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407章 计划通!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第407章 计划通!

簡繁轉換
作者:迷茫期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6:32 来源:源1

第407章计划通!(第1/2页)

就这样,康熙几乎将名册上的适龄贵女都点评了一遍,不是嫌这个太活泼,就是忧那个太文静;

不是觉得这个家世虽好但家教可能过于严苛,就是担心那个性情虽温婉但可能不够有主见……总之,总能找出些细微之处让他犹豫不决。

而胤礽,始终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康熙的评论过于严苛或可能影响姑娘家清誉时,温言解释几句,既维护了那些未曾谋面的女子的名声,也宽慰了老父亲那颗既想完美又万分不舍的心。

殿内烛火温暖,茶香袅袅。

康熙说得口干,端起儿子递来的茶喝了一口,看着胤礽沉静温和的侧脸,忽然长长叹了口气,将那本名册合上,放到一边。

“罢了罢了,今日就看到这里。

朕看来看去,总觉得她们都还……差些火候。”

他拍了拍胤礽的手背,“朕的保成这般好,总得配个万全的才行。不急,再慢慢看,总能挑到最好的。”

胤礽反手轻轻握住康熙的手,指尖微凉,语气却暖:“儿臣一切都听阿玛的安排。只是您也要保重龙体,不必为此过于劳神。无论将来如何,儿臣都在您身边。”

康熙看着他,心中那点因挑剔而生的焦躁瞬间被抚平,只剩下满满的柔软和一丝“孩子还小还能多留几年”的窃喜。

他笑着点头:“好,好,朕知道了。”

见胤礽微微垂眸,指尖在温热的茶盏上轻轻摩挲,似有话说。

康熙立刻停下了动作,关切地望过去:“保成?怎么了?可是累了,还是哪里不适?”

胤礽抬起眼,目光清润柔和,带着几分歉然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儿臣无事,劳皇阿玛挂心。只是……儿臣有些许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立刻道:“跟皇阿玛还有什么不当讲的?但说无妨。”

他示意梁九功再添些热茶,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仔细聆听的姿态。

胤礽沉吟片刻,声音温和如春风拂过水面,带着令人舒适的节奏:“皇阿玛近日为儿臣之事劳心费神,儿臣看在眼里,既感念皇阿玛深恩,又实在惶恐,深恐因一己之私,徒耗皇阿玛圣心。”

他顿了顿,见康熙听得认真,便继续缓缓道:“儿臣自幼体弱,承蒙皇阿玛,乌库玛嬷与皇玛嬷悉心呵护,太医院诸位大人精心调治,方能安然至今。

此生能常伴皇阿玛与乌库玛嬷,皇玛嬷左右,承欢膝下,尽心孝道,于儿臣而言,已是莫大福分,心中并无太多旁骛。”

他的语气里没有丝毫不甘或怨怼,只有一片平和与坦然:“至于成家之议……儿臣私心想着,缔结婚姻乃结两姓之好,关乎女子一生福祉。

儿臣这般身子,若因一时之选,将来稍有波折,反令对方徒增烦忧,甚至牵累门庭,岂非儿臣之过?倒不如……”

他微微一顿,选择了一个极其委婉的说法:“倒不如待儿臣身子更稳妥些,根基再牢固些,届时若真有缘法,能寻一位性情相合、彼此宽慰的人,自是佳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7章计划通!(第2/2页)

若缘分稍迟,儿臣能多偷闲几年,更长久地侍奉皇阿玛,共享天伦,亦是儿臣所愿。”

他没有直接说“不想娶”或“身体不好会拖累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珍惜现有福分”、“希望更稳妥后再考虑”、“不愿因己身之故令他人徒增烦恼”上。

字字句句透着为人子的孝心、为君储的责任感,甚至还有一分不愿牵连他人的仁善。

康熙听完,半晌没有言语。

他看着眼前气质清冷、眉眼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脆弱的儿子,心头那点挑剔和纠结忽然就被一种更汹涌的心疼和酸涩所取代。

他光想着要找一个十全十美、能配得上保成、又能无微不至照顾保成的人,却差点忘了,他的保成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会不会拖累别人,以及……能陪伴自己这个阿玛多久。

梁九功在一旁听得鼻子都有些发酸,心里暗道:太子爷这话说的……真是又懂事又让人心疼,皇上这还怎么挑得下去?

果然,康熙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拍了拍胤礽的手背,声音比刚才低沉柔和了许多:“傻孩子……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朕的保成,自然是千好万好!

朕定会给你寻一个万万全全、知冷知热的!”

但他的语气已然不像之前那般急切,反而添了几分郑重和深思,“不过……你说的也有理。

此事关乎你终身,也关乎人家姑娘一辈子,是得更加慎重,不急在这一时。你的孝心,皇阿玛知道了。”

他不再去看那些名册,只温声道:“好了,不说这个了。

陪皇阿玛再用些点心,尝尝这新进的茶。梁九功,去把朕库里那支老山参拿来,给太子带回去。”

胤礽浅浅一笑,顺从地应道:“是,儿臣谢皇阿玛。”

梁九功垂手侍立在殿角,将二人的对话听得一字不落,心里早已感慨万千。

眼看着皇上被太子爷三言两语抚平了眉间褶皱,他暗自唏嘘:

“唉,还得是太子殿下啊……这满宫里,也就只有殿下能这般四两拨千斤,既全了皇上的爱子之心,又不动声色地全了那些贵女们的颜面。”

可这念头一转,他又不禁同情起内务府和六部那些官员来。

这些日子,他们可是实实在在地吃了不少苦头。

太子妃遴选是国本大事,内务府和负责相关礼仪的六部官员自然不敢怠慢。

眼见太子年纪渐长,他们只当皇上心里着急,便铆足了劲,加班加点地将大婚所需的各项规程、仪仗、器物清单、宫苑修缮计划乃至候选名单都细细整理出来,力求周全完美,指望着能得皇上几句夸赞。

*

那日,内务府总管和礼部尚书捧着厚厚一摞章程,满怀信心地踏入乾清宫。

果然,康熙初时还颇有兴致地翻看,询问细节。可看着看着,脸色就沉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