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再见索额图,真百官行述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三百一十一章 再见索额图,真百官行述

簡繁轉換
作者:三山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8 04:44:04 来源:源1

赫舍里府,一片忙碌景象。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府中的主人们,要去盛京守孝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迹象。

毕竟,守孝在什么地方守都可以,偏偏要离开作为朝廷所在的京师而去盛京,这本...

夜雨如织,东宫檐下铜铃轻响。沈昭立于廊前,手中握着一封尚未拆封的密报,指尖微微发冷。三日前皇后废黜、裴家流放的消息传遍朝野,京城震动,百官噤声。可他心中清楚,这场清算不过是掀开了冰山一角。真正的暗流,正在九重宫阙之下悄然汇聚。

他缓缓拆开信封,取出薄纸,字迹潦草却透着急迫:“殿下,韩烈死矣。”

沈昭瞳孔骤缩,呼吸一滞。

韩烈,靖安军统领,自幼随他习武,十年来出生入死,从未失手。昨夜尚有飞鸽传书,言已率死士潜入太湖底船坞,搜得第二批密档,正欲返程。如今竟……身死?

他强压心头翻涌的怒意,继续读下去??“贼人早有埋伏,湖底船坞设机关火药,整艘沉船炸毁。韩烈为护文书,独战七人,力竭而亡。临终前托人送出此信,并留遗言:‘地图有误,真相更深。’”

沈昭双拳紧握,指节泛白。

地图有误?那柳芸亲口所述、藏于宫裙夹层的地图,怎会出错?难道她也被蒙蔽?还是……有人在更早之前便动了手脚?

他猛地转身步入书房,命人召赵恒即刻入见。不多时,赵恒披蓑冒雨而来,面色凝重。

“韩烈死了。”沈昭声音低沉如铁,“连同他带去的三十名死士,无一生还。”

赵恒踉跄一步,险些跌倒。“不可能!那处船坞位置隐秘,除柳芸与您之外,无人知晓!”

“正因如此,才说明??”沈昭冷冷道,“我们从一开始,就被牵着鼻子走。”

他将密报掷于案上,目光如刀:“若柳芸所言属实,为何船坞早已被人布防?若她未说谎,那便是当年知晓秘密之人中,另有他人提前通风报信。而这人,不仅知道船坞所在,还能调动精锐伏击,甚至不惜引爆整艘沉船以毁证。”

赵恒额头渗汗:“您的意思是……宫里还有内鬼?且地位极高?”

“不止是宫里。”沈昭缓缓起身,踱至墙边悬挂的天下舆图前,手指一点江南,“是整个布局都错了。我们以为幽兰案只是后宫争斗,实则它是更大棋局的一枚落子。裴文远不过是执行者,皇后王氏也只是操盘手之一。真正幕后之人……或许根本不在宫中。”

赵恒心头一震:“您是说……藩王?”

沈昭不语,只是盯着舆图上那几处刺目的标记:晋州、凉州、扬州、荆州、益州??五地节度使皆由先帝旧将掌控,而这些将领,正是当年清洗降将家属政策的既得利益者。

换句话说,他们是幽兰案的受益者。

“母妃为何要留下地图?”沈昭忽然问。

“为了指引您找到证据。”赵恒答。

“不对。”沈昭摇头,“她若真想让我查清真相,为何不直接写下凶手姓名?为何要用半幅地图、玉佩夹层、宫裙缝线这般曲折的方式?她在怕什么?”

赵恒沉默。

“她在怕??**写下来的东西,会被篡改**。”沈昭眼神渐冷,“所以她只能用‘物证’传递信息,而非文字。因为她知道,宫中有一股力量,能轻易抹去任何明文记录。哪怕是一份奏折、一本档案、一封遗书,只要落入那人之手,便可化为乌有。”

“那……韩烈带去的人,有没有带回任何东西?”赵恒小心翼翼地问。

沈昭闭目片刻,低声道:“只有一块烧焦的木牌残片,上面隐约可见‘癸未年三月十七’字样。”

“癸未年?”赵恒猛然抬头,“那是……淑妃入宫第二年!”

沈昭点头:“也是她第一次执掌六宫事务的日子。更是‘幽兰案’发生前整整五年。为什么一块来自沉船的残片,会刻着这么早的日期?除非……那艘船并非二十年前所沉,而是更久之前就已废弃。”

他忽然睁开眼,厉声道:“传令下去,彻查永昌三年至七年之间,所有进出太湖水域的官船登记簿!我要知道,那几年里,谁曾频繁出入湖心岛?又有哪位大臣,曾在那段时期突然暴富或升迁?”

赵恒领命而去。

沈昭独自坐回案前,点燃一支安神香。烟雾袅袅升起,映得他面容忽明忽暗。他取出母妃遗留的日记残卷,一页页翻看。其中一段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芸儿可信,然亦须防其心软。彼曾见吾血书焚于炉中,泪落如雨。我知她不忍,故未尽言。若他日太子寻来,切记:**非所有忠仆皆无辜,非所有仇敌皆恶人**。世事如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勿信一人之言,当察全局之变。”

沈昭心头一震。

“心软”?柳芸曾见母妃焚毁血书?可她在井台相见时,从未提及此事!

他立刻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心腹暗探重返苏州,秘密调查柳芸二十年来的行踪轨迹,尤其关注她是否曾在某段时间内频繁前往城外某座废弃尼庵??据旧档记载,那正是陈妈妈“病逝”后停灵三日之地。

两日后,回报传来:柳芸确有每月初一赴尼庵上香的习惯,风雨无阻。而近十年间,她每次离开时,总会与一名老尼低声交谈良久。该尼姑法号“静尘”,原是冷宫旧婢,因触怒皇后被逐出宫,削发为尼。

沈昭当即下令:“请静尘师太入京,务必确保安全。”

又三日,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驶入东宫侧门。车内走出一位苍老比丘尼,双手合十,神情平静。

沈昭亲自迎入内室,奉茶后直言:“师太可知我为何请您前来?”

静尘抬眼看他,目光深邃:“为淑妃娘娘的遗愿。”

“您知道多少?”沈昭问。

“我知道她没死于毒药。”静尘缓缓道,“那一夜,我躲在柴房缝隙中看见了全过程。她确实是中毒身亡,但那毒,并非来自饮食,而是……**熏香**。”

沈昭浑身一凛。

“当晚,高德全亲自送来一盒‘宁神檀香’,说是陛下赐予冷宫安寝之用。淑妃本不愿点,可那香气一燃,便令人昏昏欲睡。她勉强撑到三更,终于倒下。我冲进去时,她嘴唇发紫,指甲青黑,口中喃喃念着两个字:‘凤仪’……然后,林嬷嬷带着两名太医进来,说‘人已自尽’,随即封锁现场。”

沈昭咬牙:“所以验尸报告也是伪造的?”

“不仅如此。”静尘摇头,“真正的致命毒物,是一种名为‘九阴断魂散’的禁药,产自南疆,宫中仅皇后私库有存。而那晚之后,所有相关太监宫女,或调离,或暴毙,无一幸免。”

沈昭默然许久,忽又问:“您可曾听她说起过一份血书?”

静尘神色微变:“原来她真的写了……我以为她最终还是毁掉了。”

“她在何时写的?写了什么?”沈昭急问。

“就在事发前三日。”静尘低声道,“她将一封信封入油纸,藏于佛龛底部。后来我偷偷取回,发现上面写着:‘余已知谋逆之人,乃三皇子生母李贵嫔联合兵部尚书裴文远,借皇后之手行废立之事。然彼等背后,尚有一人执棋,此人姓沈,爵列亲王,居晋阳。’”

沈昭如遭雷击。

**姓沈,亲王,居晋阳**?

那是他的叔父??晋王沈恪!

当今圣上的胞弟,先帝亲子,皇族宗正,掌管玉牒谱系,权势滔天。多年来镇守北境,抵御外虏,被誉为“国之柱石”。就连皇帝对他也礼遇三分,每逢大典必邀其入京议事。

而他,竟是幕后黑手?

“为何母妃不直接揭发?”沈昭声音颤抖。

“因为证据不足。”静尘叹道,“她说,沈恪行事滴水不漏,所有指令皆通过中间人传递。她只抓到一条线索:他曾多次秘密接见一名南疆巫医,而此人擅长炼制奇毒。但她无法证明这与‘九阴断魂散’有关。若贸然指控亲王,反会被扣上‘构陷宗室’之罪。”

沈昭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现诸多细节:

??为何柳芸坚持要等“太子长大成人”才肯开口?

??为何地图指向太湖,却引来杀身之祸?

??为何韩烈临终遗言是“地图有误”?

因为他找错了方向!

真正的阴谋,从来不是皇后夺位那么简单。而是一场由晋王沈恪主导、利用后宫斗争掩盖其政治野心的**废立之谋**!

他要的,从来不只是扳倒一个淑妃,而是借此清除异己,扶持傀儡登基,最终自己摄政天下!

而沈昭的母亲,正是因为察觉到了这一点,才成了必须铲除的眼中钉!

“那血书呢?”沈昭追问。

“被我藏在尼庵地窖中。”静尘道,“但一个月前,有人夜闯庵堂,翻遍每一寸土地。我怀疑……他们找到了。”

沈昭猛然站起。

如果血书落入晋王手中,那么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在对方眼中都不过是按剧本行走的棋子。甚至……柳芸的现身、宫裙的秘密、凤仪令印的暴露,都可能是对方故意放出的诱饵!

目的只有一个:引他彻底暴露,然后一举铲除!

他立刻命人加强东宫防卫,并紧急召回在外所有靖安死士。同时,他修书一封,托付给最信任的密使,送往西北边军统帅府??那是他母族唯一尚存的势力,虽已被削权多年,但仍握有三千铁骑。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即将来临。

果然,五日后,边关急报:晋王以“巡查军务”为名,突然率五千玄甲军南下,声称“进京贺寿”,实则已越过潼关!

与此同时,十一皇子沈昱在朝堂上公然弹劾太子“伪造证据,陷害嫡母”,并联合三位老臣联名上奏,请废太子之位,另择贤君。

而皇帝,在接连打击之下,竟允准“三司重审幽兰案”,并将太子软禁东宫,等候裁决。

沈昭站在庭院中央,仰望铅云密布的天空,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

“好一招围魏救赵。”他轻声道,“一边制造内乱,一边挥军逼近,逼父皇就范。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让我束手就擒?”

他转身走入密室,取出那半幅地图的残片,对着烛光细细端详。忽然,他在边缘一处极细微的折痕中,发现了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

>**“真图在心,不在物;破局在势,不在力。儿若见此,当知母志未泯。”**

泪水,无声滑落。

原来母妃早已预料到这一天。

她留给他的,从来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启示:**真正的答案,不在太湖底,而在人心深处**。

他提笔写下最后一道命令:

“令赵恒即刻联络七位曾受淑妃恩惠的老臣之后,集结私兵三千,屯于城外十里坡。另,散布消息:太子已掌握晋王通敌铁证,将于三日后当众公布。”

他知道,这是赌命的一搏。

但他别无选择。

因为九龙夺嫡,从来不是谁更仁孝,而是谁更能活到最后。

而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风起云涌,紫微星黯。

这一局,他要以身为饵,钓出最后的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