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95章 边帅定边

世子稳重点 第495章 边帅定边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5: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95章边帅定边

军国大事,赵颢不是不感兴趣,但他必须装作不感兴趣。

作为皇叔宗亲,儿子又在边疆手握兵权,赵颢若在汴京表现出对军国大事感兴趣的样子,他怕赵煦会对他感兴趣。

赵煦封他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属于荣誉官衔,就像某某名誉会长,名誉校长一样,敬的是德高望重,但不是把他请来当一把手的。

这一点赵颢拎得很清楚,所以他被封了官后,仍是一副老纨绮的样子,每天照旧吃喝玩乐,遛狗逗猫,青楼里跟年轻的文人士子抢花魁。

每次朝会也是站在朝班里心不在焉,或是打瞌睡,主打一个陪伴。

赵颢的种种表现,终于消弹了朝堂的非议。

本来朝臣们对赵颢封这麽大的官儿议论颇多,楚王父子俩都被官家如此器重,宗亲争权自然不被朝臣所容,凭什麽我寒窗苦读数十年,比不上你投胎技术强?

然而赵颢被封官后的表现,终于还是令朝臣们渐渐放了心。

左右不过是个荣誉官衔,而且这位楚王殿下根本没有对朝政指手画脚,反而能避则避,所以官家封他这个官儿,对朝局影响不大。

于是朝臣们也就渐渐妥协了,接受了赵这个人的存在。

赵果然不负众望,他被封了平章军国重事后,就连政事堂的大门都没进过一次,除了不得不参加的朝会,赵颢基本还是老样子,用尽毕生的力气,变着花样的享受人生。

此刻在赵煦和章面前,赵颢依旧如故,一脸懵懂,眼神清澈,君臣二人聊的事情明明跟赵孝骞有关,可赵颢却漠不关心,甚至不知不觉走了神。

对辽国勘定边界的请求,赵煦与章惊看法相左,殿内气氛有点僵。

赵煦不经意间一臀,见赵颢一脸呆滞,眼神空洞,浑然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赵煦皱了皱眉。

虽然不希望宗亲权柄过甚,但-你也不能完全不管事呀。

不然朕吃饱了撑的封你这个官儿干啥?

你是真拿它当荣誉头衔了?官职能卖钱的话,你怕是早就挂牌上市了吧?

扭过脸,赵煦和颜悦色地道:「楚王叔——楚王叔!」

赵颢一激灵,身上的肥肉狠狠颤了颤,终于回过神来,眼神无比清澈。

「啊,臣在!」

「楚王叔一脸深思的样子,莫非是在思索宋辽之事?」赵煦笑吟吟地道。

赵颢惊:「啊?臣,深思—-宋辽之事?啊!对对,臣方才正在认真深思宋辽之事。」

赵煦和章惊满脑门黑线。

就算是装,也麻烦你演技精湛一点好吗?君臣谈论如此重要的国事,你居然走神了,这一脸呆滞的模样,是思考国事的样子?

怕是在想今晚去哪家青楼祸祸花魁娘子吧。

赵煦叹了口气,他已看出来了,这位王叔是属算盘珠子的,拨一下才肯动一下。

「王叔不知有何高见?」赵煦继续问道。

赵颢眨了眨眼,脸色有点惶恐。

沉默片刻,赵颢悄悄挪动肥厚的屁股,凑近章,先朝赵煦心虚地笑了笑,

然后附在章耳边低声问道:「章相公救我,刚才你们聊到哪儿了?」

赵煦:

「「...

章惊:....—

赵煦忽然理解,为何赵孝骞经常管楚王叔叫「活爹」了。

他现在也很想叫赵颢一声「活爹」。

揉了揉隐隐生疼的太阳穴,赵煦叹道:「子厚先生帮王叔重述一遍吧。」

章惊也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地将君臣二人刚才的谈话内容说了出来。

赵颢眨巴着小绿豆眼,良久,问道:「官家是问臣对此有何高见·嗯,有何陋见吗?」

赵煦脸颊一抽:「是的。」

赵颢一脸茫然:「汴京距离真定府上千里,真正掌握宋辽最新形势的人,是臣的犬子孝骞,对辽国勘定边界之请,汴京鞭长莫及,官家为何不将此事交给孝骞定夺?」

「孝骞做出决定后,不管辽人有任何反应,孝骞想必都能马上做出应对,是战是和的主动权,仍在我大宋,臣也深信,以犬子之能力,不管他做出任何决定,都是对大宋极为有利的。」

赵煦心头一动,眼中顿时露出赞许之意。

这位王叔虽然混帐了一些,但终究是咱老赵家的血脉宗亲,一点也不糊涂,

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

是战是和的决定权交给赵孝骞,其实才是最合适的做法。

朝廷不直接出面,把臣子推到台前,大宋就有了充足的转圜馀地。

将来就算签下和议,只要大宋准备好了继续进攻辽国,和议也能瞬间成为一张废纸,而大宋朝廷也能推得乾乾净净。

那是赵孝骞私人与辽国签的和议,与我宋廷何干?

就算和议撕毁了,那也是赵孝骞个人素质差,我宋廷可一直是道德模范,诚信立国,从来不干背信弃义的事。

个人素质问题,请不要上升到国家高度。

是攻是守,是战是和,主动权仍掌握在大宋手里,岂不妙哉?

若是真由朝廷出面与辽国签下和议,大宋未来的攻守战略就等于被捆住了手脚,不好意思反悔了。

想通了此节,赵煦顿时笑了:「王叔所言甚为有理,日后国有疑难,王叔可不准藏着掖着,有啥好主意趁早说,莫等朕开口你才说。」

赵颢愣了一下,道:「臣刚才所言—真可用吗?」

赵煦迅速看了一眼章。

章怀沉着脸授须不语。

作为宰相,章的长处在于内政,对军事倒是不甚了了,而且眼下朝堂新旧两党仍在激烈争斗,章惊更笃信「攘外必先安内」的观点,他目前的重心是放在如何弄死所有旧党上面。

军事方面,如果宋军在前线打得不争气,或许章惊不得不干预一下,认真选调将领,厉兵秣马什麽的。

可偏偏前线的赵孝骞和龙卫营太争气,不到半年两败辽军,而且还把大宋的国界推进了四百多里,章还能说什麽?

除了无脑夸赵孝骞,他还能说什麽?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孝骞其实无形中也帮了章怀。

正是由于前线的屡战屡胜,章怀才免于后顾之忧,他才能够在汴京大展手脚,专心致志投身弄死旧党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宋军大胜,无形中也助长了章惊这位宰相在朝中的威望。

毕竟功臣无论干出多大的功绩,一切都是官家与宰相的英明领导,大宋国势强盛,越说明章这位宰相的正确性与合理合法性。

所以在面对辽国是战是和的问题时,章惊的态度其实并不是那麽强势。

眼下既然官家的语气明显偏赞同楚王,章惊也觉得二人的话确实有道理。

章也不想因为这件事与官家闹得不愉快,万一逼急了,官家索性召回赵孝骞,对章来一句「你行你上」,那麽章惊可就坐蜡了,他很清楚自己不行,也不能上。

边疆的事,就该交给边疆的人去办,战也好,和也好,赵孝骞做主也无妨,

总之不要打扰老夫在汴京弄死旧党。

良久,章授须微笑道:「官家与楚王殿下所言,臣亦甚为赞同,既如此,

便由官家下旨,辽国勘定边界之请,交由河间郡王定夺便是。」

「我大宋朝堂不直接出面比较妥当,将来宋辽若有变故,朝廷亦有从容转圜进退的馀地。」

赵煦喜道:「子厚先生也如此认为,看来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此事就这麽定了,朕这就给子安下旨,令他全权处置辽国勘定边界一事,攻守进退,赵子安可便宜行事,临机决断。」

章怀授须微笑:「甚好,臣无异议。」

笑容一顿,章惊紧接着从怀里摸出一张纸,纸上列了几个官员的名字和官职。

「官家请过目,臣又发现了几个元佑党馀孽,在任之时贪赃枉法,欺君罔上,罪不容救——

边疆之事说完,宰相再次投身轰轰烈烈的弄死旧党的伟大事业中,谁都拦不住。

赵煦接过名单,眉头紧锁,与章惊仔细商议这几名官员的罪名。

而一旁的赵颢,肥胖的身躯微微一晃,眼神呆滞空洞,再次元神出窍真定城。

赵孝骞仍沉醉在温柔乡里,家里仁婆娘温柔侍候,作为一家之主,不仅要一碗水端平,也要雨露均沾。

这些日子,赵孝骞的雨露沾得有点多,仁婆娘倒是风调雨顺了,他却已是浑身大旱,挤都挤不出了。

酒色令他如此憔悴,今日起,戒色!

赵孝骞果断与仁婆娘暂时分房睡了,谁都不碰,主打一个清心寡欲。

苏轼走后,赵孝骞的日子有点无聊,少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吃货陪伴,赵孝骞发现自己做出来的菜都吃得没滋没味了。

李清臣倒是隔三岔五过来蹭饭,赵孝骞嫌弃得不行。

在美食这个领域,志同道合者聊的是如何让食物变得更好吃,双方都有精湛的厨艺,以及对美食的高端品味。

而是不像李清臣这种,只负责味吃,不仅拿不出任何对美食的有效建议,就连评价也是一句「好吃」,这样的人,赵孝骞怎能不嫌弃?

给李清臣一个石槽,里面倒点剩菜泄水,李清臣的评价想必也是「好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