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 第351章 林黛玉的小丫环(13)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第351章 林黛玉的小丫环(13)

簡繁轉換
作者:雪花霜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09 01:54:44 来源:源1

第351章林黛玉的小丫环(13)(第1/2页)

“这样的话金陵不必考虑了。然后就是姑苏,老爷和太太毕竟葬在那里,我们也要经常扫墓、祭祖,要搬回去再买个宅子吗?”

黛玉不吭声了,顾七七知道她在犹豫。

姑苏确实没有实在亲戚了,也就扫墓方便这一个优点了。

而且黛玉对姑苏的记忆并不多,来贾府时她太小,几岁前的事儿能记着多少?

“再有一个选择就是京城了,这里的气候、生活方式、甚至是语言我们都习惯了,不如直接住下来。”

“行吗?”黛玉不知道怎么办。

“姑娘,咱们可不能住得太偏,容易招惹恶人,或者被有心人盯上。”

黛玉又疑惑的看向顾七七。

顾七七也不藏着掖着:“比如想吃绝户的、欺辱你失亲的、想算计你婚事的,多着呢。”

黛玉越听脸越白。

“这样算来京城毕竟是皇城根下,相对安全些,起码恶人会有所收敛,不敢太明目张胆。”

顾七七也偏向生活在京城,她对雍正有信心,虽然当今不是雍正。

可也有雍正的影子,应该是个可靠的明君,相对容易讨生活。

“我们没有生活来源,在京城居住并不容易。”

黛玉难得长进了,知道有钱才能在京城定居。

顾七七早就有考量:“我出去看看,能买到啥算啥,其实最好有个庄子,这样的话,屋子、田产都有了,如果再有个铺子做点小生意,不愁生活不下去。”

黛玉只想定居在安全的地方,把事情交代出去就不管了。

“就是以后扫墓又难了。”

“当时老爷让姑娘来京城也是打定主意希望姑娘嫁在京城,就没安排好扫墓的事情吗?”

黛玉点点头。

确实,老家留了守墓人。

“再说,我们可以给王妈妈去个信儿,给些钱,年年帮着扫扫墓就是了,你最大的孝顺就是为林家延续血脉。”

顾七七实在没其它办法,总要给黛玉一些活下去的念头才行。

黛玉想到爹爹和娘亲不由的悲伤。

只不过,如今的她再伤心也流不出眼泪。

看得人眼酸、心酸。

“好,就定居在京城吧。”

顾七七得了准信儿就放心去找房子了。

这并不容易,还是早做打算为妙。

贾府在金陵老家留的人可不少,这一往一返的办起案来可没那么快,所以预想的尽快结案并没有到来。

黛玉只能一趟趟地往狱里给大家送棉衣和吃食。

顾七七也忙,和赵老汉一起天天找合适的房子。

好在有牙行这等中介场所,只要跑得勤快些,总会有收获。

顾七七知道庄子很贵,可还是不死心地向牙行打听了一下价格。

牙行的人见顾七七来得勤快,倒也答了:“看地界和大小,京郊的庄子便宜的十几万两,贵的上不封顶,没个二三十万两买不到的。”

听得答案,顾七七差点没撅过去。

楚渊!

还是楚渊大方。

就几个镜子,真没亏待她。

如果按照牙行的说法,怡红院、潇湘馆这种院子,每座都值30万两,换算成人民币怎么也得九千万一座院子。

贾府果然豪,这么算下来东西两府的固定资产怎么也值百亿以上了。

果真富有,不过下场就那样:一片白茫茫。

黛玉有多少钱,顾七七最清楚。

经过反复衡量和实地考察,最后找了一处紧邻白鹤书院的清静小院儿。

是一栋独栋小院,可也不便宜,值二万多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也有八百多万了。

就这,还不是最贵的,只能算中等偏下。

位置还算不错,起码安全上有保证。

黛玉都没去看院子,更没细问,只是跟着牙行办了所有手续并付钱。

黛玉付钱时尤其爽快、大方,一副打心眼里不在意钱财的潇洒模样。

顾七七看得好笑,转念一想也明白了。

黛玉可是真正的小仙女,这些身外之物真不值当她惦念一丝一毫。

买完院子,黛玉手里估计只剩下六千多两银子。

顾七七并不慌,赚钱还不是小事儿一桩。

小院子打扫干净,日用品一买,也没做多讲究,挑了个最近的吉日,一行人直接搬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1章林黛玉的小丫环(13)(第2/2页)

起码是自己的家呀。

不再居无定所,心安啊。

黛玉搬进新家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把顾七七和小红的卖身契一并销了。

本来想着紫鹃和她的家人也别再签身契了,以后各奔前程也方便。

结果,紫鹃和家人跪了一地,哭着喊着要签身契。

顾七七理解,他们做了一辈子下人,没房、没地、没恒产,去外面哪里找得到工,还不是继续做下人。

做生不如做熟,哪里舍得林黛玉这样的好主子。

再说女儿紫鹃是打定主意跟着林姑娘,他们一家子将来肯定是陪房,走去哪里?

黛玉也想把傻大姐的身契一并销了。

奈何傻大姐不同意。

哇哇哭着、喊着:“姑娘是不要我了吗?”

黛玉能如何。

“要,怎么会不要你,那你的身契也就不销了。”

顾七七可不想当丫环,哪怕是林黛玉的丫环也不行。

林红玉是个有理想的少女,就等着贾芸出来呢,倒是不推辞,欢喜应了。

顾七七能猜出黛玉的想法。

院子买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将来还不知道如何呢?

哪里养得起这么多下人。

尤其顾七七,人小却有主意,黛玉不想误了她的前程。

一转眼,贾府的判决终于下来了。

斩的斩、流放的流放,剩下的直接放了。

当然也有不少没走出监狱的,比如王熙凤和王夫人姑侄。

因为贾家被抄不久,牵扯王子腾家也被抄了,王夫人怎么受得了,还好有宝玉牵着她的心,挺过来了。

可谁知,还是没挺住,在狱里病了,缺食少药,比王熙凤还早死几日。

巧姐也在当天就被刘姥姥接走了。

黛玉只是偷偷塞给刘姥姥五两银票,让她好好照顾巧姐。

刘姥姥的为人黛玉信得过。

黛玉知道巧姐的结局,并不多加干涉。

这钱也只是让刘姥姥少受些苦罢了。

不过,今生的王熙凤要幸运一些,黛玉出钱把人好好安葬了,剩下的人先跟着黛玉一起回了小院。

黛玉也想大家先安顿下来再做具体打算。

这段日子,黛玉没少往牢中送物资,可这些太太、小姐、公子,甚至大丫环哪里受过这些苦,一个个憔悴、虚弱得不行。

小孩子也有受不住生病的。

紫鹃承担起了首席大丫环的任务,张罗着灶房烧水,大家轮流洗澡、吃饭、请医、问药,忙得团团转。

因为之前在狱中都见过几次面了。

贾府众人对黛玉的大体境遇倒是有所了解,所以对这个小院子一点都不好奇。

实在太小了。

大家情绪都十分低落,也无心交谈,忙忙碌碌一下午粗粗吃过晚饭都沉沉睡去了。

好在这个时候,每间房都有一大铺炕,挤挤倒也将就住。

就这样休整了三天,生病的孩子都好利索了,全体人员一起开会聊聊今后打算。

比如李纨早就有了想法。

她早就打定主意守着贾兰,供他读书,重振贾家富贵门楣。

贾府因谋逆罪被抄没家产,李纨母子虽未直接涉案,但肯定少不了受牵连。

李纨一直恪守‘嫁贾随贾’的风俗,又担心贾家罪臣身份连累娘家名声,招惹祸患。

所以她根本没打算投奔娘家。

最后她会搬到了贾家祖坟旁的空屋子居住。

母子俩借田耕种,完全能维持生计,甚至还供养了贾兰读书。

倒也符合‘罪眷不得离京’的管制,又实现了秦可卿‘祖坟周边置田产’的遗愿。

黛玉不会眼睁睁看着李纨再受饥饿、衣食无着之苦,可对她还是有些怨的。

李纨对族人冷漠,眼睁睁看着巧姐沦落风尘不理不救。

太过功利而轻情义。

所以黛玉只给她二百两银子便罢了。

想必以后也不再有交集。

贾兰注定紫蟒加身,李纨也会因儿子显贵受封诰命夫人,但她依旧荣华短暂。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因她的过多参与,再改变了既然结局,没准李纨还不乐意呢。

【此章为:‘熙熙已断奶’;打赏的催更符*2加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