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 > 第4章 牛肉烧笋干

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 第4章 牛肉烧笋干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31 01:43:54 来源:源1

第4章牛肉烧笋干(第1/2页)

周淼骑二八大杠,载着赵铁英和周沫沫回去。

周沫沫坐在前杠上,不忘歪头冲周砚摆手,奶声奶气地喊:“锅锅,我回去啦。”

“好。”周砚笑着应道。

这辆二八大杠不光是代步工具,更是他爸的运输车,每天拉几百斤牛肉赶场靠的就是它。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自行车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自行车票。

“今天的周砚,好像哪里有点不一样。”赵铁英搂着周淼的腰,笑着说道。

“感觉变成熟了,对幺女也亲近了些,当了英雄是不一样。”周淼应道。

“今天这面是真好吃,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他硬是学到些本事。”赵铁英的笑容愈发灿烂,不过很快又有些疑惑道:“不过他的手艺是跟着肖师傅学的,要是厂食堂的面也做的那么好吃,王老五的面摊怎么还会有人来吃呢?”

“是有点奇怪哈……”

……

“周砚,你这饭店是不是准备盘出去啊?”周砚正准备进门,王老五的声音从后边传来。

周砚眉头一皱,转身。

看着身高一米五六,地中海发型,体型微胖,笑容精明的王老五。

周砚:“谁说的?我这饭店开得好好的,不盘。”

王老五脸上的笑容一凝,急道:“你这一天一个客人都没有,也能叫开得好好的?做生意哪有这么做的,就算你爸妈有钱,也经不住你娃这样造啊。虽然叔的话有时候不中听,但是……”

“不中听就憋着,离我远点最好。”周砚往后退了一步,“我这个人有密集恐惧症,最怕心眼子多的人。”

王老五的面摊就开在丝绸厂门口,和周砚的饭店门对门做生意,周砚知道他没安什么好心,不然他妈先前也不会把他骂一顿。

他又笑道:“有空关心我的店,不如关心哈自己脑壳还有几根头发,我这饭店明天开始改卖面,你怕是头发会掉得更快了。”

周砚说完转身进店,把门一关。

“卖面?”王老五懵了一下,琢磨透周砚的话,不禁恼羞成怒:“这败家子连面条都不知道上哪买,还要卖面?当真以为开面馆那么简单,他这饭店不出半个月肯定垮丝!”

15元一个月租金的铺子他不惦记,但周砚打的八仙桌和条凳他可眼馋着呢,到时候压价收几套,不比自己找木匠做划算多了。

周砚进厨房盘点了一下食材,面粉还有十斤左右,够明天用的。

辣椒、笋干和葱、姜等配菜配料得今天提前备着,明天一早拿了肉才来得及烧浇头。

出门前,周砚先把手头的钱盘点了一下,他原本就有3元8角5分,他爸给他偷偷塞了2元,周沫沫友情赞助5分,他妈又给他拿了10元4角,总计16元4角。

钱不多,但全是一元五毛的票子,拿在手里厚厚一叠。

这就是周砚的全部家底,也是他翻盘的本钱,更承载着爸妈对他的期待。

周砚揣着钱出门,给门挂上锁,便出发采购去了。

等他提着大包小包的菜回到饭店,天色已经擦黑。

“自行车好啊,等赚钱了,还是得先买辆自行车。”周砚把大包的笋干和菜放在八仙桌上,甩了甩发麻的手,端起桌上的凉茶壶就是吨吨吨灌了几大口。

采买食材要跑的地方太多了,全靠十一路公交实在累人,这个时候想要有辆二八大杠的心情达到了巅峰。

五毛五一斤的笋干他买了十斤,一毛五的小米椒和二荆条各买了一斤,萝卜和莴笋各买了五斤,花费一块,拢共花了六块八,他从柜台后边取出一本账本,把账记上。

给自己简单做了碗面疙瘩吃了,找了两张大红纸和一支毛笔。

一张写新菜单贴墙上,就三种面条,一碗六毛钱,明码标价。

一张写了个新招牌,用木板钉了个展示板,明天摆门口招揽客人。

抓了两把笋干泡着,又把萝卜切成长条泡在泡菜坛子里。

系统给的新手礼包不光有三道面,还有一份泡菜秘籍,今天泡,后天就能吃。

做完这些,他便早早洗漱上楼,沾床就睡着。

……

第二天天没亮,小周师傅就起床出门买菜了。

对于赚钱这件事,周砚始终抱有十二分热情。

没办法,穷怕了。

他拿着虎头牌手电,循着记忆去周村堰坎头屠宰场,周淼已经把他要的一斤吊龙和一斤牛腩,还有十斤牛骨准备好了。

吊龙和牛腩按1.5元一斤给他算的,比外边的牛肉摊便宜了1元,牛骨没收钱,这才是亲爹啊!

回去的路上,又顺道去石板桥头从章老三那里取了提前预定的一斤精肋排。

“周二娃,今天怎么就要一斤仔排?猪脚杆、五花肉那些不要了吗?”章老三看着周砚有些疑惑,这段时间周砚可是他的大客户,每次来不光要买肉,连猪腰、猪肝、肥肠这些也没少要。

“章叔,我改卖面了,买排骨做红烧排骨面,你这边忙完了过来吃面嘛。”周砚笑着应道。

章老三跟周淼关系不错,今天这排骨给他算的一块九一斤,比别家要便宜两三角钱。

刀儿匠是川菜馆重要的供应商,搞好关系非常有必要,何况还有父辈交情在里边。

“要得。”章老三应道,低头继续分肉。

周二娃饭店刚开业的时候,周淼喊他去吃过一顿,他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难吃的川菜馆子,简直是在糟蹋肉嘎嘎。

回去的路上,周砚又花3毛钱买了两把小青菜。

老乡一早去地里掐来卖的,用稻草拴着,一把能有一斤多,叶子上还带着露水呢,相当新鲜。

回到饭店也才五点钟,牛腩和排骨都得炖挺久,牛骨汤更是要提前炖好,他可不敢耽搁,把排骨斩成大小均匀的段段,又把牛腩切成大小均匀的块块。

起锅烧火,开始准备红烧牛肉和红烧排骨,中间的汤锅则是炖上了牛骨汤。

锅热下油,先把牛腩下锅煸炒出油脂,表皮微微泛起焦黄,下入豆瓣、姜、蒜、花椒,翻炒上色,再加入少量八角、山奈和桂皮,烹入料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章牛肉烧笋干(第2/2页)

香味出来后,加水没过牛肉,加盖煮一个小时。

等牛肉软烂,下入切好的笋干,香浓的牛肉汤汁浸没笋干,小火慢慢炖着。

咕嘟咕嘟,肉香四溢。

骨汤一次次瞥去浮沫,一锅浓白的牛骨汤已经成型,敲断的牛骨让汤变得更浓郁。等汤煮好了,牛髓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看着时间,周砚又把面先和上,免得一会上客了来不及。

另一边锅里,排骨裹着浓稠的酱汁咕嘟冒泡,立马出锅,装入提前准备好的大陶碗。

切成拇指头大小的排骨,块块分明,裹满了酱汁,看起来相当诱人。周砚决定试吃一块。

酥软的排骨夹起来颤颤巍巍的,入口一抿就脱骨,微甜的酱汁浓厚而不发腻,肉香与香料的交织相得益彰,排骨中带着的油脂更是点睛之笔,呼啦一口,灵魂都升天了。

“我简直是个天才!”周砚眼睛一亮,这红烧排骨把他惊艳到了,一次成功!

大陶碗放在灶台上保温,周砚片刻不停,麻利涮锅,开始炒双椒牛肉臊子。

等双椒牛肉臊子出锅,那边红烧牛肉也收了汤汁,可以出锅了。

周砚尝了一块笋干,笋干切的比牛肉块稍小,吸饱了醇厚的牛肉汁,又脆又香,实在美味!

四点起床,忙活到六点半,周砚实在是饿的心慌,赶紧给自己煮了一碗拉面,碗底先调味,奶白的牛肉汤两勺,三两面,再加一勺红烧牛肉笋子。

热乎乎的一碗面下去,连汤都喝了个精光,浑身上下立马暖和起来。

这碗红烧牛肉面实在是太顶了,无可挑剔。

而且这道笋干烧牛肉,就算是单独拎出来,也能当饭店的招牌菜,绝对下饭!

面臊子和浇头备好了,周砚提着昨晚写好的招牌,立在饭店门口。

嘉州丝绸厂开在苏稽镇青衣江畔,是嘉州的纳税大户,厂里职工两千多人,其中女工占了八成,自办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福利那是相当好,苏稽镇的人都以在丝绸厂上班为荣。

这会天已经亮了,工人们骑着自行车来上班,有的停下在厂门口的地摊上吃碗面或是包子,更多的则是去厂食堂解决早饭。

厂食堂有早餐供应,而且用票的话更便宜,一碗素面才一毛钱,比在外边吃划算多了。

周砚提着木牌往门口一站,立马引来了一些年轻女工的注意。

他身高一米八,身姿挺拔精壮,利落的板寸头,配上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哪怕身上只是穿着件白色棉布衬衫,蓝色劳动裤,腰上还系个围裙,年轻姑娘们还是忍不住多看两眼。

“周砚长得可真俊啊,腿也长,比电影演员还好看!”

“俊也不能当饭吃啊,好好的食堂学徒不当,非要去当个体户。”

“周砚长得好看,但做菜是真难吃,改卖面肯定也不好吃。”

“咱们厂还有谁去周二娃饭店吃饭啊?厂食堂的饭菜再难吃,不也比他做的好吃多了。”

……

姑娘们嬉笑着从周砚身边骑过,眼神大胆,却没一个停下来的。

那些话落到周砚耳朵里,脸上的笑容有点绷不住了。

小周可真行,把口碑做得死死的,看样子今天想开张可能都有困难,餐饮行业做的就是一个口碑。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啊。

反观对面王老五的面摊,这会已经有七八个客人了。

“周二娃,你这面怕是卖不脱哦。手艺贵精不贵多,你这样啥子都卖肯定不得行,要对客人负责的嘛。”王老五抓着面往锅里下,还不忘嘲讽周砚两句,脸上的笑根本藏不住。

周砚卖面就是来跟他抢生意的,王老五找到机会自然是要揶揄他两句。

“王老五,你张着嘴巴哇哇叫,口水都喷锅里去了,这恐怕不得行哦,还是要对客人负责的嘛。”周砚可不会惯着他,也是笑眯眯地接话。

正等面上桌的客人们闻言,纷纷探头向王老五看来,面露关切之色。

王老五脸色一变,连忙摆手道:“没有没有,那小屁娃乱说的。”

周砚嘴角微微上扬,商战嘛,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吵架赢了并不能给周砚带来客源,他站在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工人从身边经过,脑子里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扭转口碑,给饭店引流。

手段和方法倒是不少,比如推出免费试吃,免费的肯定有人会尝试,用实力来打破质疑。

或者在门口砌个灶台,现炒浇头和现拉面条,那肉香只要飘散开来,识货的老饕自然会找上门来。

方法都是简单有效的,就是费钱。

而周砚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今天准备的三十碗面都得卖出钱,不然三天后的房租他可交不上了,总不能又让爸妈去给他借钱吧?这话他可开不出口。

厂门口的人流量越来越大了,王老五的面摊都上两轮客人了,周砚这边张都没开。

王老五不时看一眼站门口的周砚,脸都笑烂了。

眼瞅着都七点半了,周砚估摸着今天早上是没希望了,上午得把促销计划定下来,中午就开始执行,不然今天准备的浇头和面就废了,亏得更多。

这时,两辆自行车从车流中驶出,停在周二娃饭店门口。

“林副厂长,这儿就是周二娃饭店。”其中一人开口说道。

周砚循声看去,来人是两个中年男人,右边那位身材微胖的他认识,缫丝车间主任赵东,平时喜欢来食堂吃小灶,口味颇重。

左边那位身材高大,穿着深灰色的中山装,内搭的确良白衬衣,国字脸,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钢笔插袋,手腕上一只上海牌手表,颇有知识分子气质。推着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车子前边还绑着一团红绸花。

这是前年调来的林副厂长林志强?

“周砚同志是吧!”林志强把自行车停好,激动上前两步抓住了周砚的手,大声道:“我是林志强,昨天你救了我外甥女,我来感谢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