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293章 苏氏兄弟

世子稳重点 第293章 苏氏兄弟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06:38 来源:源1

第293章苏氏兄弟

剽窃者,人恒剽之。

赵半阙剽了前人那麽多诗词,现在被苏轼瓢了一道菜又如何?

除了自认报应,还能如何?

难道把苏轼送进冰井务问罪吗?

挟了一块羊肉入嘴,赵孝骞点了点头。

味道不错,跟自己做的几乎没有差别,不得不承认,老苏是个天才,作诗词天才,做菜也是天才,赵孝骞的手艺,他看一眼就学会了。

有的人天生就比别人优秀,如果能接受这个真理,那麽面对人世间其他的不公的时候,或许能宽慰自己几分。

今日的菜肴全是苏轼亲手做的,味道很好。

据说苏轼是个资深吃货,无论被贬谪到任何地方,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当地的美食,并勤加研究,精益求精。

仕途失意后,他是真把美食当成第二事业了,这年头若有直播的话,这货绝对是个探店大网红,而且是非常正直的那种,店家偷偷塞红包求美言都没用。

桌上三人,大约四五个菜,说是苏辙府上设宴,其实更像一顿家宴。

席间没有杯交错,没有应酬客套,三人一人一碗米饭,各自埋头乾饭,谁都没工夫闲聊。

这顿饭赵孝骞吃得很舒服,不仅是味蕾上的舒服,更舒服的是心理。

他喜欢这种轻松融洽的用餐氛围,不把自己当外人,当然,或许兄弟俩也没把自己当人。

吃完饭,苏轼居然盘起腿坐在桌边,当着赵孝骞的面用牙签剔牙,那牙咧嘴的模样,谁敢信这位是大宋文坛第一人?

真应该请那些愿意自荐枕席的青楼花魁娘子们来看看,看看苏轼现在的模样,这个面目挣的六十岁老头儿要睡她们,就问她们还愿意不。

见赵孝骞搁下筷子,苏轼挑挑眉:「子安贤弟饱矣?」

赵孝骞点头:「饱了。」

「味道如何?」苏轼眯着眼笑。

「已有我七分功底了。」赵孝骞实话实说。

「哎?」苏轼愣了一下,起身就要跟他吵架,说到做菜,俩人谁也不服谁。

刚抬起屁股,被苏辙眼疾手快拽住,然后重重摁了回去。

「兄长,不可无礼。」苏辙满脸无奈地道。

有这麽个兄长,实在是苏辙的福气,苏辙这辈子没干别的,活着的使命就是为兄长求情,背锅,挨揍—————

如果你想飞,伤痛我背。

今日家宴,无酒。

饭后饮茶,苏辙命下人端来一套茶具。

这套茶具也眼熟,是赵孝骞送的。

当初弄出炒茶后,赵孝骞特意在烧瓷的窑口特意定制了一批茶具,然后送给了全城的权贵亲朋,就是为了培养权贵们喝茶的习惯。

有了好习惯,才会上瘾,才会消费。

苏辙的府上也送了一套,炒茶这东西,在上了年纪的群体里很受欢迎,如今苏辙也已养成了饭后饮茶的习惯。

茶具上桌,苏辙作为主人亲自泡茶,手法没那麽花里胡哨,胜在朴实无华。

中规中矩地泡好后,分斟在三只茶盏里,苏辙笑吟吟地示意赵孝骞尝尝。

三人浅啜了一口,苏轼露出满足的表情,长呼出一口气。

「说来子安的名声,确实是名满天下了,老夫远在惠州都听说了子安的事迹,尤其是宋夏之战,哈哈,太解气了!」苏轼开心地大笑。

『西夏称臣,割六城千里之地,还破了敌人的都城,子安之功业,大宋立国以来绝无仅有。」

「闻知汴京捷报那日,老夫在惠州喝得酚大醉,那时就在想,这位赵子安究竟是何等英雄人物,若老夫能归京,必须要见一见。」

苏轼授须,目光欣赏地看着赵孝骞。

赵孝骞笑道:「谁知见面不如闻名,这个赵子安实在太无礼,刚见面就差点把苏学士摁进类」

话没说完,苏轼大声咳嗽起来,面红耳赤地瞪着他:「莫说这腌事,刚吃过饭呢。」

随即苏轼叹道:「大宋积弱百年,幸得子安这般英雄砥柱人物力挽国势,否则强邻在侧,大宋君臣子民命运如何,实在很难说。」

「我等皆老朽,时日无多,子安却正是年少,大有可为。老夫且问你,未来许多年后,以我大宋之国力,能否收复燕云十六州?」

苏轼说完后,苏辙也望向赵孝骞,显然兄弟俩对这个问题都很关注。

赵孝骞沉默片刻,缓缓道:「『未来许多年』,这句话不对———」

「我虽年少,但也等不了许多年,如果宋夏之战是大宋的立威之战,那麽收复燕云十六州,便是大宋的强国之战,而且越快越好。」

「辽国不会给大宋留太多时间发展,他们已经警觉了。如今宋辽边境风云诡谪,见识了天宋的火器后,辽国已然蠢蠢欲动,显然是不打算遵守渲渊之盟了。」

赵孝骞看着兄弟俩,笑道:「二位努力多活几年,就会亲眼看到燕云十六州回归我大宋,这块地盘不收回来,大宋必有亡国之忧。」

苏辙似乎想到了什麽,突然直起身子道:「官家上次给你四道封赏,其中一道是知真定府,莫非·——」」

赵孝骞笑着点头,到底是当过副宰相的人,有些事情一想就通。

苏辙和苏轼迅速对视一眼,苏辙喜道:「若子安真能实领真定府,以子安之才,想必拿回燕云十六州有希望吧?」

赵孝骞苦笑道:「只能说尽力,两位当知拿回燕云十六州有多难,我若欲取之,官家和朝廷必须给我足够的支持,汴京朝堂不能有人肘,否则事必败。」

苏轼深吸了口气,道:「老夫虽位卑言轻,唯只民间文人士子心中尚有几分薄面。若子安牧真定府,老夫定竭尽所能,让天下文人士子为子安摇旗呐喊,令朝堂欲肘子安的诸公有所忌惮。」

赵孝骞深深地注视苏轼。

在他的印象里,苏轼是个命途多歼的纯粹文人,却没想到苏轼竟如此关心国家大事。

想想也合理,若对国事不关心,他又怎会作出那些经典传世的豪放词。

位卑言轻,热血未凉。

这位一生时光都被内耗所误的老人,他的目光仍然坚定地望向国境之外。

赵孝骞突然明白为何天下文人士子皆以苏轼为偶像。

大宋嘉佑二年科考龙虎榜,一位名叫张载与苏轼是同榜进士,张载说出了着名的横渠四句,一言出,惊天下。

后来的读书人,有的人把它当做标榜自己的口号,但也有人真正将这四句当作毕生的目标和事业。

苏轼,无疑是后者。

踏入官场后,大多数时候他都在被贬谪的路上,一生仿佛被命运诅咒,跌落谷底永难翻身。

经历过黑暗的人,却仍然相信光明,心中仍装着家国天下。

这才是读书人应该有的样子。

赵孝骞突然觉得,苏轼这样的人,真的不该被一再打击了,无关新党旧党,

至少他纯粹,且正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