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28章 意外决战

世子稳重点 第428章 意外决战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6 10:27:57 来源:源1

第428章意外决战

意外的决战提前到来。

这场仗,敌我双方都很懵逼,根本不知原因。

唯一知情的,大概只有耶律淳了。

他知道自己在干什麽,更清楚自己已别无选择。

如果说宋辽之战,辽军战败的话,耶律淳或许会担责任,被贬官甚至是下狱,那麽如果皇太孙有三长两短,耶律淳的下场就不是贬官下狱那麽简单了。

一国储君,随军出去打个仗,居然把人弄丢了,而且落到了宋军手里,猜猜耶律洪基会是什麽反应?

主帅不知情?皇太孙擅自行动?

呵呵,耶律洪基会跟你讲这些道理?

不管耶律淳是怎样的无辜,这个锅他都背定了。

一军主师是什麽概念?真以为是坐在师帐威风八面发号施令那麽简单?

军中上下,好的坏的,丢人的露脸的,全都是主师责任制,不管你知不知情,不管你多无辜,当了主帅就要负这个责,出了事也一定是主帅担责。

四万大军发疯似的进攻宋军,久经战阵的耶律淳难道不知这是兵家大忌?

可他没有别的选择了,耶律延禧大概率已落到宋军手里,在宋军还没反应过来以前,唯一亡羊补牢的办法,就是马上从宋军手里把耶律延禧夺回来,再把这件事压下去。

耶律延禧回来后当做无事发生,那麽一切后果都还在可控的范围内,耶律淳也能最大限度地自保。

如果救不回来,耶律延禧是什麽下场不重要,耶律淳的下场一定比死还难受,家族,官爵,名利,大半生奋斗得来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整个家族都会被他拖累,沦为庶民。

这就是耶律淳为何发疯似的进攻宋军的原因。

与其说四万辽军发起总攻,不如说是耶律淳个人的临死疯狂反扑,同归于尽的打法。

皇太孙救不回来,我活不成的同时,所有人都别想好。

而此时的宋军,从赵孝骞到种建中张嵘折可适,再到普通的将士,对辽军疯狂的举动都有点懵。

龙卫营三万将士脑子里统一的想法就是,到底是谁捅了马蜂窝,为何辽军一副气急败坏跟人拼命的架势?

不可理解啊,一个月兵饷才几文钱,你们玩什麽命呀。

此时龙卫营主力两万兵马,距离张嵘折可适所部伏击地点大约二十来里,大营的战马全用上,战马不够的跑步急行军。

辽军气急败坏扑向张折可适所部的同时,宋军也气急败坏朝张折可适所部驰援。

双方都气急败坏,又不知为何气急败坏,这仗打了个稀里糊涂。

这场意外之战,战云卷集的风暴中心,莫名集中在张嵘和折可适所部的伏击地点,更准确的说,集中在邵靖和冯晟这支五千人的厢军身上。

一个时辰内,赵孝骞领着龙卫营两万兵马没命地朝张嵘折可适疾驰。

与此同时,四万辽军也铺天盖地压到了张和折可适伏击圈的附近。

双方斥候都发现了彼此的行踪,两军尚未开战,斥候已开始交手。

这种情况下,张嵘和折可适已经明白,伏击没有意义了,行踪都被对方发现了,只能明刀明枪正面对决。

于是张和折可适下令列阵,在这片积雪未融的平原上,一万龙卫营将士直面四万辽军。

同时,四万辽军杀到,也开始列阵。

旷野平原,春寒料峭,五万兵马安静地对峙。

平原上风声呼啸,一片肃杀,战马仿佛感受到这风雨欲来的压抑,不安地原地踏动马蹄。

张嵘和折可适静静地注视着远处两里外乌决决黑压压的辽军,脸色分外凝重。

四万人马是什麽概念?

不是影视剧里几百人松松垮垮的站成一片,事实上真正的四万兵马,现场给人的感受绝不一样。

那是一种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压压的甲胄,战马,以及严密布成各种方形阵列的兵种,四万人若整齐地迈出一步,都能引起附近的小型地震。

张和折可适此刻面对的,就是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辽军。

但凡胆子小一点,仅只看敌军的规模和气势,都会被这压抑室息的肃杀气氛吓背过气去。

一点不夸张,除了古人,没人知道面对数万人是怎样的感受。

张折可适魔下的一万龙卫营将士也有些胆颤,他们是大宋的精锐,可他们终究经历的战阵不多。

曾经在西夏时突入腹地,克破都城,也都是临时的遭遇战,小规模的伏击战突袭战,根本没有经历过数万人的对决,

此时此刻,一万龙卫营将士面对四万辽军,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毕竟宋军软弱的性格不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扭转。

可是尽管害怕,龙卫营将士仍咬着牙,一声不地列好阵势。

害怕,但不能退,更不能逃。

不知何时开始,龙卫营将士已有了军人的荣誉感,他们只知道后退一步很丢人,以后不好意思待在龙卫营了。

说不清是谁赋予了他们这种荣誉感,至于原因,也分不清是赵孝骞个人的魅力,又或者是龙卫营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所驱。

总之,这支一万人的兵马面对四万辽军时,竟没有一人逃跑后退。

张和折可适互相对视一眼,凝重的表情突然闪过一抹笑意。

遇强而不溃,已够资格称得上「精锐」二字了。

「兄弟们不要慌,相信你们的将领,相信你们手中的燧发枪!」张碟举起刀膛目大喝道:「千军万马,燧发枪前皆成亡魂!」

一声鼓喝,仿佛给一万将士打上了一剂强心针,将士们原本有些颓然的士气,瞬间高涨起来。

「杀一一!」龙卫营将士齐喝。

一万人竟吼出了十万兵马的气势,战场上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下来,一群燕雀惊慌地扑扇着翅膀四下飞散,初春的寒风中,杀意愈发凝实。

是啊,无论遇到任何强敌,只要相信手中的燧发枪就足够了。

龙卫营不仅能打顺风仗,眼前的逆风局照样拿捏!

前方辽军阵内,战鼓突然擂响,一声又一声,急促的节奏令敌我双方的心跳陡然加速。

与此同时,辽军前锋列好阵的近一万骑兵随着战鼓声缓缓动了。

骑兵先是缓慢前行,然后开始打马加速,令人称奇的是,无论快或慢,辽军骑兵的阵型丝毫未乱,从战场上方看去,一万骑兵如同一柄长长的利箭,迅猛地插向龙卫营的中军。

辽军骑兵发起冲锋的同时,张嵘也高举起了手,厉声道:「列阵准备!第一排听我号令!」

一万龙卫营最大的倚仗便是手中的燧发枪,此时也不摆什麽花里胡哨的阵型,按照以前的操练典册迅速摆成了四横排,其中第一排已装药填弹蹲下,平端隧发枪,静静地瞄准了正在疾驰接近的辽军骑兵。

此时的辽骑距离龙卫营前阵只有一里,半里,八百步,五百步—————

张的眼睛死死盯着辽骑的距离,心中默默计算着燧发枪的射程。

直到三百步附近,张嵘果断地大吼:「第一排,放!」

一阵轰然巨响,策马飞驰的辽骑纷纷栽落马下,眨眼间被后面的袍泽战马践踏成肉泥,同时人和马的巨大体型,也给后面的辽骑造成了障碍,许多辽骑被绊倒,接着被踩成肉泥。

第一轮齐射,中弹的,绊倒的,冲锋的一万辽骑竟然损员三分之一。

辽骑忽视了地上被践踏的袍泽,仍然继续冲锋,然而紧接着,龙卫营第二轮齐射接锺而至。

随着一阵枪响,又有上千辽骑倒地,第三轮齐射又至··

辽军中军,耶律淳骑在马上,面无表情地盯着辽骑的冲锋,宋军的齐射,以及己方骑兵惨烈的伤亡。

作为主帅,耶律淳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此刻他的心中却震惊万分,一双瞳孔陡然放大,又缩小如针。

这.·.就是宋军的火器麽?

今日此刻,是耶律淳第一次亲眼见识宋军火器之威,果然如当初萧光敬等辽国使臣所奏述,名不虚传。

无敌于天下的辽军,在这种数百步内就能取人性命的火器面前,如同毫无反抗能力的婴儿一般。

一万骑兵派出去冲锋,牺牲已近半了,可还未冲进宋军前阵,剩下尚有一百多步的距离。

这短短的一百多步,足够宋军火器再齐射三轮了。

三轮齐射后,纵是辽骑冲进了宋军前阵,活下来的人还剩多少?纵是冲到宋军阵前还有什麽意义?能改变什麽结果?

此时的耶律淳,眼神不觉已浮起了几分敬畏,以及几许不甘,几许失落。

那是对一个时代结束的缅怀和挣扎。

仅仅一次冲锋,耶律淳已深刻意识到,属于辽军无敌的时代已经悄然落幕了。

宋国,已有了崛起的实力和底气。

事前他久久不愿与宋军正面决战,总觉得没有把握,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是对的。

前面对阵的仅只是宋军的一万兵马,辽军已有不敌之势。

耶律淳更清楚,宋军三万龙卫营将士全都装备了火器,如果四万辽军今日面对的是三万支火器,恐怕开战即已注定了败局。

若不是耶律延禧,耶律淳本来尚有几分把握的,从上京调来的援兵中,有他期待的克制宋军火器的杀手。

可惜·—·

一个人,改变了一场战争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