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521章 故人如故

世子稳重点 第521章 故人如故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8 23:1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21章故人如故

老妇人对赵孝骞自然是感恩戴德的,

儿子运气好,遇到了贵人,被贵人栽培提携,家里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换了以前,母子俩住在巷子里的鸽笼屋,那里大约是汴京城里最穷困的贫民区了,饶是如此,母子俩还经常吃不饱饭,张小乙当个跑腿的闲汉,若是一两天没买卖,母子俩就得挨饿。

直到后来遇到了赵孝骞,张小乙也是个聪明人,果断抓住了机遇,这才让家里翻了身。

最大的变化是,张小乙有编制了,他已入了皇城司。有了俸禄,家里也有了余钱,郡王殿下还给他们母子买下了这座宅子。

宅子仍不算大,只是个两进的院子,但在汴京城,能拥有两进小院,已然是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了。

大半年未见的赵孝骞亲自登门,老妇人欢喜不胜。

她就知道,贵人不会忘了她的儿子,而她的儿子,也一直对贵人忠心耿耿。

忠心的人,是不可能被主家忘记了,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寒舍简陋破败,实在委屈贵人了,老身又是个眼瞎的,说来耽误了我家小乙的前程,只恨老身不早早被阎王收了命去,留在这人世上拖累了小乙—」」

老妇人一边领着赵孝骞往里走,嘴里一边念叻个不停。

赵孝骞含笑打量着这座小院。

确实有点破败,但很整洁乾净,地上寸尘不染,显然是经常打扫,丈许方圆的院子里搭了个葡萄架,夏天真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茂密的叶片下,结了一串串或青或紫的葡萄。

葡萄架下是一套竹桌竹椅,竹桌上摆着一个针线小篮,还有一幅未完成的喜鹊闹枝的绣活。

这个小小的家,很温馨,方寸之地,满溢浓浓的幸福味道。

赵孝骞甚至觉得它比自家的楚王府都温馨多了。

不待老妇人招呼,赵孝骞一屁股坐在竹椅上,抬手从头顶摘了一串熟透了的紫葡萄,也不必清洗,剥了皮便往嘴里送,动作行云流水,一点也不见外。

老妇人虽眼盲,但也听得出动静,听赵孝骞坐在竹椅上自己摘葡萄吃,吃得吧唧嘴儿,老妇人脸上露出了欣悦的微笑,毫无神采的眼中竟也露出几分慈善之色。

坐下跟老妇人聊了一会儿,门外便传来脚步声。

赵孝骞脸带微笑朝门外望去,赫然看到张小乙回来,但令赵孝骞吃惊的是,

张小乙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女人。

女人大约二十来岁的模样,穿着很简朴的粗布钗裙,略显枯黄的发髻斜插着一支筷子似的木簪,容貌甚为清秀,但脸色显得有点蜡黄,个子不高,大约只到张小乙的肩膀下。

女人跟在张小乙后面小心翼翼地走路,头也不抬,眼晴只盯着张小乙的脚后跟,跟着他的脚步而行止,看起来有点自卑的样子。

张小乙跨进门便看到院子里坐着的赵孝骞,正朝他微笑。

张小乙一愣,当即便快步上前,双膝不由跪了下来,露出惊喜的表情,语气却硬咽了。

「殿下回京,满城皆知,我就知道殿下会来看我的。

赵孝骞含笑扶起了他:「起来,别动不动就跪,没点骨气-哈哈,你家葡萄不错,甜丝丝的,回头摘几串我带回家给我爹尝尝。」

大半年不见,简单一句话便是重逢如常见,再无半点疏离。

张小乙也笑了:「我这就把院子里的葡萄全摘了,明年再多种一些给殿下送去。」

「不用,几串尝个鲜就够了,给你老娘留点儿————-,你身后那位姑娘是?」

张小乙这才想起来,急忙转身将身后的女子拉到前面来。

「殿下见笑了,这位是我即将过门的妻子,小娥。·——小娥,这位便是我的贵人,大宋河间郡王殿下。」

话刚落音,赵孝骞摆摆手:「不是贵人,是朋友。」

说着赵孝骞起身朝女子行了一礼:「赵子安拜见嫂夫人。」

女子被赵孝骞的名头吓到了,见赵孝骞行礼,愈发惶恐不安,不自禁地朝后退了两步,躲在张小乙身后不敢露头。

张小乙有点尴尬地笑:「殿下莫怪,小门小户的,没见过世面—.」

老妇人在一旁笑得灿烂,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递给小娥,道:「乖媳儿,快去州桥买点肉菜,再打两角酒,好生给贵人露一手厨艺。」

小娥接过钱,一声不地朝门外走,走了两步突然停步,转身飞快朝赵孝骞敛社一礼,然后逃命似的跑远。

直到女子出了门,赵孝骞才朝张小乙嘿嘿一笑:「小乙啊,你了不得啊,半年不见,居然不声不响娶了个婆娘,看模样比你小七八岁吧,你这三十年的纯纯老光棍儿,还有这本事呢?」

张小乙老脸一热,不自在地笑了:「缘分而已,其实认识她已两三年了,当初都在州桥青楼勾栏讨生活,今年才与她定下了亲事。」

赵孝骞点头:「何时成亲?聘礼怎麽说?回头我让人送二百两银子过来,过聘纳彩摆酒席什麽的,手头宽裕点,人生大事也办得风光点。」

张小乙急忙摇头:「不要聘礼,也不摆席面,邀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顿酒便够了。」

赵孝骞皱眉:「别人养了这麽多年的姑娘,你娶了人家,分文不出?老丈人没打死你?」

张小乙苦笑道:「没有老丈人,小娥是乱世孤女,三五年前从北方逃难过来的,家人都死在路上了,她来到汴京找不到活路,只能在勾栏里拉散客唱曲儿。」

「后来被一位恩客看上,赁了个破房子养了她三年,三年后恩客见她容貌已老,便不肯再要她,她便只能继续在勾栏瓦舍讨活儿,这才与我认识,年前动了心思,想把她娶进门。」

赵孝骞沉默了。

大约,这才是底层百姓最真实的爱情吧。

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海誓山盟,有的只是两颗历经风霜的心碰巧遇到,于是决定馀生互相遮风挡雨。

良久,赵孝骞点头:「你们两人好好过日子,比什麽都强。」

张小乙笑道:「我不嫌她侍候过人,我娘也不嫌,都是苦命人,能搭帮过日子就是缘分,正经人家的黄花闺女也看不上我这老光棍。小娥性情不错,会持家,会侍候老人,这就够了。」

赵孝骞叹道:「是个好姑娘,你莫负了人家,家里虽没了父母长辈,娶她过门也不能太寒酸,听我的,汴京找一家气派点的酒楼,摆个十来桌———

「我给你找鼓吹,找媒婆,找八抬大轿,让人家姑娘风风光光进门,她会记你一辈子的好。」

张小乙也不跟他客气,笑着道谢。

接着张小乙又问道:「殿下最近如何?尊夫人?们,可有子嗣?」

赵孝骞又叹道:「套用我刚才说的那句话,我们七人好好过日子,比什麽都强」

张小乙目瞪口呆:「七————七人?」」

赵孝骞黯然点头:「七人,汴京三个,真定府三个,兴许以后还会添,没办法,我的裤腰带特别松,一不留神裤子就掉了,事后不能不认帐吧,所以家里婆娘越来越多—...」

张小乙顿时露出古怪之色,眼神情不自禁地朝他下三路打量。

「呢,殿下,我在汴京倒是有些门路,殿下若需要,我给你弄两根虎鞭——」·

」」

赵孝骞两眼一亮,随即正色道:「我贵体无恙,百病不侵,不需要什麽虎鞭,不过说来也巧,我有一位朋友,,不对,我有一位萎靡不振的父亲——」

话没说完,张小乙立马了然:「懂了,殿下不必多言,虎鞭过两日便送到王府。」

「好人一生平安。」

小娥很快买了酒菜回来,进门后羞怯地朝赵孝骞一礼,然后钻进了厨房没出来。

没多久,小娥便做了一桌好菜,大小五六碟,有肉有菜,酒也是上好的米酒。

酒菜上桌,小娥又忙着给老妇人添饭挟菜,最后却死活不上桌,躲进房里不出来。

赵孝骞有点过意不去,一脸苦笑看着张小乙。

张小乙笑得有点得瑟:「殿下莫怪,小门小户—」

「停!可以了,不就是想炫耀你家婆娘多懂事呗,那又如何?你敢咬咬牙多娶几个进门吗?」

张小乙笑容一僵:「不敢。」

这下换赵孝骞得瑟了:「我敢,我娶了六个,六个!」

张小乙脸上却没有丝毫羡慕:「婆娘一个就够了,人多了不够添乱的。」

「我家倒是不乱,就是有点费腰子————」赵孝骞怅然道。

二人喝着酒,聊着家常和近况,熟稳如多年的至交老友,一切都是那麽的随意舒坦。

老妇人用完了饭后,起身也回了屋。

院子里只剩赵孝骞和张小乙二人。

张小乙这才压低了声音说起了正事。

「殿下,我曾经混迹州桥时,倒是认识了一些信得过的闲汉,其中还有一位落榜的读书人—

赵孝骞挑眉:「啥意思?」

「殿下去年离京赴任真定府之前,我听说遂宁郡王与殿下有嫌隙?殿下走后,令尊楚王殿下也秘密召见过我,按他老人家的吩咐,我安插了几个眼线,混进了遂宁郡王府当杂役。」

「还有那位落榜的读书人,也混了进去,如今是遂宁郡王的幕僚之一,暂时未得重用,还在等时机立个功劳,获他的信任———」

赵孝骞有点吃惊:「你安排的?

张小乙笑了笑,道:「没错,我安排的,此事除了令尊楚王殿下,任何人都不知情,皇城司的魏勾当都不知道,他们唯一的上线只有我。」

「此事原本应该由我混进郡王府的,但是当初殿下与我相识,汴京很多人都知道,我怕混进去容易暴露身份,到时给殿下惹了麻烦就不好了,只好派了几个信得过的兄弟混进去。」

「这大半年来,咱们兄弟每日都盯着遂宁郡王呢,可惜身份不大够,触不到重要的机密,殿下再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