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82章 生辰家宴

世子稳重点 第982章 生辰家宴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9 16:49:26 来源:源1

第982章生辰家宴

赵孝骞今年二十三岁了,可以说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不过由于身份是皇帝,年纪再轻他的生辰也会被无数人记住。

这是一个绝佳的拍马屁的机会,无论后宫还是朝堂,谁都希望皇帝能办一回寿宴,自己在寿宴上能送点什麽,做点什麽,从而得到官家的注意。

当然,也有一些正直的臣子不希望官家办寿宴。

按照规矩,官家的寿宴不是简单办一顿酒席就完事的,从寿宴之前就要开始布置。

许多珍贵的食材要从全国各地提前半年运来,不仅如此,也要劳民伤财动用徭役和物力,做出某个大工程,或是逮个什麽祥瑞作为寿宴贺礼。

帝王过寿,是劳动天下的一件大事,皇帝的虚荣心若是强一点,为了过寿甚至会动摇国本。

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后世那位慈溪老妖婆,过个寿把北洋水师的军费都挪用了,这是真实的事例。

赵孝骞是个务实的人,除了钓鱼,他基本没什麽太大的虚荣心。

到了他这个身份地位,不会跟别人斗富,不会跟别人争意气,过个生辰更不在乎有多少人拍他马屁,办多大的排场。

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若想要,一句话的事儿,有必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吗?

于是赵孝骞为了提前制止,立马下旨告诉天下官员,官家不过寿,天下官员各司其职。

各地官府但凡动用徭役工事,须按正常流程上报核准,若有打着为官家贺寿的名义行任何劳民伤财之事,监察府查实后定问罪。

令赵孝骞意外的是,这道旨意居然引得满朝文武的赞颂之声。

本来自己确实不愿过寿,更不想为了这点虚荣心搞得劳民伤财,朝廷国库正等着钱粮北伐,这是赵孝骞毕生的理想,怎麽能因为这点破事儿浪费钱粮,耽误了建功大业。

可看在满朝文武眼里,这位官家年纪轻轻,正是虚荣心强的年纪,居然能有这般心性,忍住不过寿诞,不摆排场,还严词约束地方官府打着贺寿的名义劳民伤财,这简直是千古明君啊!

一时间,文武百官上表赞颂官家圣明,节俭律己,是为美德,当记入史册以彰千古。

这半年来因为新政,监察府等各种矛盾,君臣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对立,赵孝骞却没想到这道旨意居然让紧张的君臣关系缓和了不少。

好吧,你们高兴就好。

这大半年来,赵孝骞挨的骂不少,难得听到异口同声的赞颂声,但他也没飘。

现在他已看清了群臣的嘴脸,今天夸你,只是今天。说不定明天发生个什麽事,他们立马又翻脸骂你了。

也不知从什麽时候风靡而起的恶习,臣子好像只有痛骂皇帝,他们才是合格的臣子,才能博得正直忠诚的美名。

所谓的「清流」,不是明朝的特产,事实上早在唐宋就有了。只不过有的皇帝脾气比较暴躁,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臣子为了活命,不敢开骂而已。

不过也有一些头铁,且心术不正的臣子。他们悄摸摸地上表,强烈建议官家还是应该办一下寿宴,给臣子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云云。

其中的翘楚,便是蔡京了。

蔡京的办事能力其实不差,心术嘛……嗯,目前只是有点邪门,没到邪恶的程度。

他入朝为官多年,只看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抱紧皇帝的大腿,那麽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阵营交锋,都可保自己万无一失。

官家生辰这麽重要的事,对他来说当然是个绝佳的表现机会,蔡京怎能让官家低调过生日,官家低调了,他如何表现?

建议官家办寿的奏表里,蔡京的言辞最激烈,也最恳切,几乎是哀求着请官家务必办个寿宴,吃个盒饭都成。

官家如此年轻,又是登基后的第一次生辰,若是不愿劳民伤财,臣可以自带食材……

总之,官家的生辰,臣希望官家幸福,要开心,好不好?官家不愿过寿,生辰那天就没有臣了,答应臣,你要开心,要幸福,臣没有官家怎麽活呀,官家带我走吧官家……

赵孝骞面无表情地看完了蔡京的奏疏,然后扔在了桌案上,咬牙恨恨地骂了一句:「这奸佞嘴脸!」

但是……心里莫名暖洋洋的是怎麽回事?

难怪古往今来那麽多帝王,明知这人是个奸臣,可偏偏还是要重用他,信任他,对他的各种倒行逆施,各种贪墨枉法睁只眼闭只眼。

奸臣能成为奸臣,人家是有实力的。

个人能力方面肯定不比忠臣差,给皇帝的情绪价值,溜须逢迎方面,更是所谓的忠臣拍马都追不上的。

皇帝也是几百个月的宝宝,也需要人呵护和心疼的。

奸臣把皇帝当成宝宝,时刻捧在手心里哄着宠着,日夜辗转想着法子逗皇帝开心。

而忠臣呢?忠臣把皇帝当成爹,老不死的,别罗嗦了,你白活了,怎麽不去死……打钱!

第三天,赵孝骞生辰的日子。

由于下了圣旨,生辰这天皇宫静悄悄的,跟以往没有区别。

一大早宫人就把赵孝骞的母亲冯氏接进了宫里,然后又派人去了一趟楚王府,问问活爹来不来。

老实说,这对离异夫妻都快成仇人了,若非重大事情,通常赵孝骞是不愿让这二人同框的,不过今日生辰,简单办个家宴,父母谁缺席都不太妥。

没多久,冯氏进了宫,见了赵孝骞,母子俩闲聊了一阵后,冯氏就拉着狄莹的手,抚着她隆起的肚皮,一脸的欣慰开心,俩女人凑到一边说悄悄话去了。

这时赵颢也屁颠颠地进了福宁殿,大喇喇地坐在椅子上,他和冯氏本来是一脸笑意的,然而夫妻俩互相瞧见了对方后,脸色顿时一寒,发出一声怒哼,然后扭过头去假装没看见。

俩人不是什麽欢喜冤家,他们是真的彼此互不待见。

赵孝骞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深深叹了口气。

谁来心疼朕这个单亲家庭长大,心理不健全的宝宝啊……

说是不愿大操大办,生辰果然很低调。

午时,郑春和带着宫女端来菜肴,都是一些简单的家常菜,父母和后妃们围坐在硕大的桌边,赵孝骞请父母坐首位,然后抄起筷子便开吃。

今日正月初七,朝堂还在新年休沐期,朝政不是太繁杂,赵孝骞破例让郑春和上酒,端杯先是感谢娘亲多年前辛苦受难,生下了自己。

又端杯感谢活爹赵颢,这些年把自己拉扯长大,虽然活爹在照顾自己这方面多少有点心大不靠谱儿,但自己终究是跌跌撞撞长大了。

赵颢感动得眼眶泛红,冯氏垂头悄悄抹了一把眼泪,绽出灿烂慈爱的微笑。

「一家人整整齐齐,真好……」赵孝骞心满意足地道:「这时候若是有人朝咱们中间来一发红衣大炮,啧!团灭,全场MVP!」

「噗——!」赵颢当即便喷了酒,然后一脸怒意地瞪着他。

冯氏气不过,可不管他是不是皇帝,抬手就狠狠抽了他一记。

狄莹等妻妾掩嘴垂头低笑,她们大约早已习惯了赵孝骞不靠谱的各种言论。

「大吉大利的日子,说什麽混帐话!」冯氏怒道。

「孩儿只是一时心有所悟,突发感慨……好吧,我错了,当我没说。」赵孝骞不在乎地摊手。

冯氏又恨恨白了他一眼,搂紧了坐在怀里的孙儿赵昊,垂头低声殷殷告诫:「昊儿长大后,可不许学你那口没遮拦的父皇,听到了吗?」

赵昊懵懂又敷衍地点头,抬手指着桌上的一盆筒骨:「吃,吃!骨头棒棒,吃!」

冯氏细心地为他挟来骨头棒,为他插上竹吸管,赵昊一脸满足地吸着骨棒里的骨髓。

「这孩子,打小就透着一股聪明劲儿,将来长大肯定比骞儿强。」冯氏满脸慈爱地笑道。

赵孝骞不高兴了:「娘亲,抬高孙儿可以接受,但别拿孩儿当垫脚石呀,您从哪儿看出他比我强的?」

冯氏瞪了他一眼,道:「反正比你强,哪儿都顺眼,不像你,从小到大跟个闷葫芦似的,跟生人说句话都不乐意,直到前几年才开了窍,也不知怎的,突然生了一身的本事,怪得很。」

「孩儿那是在沉淀自己……」赵孝骞指了指赵昊,道:「这货现在连尿都管不住,孩儿实在看不出他强在哪儿。」

冯氏懒得理他,大约实在也是没看出孙儿目前的优点,词穷无法反驳了。

扭过头看着狄莹和袅袅,然后环视一众妃子,冯氏缓缓道:「你们将来都要为骞儿生儿育女,帝王家跟普通百姓不同,许多阴谋诡计和心术不正的蛊惑,你们可要把持正心,不可轻信旁人的挑拨。」

「你们都是陪伴骞儿起于青萍,都是患难夫妻,为娘希望将来宫闱里你们也一样互敬互爱,尤其是生儿育女之后,宠爱也好,皇位也好,都按骞儿的意思来,私下里不要勾心斗角,任何事都敞开了说。」

众位后妃纷纷起身行礼,恭敬地表示受教。

然后冯氏又看着赵孝骞,道:「你也一样,无论对妻妾,还是对孩子,都要一视同仁,水要端平,家国太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