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捷报入京
数骑快马,飞驰在去往汴京的路上。
马上的骑士们从真定城出发已两日,他们却一点也不累,直到此刻,激动的心情仍然没有平复。
或许对赵孝骞本人来说,一场胜利只是一场胜利,格局决定了情绪。
赵孝骞的目光所及,是燕云十六州,是北方广的土地,是扭转整个宋朝历史的轨迹。
当看到了星辰大海,目光再回到这场胜利上,就会发觉其实并不算什麽,欣喜固然欣喜,但也不必太夸张。
未来,还有更多的胜利在等着他。
可是马上报捷的骑士心情却不一样,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胜利。
前所未有的胜利。
当初的宋夏之战的胜利,大宋逼着西夏签下了割地让城的停战条约,那是大宋有史以来最占便宜的条约。
如今这场宋辽之战的胜利,分量却比宋夏之战重得多。
那可是辽国啊,天下无敌的辽国啊,赵郡公居然生生歼灭了他们近五万人,此战之后,两国边境的局势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骑士们位卑目浅,无法猜测。
但可以肯定的是,从今以后,辽人面对宋人,绝不会再如当年般趾高气昂,颐指气使了。
他们只能用平视的目光,重新评估看待这个曾经懦弱的国度。
因为他们被自己看不起的宋人打败过,就这麽简单。
迎着初春仍日凛冽的寒风,鞭马飞驰两日,上千里的路程,此刻已依稀可见汴京城雄伟巍峨的城墙轮廓了。
「兄弟们,打起精神,先润润嗓子,大捷的消息咱们一定要吼得全城皆知!」一名骑士豪迈大笑道。
「赵郡公威武!我龙卫营威武!」
汴京,延福宫。
赵煦扶着身怀六甲的贤妃刘氏,正在御花园里散步。
登基已十数年,赵煦倒是有过三个女儿,但皇室却一直没有男丁,如今刘贤妃已显怀,不仅是赵煦,满朝文武的目光都盯在她的肚皮上。
对刘贤妃的身孕,赵煦和满朝文武是深怀希望的,都盼着能给大宋社稷诞下龙子,国有储君,社稷稳固,人心向归。
所以尽管刘贤妃怀孕这些日子,性格愈发乖戾,各种刁蛮挑剔,动辄大发脾气,甚至都敢跟赵煦这位官家甩脸子,赵煦却也只能忍看。
还能怎麽办呢?她肚子里有一半的概率是大宋的未来啊。
当然,赵煦也是个纯爷们儿,刘贤妃的各种刁蛮发怒,赵煦都悄悄给她记在帐上。
特麽等你卸货的!
「官家,走了这麽久,臣妾有些乏了————」
御花园内,刘贤妃又开始了每日必作,一手优雅地扶着额头,弱不禁风的样子,好虚弱,好虚弱-····
赵煦脸颊抽搐了一下,强挤出笑脸:「爱妃再走几步,太医说了,孕妇要适当走动,将来生产时才不会太辛苦,腹中胎儿也更康健活泼。」
「臣妾不管,臣妾就是累了,一步都走不动了!官家快遣软轿来,抬臣妾回宫歇息。」刘贤妃撒娇。
赵煦皱眉:「听话,多走几步,太医的话是为你好,为腹中胎儿好。」
刘贤妃一愣,随即然欲泣:「官家你,你又凶臣妾-—---你哪里是为了臣妾好,眼里分明只惦记胎儿,根本不管臣妾累不累,婴婴婴。」
赵煦胸中冒出一股怒火,我特麽———
好好,等你卸货后,朕必让你知道,你曾经的作妖都会有报应的!
「朕当然更惦记爱妃,既然你累了,那就召软轿来,送你回宫歇息。」
赵煦忍辱负重道。
刘贤妃挽住了他的胳膊:「官家陪臣妾回宫麽?」
赵煦强笑道:「乖,朕有许多朝政要批阅,待朕处置朝政后再来陪你。」
「不嘛不嘛,官家陪臣妾回宫——」
赵煦深呼吸,脑海中用意念暴打刘贤妃,吊起来用鞭子抽,掐她脖子,
扇她耳光,砂锅大的拳头揍她肚子,刘贤妃被揍得哇哇叫-·—」
良久,赵煦爽了,堆起了满脸假笑:「好,朕陪爱妃回宫。」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来,贴身内侍郑春和出现在赵煦的视线中。
赵煦一脸期盼地盯着他,说事儿,快说事儿,任何事都可以,只要能远离这作妖的婆娘!
郑春和快步走来,果然不负所望,一脸欣悦地躬身道:「奴婢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赵煦挑眉:「喜从何来?」
郑春和白皙的老脸兴奋得通红,颤声道:「真定府捷报,绍圣二年正月十八,安乐郡公赵孝骞率龙卫营所部,于辽国境内百里歼辽军四万五千馀,
俘虏三千馀,缴兵器战马上万,粮草万石——」
郑春和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量,道:「官家,边境大捷,大捷啊!』
赵煦浑身一震,睁大了眼晴喃喃道:「歼敌四万馀?这——-—-这!是真的吗?」
郑春和立马双手捧上奏疏,道:「报捷的龙卫营将士还在宫门外候旨,
此为赵郡公和龙卫营都指挥使种建中联名报捷奏疏,官家御览。」
赵煦劈手夺过奏疏,展开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使劲揉了揉眼,不放心又看了一遍,确定了奏疏上字字句句是真后,猛地合上奏疏。
「大————-捷?」赵煦如坠云雾,此时的表情仍不敢置信:「歼辽军四万馀,四万馀啊!子安他—————·怎麽做到的?」
郑春和一脸喜气洋洋,笑道:「燧发枪,官家,正是燧发枪啊!」
「斯役也,辽军全军覆没,主帅耶律淳仓惶北逃,逃走时只匆匆带了数十骑,四万馀大军尽没于赵郡公和龙卫营之手,可谓狼狈之极,官家,从今以后,宋辽局势易也!」
「官家忍辱负重多年,经此一役,我大宋从今以后再也不必每年给辽国岁赐啦!奴婢以为,辽国的耶律洪基也没脸向大宋讨要岁赐了。」
赵煦渐渐回过神,也终于消化了真定大捷的消息。
「没错,大捷,真的大捷了!」赵煦表情木然,脸颊微微抽搐,似哭又似笑。
「列祖列宗保佑,我大宋得子安此砥柱之臣,不负朕望,北击辽戎,终得大胜!子安,不愧是我赵氏子孙,哈哈!」
赵煦木然的表情渐渐有了神采,脸颊使劲扭曲,变成一脸极尽夸张的狂喜。
「欣闻大捷,焉能不贺?郑春和,快传旨,朕今日于大庆殿置办宫宴,
汴京城中三品以上官员皆至,今夜君臣遥贺赵子安名垂青史,建此盖世之功!」
郑春和笑吟吟地应了。
赵煦又道:「还有,今夜全城臣民皆贺,传旨城中酒楼楚馆勾栏瓦舍皆不准打烊,让全城的百姓高兴高兴。」
「还有还有!郑春和,你亲自赴楚王府,请朕的楚王叔进宫赴宴,记住,以国士之礼上待之,告诉楚王叔,朕的右侧虚席以待,哈哈,楚王叔壮哉,给我大宋生了个好儿子,好臣子!」
「去楚王府前,从宫里带点东西去,就说是朕的赏赐,什麽黄金,丝帛,名贵药材,美人儿------嗯,美人儿算了,反正,多多益善,你看着办便是。」
赵煦神神叨叨说了一大通,郑春和一直躬着身子含笑听着,确定赵煦已交代完毕,这才行了一礼,乐颠颠地告退办差去了。
郑春和走后,刘贤妃嘟着嘴正要上前继续作妖,却见赵煦仍陷入狂喜的状态不可自拔,嘴里喃喃念叻着什麽,仔细一听,竟是在考虑如何封赏功臣。
「此胜大焉,子安如此争气,也该给他升个爵了,挟此大胜之威,满朝文武谁敢驳之?哈哈!郡王,没错,该封郡王了!」
一边念叻,赵煦一边毫无自觉地往前走。
「再给子安赏一座宅邸吧,早已成年了,再说又是郡王,不该跟楚王叔住一起了,父子俩挤在一座王府里显得寒酸,就在大相国寺附近给他寻摸一套大一点的宅邸——·.」
「对了,子安的正室夫人也该封个诰命,好像是狄家的姑娘,嗯,给狄家也恩荫一番,倒真是得了个乘龙佳婿,朕帮子安涨涨面子————.」
『还有啥?龙卫营的将士们也该封赏,功劳簿还没见到,先着度支司调拨一批粮草和猪羊搞军·—·.」
就这样,赵煦一边神神叻叻,一边离开了刘贤妃的视线。
刘贤妃然张了张嘴,小嘴儿嘟了起来,不自禁地轻抚隆起的肚皮。
听闻捷报,肚子里的胎儿都不顾了麽?说不定是大宋未来的太子呢,
嗯,一定是太子!
恨恨地一甩袖,刘贤妃满腹不悦地离开了御花园,身后的宫人惶恐跟随,小心地护侍左右,时刻半伸着手,一旦贤妃娘娘步履不稳,宫人们随时上前扶。
楚王府。
真定大捷的消息,赵颢已知道了。
报捷的骑士在汴京城里到处,赵颢想不听到都难。
欣闻捷报后,赵颢在王府内开怀大笑,肥肥的肚皮笑得一颤一颤的,掀起一阵阵夸张的肉浪。
「不愧是我儿!哈哈!来人,快给本王更衣,更正式的朝服。」赵颢大声吩咐道。
此时宫中想必亦闻知了捷报,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捷,官家定是欣喜若狂,作为主角的父亲,赵煦一定会宣楚王进宫,赵颢经验丰富,早早就穿戴好朝服,准备奉诏进宫。
更衣之后,赵颢坐在银安殿,欣喜的表情渐渐隐去,转而一脸精明地思索。
良久,赵颢突然道:「来人,着王府属官准备一下,备一些糕点丝帛茶叶等礼品,分送政事堂和枢密院诸位宰相和使相——·..」
「就说蒙皇恩浩荡,我儿孝骞真定大捷,楚王府多谢诸位宰相和使相曾经对我儿的照拂提携之恩。」
顿了顿,赵颢嘴角一勾,道:「再给遂宁郡王府送去同样一份礼,说法也不变,楚王府多谢遂宁郡王殿下的抬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