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86章 重勘国界

世子稳重点 第486章 重勘国界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5: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86章重勘国界

一夜鱼龙舞。

赵孝骞得偿所愿,度过了一个极度荒淫的夜晚。

尽情宣泄之后,念头通达了,靠在床头刚打算思考宇宙与哲学的奥秘,俩日本姐妹不甘示弱地凑过来,又是一场血腥激战。

一直折腾到快天亮,四人才疲惫地睡去。

睡着前的一刻,赵孝骞突然察觉到,一夫一妻制果然是保护男人的。

真的,婆娘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一个人出三份力,雨露均沾,长久下去,谁都扛不住。

想想西门大官人的下场,他何尝不是腐朽的封建主义茶毒下的受害者——

一觉睡到下午才醒来,赵孝骞洗漱过后来到前堂。

苏轼坐在前院的杏树下,悠悠地品着茶,见赵孝骞过来,没好气地警了他一眼。

赵孝骞憨厚地笑:「失礼,失礼了,怠慢了子瞻先生,吃了吧?」

苏轼幽幽地道:「幸好老夫知道你的德行,早就让贵府的下人给老夫做过午膳了...」

「上午老夫还在真定城里逛了一圈,白天更繁华,贤弟的无为而治果然妙极,都说平民如草芥,但草芥的生命力却是最旺盛的,但凡给他们喘息之机,他们一定会顽强生长,草木。」

「老夫很想看看,免赋三年后,真定城会发展到怎样的光景,朝中诸公也应该来看看,那些口口声声为生民立命的人,没见过他们为生民干过一件实事..」

「反倒是贤弟你一声不,却让治下的百姓安享太平与繁华,子安不愧是国之大才,官家如此器重你,不是没有原因的。」

赵孝骞呵呵一笑,苏轼这人诗才绝世,但其实骨子里仍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性格,对国家对朝堂各种不顺眼,这大约是所有文人的通病。

每个文人骨子里都是爱挑刺儿的监察御史。

所以男人不仅都有一个武侠梦,还有一颗想当监察御史的心。

「子瞻兄回到汴京以后,官家定会对你刮目相看,不出意外的话,此番归京定有新的官职委任—.

赵孝骞缓缓道:「愚弟前些日也将最近的宋辽局势写进奏疏里,派人送去了汴京,其中包括子瞻兄使辽的过程,在上京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纵是面对辽帝的森森杀意,亦不易其志,气节如故。」

看着苏轼惊愣的眼神,赵孝骞笑道:「也就是传说中的『美言几句』,动动手的事儿,不必谢我。」

苏轼沉默良久,叹道:「还是要多谢子安贤弟,不过老夫已是花甲之年,纵有心报国,怕是来日无多。」

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在苏轼坎坷的人生里,或许算是不幸中的幸运了吧。

「子瞻先生虽是花甲之年,但仍能阵斩敌首两级,就凭这股精气,你再活二三十年问题不大。」赵孝骞笑道。

提到阵斩敌首的事,苏轼原本有些索然的状态突然一振,两眼都放了光。

「你听说过我的故事?」苏轼压抑着兴奋问道。

「自与你重逢后,你的故事已被你念叨了八百遍,很难忘记啊。」赵孝骞叹道。

阵斩敌首大约是苏轼一生干过的最牛逼的事,一提起它,苏轼整个人都像奥特曼似的变身了。

老子不仅相信光,老子自己就是光。

「如此说来,老夫似乎还能为大宋多做几年事,哈哈!」

赵孝骞也含笑点头。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苏轼,寿数已将近了,再过几年他就会病逝。

不过如今的历史已经改变,苏轼也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或许他的寿数也改变了。

多出来的寿数里,苏轼若多作几首诗词,后世的小学生初中生们有福了·

这时院子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有下人禀报,真定府判官李清臣求见。

赵孝骞有点懵,他是昨晚天快黑了才回城的,今日李清臣就找上门来,这货是能闻着自己的味儿吗?

不得不考虑给李清臣换个岗位,改当真定府警犬,照样有编制。

李清臣进了院子,先向赵孝骞行礼,见到苏轼后尤为惊喜,瞬间化身为小迷弟,那卑躬屈膝逢迎讨好的模样令赵孝骞心寒。

老子这个顶头上司都没见你这麽殷勤过。

真的,明天就下令,让这货当警犬去。

李清臣跟苏轼聊得很投机,而且话题越来越深入,正要聊到如何作出一篇绝妙文章时,赵孝骞不得不开口打断。

「先说正事,不然这一天都不够你祸祸的,除了来我家蹭吃蹭喝,你还有别的事吗?」

李清臣一愣,这才恍然,道:「除了蹭吃蹭喝,下官当然有正事。」

「殿下,辽帝耶律洪基遣使,今日上午已到了真定城。」

赵孝骞道:「简单,先把人扣下,关进城内馆驿,天黑后一把火烧了馆驿,

总之,苏学士在上京经历了什麽,辽使也原汁原味地经历一遍。」

李清臣然,苏轼苦笑道:「贤弟的心意老夫领了,但你不能这麽千,会闹出大事的,辽帝遣使必有重要事务,贤弟应以国事为重。」

赵孝骞扭头看着李清臣:「辽使有没有说来干啥?」

李清臣道:「应是宋辽边境重新勘定之事。」

说着李清臣笑了笑,笑容里满是自傲:「殿下两败辽军,前些日又兵临析津府,辽国君臣很不安,打算再次勘定两国边界,两国以新界为定,互不进犯。」

赵孝骞冷笑:「打不过了才知道讲道理了?以前他们不讲道理时,我大宋吃的亏怎麽算?」

李清臣看着他,小心地道:「殿下的意思是,·——不见辽使,我宋军继续袭扰辽境?」

赵孝骞皱眉沉默。

如今的形势,是宋军占据战略主动权,辽国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遣使和议,勘定边界。

遣使的意图很明显,重新勘定国界后,两国必然会达成和平协议,不准再动刀兵,如此便化解了宋军的战略主动权,也给辽军争取了喘息和反扑的时间。

耶律洪基这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赵孝骞脸上了。

所以说,跟辽使重新勘定国界,其实是对大宋不利的。

见赵孝骞久久不语,一旁的苏轼忍不住提醒道:「子安,这件事你做不了主,它已经超出了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职权了,此事必须禀奏官家,子安万不可擅权,否则必有大祸。」

赵孝骞一惊,接着苦笑。

好吧,最近顺风顺水顺财神,他都快把自己当成土皇帝了。

若非苏轼提醒,赵孝骞还真打算见一见辽使。

现在显然不合适了,这不是他该决定的事,如此重要的国事,若他做了决断,汴京的赵煦有了猜忌,赵孝骞可就麻烦了。

「子瞻先生言之有理,老李,你出面安顿辽使,就说勘定国界的事,待我上奏汴京,官家有了回复后再谈。」

大宋汴京。

汴京一如既往的繁华,如今正是初夏时节,天气稍见炎热,但总的来说还算适宜,许多有钱又有闲的大户人家纷纷出行城外,举着油纸伞踏青赏花,吟诗作赋。

楚王府也不例外。

一大早王府的下人们就在准备,好几辆马车停在门外,赵颢的侍妾们打扮得光鲜照人,极尽妍态,风姿袅娜地上了马车,陪同楚王殿下出城踏青。

亲王出行,全副仪仗甚为庄穆,前方旌旗猎猎,禁军开道,后面有宦官宫女捧着仪仗用物,诸如金瓜,如意,节钺,翅屏等。

一行人竟有上千,浩浩荡荡出了顺天门,直奔西城琼林苑而去。

琼林苑也是皇家园林,并不对外开放,里面种植了各种珍奇的树木,养殖了各种动物小兽。

别人进不去琼林苑,作为当今皇叔的赵颢自然是没问题的。

皇家园林,不就是让皇叔进的麽。

进了琼林苑,找了一处空旷的草地,仪仗马车停下,赵颢被人扶下车,其馀几辆马车里的侍妾们也纷纷下了车。

看着周围怡人入胜的风景,侍妾们欢呼一声,纷纷在草地上打闹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四周。

赵颢胖乎乎的身子,连行走都有几分艰难,自然不会参与侍妾们的打闹,如今跟侍妾们玩「大王来抓我呀」的游戏,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看着草地上欢谑的侍妾们,赵颢下意识数了数,发现自己这几年纳入王府的侍妾居然有十几个了,赵颢不由脸色发青。

这些妖艳贱货,耗费了本王多少精血啊!

耗费也就罢了,十几个人,连个蛋都没给本王下过,搞得本王像做过绝育手术的猫似的,都有些不自信了·—·

谁都指望不上,幸好本王还有唯一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很争气。

——实在是太争气了。

想到远在真定府的赵孝骞,赵颢心情顿时舒缓下来,肥厚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意。

最近数月的宋辽之战,军报不断送进汴京,关于宋辽的局势,汴京朝堂一直在掌握,赵颢自然也听说了。

两败辽军之后,赵孝骞为了营救宋使苏轼,不惜北渡拒马河,调动兵马对辽**事施压,最终辽帝不得不服软,让苏轼安然回归如此轰轰烈烈又提神解气的事儿,汴京也收到了消息。

换在两年前,若说大宋有能力干出这样的事,说出去谁信?

那时的朝堂上,没人敢对辽国言兵,每年能少交一点岁币都是谢天谢地了,

谁曾想到,大宋居然也有对辽**事施压的这一天,而且辽帝居然真就服软了。

想到这里,赵颢脸上顿时浮起几分荣光。

如此争气的儿子,若能多生几个该多好———

再看看在草地上打闹的十几个年轻侍妾,赵颢的脸又黑了。

「连个蛋都没下,居然有脸玩乐,还有脸笑——」赵颢咬牙。

随即抬手指着草地上其中一名年轻的侍妾,赵颢怒道:「你,没错,就是你!你过来,上马车干活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