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68章 终起杀意

世子稳重点 第468章 终起杀意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5: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68章终起杀意

对现在的耶律洪基来说,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绝对是最大的陋习。

他现在很想杀了苏轼,这人赶不走,骂不得,杀不成,简直成了辽国上京无法割除的毒瘤,留着绝对是个祸害。

这次耶律洪基都直接明牌了,苏轼还是不肯走,面对这麽一块滚刀肉,

耶律洪基能怎麽办?

「贵使好自为之,莫逼朕坏了不斩来使的规矩,你若再有过分之举,朕纵是拼着被天下人垢言,也不得不杀你了。」耶律洪基冷冷地道。

苏轼坦然道:「外臣做自已觉得该做的事,我非辽臣,不需要辽主告诉外臣如何做。」

耶律洪基大怒,但又萧然叹了口气,道:「朕赐贵使万金,请你归去可好?」

「不走。」苏轼硬邦邦地回答。

「如何才肯走?」

「请辽主下诏罪己自省,并坦然认错,去年不该纵容辽军袭我大宋边民,并且遣使赴我大宋汴京,做出赔偿和道歉,还有就是,漕渊之盟贵国究竟遵或不遵,请辽主给句实话。」

「若辽国确定擅渊之盟已无效,那麽外臣便据实向汴京上奏,」苏轼冷眼盯着耶律洪基,缓缓道:「我大宋的河间郡王赵孝骞,至今仍驻兵塞上,

擅渊之盟若已撕毁,河间郡王殿下也就不必有顾虑了。」

听到赵孝骞的名字,耶律洪基的眼皮下意识抽搐了几下,最近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了他的肌肉条件反射,可见赵孝骞给他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宋使,你到底要如何?下诏罪己,赔偿道歉?这不可能!」耶律洪基暴怒。

苏轼微笑:「那麽,请恕外臣无礼,外臣就一直留在上京,直到辽主答应外臣的条件为止。」

「来人,将宋使绑了,一路南下送出边境!」耶律洪基怒喝道。

苏轼凛然不惧:「送我回去,我还是会回来的,使命未竞,誓不归宋!

除非辽主杀了我!」

耶律洪基气得浑身直颤,起身颤巍巍地指着苏轼。

「宋使,你不要太过分!」

苏轼针锋相对:「外臣的几个条件,只要辽主答应,外臣转身就走,一刻不耽误。」

「朕做不到!」

「外臣不走!」

「不走你试试!」

「试试就逝世!」

「来,来人!给朕将这贼子———乱棍打出宫去!」耶律洪基快气晕了。

殿外的武士自不客气,纷纷冲进殿来,抢起棍棒便朝苏轼的后背臀部狠狠抽去,当然,武士们下手还是有分寸的,不敢击打苏轼的头部和重要部位。

苏轼被辽宫禁军一通乱打,却咬着牙一声不,转身大步朝殿外走去,

任由棍棒抽打在后背,他却步履不乱,每一步都迈得从容淡定。

耶律洪基双眼赤红,死死盯着苏轼的背影,瞬间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这一两年来,辽国的形势急转直下,总有一种日薄西山,有心无力的感觉。

若辽国国势仍然强盛,今日小小宋使焉敢对他无礼?

如何让辽国重新伟大?

耶律洪基不知道答案,他想了很多办法,可都没用。

「大势」这东西无影无形,可是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所谓的大势所趋,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扭转的,这是天意。

被乱棍打出宫的苏轼回到馆驿,脱下衣裳,后背已是伤痕累累,处处游青肿痛。

苏轼咬着牙,找来伤药独自敷上,静坐在屋子里不言不动,宛如雕塑。

今日在辽宫,苏轼屡屡出言冒犯,甚至不顾外交礼仪,当面与耶律洪基顶撞对时,其目的就是逼耶律洪基杀了他。

只要苏轼身死上京,那麽赵孝骞和魔下的龙卫营就有了出兵征伐的理由,苏轼的死,至少能为大宋挣得千里国土。

然而耶律洪基再愤怒,终究还是维持了一分冷静,苏轼的盘算不仅落空,还落下了满身伤痕。

坐在屋子里,苏轼黯然叹了口气,事不可成,无颜归宋。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到轻轻的叩门声。

苏轼静静地注视着大门,没哎声。

叩门声持续了一会儿,门外的人索性把门推开,走进屋子。

苏轼冷肃的表情顿时缓和下来。

来人是甄庆,他不陌生。

甄庆进门后,先朝苏轼恭敬地长揖一礼:「苏学士受苦了。」

苏轼微微一笑:「你都听说了?」

「是,苏学士被辽主乱棍赶出宫,事情已传遍了上京,下官亦刚刚知晓。」

「觉得老夫可怜?」苏轼问道。

甄庆摇头,肃然道:「下官只觉得苏学士可敬。」

说完甄庆又长揖一礼,久久不起身。

苏轼淡淡一笑:「罢了,老夫所谋者,辽国也,如若殒身在此,但愿赵子安知我心意,北上伐辽。」

「咱们大宋终于兵强马壮,终于有了脊梁,老夫一介书生,半生碌碌,

能为子安做的,便只有这些了。」

『还请尊驾把老夫的这番话告知赵子安,如若老夫在上京有不测,子安当以此为由,速速挥师北上,至少—-也要将燕云十六州夺了!子安魔下兵锋难当,缺的不过是大义的理由,辽若杀使,则师出有名。」

甄庆听出了苏轼话里的意思,不由惊道:「苏学士何必如此!下官虽不懂军国之事,但也知徐徐图之的道理,苏学士不如留有用之身,惜身谋辽。」

苏轼淡淡一笑:「我大宋大势渐成,何必徐徐图之?赵子安既有精锐无敌之王师,老夫亦有舍生报国之夙愿,两厢配合,事可定矣!」

甄庆张嘴欲再劝,然而见苏轼面露坚决之色,显然不可能改变主意,甄庆只好黯然一叹,默默退下。

屋子里又恢复了寂静。

苏轼阖目而坐,沧桑的脸上散发着圣洁的光辉。

良久,苏轼突然睁眼冷笑:「求生不易,难道求死也难吗?老夫偏不信了!」

第二天,苏轼拖着未愈的伤躯走上上京的街头。

半个时辰后,整个上京炸锅了。

因为苏轼找了一家勾栏瓦舍,租了一张桌子,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讲学辩经。

赫赫有名的大宋苏学士亲自讲学,而且还是免费,上京的百姓不知情,

自然是不愿错过。

没过一会儿,苏轼四周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上京百姓虽通文墨者极少,但对苏轼的名字还是不陌生的。

于是整条街都被堵住,全都聚满了人群,挤都挤不进去。

苏轼坐在桌前气定神闲:授须微笑,亲和又友善的样子,令围观者纷纷心生好感,尤其见苏轼一副飘逸出尘的谪仙风采,更是令人敬仰崇拜。

当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之后,苏轼终于一拍桌案,开始讲学。

讲学的内容对某些人来说并不新鲜,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一套,满怀恶意的煽动简直昭然若揭。

听苏轼讲秦末的「宁有种乎」,讲汉末的「苍天已死」,讲唐末的「我花开后百花杀」—

围观百姓虽大多是文盲,只能听得懂苏轼讲的通俗易懂的故事,但大部分人听不出里面的煽动性。

于是人群非常捧场地发出喝彩声,鼓呼声,小小的勾栏内外,被苏轼一人点燃了现场。

很快,一名官员手忙脚乱匆匆赶到上京府,上京知府闻讯后也急了,碍于苏轼的宋使身份,知府不敢无礼驱赶拿问,于是又急忙赶进了辽宫。

辽宫寝殿内,耶律洪基听说苏轼又在借讲学辩经的名义煽动谋反,而且这次煽动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上京。

耶律洪基气得大吼一声,挥袖扫落了桌上的文房,双眼赤红,杀意进现。

这一次,耶律洪基是真动杀心了。

一再触碰他的底线,哪怕他是宋国使臣,哪怕有着不斩来使的规矩,耶律洪基都顾不得了。

仗着使臣的身份,竟敢如此有恃无恐,一再挑大辽的皇权,真以为朕不敢杀你麽?

杀了宋使会有什麽后果?

重要吗?

并不重要。

无非是宋辽两国彻底敌对,彻底进入战争状态,那又如何?天大的顾忌,也不能容许皇权一再被挑,这绝对是古今中外所有帝王的逆鳞。

「来人!」耶律洪基忽然喝道:「召耶律斡特剌,萧兀纳速速来见!」

未久,二人匆匆入宫。

耶律洪基也不废话,将苏轼这些日的言行举动说了一遍,最后告诉了二人自己的决定。

「朕要苏轼的命!」耶律洪基咬牙道。

叫二人进宫的目的,不是徵求他们的意见,而是要他们给个主意,如何要了苏轼的命。

萧兀纳面色平静,按惯例仍站在一旁不言不语,耶律洪基不指名道姓,

他不会开口。

耶律斡特刺是武将出身,思路既简单又有效。

「这个容易,现在就叫一队禁军过去,当街把苏轼砍了!陛下若不介意,臣愿亲自动手。」

说来耶律斡特刺对苏轼也是恨意满满,当初他看上的一位花魁娘子,自已砸了大笔钱财仍未得手。

谁知苏轼刚来上京,这位花魁娘子便主动登门,自荐枕席,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二人春风一度,而耶律斡特刺,头上莫名多了一片绿油油青翠翠的草原。

碍于苏轼的身份,耶律斡特刺恨之入骨也不敢拿苏轼怎样,结果今日耶律洪基对苏轼动了杀心,耶律斡特刺又惊又喜。

杀苏轼这活儿,必须让他亲自干呀,最好能当着那位花魁娘子的面,把苏轼一刀剁了,多解气。

对耶律斡特刺的主动请命,耶律洪基冷看脸没哎声,而是望向萧兀纳。

萧兀纳叹道:「臣知陛下震怒,但—-臣不得不进逆耳忠言,苏轼是宋使,不能杀。如果杀了他,宋辽两国再无转圜谈判的馀地了,我大辽若无制胜宋军火器的把握,何必把事做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