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463章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第463章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簡繁轉換
作者:丰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3 03:16:20 来源:源1

第463章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第1/2页)

循环利用,这又是一个超新的词,这个词甚至让百官无法理解。

什么叫循环利用,他们根本就没这个概念。

治沙治水还好说,其实历朝历代都在干。

只不过,由于以前的政局问题,国库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是哪里出了问题干哪里,或者哪里有军事需求就干哪里,平时顾不上这方面。

可这个循环利用,是真的摸不着头脑啊。

看百官一脸懵逼的样子,李承乾微微笑了笑。

他没有怪他们,这个概念的确太过于超前了。

“所谓循环利用,朕还是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说,南方的稻田里,会滋生一些浮萍和杂草,一般需要经常清理。

否则,一旦雨季来临,很容易导致田坎崩裂。

这种情况下,若是在田里喂鱼呢,尤其是喂一些食草性的鱼类。

不用担心秧苗被食草性的鱼类吃掉,因为水稻长大之后,对于鱼类来说,是非常粗糙与难吃。

在插秧的时候,几乎同一时间放鱼苗就行了。

同时,还可以养一些鸭,吃田螺的同时吃一些鱼,鸭也长大了。

鸭子拉出的粪便,经过水的发酵,又成了水稻的营养。

同时,也成了一些食腐性鱼类的食物。

什么水稻收割之后,底部的桩可以就地在田地里焚烧,杀灭一些虫卵。

在水稻种植之后,如有必要的话,也可以用一些草木灰撒在水稻苗上,以此来防止虫害。

这个,是一种最简单的循环利用。

即,地里生长的东西,在地里直接循环。”

百官们奋笔疾书,有些懂农业的官员,更是连连点头。

实际上,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如此系统的理论,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再说说,家庭的小循环!

以南方举例,现挖的荷塘可以喂鱼,浅一点的可以栽藕,也可以喂一些鸭子。

家里的垃圾,可以沤肥的用来沤肥,可以焚烧的用来焚烧,草木灰再撒到地里增肥,以及杀虫。

以后有了一些剩余的食物残渣,也可以倒入荷塘之中喂鱼。

同时,由于各种来自他国的新型杂草,能够急速的繁育,就可以大量的养猪。

猪拉出的粪便经过发酵,就是上好的肥料,可以用来肥田。

民众为了烧火,去各种山林里面,把地面的树叶或者枯枝,全部给带走,就不容易引发山火。

在能够栽种竹子的地区,大量的栽种竹子,竹制品可以做成多种东西,由于其生长极快,又不怕过度使用,可以随便加入任何循环之中。

总而言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地的官员也好,当地的百姓也好,都可以琢磨。

如何能做到内部循环,物尽其用。”

百官们连连点头,这是对的,这个的确没什么毛病。

原来这种东西,就叫做循环利用。

“从一地,再到一家,现在再来说一个国。

破铜烂铁的回收再造,这是一个循环再利用的过程。

虽然这个过程之中,可能相应的成本提高,甚至比新开的矿还高。

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我们还有子孙后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3章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第2/2页)

不能为了发展,就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地烂摊子。

试想一下,以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可能各种东西都会大大的便宜。

甚至哪怕是一些铁器,或许都会出现随意乱丢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会污染土地?

一点点不可怕,但是无数个一点点呢?

百万人丢,千万人丢,甚至亿万人丢。

到那个时候,遍地都是垃圾。

而且这些垃圾,可能十年百年,都不能被自然重新消化。

到那个时候,子孙喝一口水,水中蕴含着各种各样微量的毒。

子孙吃一口饭,那水稻或者麦,由于根部扎根在这些有毒的东西中,也同样蕴含着微量的毒。

甚至呼吸一口气,连这个气中都蕴含着各种微量的毒。

如此,一代又一代。

先体质怯弱,随后百病丛生,最后人灭绝,都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在这最初的时候,这些看似无稽之谈的东西,都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

否则,一旦泛滥的话,想要纠正都会变得很难。”

百官们嘴巴微微张开,满脸不可思议。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李承乾居然想到那么远去了。

那可能都不知道是几百年还是几千年后的事情,居然都被李承乾给想到了。

但这个逻辑推理之下,是十分有可能出现的,这又是不可否认的。

“诸位爱卿,这个循环利用,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自然产生的东西,自然消化循环。

工业产生的东西,那就工业自己消化循环。

不要给脚下的大地,增加额外的负担。

为子孙后代的千秋万世,从你我做起。

不能图一时之快,也不能图一时之需。

要搞起这种循环,或许会需要更多的钱,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

但,必须要搞,从一开始就要搞。

因此,刘德威,根据朕刚刚说的这些,立一部环境保护法的大纲吧。

其中的内容,根据实践慢慢来就好。

对于坑害子孙后代的行为,刑法一定要重判,从重处理。”

“臣,遵旨!”

李承乾可不想后面,出现烧柴火污染环境的笑话。

更不想让大唐成为一个追逐利益,被资本操纵的国度。

到那个时候,就是你坑我,我坑你,坑到最后大家一起玩完。

只要大家还需要吸一口气,还需要吃东西,在大环境都已经完蛋的情况下,死的越晚越痛苦。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因果报应,无声无息之间,就变成了注定的命运。

在这个最初的时代,李承乾想要建立起一个大大小小的内循环,从每一个层面,做到内部的循环消化利用。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为了人能够更好地生存在这里,让万物能够有序的发展。

为此,如果没有必要的话,他都不想动深层的煤,包括天然气。

后世的教训历历在目,动它们会形成死局。

为什么后世说缺水,就是动它们形成的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