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松了口,脸上不由地露出了一抹真实的笑意,不过转瞬即逝,接着?又?一脸有些为难,万掌柜一看季方和的神色,就?怕到时候这个广告位不给他了,连忙问道:“季先生?可还有什么难处是小的可以分忧的?但说无妨!”
季方和满脸愁容,还有些不好意思:“万掌柜,不瞒你说,好几个人都和我?说过想要这个广告位的事情,但是现在我?先和你透露了消息,对其他人有些不好交代,说来?说去?也?是只有一个广告位置,给了你家别家就?没?有了。”
万掌柜生?意人,哪里还有不明白里面的意思,脑子里转了转,衡量了一下,最后咬牙道:“一千两!我?们?万松客栈愿意出一千两,买下第三期的广告位!”
一千两?这个价位远远超越了季方和一开始的设想,一开始的时候季方和认为五百两就?已经足够了,如今却是直接翻倍!
一百字一千两,纵然不是一字千金,也?是令人惊恐的价格了!而且只要这次的定位准了,以后这个价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季方和心中?有把尺子,知道不能做的太过,毕竟大人还要靠他们?这些商人促进新码头周边的贸易往来?,就?算他们?不出钱,大人都是有计划给他们?做宣传的,但是如今有了“卫辉时报”,自然能赚钱的时候还是要赚一笔的。
既然这是万掌柜自己提出来?的数字,肯定是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同时他也?是认可这个广告位所?带来?的价值的。
季方和假意推辞了一番,最后两个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终以一千两的价格成交了一百字的广告位,万掌柜送季方和出去?的时候再三表示会将文案重新写?一下,明日一早送到“袁氏印刷坊”。
没?有人想到,“卫辉时报”第三期,会是如此大的改版,从一开始的商户之间?的影响力直接扩展到了普罗大众,甚至在文人之间?都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一开始第一第二期的“卫辉时报”大家都以为只是为了宣传新码头的各项事宜,面向的是在卫辉码头上来?往的商旅,毕竟最开始的时候秦修文确实是这样做的,就?连“卫辉时报”的售卖都只固定在卫辉老码头处,卖的也?不多,七天才出一期,一期只有一万份,卖完也?不加印,报刊上印的也?都是关于新码头的信息。
小老百姓不关心,毕竟这个新码头的事情早就?在卫辉传的沸沸扬扬,从还没?开建到如今建了好几个月了,这个消息早就?耳熟能详,最多知道还有个报刊专门讲这个事情的时候,高高挺起胸膛感觉到与有荣焉之外,也?没?什么大感觉;而文人匆匆看一下这个“卫辉时报”后更加无所?谓,上面讲的基本上都是商贾之事,和他们?并不相干,只有几个有心人看出来?了点报刊可能有其他用?处的苗头,但是也?还没?想的太明白。
而如今这个第三期一出,文人之间?炸锅了!
那日沈秀才和往常一样,在“慧心茶馆”一坐下,叫了一杯茶等着?好友一起过来?聊一下最近读书的心得,却是等了许久都不见人影,正心里纳闷,准备结了茶钱去?找人的时候,一个小报童拿着?一叠报纸挨个询问有没?有人需要买报纸的。
“慧心茶馆”档次不错,环境清幽、煮茶的手艺也?好,所?以很受卫辉府的文人喜爱,到里面品茶的人很少有目不识丁的,这报纸卖的又?便宜,十?文一份,虽然有些人驱赶了报童表示不需要,但是也?有些好奇心强的人,还是掏了钱买了一份读了起来?。
沈秀才原本都要走了,被小报童堵着?问要不要来?一份,沈秀才今日没?见到好友也?是百无聊赖,干脆买了一份,又?坐下来?喝起茶来?,准备喝完茶再走,不浪费了煮茶师傅的好茶。
看着?看着?,沈秀才就?看入了神,他没?想到这份报纸上什么内容都有,尤其是评论近期的那个偷盗案的评语,十?分有水平,比他之前的老师教的“判词”写?的还好!
要知道科举考试也?是要考一些朝廷公文格式的,“判”就?是其中?一条,毕竟以后若是为官,虽然可以有幕僚书吏帮忙撰写?公文,但是自己作为主官一窍不通那是万万不能的。而这个偷盗案的判词写?的就?特别的好,除了文采斐然之外,还条理清晰,引用?到律法的第几条都有写?到,甚至还有关于参考以前哪个案件的判罚,为何如此判,想要给老百姓什么启示。通篇读下来?,虽然不是诗词一类的文章,但是仍旧让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绝。
沈秀才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正面的所?有文章,又?翻了一面继续去?看,刚刚一开始是想要品完茶回去?的,谁知道看了这报刊,连茶都忘记喝了,一杯倒好的茶从热气腾腾到现在已经完全凉透,都没?见沈秀才再动过一下。
整张报纸沈秀才一个地方都舍不得放过,全部一字字看过去?,就?连“万松客栈”的广告都看完了,最后目光落在了“征稿启事”四个字上。
等到沈秀才读完了这个“征稿启事”,整个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匆匆忙忙将报纸一卷塞在袖子里,从荷包里掏出一角银子丢在桌上,高声喊了一句:“店小二,结账!”然后都不等对方将找零给他,急匆匆地就?跑了出去?!
第51章
沈秀才还没走出“慧心茶馆”的大门,就和迎面快步过?来的李秀才碰上了,两人见到对方,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同时从袖中掏出一张报纸,异口同声道:“你可看了今日的“卫辉时报”?”
两人先是一愣,继而放声大笑,沈秀才也不准备走了,两人相携又走回了刚刚的位置,又点了一壶茶,坐下来讨论起报纸之事。
“沈兄,看来你也是已经看过了这份报纸了!愚弟也是在来的路上恰巧了买了这份“卫辉时报”,不过?粗粗看了一下,就移不开眼了,竟是立在寒风中给?读完了,这才误了和沈兄见面的时辰,还?请沈兄原谅则个?。”
沈秀才连连推说不敢,然后就着话头也讨论起了“卫辉时报”。
“不瞒你说,我刚刚原本?是想来找你,结果也是读了这份报纸,竟是看进?去了。也不知道这份报刊的执笔人是谁,读下来竟然像是一个?人的笔锋。”
李秀才消息灵通一点,压低声音道:“据说“卫辉时报”的发起人就是那位秦通判,如今这个?报刊的印刷工坊也定?在新乡县,这报刊发行了三期了,沈兄你看这里的“征稿启事”,以前的两期可都是没有?这个?的,而且三期报刊下来你可以做一下对比,都是一样的行文?脉络和习惯,那就说明主笔人一直就只有?一个?,就是那位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