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 第473章 不能长久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第473章 不能长久

簡繁轉換
作者:一朵郁金香灬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6-02 13:05:10 来源:源1

第473章不能长久(第1/2页)

这天清晨,李幼白照常前往监药司点卯,这样那样的风声随之传进她的耳中,无一例外都在透露着一个消息,监药司下一任司长已经在前往南州府的路上,而这个人大有来头。

要说远在上京之中最受秦皇器重的诸子百家,除了阴阳家以外便属法家最得皇心。

律法的严苛逐渐将濒临破碎的王朝逐渐拨回正轨,纵使还有着多如牛毛的缺陷,但实际从大局上看,勉强算是将诸国合并后的秦国暂时稳定下来。

诸子百家辽阔,秦皇之所以重用法家而抛弃鼎盛的儒学,倡导无谓的道家,提倡兼爱非攻的墨家以及流于辩论的名家等等。

这些文学大家大部分都只是表面空谈,唯有法家于乱世中为秦皇提供了一套可以真正执行的集权方案,以最快速度整合王朝所有资源,强化君权效用至上,让整个王朝变成一台不断运转前行的庞大机器。

如此种种律令里法家功不可没,此次前往在中州城担任司长的人,正是法家中较为出色的代表之一法正。

不清楚朝廷有无刻意隐藏消息,总而言之,法正担任司长的事宜应该是正式敲定下来的,令得监药司上下不少人惴惴不安。

通常来讲,错综复杂的官僚体系里,怎么都会有自己相熟或者安排进来的人,平日里做些小动作,利用职务之便讨要好处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以前萧正几乎不闻不问,而这法正可不一样,法家正是秦皇陛下眼中当红的学家,派其过来,有何用意没人没有几个人猜的透。

并且朝内为官者固熟读法家店家,然则也做不到像法家那样对自己如同生人般严苛自律,说的简单点,就是法家里的人几乎都不通人情,甚至可以用铁面无私的美称去赞誉。

这么做原本应是很好,可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法家完全就是台冰冷的政治机器,完全没有任何宽容或者妥协的余地可言。

所以当法正要担任司长之时,监药司内已然议论纷纷,李幼白才刚刚来到监药司中就见到了很多自己压根没见过或者听都没听说过的人。

彼此见面寒暄客套几句后相错开,看其样貌贪谈吐行事,多半是某个官员的亲属,对于此种行径,李幼白早就屡见不鲜了。

她以前都以为全是吃空饷的阴兵,没想到真的确有其人!

李幼白自认为自己做事认真努力,该做的事情一件不少,就算头上天打雷劈也跟她没多大关系。

今日再也不见平日里喝茶闲聊的同僚,李幼白便去丹房查看找点事做,指点几位年轻人炼丹手法,待到晌午,没其他事情后她照例摸鱼下值。

还未离开丹房,就有一老人家寻着门径过来,监药司内部结构分成多样,李幼白身为监令,真正需要全权负责的部门与事务并没有,接触到的人同样也不会多。

见到是老前辈,李幼白本能的施礼表示谦卑,对方面容随和,脸上却是带着某种有大事发生一样的表情,他见到李幼白就当面说道:“李监令,即将远赴我们中州城担任司长的人选你可是知道了?”

李幼白微微颔首,“方才听说。”

“大家都是同僚,此时也不讲虚话了。”

老人拿捏言辞,稍作考量后开口严肃地说道:“这法家来头不小,哪怕是在上京,他们那群人也都是不讲人情脸面的,来到我们中州恐怕情况更是不好...”

看到李幼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老人则略微满意的笑起来,低声说:“今日情形,李监令也是见到了,法正若是来到,我敢说监药司里绝对要被辞去许多人手,下场如何秉公办事就能知道,李监令出身商贾,要提前做好准备才是。”

老人说完以后快步离开,留下站在原地蹙着眼眉的李幼白,一阵思索之后,她才慢慢反应过来老人话里的意思,倒是让她觉得麻烦起来。

直到坐车回到家中,她也都没有想好万全对策只能暂时作罢,她下午是要去南湖书院查看韩非墨教书成效的,风铃知道后来了兴致很想跟去看看。

她那些族人,在苏老爷子的安排下都搭乘商船悄悄入了城,居住在苏家安排在城中的小木房里居住,吃喝不愁,自己告知风铃以后,她是真信了,并未露出担忧或者怀疑的神情来。

“都是些嘴上没毛的小孩子,没有什么好看的,倒是我请了一位年轻的教书先生,你若是看对眼,我能替你做媒,你也老大不小了,拿着剑跑来跑去一点都不像姑娘家。”

李幼白来到书房里取提前做好的教案,笑着对风铃说些玩笑或者类似调侃的话来,她这种带有长辈教育晚辈的口吻,令得风铃忍不住翻起白眼。

“若他能帮我把赵屠杀了,我就嫁他,而且非嫁不可。”

风铃怀里抱着剑,穿着那件小白给她买的藏青色武袍,不宽不松的样式与腰间紧勒的缠带,衬出她的女子的纤细来,洗得白净的脸蛋说出这话时很是飒爽,很是大声,就像生怕小白听不见一样。

李幼白把物件拿好,听了风铃的话,脸上露出可惜的表情摇摇头,“赵屠斩铁流六品境实力,想要击杀,最少也要同等武学才行,连你都打不过,更别说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那以你的武艺,能不能杀了赵屠?”风铃忽然问道。

李幼白认真想了想,很诚实地回答道:“单打独斗的话,我自认为有六成胜算以上。”

说笑着出门坐上九叔的马车,两人坐在同一架车厢里,空间不小并且有三个位子,构造简单并不奢华,只是在座位上放置了软垫,长久乘车不会让人觉得屁股不舒服。

此时风铃和李幼白各坐两边,只要抬头两人就能够直接对上眼,在以前,风铃很少会过多留意某人的样貌如何,好不好看,长的怎样,她几乎都没有刻意的去在心中衡量一二。

直到与小白见面,她才真正反应过来,天底下竟然有人是好看的,而且是非常好看,只要看着,自己的心情就会变得兴奋或者难以移开,这种感觉很奇妙,她是很喜欢的。

大漠里的剑客,刀手,包括她,可能究其一生都不会真正去思考过,自己到底喜欢着什么,现在,风铃有了自己的答案,她有些享受小白这种祥和宁静的生活。

刀剑的锋利她很早就厌倦了,可为了族人与亲人的仇恨她不得不铭记心中,不能松开紧握剑柄的手。

十二月的北国雪风不断往南吹袭,寒冷的天气逐日影响着南方气候,随着时间越发明显,当朦胧的细雪飘下来时,中州城中仿似白雾茫茫的一片片。

南方的雪没有北方那般彻骨,像是带着三分水汽的玉屑,簌簌落在青瓦屋檐上,转眼便融成湿漉漉的冰痕,令得行人裹得更加紧实不敢露出丁点皮肤在外头。

马车抵达南湖书院时上课的时辰差不多要到了,许多孩子的身影陆续出现,三三两两或者成群结队的,嬉笑打闹着并肩行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3章不能长久(第2/2页)

在此时,能读书是件很不错的事情,哪怕不是读圣人典籍,光是能够识字,说出去让人知道,大多数时候都能收获一番赞美的言辞。

这些小孩子是懂的,没有大人羽翼的庇护,稚气年幼的外表下,他们远比同龄人要更加成熟机敏,虽然在这种油腔滑调的环境中长大,以后很大概率会成为心思深沉,城府不浅的人,但对他们的出身来说,已经算是最好的反抗与预谋了。

想到此处,李幼白轻轻笑了出来,那笑意很清澈,略带着欣慰的目光,风铃看在眼中,她向外投去视线,在大漠里,这般大的孩子需要拿起刀剑去杀人了。

看了片刻后又转回来,颇为奇怪的问道:“你喜欢孩子?”

李幼白思量一会,微微点头,粉唇上含着笑:“算是吧,都是一群很可爱又听话懂事的小家伙。”

九叔驱车离开书院正门来到后院悄悄进去,书院里教书的地方只有一栋二层小楼,一楼是课堂,二楼是韩非墨和其他先生短暂休息与存放文章的地方。

往后走还有几间单人卧房,从前是堆放杂物的小间,经过改造后李幼白将这些小房间全部改成了卧室,主要是给先生们提供方便的住宿。

南湖书院在中州城内属于有点偏僻的区域,光是走路就要花上半刻钟,搭乘马车是快点,不过要花费不少银钱,苏老爷子并未帮先生们安排车马,于是干脆整了几个房间出来让他们在书院原地住下。

起先教书的先生是有四个人,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又有其他商贾家庭找关系,奔走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加上原本的四十多号人,总数变的有点大了,教书先生也一直在扩充。

李幼白走下马车后从后院一角往前门看去,透过门窗,里头拥挤的学生远比自己离开时多了不少,教室已有坐不下的趋势。

此种状况发生在以前倒不是问题,可眼下即将要上任监药司长的法正,她是摸不准具体情况会如何,若是按照上辈子的理解,书院的事情恐怕要遭殃了。

没有门路的商户最是害怕官府,法正若带着其他密令而来,惊扰到城内商户的话肯定走的,撇清关系的撇清关系,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书院可能就要自己给收尾了,毁灭容易,想要修好最难。

苏老爷子还没找自己,估计是在等她反应,眼下,她是打算暂时把书院的课停下来,之后等法正来到后再从长计议。

就在李幼白站在后院中思考的时候,备好课的韩非墨刚好走到二楼窗边透气,见到后院里的人,他眼睛一亮,然后,快步地走了下来。

“李兄,你何时回来的?”

韩非墨惊喜的拱手上前,他先是看向李幼白,之后才看向她身后的风铃,见是江湖女子打扮,怀里还抱着剑更是断定猜测,没打算多问,很快就把视线挪回李幼白身上了。

“前几日乘船从东面港口登岸,事情繁杂,一直没时间过来。”李幼白笑着说。

自己离开的事情并未对韩非墨保密,本身自己换装出去就是件隐秘的事情,不被外人知道就行。

“李兄回来的正是时候,前段时间,苏家派人过来告知我,上京之中的朝堂准备派遣法家法正前往中州任职,此事对我们而言可谓噩兆...”

韩非墨收敛起笑容,用严肃的口吻说着这些,脸上满含担忧,随即,他便又笑出来,“站在院里吹风不是谈事的地,我们去屋里短叙。”

跟着韩非墨移步到他房间里,南湖书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起来,就没有专门待客的地方,教室二楼又有其他先生,不好说这件事。

此时来到韩非墨房间里,对方烧了壶热水过来泡茶,手法很差就是了,韩非墨略有尴尬,给李幼白和风铃各倒了杯茶水,等到都坐下话口才开始慢慢说开。

李幼白捏着小巧的茶杯,她来时和刚才就还在想这事,既然苏家提前派人通知,那苏老爷子肯定是有想法了,至于韩非墨,她还是想听听想法。

“韩兄以为怎么做好?”

韩非墨为此事苦恼已久。

其实早年间自己还是皇子的时候,父皇就不怎么喜爱自己,只因胸无大志,在这一点上,他是承认的,自己不仅没有大志,而且还有点怕死,只不过,有一个让自己死去的,有价值的理由,他倒是没有所谓。

在马庄生活多年后重回当年皇城故地,感慨颇多,皇室成员,一向是自以高人一等的,平民百姓对他们来说,恐怕多数皇室成员都是用鄙夷的目光看待。

回到中州的这段时间,韩非墨为生活四处奔波,这时才真正意识到皇宫与民间的差距,皇族的骄傲在现实生活面前根本一文不值。

尽管心中还有一口气,还有点自傲,流淌着韩室皇族的血,可他还是放下了身段去给人抄书写字,却也赚不到温饱的银子。

对于自己现在待着的地方,韩非墨是非常满意的,以前皇宫里就有教书的先生,但没甚意思,古板,迂腐,远不及这小小南湖书院学堂来的有趣,所以他心里是很不希望看到南湖书院就此消失的。

当李幼白问起时,韩非墨再次认真细想后就开了口,“年幼时我认真细读过法家学说,彼时的法家刚从诸子百家中兴起,是故不容小觑的思想,其手段刚硬,远胜杀人屠刀...”

“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则知农无从离其故事,而愚农不知,不好学问。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

韩非墨细细说着,等讲完这段,他吸了口气直直看向李幼白,言语诚恳,“李兄,法家于王朝而言,是把剔骨的刀啊!

书院之事,哪怕巧舌也难以躲避,依我看,应暂时避其锋芒,书院中孩童清一色皆是商贾子弟,你我之事也皆是商利所为,在法家眼里,算不得大奸大恶仍是有余力的。”

“韩兄与我想的一致,我也正有此意,实际上我觉得不必忧愁太多,法家所推崇的法学,与秦皇想法绝对另有出入。”

李幼白听着韩非墨的言语,心里有些宽慰,他的见地远远超过不少读书人,方才他口中所说,应当是法家某段中的原文,现如今是看不到了,更确切的说,李幼白所接触的典籍中这一段根本没有。

历史的轨迹在朝着自己所不知道的方向偏移,变转,秦皇的谋略远在法家之上,以法家最完整的思想,是不可能让商贸如此发达的,定是秦皇从中干预。

当听到韩非墨口述原版的法家学说,李幼白才终于把这个微妙的信息掌握,一条更加庞大的信息逐渐在她眼前展开。

办学,绝对是一件能够成功的事。

愿想律法之所以残酷,是因为明确反对民间传播非官方意识形态,民众若想学习,只能向官吏学习法律条文,以捂嘴,严罚来巩固政权,终将不能长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