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0章 柔道之祖陈元赟

崇祯重振大明 第80章 柔道之祖陈元赟

簡繁轉換
作者:凤凰北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31 13:26:08 来源:源1

外国语学堂的学生被允许参加顺天乡试,让京城的一个群体同样兴奋起来。

这个群体就是留学生,是朱由检登极以后,逐渐出现的人员。

大明自洪武以后,对留学生是不够重视的,外国人想来大明留学很难。

但是朱由检登极后,却改变了这个政策。因为他要鼓励贵族前往海外开藩,不可能剥夺他们参加科举的权力。

所以太学、武学和各大学堂,都被允许招收藩国人员。这些学堂获得参加顺天乡试的许可,也和藩国人员需要参加科举不无关系。

理藩院因为负责藩国事务,如今已经在绸缪着制定藩国科举的规矩,甚至打算把各个藩国按照位置,纳入南卷或北卷。

但是因为兹事体大,一直没定下来。现在能确定的,就是翻译总署变成理藩院和太常寺共管,外国语学堂同样。从这个学堂出来的学生,大部分也被理藩院招揽。

作为教导外国语言的学校,外国语学堂的老师有很多外国人。招收的留学生也是最多,是很多外国学生的首选。

朝鲜世子李汪前来京城朝贡后,被皇帝安排去太学读书。并且指定太学司业林焊、还有新任祭酒刘宗周,作为他的老师。

但是他的随从,就没有这个待遇了。除了一些权贵的子嗣因为身份被恩荫入太学读书,更多的却被安排去外国语学堂,在朝语系学习。

对此朝鲜众人很是不满,因为他们自认小中华,从来不把自己当外国人。大明皇帝设立外国语学堂,还在翻译总署设立朝鲜馆,在他们看来是把朝鲜当外人。

无奈去其他学堂考核的时候,他们虽然会写汉字,还知道汉字的读音,但是口语就是不过关,学识更比不上大明秀才。只能扭扭捏捏,享受大明的优待进外国语学堂学习。

金自忠是汉话说得比较好的、学识也很精深,他从同学那里得知外国语学堂的学生可以参加大明科举后,立刻认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能在大明拿到举人甚至进士身份,那他回国后就是无可置疑的大儒。甚至有可能留在大明,成为大明官员。

这让他颇为动心,打算参加顺天乡试。

但是在询问外国语学堂的老师后,他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因为大学生参加乡试的章程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外藩或外国学生是否能参加科举,更是没有规定。

金自忠焦急之下,当即去找朝鲜世子李汪。希望自家世子,能争取到这个机会。

李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他是当今朝鲜国王李倧的嫡长子,在天启五年加冠成为世子,天启七年十二月和姜硕期之女成婚。

去年大明正式册封李倧为朝鲜国王后,他也成为了大明认可的王世子。因此在今年朝贡时,被派遣到大明朝觐。

朱由检对他颇为礼遇,因为此时的大明,需要稳住朝鲜。

他下旨按靖江王的规格对待朝鲜王,允许朝鲜王以郡王的身份,享受亲王待遇。

李汪的住处,也被安排在诸王馆。并且在京西诸王府赐宅五百亩,营建朝鲜王府。

李汪对此是颇为受用,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大明皇帝对自己竟然如此厚待。

在来大明之前,他是把自己当做藩国质子来看的。哪能想到自己完全被当作了王世子,可以在京城随意游玩。

在大明皇帝的安排下,他很快就融入了勋贵之中,和那些王公世子,相互交游往来。

朝鲜国王李倧得知后,也专门派人夸赞他,并且带来了金银,修建朝鲜王府邸和使馆。

李汪受此鼓励,更用心地结交大明权贵。为了显得自己不是番邦外人,他现在全身上下都穿大明冠服,并且在老师林焊请来的鸿胪寺官员教导下,改变说话的口音。

几个月时间下来,单从外表看去,他已经完全是个大明人。说话时也是标准的南京官话,甚至比很多大明官员更标准。

金自忠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一个武道馆中,观看武道比赛。

这是京中最热门的赛事,很多权贵子弟为了给开藩准备人才,也为了给枯燥的生活找点乐子,在当今皇帝的鼓动下开办武道社。

武道协会给各个武道社划分了级别,并且组织各种项目的比赛,吸引了很多人员参与。

甚至京城红灯区的赌坊,都给武道比赛设置了赔率。一些权贵甚至呼吁,要允许武道场馆赌博。

不过这件事争议很大,大部分参加武道比赛的武者,都不想让人把他们作为赌博工具。军中从武道大会上脱颖而出的将领,更是激烈反对这一点。

所以赌坊还是只能在红灯区设赌局,吸引感兴趣的人过去赌。一些赌场已经打算在内部设擂台,吸引武者和赌客参与。

李汪观看的自然不是那种比赛,他看的是一场武道协会主办的无限制格斗锦标赛。

这是各种武道比赛中,最吸引人的项目之一。

在相扑、拳击、搏击、摔击等项目相继完成体重分级,规则还越来越细后,不限体重级别、规则也最宽松的无限制格斗比赛,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实际战力的徒手格斗项目。

很多其它徒手项目的胜者,都会来参加这项比赛。他们中的优胜者会得到锦旗,还有武道协会特制的金腰带。

血气方刚的李汪,是这项赛事的爱好者之一。他和其他公子王孙一样,大喊着参赛选手的名字,神情极为狂热。

金自忠找到李汪的时候,他正咒骂台上的获胜者,甚至连“阿西吧”这种平时注意着不使用的词汇,都在口中骂了出来。

金自忠看着擂台上缠着巨大的镀金腰带、挥舞锦旗的胜利者,不知道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让自家世子如此憎恨。

但是他听着周围嘈杂的声音,却感觉自家世子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劝谏道:

“邸下,您有刘先生那样的大儒当教师,为何不向他好好学习呢?”

“请邸下修心养性,不要好勇斗狠。”

李汪听着他隐约的声音,大喊道:

“什么?”

“你要和他斗狠?”

“先斗过他的弟子再说吧,就是那几个倭人。”

指着在擂台旁为获胜者助威的几个日本人,李汪又向随行的护卫大声道:

“我们朝鲜也要组建武道社,战胜那几个日本人。”

“你们谁能获胜,我赏你们大明公士身份!”

这些护卫听到李汪的开出的赏格,纷纷都动了心。

他们身上虽然有朝鲜的官职,但哪里比得上大明公士身份尊贵——

这可是在整个大明势力范围内都会受到优待的,甚至就连审判,都需要大明皇帝上裁。

一个大明公士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们不会随意被处死。有些见机快的,已经通知家里捐纳大明公士。

不过按照大明和藩国之间定下的规矩,大明是不会随意授予外藩人员爵位的。他们这些朝鲜人想取得大明公士身份,还需要朝鲜国王认同。

如今这个权力就在李汪手里,只要他首肯了,他们就能成为大明公士。

就连金自忠这个自诩为儒者的文人,听到这个赏格都有些想上擂台。

尤其是知道擂台上的获胜者有日本弟子后,他更是眼睛都红了,对自家世子的决定无比拥护:

“武道社!”

“一定要组建朝鲜武道社!”

“让那些倭国的小矮子,知道我们朝鲜人的厉害!”

同样狂热地大喊着,声讨擂台上获胜的陈元赟。

陈元赟看着朝鲜王世子又一次在擂台下咒骂自己,心里感觉很无奈。

他在后世被尊为日本柔道鼻祖,于万历四十七年东渡日本,前几年到了江户,开始传授拳法。

也因此收了几个日本弟子,如福野正胜、三浦义辰、矶贝次郎等人。

今年大明和日本发生摩擦后,陈元赟作为在江户颇有名声的大明人,被一些幕府官员委托,和大明使臣交流。

也因为此,他从姜曰广等人那里,得知了很多大明的事情。

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去年举办的武道大会。

在知道姬际可、陈王廷等人以武扬名,从一个乡野武人成为御营将领、甚至成为皇帝的武术教练后。陈元赟顿时动了心思,认为自己也有这个实力。

所以在幕府派人前往京城朝觐时,他也带上弟子同行,在上个月抵达京城,加入了韩王组建的武道社。

已经年过四十的他,最初在擂台上是被人看不起的,认为他更适合当教练,而非上台打擂。

但是被他以柔克刚连胜几场比赛后,很多人就被打服气了。陈元赟的大名,同样也在京城武道界传开。

甚至连皇帝都听说了他的名字,把他那些以柔克刚的技艺起名为柔道,认为是武道的代表技艺之一,以后必然会发扬光大。

这让陈元赟的名字迅速向武道界之外扩散,很多人都把他视为下一届武道大会格斗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体育报》《武道报》《格斗报》等报刊,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让世人知道京城武道界出现一位强者。

这让他引来了很多武者挑战,以及外人的关注。

朝鲜世子李汪,就是关注者之一。

或许是因为他在日本的经历、或许是因为他收了日本人做徒弟,李汪这些日子一直追着他不放,一场比赛都没落下。

时不时地骂他一通,似乎是发泄壬辰倭乱的怨气。

好在他属于韩王的武道社,锦衣卫主管的武道协会也禁止私下里打击报复,他对自己的安全并不怎么担心。

不过一直被骂着也不是事儿,陈元赟在又一次获胜保住金腰带后,和韩藩管理武道社的宗人一起,在武道协会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朝鲜王世子面前道:

“承蒙王子关注,陈某不胜荣幸。”

“不知我这柔道,可入王子法眼?”

柔道是皇帝都称赞过的,李汪当然不能说不入眼。

但他还是颇为骄傲地说道:

“柔道虽然不错,但我朝鲜的花郎道,同样不弱于人。”

“朝鲜武道社很快就要开办,希望陈君那时,不要故意避战。”

然后昂头就走,不给陈元赟说和的机会。

陈元赟对此颇为无奈,倒是和他一起的韩藩宗人朱璟溧道:

“他要挑战你就接着,我们韩国不怕朝鲜。”

作为第一个移藩海外的宗藩,韩藩有底气这么说。

自从征服北海岛以来,韩藩已经从平凉府等地,移民过去数万。

这些人都是韩藩的子民,其中有不少人颇有武力。就算朝鲜武道社针对,他们韩国武道社也不惧。

陈元赟在得到社长的支持后,稍微放下了心。有朱璟溧的表态,他就不用担心朝鲜王世子的盘外招。至于擂台上面,他一身本领还没怕过谁。

不过想想朝鲜王世子身后的护卫,他感觉要多教几个徒弟。免得朝鲜武道社轮番挑战,自己身体撑不下去。

未来武道界的朝韩之战和朝日之战,开始出现端倪。

很多藩国也把武道比赛,作为相互竞争的平台。

再说李汪那边,他在放了狠话后,回到诸王馆的住处,向自己的一班下属问计道:

“陈元赟在擂台上如此厉害,甚至被认为有可能在武道大会上夺魁。”

“咱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战胜这个人?”

有的护卫说用花郎道,从朝鲜选拔武道强者。还有护卫说道:

“要不射他暗箭?”

“咱们朝鲜的弓箭手、火铳手还是很强的,大明也多有赞誉。”

“只要把他射废了,自然没法打擂台。”

李汪骂了声“蠢货”,没采纳他的建议。

他在朝鲜可以肆意妄为,但是在大明必须守规矩。

否则不用大明皇帝惩戒,他就在京城勋贵圈子中混不下去。

再说大明的报刊行业很发达,一旦射暗箭的事情暴露,他可能在报纸上被口诛笔伐,甚至会被科道官员弹劾,被大明皇帝责问。

那时事情就可能传到朝鲜,影响他的储位。

为了这种争风头的事情付出那么大代价,在他看来当然划不来。

所以他狠狠地瞪了这个人一眼,又问其他人有什么建议。

金自忠看到这一幕,顿时觉得来了机会。说道:

“暗箭伤人虽然不行,但是这位将军说得也不错。”

“咱们朝鲜的弓箭手、火铳手,就是放在大明也颇有实力。”

“邸下可招募精锐的弓箭手、火铳手,参加大明的武道大会。”

“如果在射击项目上夺到几个冠军,就能把陈元赟的风头压下去。”

李汪也觉得自家弓箭手、火铳手的实力不错,有可能在射击项目上夺魁,很是高兴地道:

“金卿说得极是,除了花郎道外,咱们朝鲜人还擅长弓箭、射击。”

“后年的武道大会,这些项目咱们都要参与。”

金自忠这时脸上才露出来难色,说道:

“陈元赟是大明人,他有资格参加大明武道大会。”

“但是咱们朝鲜是外藩,那就不一定了。”

“请邸下向大明皇帝请求,允许朝鲜参加武道大会和科举。”

把自己最大的目的,向李汪道了出来。

希望李汪能获得大明皇帝的许可,让他能参加大明科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