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247章 山河永固,海晏河清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第247章 山河永固,海晏河清

簡繁轉換
作者:迷茫期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31 15:04:20 来源:源1

第247章山河永固,海晏河清(第1/2页)

钟粹宫的闹剧刚刚落幕,宫墙外的小道上,一个身穿天青色小褂的小家伙正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胤祥听到宫墙内传来的尖叫声,脚步一顿,歪了歪小脑袋。

“咦?谁在吵架呀?”他眨了眨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往宫门方向张望。

身后的奶嬷嬷赶紧上前:“十三阿哥,咱们该去乾清宫了,太子殿下还等着您呢。”

听到“太子殿下”四个字,胤祥立刻把刚才的疑惑抛到脑后,小脸瞬间亮了起来:“对哦!找二哥!”

他欢快地迈开小短腿,继续蹦蹦跳跳地往前跑,腰间挂着的玉佩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

与此同时,小狐狸轻盈地落在乾清宫殿外,银白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它慵懒地甩了甩尾巴,琥珀色的眸子望向殿内。

软榻上,胤礽正执卷而读,忽似有所觉,微微侧首。

见是小狐狸,他眉眼一弯,唇角扬起一抹明媚的笑意:“回来了?”

小狐狸轻盈一跃,稳稳落在他膝上,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掌心。

胤礽低笑,修长的手指抚过它蓬松的毛发,指尖轻轻挠了挠它的耳根。

小狐狸舒服地眯起眼,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呼噜声。

殿内熏香袅袅,窗外春色正好。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淡淡的花香,檐角铜铃轻响,清脆悦耳。

胤礽倚在软枕上,一手抚着小狐狸,一手随意地翻着书页,目光却落在远处。

小狐狸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乾清宫外,朱墙金瓦,飞檐斗拱,远处宫人穿梭如织,一切井然有序,却又仿佛与他们无关。

小狐狸安静地趴在他膝上,与他一同望着远处。

天边云卷云舒,日光渐斜,将一人一狐的身影拉得悠长。

这一刻,时光静谧,岁月无声。

*

时光如纱,轻缓地拂过岁末的檐角。

转眼间,冬雪已为人间披上素衣,腊梅的暗香在暮色中浮动,火红的灯笼正一盏盏点亮人间暖色。

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京城的年味儿便一日浓似一日。

紫禁城的朱墙下,太监们踩着梯子悬挂大红宫灯,铜钩在冬日暖阳下闪着细碎的光。

各宫门前都新贴了椒图门神,那怒目圆睁的模样吓得小宫女们不敢独行。

御膳房里飘出蒸年糕的甜香,白茫茫的蒸汽裹着红枣与蜜饯的芬芳,在檐角凝成晶莹的霜花。

胤礽披着白狐裘站在廊下,看太监们往汉白玉栏杆上缠红绸。

胤禔捧着手炉过来,不由分说塞进他手里:“刚好些就吹风,仔细又头疼。”

胤礽笑着摇头,却还是拢紧了手炉。

*

前门大街上,各色铺子早早挂起了红灯笼,绸缎庄的伙计踩着梯子,将新裁的彩缎悬在檐下,风一吹,便如流霞般翻飞。

卖年画的摊子前挤满了人,杨柳青的胖娃娃、门神尉迟恭,还有那“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样,红艳艳地铺了一地。

“这位爷,您瞧瞧这‘五谷丰登’,贴粮仓上最合适!”

摊主老张头笑呵呵地抖开一张年画,上头金灿灿的稻穗仿佛能晃花人眼。

穿灰布棉袄的庄稼汉搓了搓冻红的手,咧嘴一笑:“成!再给俺拿对‘秦琼敬德’,要鎏金边儿的!”

斜对过儿,福庆楼的蒸笼正冒着白气,刚出笼的枣花糕甜香四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7章山河永固,海晏河清(第2/2页)

扎红头绳的小丫头拽着娘亲的衣角,眼巴巴望着橱窗里蜜饯果子。

掌柜的瞧见了,顺手捏了块芝麻糖塞给她:“拿着甜嘴儿!听说皇上在漠北打了大胜仗,咱们老百姓也跟着沾福气!”

*

护城河边的冰早冻瓷实了,半大小子们抽着陀螺溜冰,有个穿靛蓝棉袍的少年“哧溜”滑出老远,怀里还抱着个油纸包:“娘!我买着天福号的酱肘子了!”

他娘站在河沿上笑骂:“小祖宗慢些跑!摔了肘子看你怎么跟你爹交代!”

更热闹的是隆福寺庙会。卖空竹的汉子把玩意儿抖得嗡嗡响,耍猴的铜锣一敲,戴红帽的小猴便翻着跟头讨赏钱。

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有支高跷队正往这边来,踩着三尺木腿的“八仙”们居高临下地撒糖瓜,孩子们尖叫着争抢,有个总角小儿被挤掉了虎头帽,却只顾着举糖欢呼:“我抢着何仙姑撒的啦!”

*

胡同深处又是另一番光景。

椿树胡同的老周家正忙着扫房,竹竿上绑的鸡毛掸子划过房梁,惊得蜘蛛慌忙逃窜。

周家媳妇边擦窗棂边念叨:“可得拾掇干净喽,听说皇上回銮那日,连乾清宫的窗纱都新换了雨过天青色!”

她男人在院里磨刀,闻言笑道:“咱可比不得宫里,倒是这宰年猪的刀得磨快些——今年粮价稳当,咱也割它十斤五花肉!”

隔壁院飘来炖肉的香气,王家老太太正指挥儿媳往灶膛添柴:“多搁些酱,你爹就得意这口。”

忽听门外货郎摇鼓,小孙女立刻举着攒了半年的铜板冲出去,回来时兜着一捧绒花:“奶奶!我买了‘年年富贵’的花样子!”

*

夜幕初垂时,正阳门外的灯市已然亮如白昼。

走马灯转出“三英战吕布”的影子,琉璃灯照得“嫦娥奔月”通体透亮。

几个书生站在灯谜前蹙眉苦思,忽有人击掌笑道:“这‘孔雀收屏’打的必是关云长!”

摊主笑着递上彩头——一支雕着喜鹊登梅的狼毫笔。

更远处,卖糖葫芦的老汉举着草靶子穿梭人群,晶亮的糖壳裹着山楂,像一串串红玛瑙。

突然西边传来欢呼,原来是有富户在放烟火,金蛇般的焰火窜上天,炸开满树银花。

穿新棉袄的孩童们拍手跳脚,有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仰头看得太专注,手里的糖人化了都浑然不觉。

*

子时的梆子响过,九城鞭炮声此起彼伏。

打磨厂胡同深处,守岁的李家正堂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案上摆着蜜供、苹果和炸咯吱盒。

李老爷子抿了口烫热的菊花白,对绕膝的孙辈们道:“今年西北大捷,南边漕运通畅,连顺天府的粥厂都比往年多施了半月。”

他摸着胡子感叹,“这太平年月啊……”话音未落,小孙子突然指着窗外喊:“爷爷快看!”

但见漫天飞雪中,不知谁家放起的孔明灯正冉冉上升,灯纸上墨迹宛然:“山河永固,海晏河清”。

*

紫禁城的钟声遥遥传来,与民间的欢笑融在一处。

护城河的冰映着万家灯火,恍惚间竟似银河倾泻人间。

卖冻柿子的吆喝、剪窗花的笑声、蒸年糕的甜香,都在雪夜里酿成了最浓的年味。

正如前门茶馆里说书人醒木一拍:“这盛世光景,可不就是《东京梦华录》里写的——‘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