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成人之美
这几日忙着搞钱,编鬼话卖茶叶,赵孝骞一时真忘了答应苏轼的事了。
幸好还不算晚,在苏轼堵门骂街之前果断亡羊补牢,免了一场麻烦。
说服章惊并不难,决定使节人选不是什麽大事,而且也不是肥差,此行凶险,没人愿意出这个头,也就苏轼这位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同志愿意干了。
章怀很不高兴,赵孝骞与苏轼来往越密切,他就越不高兴。
「赵郡公,苏轼是旧党,原本朝廷要将他继续贬谪的。」章怀淡淡地道。
「旧不旧党的,那是大佬们的事,我交朋友可不管他是新党还是旧党,新旧之争到了这般地步,一个个忙着窝里斗,都忘了家国社稷,正事都不干了?」
赵孝骞言辞有些犀利,盯着章道:「章相公是宰相,你总应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吧?难道堂堂宰相的眼里,也只有新旧党之争,大宋的朝政国事都不放在心上了?」
章一,随即露出羞惭之色,自从上任宰相以来,他思考最多的,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如何打压旧党,取代旧党,清除旧党。
似乎------他真的将朝政国事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仿佛他唯一的使命就是干翻旧党。
一国宰相,气量与格局如此狭小,确实不妥。
定了定神,章怀沉声道:「老夫以宰相之名,公正地看问题,苏轼也不够资格任使节,自嘉佑二年中进士以来,苏轼没干过外交之事,此去辽国,问罪于辽帝,关乎两国邦交与兵戈,苏轼不行。」
赵孝骞喷了一声,他也不是第一天混朝堂了,章话里的官腔味道立马便听出来了。
什麽外交资历,什麽事关重大,总之就是谁都可以,唯独苏轼不行呗。
「章相公,咱们也算老熟人了,何必拿这种鬼话糊弄我?再跟您说句实话吧,这次出使辽国,是苏轼主动求到我头上的,他想为大宋尽一份心力—」
赵孝骞微笑盯着章表情复杂的脸,道:「你们新旧党之争,谁是谁非我不予置评,但苏轼一个被打压贬谪多年的贬官,到了如今的境地,心中仍在忧思社稷,花甲之年仍愿为大宋赴汤蹈火。」
「章相公与苏轼虽然政见不合,也应只是朝堂内部的事,如今国有疑难,苏轼挺身而出,章相公若仍加阻挠,有点说不过去了吧?传出去怕是会令天下人耻笑不忿。」
一番话说得章老脸一红,早知这小子是一只成了精的小狐狸,与他斗没讨过好,没想到这小子说话也如此犀利。
宰相面前侃侃而谈,话题一旦上升到家国社稷的高度,便等于占住了道德制高点,把章惊架在上面下不来了。
见章怀态度开始动摇,赵孝骞又适时补上一句。
「换个角度来说,章相公与苏轼不对付,此行辽国,命途凶险,苏轼此去不一定能活着回来,辽人向来跋扈,也不讲什麽不斩来使的规矩,以苏轼那火爆脾气,可真说不准会不会激怒辽国君臣。」
「若苏轼真被辽人杀了,章相公等于假辽人之手,干掉了一个仇人,而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反正我若是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让苏轼当这个使臣。」
章惊两眼一亮,哎?这个思路有点意思·
换个角度一说,这不立马就通透了。
「好,我答应了,政事堂今日便下函令,着令苏轼为使臣,即日出使辽国,
让他快点去,最好一刻也不要耽误!」章语气坚定地道。
这下换赵孝骞发愣了。
「这——这麽着急的吗?章相公之心,都不稍微掩饰一下?」
章正色道:「老夫一身正气,心中只有家国社稷,需要掩饰什麽?苏轼是出使辽国最合适的人选,再说,这是他本人主动要求的,又不是老夫强行指派的。」
「章相公体国公心,处事公正,不偏不倚,晚辈钦佩!」
本来以为要大费口舌说服章,没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神奇就搞定了。
出了政事堂,赵孝骞一路感慨,真不能小看仇恨的力量,一国宰相的理智,
在仇恨面前也不堪一击。
但赵孝骞今日的话也不是危言耸听。
苏轼此去辽国,确实很凶险,毕竟是代表大宋天子去兴师问罪的,以苏轼的脾气,几句话不对付估计就要发飙了,辽国君臣会不会一怒而弄死他,真不好说。
从政事堂回到王府,赵孝骞下了马车,赫然发现苏轼还站在王府门外等候。
这次赵孝骞没躲了,笑吟吟地迎上前。
苏轼见赵孝骞下了马车,却没搭理他,而是盯着马车打量不已。
良久,苏轼点点头:「没错,刚刚就是这辆马车,你的禁卫说什麽车里是王府女眷,哼!赵子安,你就是如此糊弄老夫的?」
赵孝骞眨眨眼:「有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不听就算了,我回家睡觉去。」
苏轼两眼一亮:「莫非—————-事成矣?」
赵孝骞笑而不答,反倒问道:「再问你一次,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咸的?」
苏轼一愣,下意识道:「别人怎麽吃老夫不管,但老夫一定吃咸的。」
「给你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赵孝骞挑眉:「答案不满意的话,你还是留在大宋继续被贬谪吧,当使臣的机会想都别想了。」
苏轼呼吸顿时急促起来,听赵孝骞话里的意思,似乎真办成了。
犹豫挣扎良久,苏轼狠狠一咬牙,终究还是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回答。
「老夫-————-吃甜的!」苏轼痛苦地闭上眼,这样的自己令他感到陌生,他觉得自己不乾净了。
然后苏轼愤恨地瞪着赵孝骞。
此货趁人之危,他更脏。
赵孝骞哈哈大笑:「好吧,如子瞻先生所愿———
朝他眨眨眼,赵孝骞笑道:「现在有空的话去一趟吏部官署,朝廷应该有调任文书下来了,愚弟在此提前祝子瞻先生一路顺利平安,不辱使命,凯旋而归。」
苏轼大喜,也不顾年龄长幼,朝他长揖一礼:「多谢子安贤弟,这份人情苏某记下了。」
赵孝骞叹道:「这可不是什麽肥差,此行颇为凶险,子瞻先生好自为之,不出意外的话,我很快也将赴任真定知府,子瞻先生若在辽国遇到危险,不妨派人来真定府告之一声,千万保重。」
苏轼一证,思索了一下道:「既然子安贤弟也将赴任真定,不如你我同往J
「不行!」赵孝骞断然拒绝。
「为何?」苏轼愣然问道。
「咱俩同路,路上吃咸的还是吃甜的,吃腹的还是不吃的,你我恐怕刚出发就会打出脑浆子,才不想跟你同路。」赵孝骞嫌弃地打量他。
苏轼气极:「你————」」
赵孝骞笑吟吟地补充道:「还有就是,你昔日的仇人章相公也说了,既然你想去辽国送死,他不但不拦着,反而愿成人之美,让你快马加鞭赶紧出发,一刻都不准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