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22章 上市要求

崇祯重振大明 第122章 上市要求

簡繁轉換
作者:凤凰北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31 13:26:08 来源:源1

“六必居有韭花酱没有?”

朱由检向左右询问道。

尚膳监掌印邹义,急忙往六必居进献的酱菜看了一下,回道:

“没有。”

“六必居没有韭花酱。”

“但是其他酱园,制作有韭花酱。”

以韭花酱搭配羊肉,据说和忽必烈有关系。当年蒙古入主中原,自然把这种习惯带来了。

京城的酱园之中,有的就制作韭花酱。

朱由检尝了一下,发现味道还可以,命令道:

“草原上的人喜欢这个,可以多出口一些。”

“选几种送给这次作战的有功之臣,听听他们的看法,好好调调口味。”

“务必要要让顺礼王、顺义王等顺天贵族,都喜欢大明的韭花酱。”

又想着后世自己吃火锅时常用的调料,朱由检询问道:

“有芝麻酱、花生酱吗?”

“香油、麻油、辣椒油、蚝油在哪里?”

这些东西,有的已经出现,有的还没有踪迹。

像是花生酱,因为美洲花生传入大明的时间还不久,自然没有人制作花生酱。

蚝油这种清末出现的调料,连踪影都不知道在哪里。

倒是辣椒油,因为前段时间评选国宴菜肴时掀起的辣味菜品热潮,被一些厨师研究出来了。

还有很多辣味酱菜,这次就出现在酱菜贡品评选里。

朱由检欣喜地看到,六必居在甜酱黄瓜等传统酱菜之外,还开发出甜辣白菜、甜辣萝卜干,和他后世吃到的辣白菜、辣萝卜丝儿很相似。

这让他很是高兴地道:

“这个甜辣白菜要选为贡品,给仁亲王世子送去一些。”

“他们朝鲜人应该喜欢这种酱菜。”

又吩咐道:

“朝鲜北部寒冷,适合种植白菜。”

“选出高产的白菜种子送过去,让东江领等地种植。”

“辣白菜的制作方法,也要一并传过去。”

打算让朝鲜人提前几百年,喜欢吃上泡菜。

并且吩咐写出《农政全书》的徐光启,专门为辣白菜题字赋诗,赐给六必居掌柜。

郭大年见到六必居精心制作的辣白菜受到皇帝褒扬,还专门赐给藩国、让内阁大学士题字,高兴得连连谢恩。

不枉他得知皇帝喜欢吃辣后特意制作出甜辣白菜,如今果然是一鸣惊人。

皇帝提到的芝麻酱、辣椒油,也被他记在了心里,打算花时间好好研制,争取制作出来做贡品。

和他一样想法的还有很多人,这些京城酱园的掌柜,都打算在这种新酱菜上发力。

传统的甜面酱、甜酱黄瓜他们比不过六必居,这种新的酱菜,他们未必会输于人。

一些出身沿海的酱园掌柜,甚至打算在老家开分店,专门研制耗油等海鲜制作的酱菜。

可以说,朱由检随口的几句话,就让大明未来的调料界,发生很大改变。各种新酱菜、新调料层出不穷,丰富大明人的味蕾。

各种菜系,也在这种丰富的调料下,逐渐完善起来。例如四川人就研制出豆瓣酱,找到了川菜的灵魂。

这次评选,对朱由检来说只是小插曲。让他没想到的是,还有意外收获在后面。

“六必居想要上市,在证券交易所出售股分。”

“是他们主动要求的,还是你们逼迫的?”

仔细询问着这件事,朱由检来了兴趣。

在金属交易所大火之后,因为韩爌提出可以让辽东土地券流通售卖,他就让皇资委成立了一个证券交易所,交易盐引、股票等政权。

但是和金属交易所负责确定金银铜兑换价格不同,盐引这类的东西,盐商和权贵有自己的传统渠道换。股票这时候更多的是熟人合伙,不会对外人随意售卖。

再加上朱由检为了保护有功将士的权益,对土地券的交易定得很严格。

所以证券交易所,现在根本没有核心的交易商品。

这也让它在京城金融市场上有些不温不火,远没有金属交易所,被朝野上下关注。

朱由检原本打算在年后发行京报集团、东宁集团下属公司的股票,用这些公司的收益,把大明的富人吸引到里面。

没想到六必居不知为何想要上市,这让他对此非常感兴趣:

“六必居经营得这么好,这次还有几种酱菜被选为了贡品。”

“他们缺钱可以去顺天银行贷,为何想要上市?”

主管皇室资产委员会、负责资本运作的涂文辅,笑着回应皇帝道:

“六必居缺钱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他们有些顶不住压力。”

“它的名声太大了,驸马齐家、苏州申家,都有意向入股。他们如果全拒了,那就太过得罪人。”

“所以就想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招股,筹集资金扩大生产。”

朱由检听到这里面的内情,对齐家、申家的做法,很是皱了皱眉。他们在京城都敢这么做,在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让他内心感叹道:

『大明的营商环境,还是需要改善啊!』

吩咐涂文辅道:

“派人警告一下这些家族,让他们不要强买强卖。”

“还有,对于皇宫供应商,还有在皇资委下属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要特别予以保护。”

“任何人的财产只要合法,那就不能被侵犯。”

这是他之前就提出的,如今再次强调。

这样一年一年的说下去,情况总会改善。

当然,他更期望有钱的商人捐纳爵位,那样皇室更有理由和动力保护他们。

具体到六必居的事情上,朱由检道:

“年后初八,朕打算把一些内廷控股或参股的产业,拿到证券交易所上市。”

“六必居上市的想法很好,争取再选几个企业,凑上八支股票。”

“这几支股票一定要选好,争取让证券交易所热起来。”

作为京城最有名的酱园之一,六必居显然是优质股,朱由检允许了这支股票上市。

但是涂文辅却有一些顾虑,说道:

“京报集团和东宁集团等内廷的公司,都有一成红利作为奖金和保险。”

“六必居这些商家却没有,臣担心上市之后,对内廷企业的股价不利。”

这确实是有可能的,毕竟这一成红利拿出去,其他股东就只能分享九成了。对于股价来说,自然颇为不利。

朱由检听着涂文辅的想法,盯着这个人道:

“那么涂卿的意思,是把这一成红利取消,还是让六必居等上市企业也这样分红利?”

“难道涂卿不知道,朕办企业的目的?”

涂文辅当然知道,皇帝办企业不止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获得影响力。

例如京报集团,就让皇室获得了舆论上的主导权。如今京城上下,谁不称赞皇帝是个明君。

东宁集团那就更不用说了,是把郑芝龙等人的势力,都拉在了里面。

如果在分出一成红利后再取消,估计那些分享利益的海盗还会反。

所以涂文辅道:

“臣以为应该让六必居等企业,同样遵守这个条例。”

“把职工分享一成红利的要求,加入上市规范里。”

“这样大家都一样,自然就不会影响股价了。”

“而且强制他们交纳保险时,还可以指定内廷的保险公司。”

保险这个新东西,也是当今皇帝发明的。在内廷企业越来越多,都按要求把百分之五红利作为保险后,专门的保险公司,自然应运而生。

如今内廷的企业,都把相应的资金,存在顺天银行。顺天银行下属,已成立保险公司。

涂文辅就想利用控制证券交易所的机会,要求上市企业,必须交纳保险。

这样皇资委就能在证券交易所的手续费之外,挣到另一笔钱。拿着这笔钱用于放贷或资本运作,都能得到很多收益。

朱由检听到涂文辅竟然有这么超前的想法,对他很是称赞。又有些顾虑地道:

“强制私营企业分红可以吗?”

“他们会不会因此不上市?以后仍旧在私下里交易股份。”

涂文辅恶狠狠地说道:

“那就立法禁止它,凡是不在交易所交易、没缴纳印花税的股份交易,官府概不承认。”

“以后他们想交易股票,只能到证券交易所来。”

朱由检这下对涂文辅彻底刮目相看了,觉得这个人真是个人才。难怪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把应天银行在整个南直隶铺开,自己把他调回京,就是因为开拓时期需要这样敢想敢干的人。

所以他赞许道:

“卿的想法不错。”

“这一条可以在顺天府试行,以后再推广到北直隶。”

“不向朝廷缴税,朝廷自然不会保护。甚至查出偷税漏税行为后,还要依法惩治。”

“这一点,你要和户部、工部好好商议,制定个公司章程来。”

“以后私营企业和上市企业,都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把董事会、监事会、财务报表、纳税记录、劳动保护等方面,都纳入上市要求。

并且在股东大会之外,还成立职工大会。由股东代表、职工代表出任监事会成员,增强他们在企业的权力。

朱由检打算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这个资本主义刚刚开始发展时,就分给劳动者利益和权力,缓和劳资矛盾的同时,用他们牵制资产阶级。

免得资产阶级有钱之后,就想着谋取更多的权力,在大明闹起革命来。

——

六必居掌柜郭大年,听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还有这么多麻烦后,心里也有些犹豫起来。

他先前只是觉得在证券交易所出售股份有保障,可以不得罪那些权贵。哪想到上市还有这么多要求,这让他顿时有些退缩起来。

原家本来就不怎么想扩充股份,在听到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职工大会等要求后,更是头都大了,反对道:

“要是这几个会成立了,以后六必居还是谁说了算?”

“干脆咱们就不上市,就守着现在这摊子。”

“有皇宫供应商的招牌在,还有徐学士的题字,我看谁不开眼地过来。”

赵家的主事人赵立仁比较年轻,想法也比较多。他说道:

“现在退缩,可不止是得罪京城的权贵,还会得罪皇资委。”

“那可是掌管整个内廷资产的委员会,像内阁四大委员会一样有权势。”

“要是得罪狠了,咱们六必居难道还想在京城开下去?”

皇资委的成立,并不为外人所知。六必居这几个东家,还是联系证券交易所打算上市时,才知道这个隐藏在内廷的巨鳄。

涂文辅甚至都没有做什么动作,只是靠以前阉党三号人物的身份,就让他们深感敬畏。

原家的主事人这下也没话说了,他之前还想着六必居成了皇宫供应商,皇帝还命内阁大学士题字,不用担心京城的权贵强行入股。

但是如果得罪了涂文辅这个大太监,那可不是皇商身份能不能保住的问题,甚至连性命都可能有危险。

涂文辅在天启朝的时候,可是飞扬跋扈得很。当年他力压户工二部成立户工总部,强买戚臣李承恩宅大创廨宇。

六必居一个小商家,如何敢得罪此人?

赵立仁这时又说道:

“其实上市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可以改为有限责任公司。”

“你们注意‘有限’这两个字没有,它规定公司可以破产,股东只承担有限的责任。”

“就是说,六必居以后如果倒了,咱们也只是承担有限的责任,不用把家底全部赔进去。”

“官司打到法庭上,咱们也不用赔钱。”

这让郭、原二人,都注意了起来。

之前他们没在意上市要求里面的小条款,如今方才发现,这里面每一个字都不简单。

有限责任公司和破产,对于经商的人来说,可谓是极大的利好。意味着他们不用每一次创业,都要把所有家底押进去。出现问题之后,一家人都要承担无限的责任。

这让郭大年觉得改成有限责任公司好,原家的主事人更是在想着上市后套现一部分股份,投到其他产业,六必居就算倒了,也牵连不到家里。

六必居这三家主要股东,就这样又统一了意见,打算按上市要求,把店铺改造成企业。本章完

:.0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