”

至于贾珠的为人,不必张夫人多说,贾敏也知道几分。

若论在读书上的天赋,贾珠比其父贾政强,所以小小年纪,却已经中了童生。

但也正因如此,贾政夫妇对他的期望极高,一心想着让他超越大房的贾瑚,日常教导十分严苛。

也许是生活环境太压抑了,贾珠最不喜欢的就是规规矩矩的女子。他身边的丫鬟,越是举止轻浮的,就越得他喜爱。

反倒是那些守着规矩劝他保重自身、体谅父母的,他当时不会说什么,事后却会找借口赶走。

那些举止轻浮的,又让贾政和王夫人不喜,看见一次便换一次。

可以说,自贾珠知人事起,伺候他的丫鬟就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待够半年的。

眼见他要成婚了,按照贾家的规矩,贾政和王夫人各自替他选了一个房里人。

王夫人希望儿子身边能有个替自己说话的人,便选了个身姿如柳,眉眼如画的,只是脾性温和绵软,跟个面团差不多。

贾政选的那个容貌只是秀丽,性情却过于板正。

这两个房里人,明眼人都知道贾珠会喜欢哪个。若是珠大奶奶性情过于规矩无趣,再有貌美的丫鬟从中搅和,只怕夫妻两个是处不好的。

“这……”

贾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张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劝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还是别人的儿孙,咱们就别跟着瞎操心了。”

贾敏点了点头:“嫂子说得是,儿女之事最不好开口,还是个人顾个人吧。”

说多了别人不领情不说,日后有哪点不顺的再反过来怪你,那才是叫了撞天屈呢。

姑嫂二人又说了阵闲话,贾敏便告辞出来,又往荣庆堂辞了贾母,顺便见了见来请安的二房姑娘探春,便坐车回去了。

回到家里,和丈夫说起娘家的见闻,林如海听得皱眉:“难不成岳母当真是年纪大了,糊涂了?”

当年他们刚成婚的时候,贾母也不这样呀?

贾敏冷笑道:“她才不糊涂呢。当年父亲还在时,她就几次三番想废长立幼,要把这荣国府的爵位给了二哥。

只是父亲更疼爱长子,再者大哥自己虽然没本事,跟在太子身边却十分听话,眼见是错不了的,母亲才一直没得逞。

等到后来太子登基成了圣人,大哥的地位更加牢靠,母亲嘴上也不敢提了,但心里却始终觉得二哥吃亏。”

既然心爱的小儿子吃了亏,那自然要想方设法贴补贴补。

她自己的梯己,日后必然要把大头留给贾政,肯定是不愿意动的。让王夫人借着管家之便从公中捞钱,才是多捞一两是一两。

林如海道:“只盼日后别闹出来,不然大家脸上都不好看。算了,不说他们家的事了。

再过两天就是玉儿的休沐日,孩子这么久没回家,可得多准备些她爱吃的。

对了,她不是想出去玩吗?到时候我请个假,咱们一家子到城外承天寺去。那里不但景色壮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