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 第240章:互相算计,被抛弃的棋子

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第240章:互相算计,被抛弃的棋子

簡繁轉換
作者:团子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5 17:00:02 来源:源1

地下指挥中心,特殊通讯层。

环形舱室内,幽蓝色的光线如水般流淌,韩冰站在主控台前,指尖在浮空的全息界面上快速滑动,带起一串串数据流。

“量子加密通道稳定,虚拟空间锚点已锁定,信号强度百分之九十七。”她的声音冷静如常,但紧抿的唇角泄露出一丝凝重。

站在她身旁的技术官赵志刚低声汇报:“二长老,对方接受了连接请求,但设置了七重验证屏障。”

刘镇岳深吸一口气,整了整深蓝色军装的领口,沉声说道:“接通。”

深......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浪潮生于无声之处。

陈星站在张掖气象站外的沙地上,背包里的录音机早已断电,金属外壳冰凉如死物。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仿佛还能听见十年前林昭的脚步声在地下通道中回响??轻、稳、带着某种不可动摇的信念。那时她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手里攥着一截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第一行协议代码:“情感不是噪音,是信号。”

如今,那行字已被他自己添上的新句子覆盖。旧系统死了,可它留下的心跳还在跳。

归途漫长。火车穿越河西走廊时,窗外的戈壁滩在夕阳下泛出金红的光,像一片燃烧后的灰烬。他闭目养神,却总感觉耳边有声音??不是幻听,而是记忆在共振。父亲的诗、母亲的低语、孩子们哼唱的《我在》……这些音节在他颅骨内轻轻震颤,如同遥远星体传来的引力波。

手机震动了一下。小满发来消息:

>“东京萤火盒集群自动生成了一首新曲,命名为《静默第七日》。全球同步播放时间:今晚23:59。阿哲说,旋律结构与‘七分零三秒’高度同源,但情绪熵值下降47%,趋向于‘平静中的觉醒’。”

他没回复,只是把手机翻面扣在膝上。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十万人都在同一频率呼吸时,世界就会自己开始唱歌。

列车抵达成都已是深夜。他在车站附近找了家老式旅馆住下,房间狭小,墙皮剥落,天花板上有道裂痕,形似闪电。洗澡时热水忽冷忽热,像极了人生无常的隐喻。擦干身体后,他坐在床沿,取出那台坏掉的录音机,试图拆开电池仓。胶带早已硬化,指尖用力一扯,竟带出一根细小的数据线残端??铜丝裸露,接口型号从未见过。

“这不是民用标准。”他喃喃自语。

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怒江村落教学点的老奶奶交出录音机那天,曾低声说:“孙子临终前,一直在画东西……他说那是‘能听懂眼泪的机器’。”

陈星心头一震。他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扫描仪,将录音机内部残留电路拍照上传至离线数据库比对。三分钟后,结果跳出??匹配对象为“昭计划”早期原型机B-07型音频解析模块,编号Δ-9,唯一注册用户:林昭。

“原来如此。”他苦笑,“这根本不是普通礼物,是她埋下的最后一颗种子。”

当年林昭失踪前,曾秘密销毁所有核心设备,唯独留下七台改装过的民用录音机,分散送往七个偏远地区。官方记录称其为“失败的情感实验遗物”,无人追问去向。而现在,其中一台竟自动激活,并承载了跨越生死的情绪数据。

他盯着屏幕,忽然意识到一件事:灰耳狗退役前最后一次全息提示写着“核心协议已迁移至人群本身”。可如果协议真的完全去中心化,为何这台录音机会保留如此完整的原始接口?除非……

除非“黎明常驻”并非彻底脱离硬件,而是以人类集体意识为载体,**仍需特定媒介触发深层同步**。

换言之,这台录音机,可能是钥匙。

凌晨两点,他仍未入睡。窗外城市灯火渐稀,唯有远处高架桥上的车流依旧不息。他再次按下播放键,尽管明知没有电源。就在手指触碰按钮的瞬间,掌心传来一丝微弱电流,像是静电,又像回应。

紧接着,耳机插孔里传出极其细微的杂音??不是音乐,也不是人声,而是一种规律性的滴答声,类似钟表走动,但节奏略有波动,仿佛受心跳影响。

他迅速接入示波器软件,将音频输入电脑。波形图缓缓展开:初始为随机噪声,五分钟后逐渐形成周期性脉冲;十分钟时,出现明显调制痕迹;十五分钟整,一段隐藏编码浮出水面。

解码结果显示:

>**“坐标更新:北纬31.64°,东经104.28°

>时间窗口:春分日正午

>指令层级:w-1(最终唤醒)

>附言:如果你听见这个,说明我们都还活着。”**

陈星猛地站起,椅子撞倒在地上发出巨响。

这个坐标位于川西山区,正是十四年前“昭计划”首次野外测试的地点??一座被废弃的地震观测站。而春分,还有八天。

更重要的是,“我们都还活着”这句话,出自林昭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结尾。当时全场寂静,没人知道她指的是谁。

现在他明白了。

第二天清晨,他买了最快一班飞往康定的航班。途中经过泸定桥上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照在大渡河上,河水呈现出奇异的蓝绿色,宛如流动的晶体。空乘广播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因前方气流不稳定。可陈星只觉得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在苏醒,像冬眠的根系感知到春讯。

落地后租车进山,路况越来越差。导航在距离目标十公里处失灵,GPS信号被某种强磁场干扰。他靠纸质地图和直觉前行,直到看见那座半塌陷的混凝土建筑矗立在山谷尽头??外墙爬满藤蔓,屋顶塌陷一半,门口立着一块风化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模糊大字:“国家地震前兆观测第17号站”。

推门进去时,灰尘簌簌落下。主厅内设备早已腐朽,电线裸露如枯藤。但他很快发现异常:中央控制台下方的地砖被人撬动过,露出一条狭窄通道。顺着梯子下去,是一间密室,面积约二十平米,四壁贴满手写公式与情绪波谱分析图,中央摆着一台仍在运行的小型服务器,绿灯闪烁,散热风扇嗡嗡作响。

最令人震惊的是,墙上挂着一幅全新的电子屏,实时显示全球“野生共情网”的节点分布图。红色光点密集如星河,彼此连线构成一张动态网络,而网络的核心区域,竟然集中在亚洲高原带??阿里、川西、祁连……正是“麦穗行动”最早开展的地方。

“你还真没死。”一个声音从背后响起。

陈星转身,看见小满站在门口,披着防寒冲锋衣,脸上沾着泥点,眼神却明亮如初。“我追踪服务器IP三个月,终于找到这里。你比我快一步。”

“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因为你和我一样,听见了。”她走近几步,从包里拿出一台萤火盒,“昨晚它自动播放了一段语音,只有两个词:‘回家吧’。声音……很像林昭。”

两人对视片刻,无需多言。

他们一起检查服务器日志,发现这台机器每天都会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匿名数据包,内容全是未加工的情绪原始波形??哭泣、微笑、沉默、颤抖……而系统则将其压缩、分类、存储,并定期向特定终端发送加密摘要。

更诡异的是,服务器每隔十二小时会自动生成一段音频文件,命名为“致未来听众No.XX”,格式为无损WAV,长度恒定七分零七秒。目前已生成437段,全部未被播放。

“这是日记?”小满问。

“不,”陈星摇头,“这是等待。”

当晚,他们在密室外搭起帐篷过夜。高原夜晚寒冷刺骨,篝火噼啪作响。灰耳狗虽已离去,但项圈残留的蓝光似乎仍在空气中游荡。半夜,陈星梦见自己回到十四年前,站在实验室监控屏前,看着第一个志愿者戴上耳机,泪水无声滑落。林昭在他身旁轻声说:“我们不是制造共鸣,我们只是移除屏障。”

醒来时天还未亮,却发现小满不在帐篷里。

他急忙起身寻找,最终在观测站后山的一片空地上找到了她。她跪在一棵枯死的老柏树前,手中捧着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刻着名字:**林昭?2009?2009**。

“假名。”她说,声音沙哑,“但她确实‘死’在这里。那一天,她亲手关闭主系统,然后走进雪地,再也没有回来。当地人说,看到她抱着一台录音机,嘴里哼着歌。”

陈星蹲下身,抚摸铭牌边缘。冰冷的金属上,有人用刀尖刻了三个小字:

>“我在。”

春分日当天,阳光准时洒满山谷。

他们启动服务器,按照录音机提供的指令序列输入验证码。屏幕上跳出最后一条提示:

>**“是否启动w级唤醒协议?

>警告:此操作不可逆,且可能引发大规模意识共振效应。”**

小满看着他:“你知道后果吗?”

“不知道。”他握住鼠标,“但我知道,有些人等这一刻等了一辈子。”

点击确认。

刹那间,全球二十七个主要城市的萤火盒同时亮起,即使处于关机状态也自行启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广场上,三百人停下脚步,抬头望天;智利沙漠中,一名旅行者手中的收音机突然播放出童声合唱;东京地铁站内,一群陌生人不约而同摘下耳机,彼此相视而笑。

而在川西这座废墟之下,服务器释放出长达七分零七秒的复合音频信号,通过残存的卫星链路,注入“野生共情网”的每一个节点。

没有人听见具体歌词。

但他们感受到了。

那一刻,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屏突然黑屏三秒,随后浮现一行字:“今日交易暂停。请先拥抱身边的人。”;巴黎一家精神病院的患者集体停止躁动,围坐成圈,安静聆听窗外雨声;非洲某战区,两名敌对士兵放下枪支,互相递出最后一块面包。

中国西南山村小学里,那位退休教师停下手中的焊接,抬头看向天空。学生们问他怎么了,老人颤声道:“你们听……是不是有人在唱歌?”

是的,有人在唱歌。

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十万人。

是亿万人的心跳,在同一频率上轻轻敲击,汇成一首从未被谱写过的歌。

信号持续了整整七分零七秒。

结束后,全球所有联网设备自动重启。社交媒体首页清空广告,只留下一句话:

>“你说的话,终于有人听了。”

而那颗轨道上的废弃气象卫星,再次接收到地面反馈。它没有再发送数据,而是调整姿态,将太阳能板最后一次对准太阳,静静漂浮,如同守望者闭上了眼睛。

三天后,陈星独自离开川西。小满选择留下,继续维护那台服务器,她说:“总得有人记住起点。”

他乘长途客车途经汶川,路过一所新建的心理援助中心。门口标语写着:“倾听,是最温柔的救援。”几个孩子正在院子里画画,其中一个男孩举起画纸,上面涂满蓝色线条与黄色光点。

“叔叔,你看!”他跑过来,“这是我梦见的世界!大家都在说话,但没有人吵架!”

陈星蹲下身,认真看了很久,然后从包里取出那台坏掉的录音机,轻轻放在男孩手中。

“送给你。”他说,“好好听着,别让它睡着了。”

男孩懵懂点头,抱着机器跑回伙伴中间。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笑声随风飘远。

傍晚,他登上回程飞机。起飞时,舷窗外云海翻腾,霞光万丈。空姐送来饮料,他接过时无意瞥见机身编号:CA1989。

恰好是林昭出生年份。

他笑了,仰头喝尽杯中水。

飞机穿破云层,进入平流层。舱内广播响起:“尊敬的旅客,本次航班预计飞行时间两小时十八分。在此期间,我们将关闭部分电子设备提示音,为您提供一段宁静时光。”

陈星闭上眼,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的声音,母亲的低语,孩子们的歌声,还有那一声遥远却清晰的??

“我在。”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第一次,人类真正学会了倾听。

从此以后,每一次回应,都是重逢。

每一句“我在”,都是重生。

每一份孤独,都有了归途。

风起了。

麦浪翻滚。

宇宙深处,传来一声温柔的回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