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66章 汉使之风

世子稳重点 第466章 汉使之风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5: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66章汉使之风

真定府经过赵孝骞雷霆治理后,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再加上赵孝骞搭上自己的面子,向赵煦请旨免赋三年,这条政令实实在在给真定府的百姓和商人们谋了福利。

可以说,只要接下来真定府上下官员自己不作死,真定府的百姓和商人的日子一定是蒸蒸日上的。

更何况,赵孝骞还率部两败辽军,将辽军赶到了距离真定府四百里外的飞狐兵马司以北,严格意义上说,真定府已不再是大宋的边城,摇身一变成了内城,从此再也没有边患之忧。

这麽多的条件,在赵孝骞上任仅不到半年就被他生生创造出来了,至于接下来真定府具体如何治理,官员如何出台惠民励商政策等等,这些具体的事务赵孝骞就没兴趣参与了。

说得好听这叫「把握大方向」。

说得难听这叫「懒政怠政」。

郡王殿下忙着在前线跟辽人干仗呢,真定府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管得过来吗?

「回去告诉李清臣,别有事没事派人往我这里跑,不够油钱——」赵孝骞看着文吏,道:」「真定府的大小事我都交给李清臣了,让他看着办。」

「以后除非是天大的事,比如真定城被人一把火烧没了,比如府库突然天降横财了,又比如李清臣三年没回家,他婆娘给他生了个大胖儿子之类的大喜事,否则不必向我禀报,本郡王很忙,嗯,太忙了。」

文更乾巴巴地陪笑,暗暗决定这话一定不能原原本本转告李判官,尤其是他婆娘生大胖儿子之类的话,李清臣不能拿郡王殿下怎样,但一定有办法弄死他。

「是是,郡王殿下,下官一定将您的话原原本本带到。」

顿了顿,文吏迟疑着道:「还有一件事———·

赵孝骞不耐烦了:「你这磨磨唧唧的,非要在我这儿蹭一顿饭再走吗?

还有啥事?」

「李判官还说,朝廷不日将再遣一批官员至真定府,嗯,或者说不是来真定府,而是真定府以北,郡王殿下率我王师打下来的新占领地——·

赵孝骞一惬:「他们来干啥?」

「据说是勘定地方,丈量划分土地,朝廷考虑在真定府以北百里外再建一县,再从各地集中失地的流民,重新给他们分配土地耕种,并打下县衙以下乡镇集市等构架,以便朝廷对占领地的长久治辖。」

赵孝骞点点头:「不错,这是应当之事,回去让李清臣上一道奏疏,催朝廷快点办,汴京政事堂的效率,我特麽也是醉了!」

见赵孝骞骂骂咧咧吐槽朝廷,文吏没胆子跟着附和,只好继续乾巴巴地陪笑。

「拒马河一战,报捷的奏疏应该快到汴京了,官家又闻捷报,定然欢喜得很,至于那些官员下来,要办的事可就比他们预想的多了,四百多里的土地都要丈量,!还不得累成狗。」赵孝骞幸灾乐祸地笑。

生在古代,最不方便的就是通讯了。

拒马河大捷已过去多日,汴京朝廷恐怕还只知道赵孝骞打的第一场胜仗,就是全歼五万辽军那一仗。

结果勘定地方的官员刚上路,大宋又莫名多了两三百里的土地,赵煦知道后,这不得倒立拉稀庆祝一下。

当初从汴京赴任真定府,恐怕连赵煦都没想到,赵孝骞的节奏居然如此之快,半年不到就给朝廷打下了四百多里的土地,并且还连续两次打败辽军,令辽军深深被威镊,至今不敢南渡拒马河。

不出意外的话,最近几个月内,辽军应该没胆子挑宋军了,连续两仗被打得灰头土脸,现在辽国上京的君臣权贵们,此时一心想的是战略防御的问题,绝无进攻复仇的心思了。

想看想看,赵孝骞心头突然一动辽军既然不敢来了,我还待在这鸟不生蛋的飞狐兵马司干啥?

真定城里的三个美娇娘不香吗?

有了她们温香软玉在怀,自己何必每天麻烦左妻右妾?

垂头差差白电要景王解决问题,简直是郡王界里的耻辱,**丝里的战斗机·—

越想越觉得屈,堂堂郡王怎能过这样的日子?

决定了,明天就走,把大营扔给种建中,他们和李清臣一样都是牛马,

牛马就是用来拉磨的。就算主人不在,牛马也能撒开蹄子欢快地周游世界。

以如今龙卫营的实力,辽军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种建中都能完美应对,不差他赵孝骞添乱。

主意打定,赵孝骞当即眉开眼笑,小赵兄弟更是蠢蠢欲动,仿佛在为他的决定而欢呼雀跃。

文吏见赵孝骞脸上忽然挂满了缥缈的微笑,那笑容让人疹得慌,急忙识趣地行礼告辞。

第二天,赵孝骞简单收拾了行李,让陈守等禁军亲卫集结,数百号人就打算离开飞狐兵马司,回到真定城的花花世界。

结果拎着行李刚出门,就被大惊失色闻讯赶来的种建中拦下了。

「为啥不能走?」赵孝骞脸色难看地盯着种建中:,「如今已无战事,我难道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种建中擦着冷汗苦笑不已:「郡王殿下,无战事不代表无事呀,数万大车可都驻扎于此,后勤拨付,操练纪要,弹药生产,重建堡寨等等,诸多事宜都需要请示殿下的帅令,您真的不能走啊。」

「简单!」赵孝骞随手一翻,摸出了随身携带的帅印递给种建中:「帅印在此,你帮我盖,出了事算我的,没出事功劳也算我的。」

种建中缩回手,打死不敢接绶印,这可是朝廷任命,种建中没那资格,

连碰都不敢碰它。

郡王殿下,军国大事开不得玩笑,大军若无殿下坐镇,魔下那群如狼似虎的崽子们无人能治,殿下若离去,崽子们不得翻了天去。」

赵孝骞怒道:「以为我跟你们一样吗?我就看不得每天眼前一群糙汉子晃悠,我就喜欢抱着美娇娘躺被窝里,赶紧让开,我急着赶路——.」」

种建中正待再劝,却见赵信匆匆来到官署门外,见二人争执不下的画面,脸色都很难看,赵信不由一愣。

「」.—-那我走?」赵信迟疑地道。

「有事?」赵孝骞警着他。

赵信从怀里掏出一封烙了火漆的密信,双手捧上。

「皇城司甄庆,从上京紧急送来的密信。」

赵孝骞怒哼一声,顺手拆开了密信。

潦草地浏览了一番,赵孝骞脸色数变,终究还是收起了信,朝种建中摆摆手:「不走了,走不了了!」

种建中惊疑之后不由大喜,却听赵孝骞骂骂咧咧地道:「特麽的一个使臣而已,非要干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我这个脑残粉特麽也是服了,真是惯着你了!」

一边骂一边愤愤转身回了官署。

种建中竿差戳二主殿下只看了一眼密信就不得不留下了?」

赵信皮笑肉不笑地道:「种将军,知道啥叫『密信」不?看清楚上面烙的火漆了麽?我若知道里面的内容,你猜猜我现在该在哪里?」

种建中拦下了赵孝骞回真定城享受,此刻成就感爆棚,心情极好,笑道「你该在奈何桥排队等看喝孟婆汤?」

「对喽,军法处斩,等着来世投胎。」

回到官署的书房里,赵孝骞重新从怀里掏出甄庆送来的密信。

密信实际上有两封,一封是甄庆写的,还有一封是苏轼写的。

此刻赵孝骞的心情当然不算好。

正打算回真定城在仁婆娘身上宣泄相思之苦,结果临出门来事儿了,当头一盆冷水把他的**浇了个透心凉。

这种感受,单身狗大约是不明白,但有老婆的男人都知道。

就像正要兴致高昂地跟老婆行房之时,老婆突然娇滴滴地告诉他,大姨妈来了..—·

甄庆的密信里说无法将苏轼接应回来,因为苏轼根本就不打算回来,还想一直留在上京。

赵孝骞严重怀疑这老家伙真干了什麽见不得人的事,写成小说的话,书名大约是《年已花甲:我在敌国当使臣,搞大了敌国公主的肚子》诸如此类的。

——仅仅靠自己臆想出来的书名,赵孝骞都莫名感到一阵刺激。

苏轼不肯走,甄庆当然拿苏学士无可奈何,总不能把他绑走吧。

赵孝骞忍住气,拆开苏轼的亲笔信。

匆匆扫一眼,赵孝骞突然坐直了身子,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凛然。

良久。

「这老家伙—.」赵孝骞恨恨地咬牙,脸上却不见怒容,反而一片敬意。

苏轼的信里,开篇便是对赵孝骞的一通夸赞,对他的人品潦草一笔带过,但对赵孝骞率部全歼五万辽军的大胜,却是大书特书。

苏轼大赞赵孝骞扬大宋国威,提振天下浩然正气,大宋积弱耻辱的过往,赵孝骞及魔下将士以鲜血和敌人的首级抹平,屈辱的历史已洗刷云云。

接着苏轼又说了不能归来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自大宋立国以来,国无舍生忘死之士,故而一再赢弱妥协,如今宋军振奋,大败辽军,正是大宋文武官员士子奋起之时。

苏轼世代皆受国恩,焉能不报。

遂愿留在上京,重振汉使之风,以安国少季,傅介子等为效,报大宋官家之国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