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535章 敌外有敌

世子稳重点 第535章 敌外有敌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2 23:18: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35章敌外有敌

萧家父子效忠大宋是事实,但这「效忠」俩字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就不好说了。

赵孝骞当初也不过是用利益来笼络住他们,除了利益,实在没别的东西能给了。

给感情也是一种办法,但感情是需要长期投资的,如果不是朝夕相处,感情投资很难见效。

所以萧家父子虽然是棋子,但这棋子不一定忠心,棋子也是有思想,有**的,如果执棋的人不能满足棋子的**,那麽对不起,这颗棋子或许立马就会变成祸患。

赵孝骞被罢官的事,不仅引发了大宋朝堂的动荡,就连辽国朝堂也被深深影响,同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大约是连赵煦和章惊都始料未及的。

因为一位臣子的罢免,宋辽局势再次风云涌动,边境战云密布,十万兵马因此而调动集结。

赵孝骞没想到,自己居然活成了前世的战神爽文。

战神刚刚回归都市,边境便因他而陷入了动荡之中。

只能说,幸好战神回归都市前,战神他爹没被卖进青楼接客不然岂不是被他爹爽到了。

相比萧兀纳的冷静和现实,萧光敬的表情就复杂多了。

他与赵孝骞有过来往,彼此间说是朋友,好像差了点儿意思,但多少是有几分交情的,尤其是,二人还合夥干掉了西夏的小梁太后,萧光敬临时扮演了一下金莲,给小梁太后灌药药一起偷摸干过坏事的人,交情终归比普通朋友强一点。

所以听说赵孝骞被罢官后,萧光敬倒是没有幸灾乐祸,反倒是有点为他担心。

「孩儿明日就启程去大宋汴京,面见赵孝骞,」萧光敬道。

萧兀纳摇头,严肃地道:「事发紧急,你今日下午便走,乔装成西域胡商,

老夫再给你一支商队,带上一些西域货品,莫被宋人发现你的身份,入宋境后沿途所过城池,若遇盘问,只管用钱打点,万莫与人争执。」

「是,孩儿谨记。」

萧光敬顿了顿,忍不住道:「若是赵孝骞真的不能官复原职,我们难道就不再效忠大宋了吗?」

萧兀纳警了他一眼,淡淡地道:「当奸细还当上瘾了?赵孝骞若不在了,我们有何必要继续效忠大宋?」

说着萧兀纳面露冷笑,道:「陛下没说错,宋国皇帝出了一记昏招儿,宋国能扭转当今局势,全凭赵孝骞一人之力。」

「若赵孝骞被免,宋国已然扭转的局势,很快会倒退回当年,辽国不惧宋,

所惧者唯有赵孝骞,今日宋国此举,无异于自剪羽翼,愚蠢可笑!」

「既如此,你我有何必要继续效忠宋国?宋国还有何前途可言?」

萧兀纳一番点拨后,萧光敬顿时恍然,抛开情感不论,冷静下来分析一下,

确实如萧兀纳所说,赵孝骞一旦被免,宋国确实没希望了,父子俩就没必要效忠宋国了。

「孩儿明白了。」

大宋汴京。

赵孝骞从大理寺监牢出来后,回到楚王府,老实本分地闭门谢客,在王府里安安分分陪着赵颢和妻妾们。

闯了那麽大的祸,总算有惊无险地度过这一劫,赵孝骞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的同时,也明白自己必须要低调了,至少这段时间内必须低调。

赵孝骞被放出来了,但朝堂并未风平浪静,反而因为刘贤真等人的案子,掀起了惊涛骇浪。

赵煦下旨,政事堂颁文,将刘贤真等人的供状和证据公示朝堂,涉案者共计三十馀权贵官员,所有的政局都摆在了台面上,坦然地公示于朝堂百官。

这个举动堵住了许多人的嘴。

供状和证据都在,这桩案子已是板上钉钉,不可能反转了,朝堂上那些杠精们也是有理智的,他们很清楚什麽事可以抬杠,什麽事最好闭嘴。

比如刘贤真这桩案子,就属于必须闭嘴的范围。

板上钉钉的铁案,你还逼逼个啥?敢为刘贤真他们抱不平,你到底存了什麽心思?你是不是他们的同党?

谁都不想没事惹上一身骚,于是赵煦下旨,三日后处斩刘贤真等三十馀官员,纵然朝堂震惊,倒也没人敢站出来质疑反对。

刘贤真这批官员犯的事,没人敢哎声儿,但赵孝骞犯的事,出声的人就多了严格说来,刘贤真和赵孝骞涉及的案子,看似是同一桩,但它们的性质不一样。

刘贤真是已被坐实了,赵孝骞擅杀官员的事却争议很大。

对赵孝骞的所为,赵煦和政事堂都没有解释,只是淡淡地提了一句「罢官免职」,就轻松带过了。

如此轻飘飘的处理结果,引发了不少朝臣的不满。

不可否认,赵孝骞确实是大宋的功臣,但功与过是两码事,这世上也没有功过相抵的规矩。

当初赵孝骞立了功,官家已然封赏过了,那麽他犯的事难道就不惩罚了吗?

罢官免职算什麽惩罚?挠痒痒的力道,你还不如自罚三杯呢。

于是在赵孝骞回楚王府后,接下来的两日里,许多朝臣上疏,要求惩处赵孝骞之罪。

擅杀四十多名官员可不是小事,若是让赵孝骞就这样躲过了制裁,大宋的王法岂不成了摆设?

更何况,赵煦只是罢免了赵孝骞的官职,对他的河间郡王爵位却一字不提,

这其中的深意瞎子都看得出,官家这是打伏笔呢,等一个合适的时机重新启用起孝骞,大概率会官复原职。

群臣知道官家特别器重赵孝骞,可你也不能偏得如此明目张胆吧?

无数上谏要求严惩赵孝骞的奏疏飞进延福宫。

赵煦的案头很快被奏疏淹没,他只随便翻看了几道奏疏,就命人全部送去政事堂,交给章惊解决。

现在轮到章惊犯难了,他不仅是宰相,也是朝堂新党的领袖。

那麽多上谏的奏疏,其中一大半是新党官员写的,章惊总不能为了赵孝骞而得罪自己的同党吧?

可章怀又很清楚官家的态度,他摆明了是要保赵孝骞的,皇帝做出的决定,

宰相能怎麽办?他敢跟官家对着干吗?

再说赵孝骞能脱罪,章在其中出力不小,因为这件事,章怀与赵孝骞的关系大为缓和,可以说如今是章和赵孝骞的蜜月期。

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章惊不想再次破坏,以赵孝骞的本事,将来他的权力只会越来越大,更要命的是,赵孝骞还很年轻,不出意外的话,章惊将来告老致仕时,赵孝骞正是如日中天。

如果章还想有个善终的结局,不想致仕归乡的路上莫名其妙死于刺客的冷箭下,那麽现在最好不要得罪他。

于是章惊思量许久,索性将所有的奏疏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主打一个冷暴力。

舆论终归有平息的那一天,等到朝堂上参劾赵孝骞的奏疏越来越少,最后绝迹之时,这件事差不多就算过去了。

现在群臣正是热血上头之时,不搭理他们,让他们自已慢慢冷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福宁殿内。

赵煦和赵孝骞相对而坐,正在对酌。

外面风急浪高,舆情漫天,奇怪的是,君臣二人却好像根本没受影响,二人饮酒闲聊很开心。

「子安成边大半年,幸得有你,边境方得安宁,如今辽国已不敢轻举妄动,

子安正好趁此机会在汴京好好休息一段日子,待朝中风声平息,朕再将你官复原职,你还是要回真定府的。」赵煦举杯笑道。

赵孝骞急忙双手捧杯,先干为敬,然后笑道:「官家的安排甚妥,臣其实早就想休息了,一直没机会,这次闯祸反倒是给了我休息的理由。」

赵煦摇头道:「朕知道你累,但你休息不了多久,莫忘了,燕云十六州还在辽人手里,燕云若不收复,朕寝食难安。将来子安你回到真定府后,便要着手办这件事了。」

提起燕云十六州,赵煦不由有些兴奋了,搓着手道:「如若一两年内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朕觉得,辽国离亡国就不远了——」

「辽国若亡,接下来只剩西夏,西夏本已对大宋称臣,将西夏纳入我大宋疆域更是易如反掌,如此一来,天下便可在朕的手中一统。」

「哈哈!朕岂不是成了大宋的中兴之主?每年祭祀历代先帝时,朕亦可昂首挺胸,在祖先牌位前稍微露一点得瑟之色,想必不过分吧?」

赵煦越想越高兴,对皇帝来说,金钱权力什麽的,对他的诱惑已不大了,他要的是面子,是功绩,是青史留名。

现在仔细一盘算,他想要的东西,有生之年很有可能实现,人生无憾了。

见赵煦如此兴奋,啥都没干成呢,脸上的得瑟之色已掩饰不住了,赵孝骞暗暗叹了口气,不得不给他泼一盆凉水。

「官家,辽国就算灭亡了,大宋还有更棘手的敌人。」赵孝骞提醒道。

赵煦一惬:「辽国西夏之外,还有敌人?谁还配做大宋的敌人?」

赵孝骞一字一顿缓缓道:「有,正是如今辽国东北面的女真部落,它正在卧薪尝胆,积蓄力量,若有一位卓越的领袖横空出世,那么女真部落的崛起势不可挡,将来必成我大宋的劲敌。」

「准确的说,女真部落其实已经崛起了,只是它隐藏得很好,辽人都没察觉到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