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大明升官路 > 分卷阅读45

大明升官路 分卷阅读45

簡繁轉換
作者:参果宝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05: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的装载数划分指定停泊区域,码头分为货物区和乘客区,货物区供货船装卸,乘客区让坐船客人通行?;同时他还提到了靠泊设施的改建、堤防的加固,护舷设施的安置,每一点、每一条都言之有物,条理分明,只?要照着这个折子?派遣可靠的人去实?施,就没有不成的。

这也就罢了,建成了虽然算是周邦彦的一个功绩,但是更多的是福泽后人,自己离任之后就关系不大了,尚且还没有完全打动周邦彦,可妙就妙在后面的仓库设立上。

仓库随处可见,原本的卫辉码头处也有一些仓库,但是基本上都是官家?的,用来运送粮食为主,也有少量本地人的私人仓库,有在卫河上做生?意的,为了方便,便在码头不远处设立仓库,接收来往货物。像其他的客商,一般货物上船后最多就是停靠此处,进行?一些吃穿用度的补给,等到补给完成之后再起锚去往目的地。

但是秦修文说的设立沿岸仓库大有深意。

这些仓库一旦建成,并不和漕运的粮仓功能相重合,相反,它的主要对象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仓库只?以极为低廉的租金租给客商们使用,因为卫辉的地势之故,它是南来北往的要道,在卫辉租下仓库后,后续卫辉可以提供车马队伍也可以提供船运队伍来帮助客商们运货,收取搬卸和运输的钱。

如同秦修文在折子?中所言,这样一来,客商们可以将货品存储在卫辉,再由卫辉辐射全国,货运之昌隆、物品之繁茂,将在整个卫辉显现。

周邦彦不是不通庶务的那等官员,相反,在他读书考科举之时,就已经接触家?中的一些核心?事物,很是知道一些家?中铺子?的运作、掌柜的管理,所以瞬间也读懂了秦修文折子?中隐含的意思。

举凡买卖者,不过是将南边的货物卖往北边,将北边之物卖向南面,低买高?卖,获取利润罢了。

但是其中风险也大,如今之买卖,处处关卡、层层盘剥,再加上若是货物囤的多了,恐有一朝翻船再不得翻身之险;若是货物囤的少了,那么也有卖完之后,只?能看着对家?赚钱的难熬。

若是有一处仓库,供这些人集中囤放货物,再分批卖往其他地方,岂不是又能分散风险,又能多赚银子??商人最是重利会算计,其中好处连他都能看的出来,更何况是他们?

仓库即使以极为低廉的租金出租,但是建几个仓库又能费多少银子??每年从卫辉停靠的货船又有多少?赚的是细水长流、源源不断的银子?啊!

再次,届时那些车队、马队、船队,又由谁来出资成立?想必这种?运输队伍,没有他周邦彦顶着去往他地也不太平吧?那这里面,又有多少利润可以分?

更何况,秦修文还言,目前新乡县青壮流民一万余人,目前可以全部投入此次的码头建设工程中去,征役之费用由新乡县一力承担,同时他还将发动新乡县的富豪乡绅一起出资修建。

“整个卫辉府届时必将百舸争流、熠熠生?辉,在周大人的治理下,不同凡响!”这是秦修文在折子?上的结束语,但是让周邦彦读罢,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周邦彦作为卫辉的知府,其实?是因为潞王府督建之事,专门被?万历委派过来的,对他来讲来卫辉一遭,最要紧的事情不是什么整治民生?,而是尽心?尽职地为潞王建好潞王府,让皇上满意,自己也便算功臣身退了。等到三?年任一满,自己就调往中枢,由自己的老?父亲运作一番,十有**能再次升个半品。

所以周邦彦一直以来都将潞王府的督造当作头等大事,而如今秦修文却给他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现成的人力有了,钱也能到位,就等他一点头,到时候名利双收,这样的好事,谁会往外推?

况且,其中之利,光是随便想想,就能让周邦彦这样的人都呼吸一滞。

若是秦修文的折子?上,让他出人出钱,就是说的再天花乱坠,周邦彦都要三?思再三?思,或许最后还是驳回。毕竟事事都有风险,当官之人更多都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让他亲身上阵去出人出钱,到时候事情没弄成,惹得一身骚的可就是他自己了。

可是现在呢?只?不过是等着他这个上官点头而已,一本万利之事;而代价么,周邦彦看向第一封折子?,忍不住又拿了起来,仔细看了过去。

周邦彦摸着自己腰间的金玉质地的革带,指尖从“三?台”带銙处来回拨弄,这是他陷入沉思时候下意识的动作,等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抬起头,一向肃穆的脸上难得露出了笑意:“倒也不是太过,你说呢,林同知?”

林同知哪里听不出周邦彦心?意已决,再加上他自己也是极为认同秦修文这份改建卫辉码头的条呈的,连忙点头应和:“大人您慧眼识珠,应了那秦修文也无妨。”

应了,既是指应了码头改建之事,又是指应了举荐汪礼远之事,一语双关,但是大家?都明白此间意思。

没有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的道理,既然想要从中捞好处,别?人也给足了好处,若是还不答应一二要求,那不是做事的规矩。

“明日?就将那秦修文请过来,本官要仔细再问问他,待问过之后,再做决定。”

周邦彦一锤定音道。

第33章

秦修文登上城墙后,便见新乡县郊外的空地上,如今棚屋已经全部拆除,建成了十几排三层高的小楼,虽然用的材料算不上讲究,但是胜在干净整洁,又是一个?个?小楼层,倒是让经过的人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毕竟这?个?年代,很少有这?种建筑,大部分都?是平房,偶尔有小楼也是在那种大户人家的院子里,或者是高档的酒楼里,哪里有见过这?种一排排十分整齐、流民所住的小楼房?

有些新乡县本地的人每次来来往往看到的时候,心里还嘀咕:说是流民,住的倒是比很多县城本地人都?不差!

孙主簿对此是十分自豪的,向?秦修文介绍道:“下官按照大人吩咐的,找了那?善于施工建房的老把式夯实的地基,用的都?是大方砖,再用灰泥涂墙,看着是灰扑扑的不怎么美观,但是这里派专门的人日日洒扫、统一食堂提供饭食,再有人负责几处茅房,屋内还有人每日定点巡查是否整洁,里里外外都?整治的干干净净,断然没?有藏污纳垢的!”

甚至说句托大的话,就?是县城内有些宅院,都?远不如这?里干净。

秦修文当时就?说了,接收这?些流民,一怕生?事?、二怕人多聚集闹出瘟疫,所以这?干净整洁就?放在了第一位置。

这?些日子来,城里炒粮价炒的沸沸扬扬,可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