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533章 此消彼长

世子稳重点 第533章 此消彼长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2 23:18: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33章此消彼长

从入狱到出狱,赵孝骞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在这世间,他向来只觉得自己是个孤独的行者,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命运,或许改变的过程里,也让许多人受益,可他从未立过什麽高尚伟大的目标。

此时此刻,看着大理寺外的人山人海,赵孝骞不由愣住了。

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看着他,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敬重,如同数日前他回到汴京,街头巷尾的百姓默默为他让路,行礼。

今日出狱一如当日,他们仍然在用热切的方式迎接他们的英雄。

赵孝骞有些不自在,他承担不起这麽多陌生的情感,因为这意味着同时也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他不喜欢别人把他捧得高高的,他知道自己不是什麽好东西,或许偶尔会做点善事,但坏事也会继续干下去,当所有人把他捧到一个太高的位置,虽说不是道德绑架,无疑也是一种约束。

你们把我抬得这麽高,教我以后怎麽好意思欺男霸女,横行乡里?

摆脱脑子里杂乱的不自在的思绪,赵孝骞望向人群前方。

人群前方,赵颢和母亲冯氏当即便走了上前。

赵颢的神情很淡定,含笑打量着他,点了点头:「不错,人没变样,大理寺的官儿看来没委屈你,不枉老夫上下打点。」

旁边的冯氏冷冷地警了赵颢一眼,道:「眼睛瞎了自己找大夫去治,人都瘦了一大圈儿,说什麽没变样?」

赵颢脸色一寒,冷冷道:「现在什麽场合,一点体面都不要了麽?儿子正被万千百姓敬仰之时,你非要在这里跟我闹得难看?」

冯氏张了张嘴,也觉得这时候不宜跟赵颢吵闹,于是面若寒霜扭过身去。

赵孝骞打圆场笑道:「当着这麽多人的面,莫吵了,回头丢脸的是咱们一家子,可以不爱,请别伤害。」

长辈在前,狄莹三女只是站在身后怯生生地看着他,却见赵孝骞朝三女招手,三女当即便冲了上来,抱住赵孝骞嚎陶大哭。

「官人,可吓死妾身了!官人出事后,妾身回娘家请父亲帮忙,父亲也打点了大理寺的官员,后来阿翁派人来传了话,说官人马上就会放出来,让妾身稍安勿躁,切莫冲动—.」

赵孝骞微笑道:「父王没说错,此事凶险得很,你们若冲动做了什麽,怕是更不妙,看看,官人我这不就出来了。」

三女珠泪涟涟,也不顾周围世俗的目光,抱着赵孝骞不肯松手。

一旁的赵颢看不下去了。

你们年轻人伤风败俗不要紧,我楚王府还要脸呢,大庭广众楼楼抱抱成何体统!本王找寡妇时都关着门。

「咳咳,骞儿,百姓们都还在看着你呢,这麽多人迎接你出狱,皆是一片赤诚心意,你好歹跟百姓们说几句。」

赵孝骞点头,走到人群前,微笑着朝数千百姓长揖一礼。

「多谢诸位父老挂念,赵某领受诸位父老的心意了。」

人群突然一阵躁动,百姓们纷纷避让,显然没人敢受他的礼。赵孝骞躬身长揖的方向立马空出一大块地。

此刻的赵孝骞刚从监牢出来,身上只穿了一件白色的里衣,标准的犯官模样,这几日在监牢里虽然过得不错,但终究是不见天日的地方,面容难免有些憔悴。

这模样看在百姓们眼里,顿觉心酸不已。

明明是一条好汉,为国征战沙场,却被奸人陷害入狱,堂堂昂藏丈夫竟落得如此凄凉,世道何其不公。

幸好官家圣明,及时拨乱反正,还了郡王殿下的清白,否则大宋的气数都将折损一大截。

人群里突然发出轻轻的啜泣声,似在为赵孝骞心疼。

一名衣着华贵的中年商人缓缓脱下自己的外裳,然后上前,将自己昂贵的绸衫披在赵孝骞肩上,躬身行了一礼。

「殿下率十万控弦锐士成边,正是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之时,英雄怎可槛楼萧瑟,而折方马军帅之虎威,为大宋社稷,为天下苍生,殿下理应仪容生威,服**八荒。」

说完商人又行了一礼,恭敬地退下。

赵孝骞眼眶一红,沉默地朝百姓们再次行礼。

此刻的他,好像突然明白了。

个人的命运,其实也是家国的命运,苍生的命运。

他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其实也改变了家国和苍生的命运,这是无可否认的。

民心所向,依依东望。

古往今来,忠奸之分从来不在史书上,民心自有公断。

百姓比谁都清楚,这天下谁是忠,谁是奸,谁祸害了社稷黎民,谁舍生忘死为民立命。

今日百姓自发迎接赵孝骞出狱,已说明了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

天可欺,地可欺,民心不可欺。

面对百姓的这片心意,赵孝骞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不知如何回应。

良久,赵孝骞向人群行了一礼后,坐上了楚王府的马车离去。

辽国,上京。

一骑快马飞驰,快到城门时也不减速下马,依旧策马狂奔。

守门的辽军将士正欲喝阻,却听马上骑士大声道:「八百里加急军报,大小官员军民人等避让!」

一声暴喝后,将士们慌忙让开一条大道,任由骑士策马穿行城门,眼看着他在大街上横冲直闯,直奔辽宫而去。

皇宫内,耶律洪基坐在大殿内,正在读着一本佛经,神情颇为投入陶醉。

在文化习俗方面,耶律洪基还是颇为向往中原的,登基之后也确实下过许多国策,令辽国臣民习汉字,读汉书,推动汉化。

就连他甚为沉迷的佛教,最初也是从中原王朝传到辽国的,耶律洪基了解之后,顿时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北狄帝王,喝酒吃肉打猎放羊这些标配他没兴趣,

反而对吃素念经修轮回的佛教如此沉迷,甚至不惜大肆花费国帑,在辽国到处营造寺庙,供养僧人,这位辽帝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从南方飞驰传来的八百里军报很快进了宫闹,递到耶律洪基案前。

耶律洪基面色平静地拆开军报,只扫了一眼,突然脸色大变,眼中闪过惊和喜悦的光芒,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宋国的君臣———-哈哈!从上到下,昏庸至斯,我大辽命不该绝!」耶律洪基狂笑。

笑了很久,耶律洪基脸色渐渐恢复平静,扬声道:「来人,传耶律斡特剌,

萧兀纳入宫。」

半个时辰后,两位重臣匆匆来到殿内。

二人行臣礼后,飞快了一眼耶律洪基的脸色,见他面色红润,眼中隐带喜意,显然今日这位帝王心情不错。

耶律洪基也不废话,将军报递给二人。

二人接过传阅后,表情跟耶律洪基一样,首先是惊,接着便是狂喜。

「这——-宋国居然出此昏招,天若欲亡,真是拦都拦不住啊!」耶律斡特刺狂放地大笑。

萧元纳的表情与二人并无区别,至少表面上如此,和他们一样面带喜色,然而他的眼中却迅速闪过一抹阴鹭。

耶律洪基自然没注意到萧兀纳一闪而过的眼神,犹自大笑道:「本来宋国龙卫营一直驻军拒马河南岸,如心头之刺,令朕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没想到赵孝骞回了汴京,竟被宋国皇帝罢官免职,还陷进了官司,哈哈!

真是天助我也!」

萧兀纳压下心头的复杂情绪,附和着冷笑道:「自毁长城,莫过于斯,原以为宋国气数渐强,今非昔比,没想到君臣仍如当年一样昏庸糊涂,朝中臣子纵是再有本事,生平却不遇明主,回天乏术啊。」

殿内三人都是一脸喜悦,宋国皇帝的每一记昏招,都将成为辽国的每一场甘霖,令宋辽形势此消彼长。

耶律洪基这一年来愈发惶然不安,自从赵孝骞率龙卫营成边以来,辽国仿佛中了蛊似的,与宋国交战屡战屡败,不仅折损了八方兵马,还将飞狐兵马司以及拒马河南岸数百里土地沦丧。

宋军常驻拒马河南岸固守,仗着他们犀利的火器,对北岸的辽军时有袭扰,

在宋辽边境上,辽军已陷入彻底的被动挨打局面。

此时的辽军莫说收复失土,就连拒马河北岸也不一定守得住,辽国君臣这些日子一次又一次地推演,谋划出好几种方案。

这些方案都是为了应对宋军突然对辽国发起大规模进攻,兵锋直指燕云十六州时,辽国该如何防守。

老实说,辽国如今就像一头老迈没牙的老虎,已经没有力气对宋国维持进攻状态了。

耶律洪基曾经做过的最坏的预测,就是失去燕云十六州,付出这份代价藉此与宋国和议,签定一份类似湾渊之盟的协议。

当然,这次吃亏的一方是辽国,但至少能为辽国争取数十年的和平,让辽国得以韬光养嗨,以图来日。

辽国君臣如今对局势的判断其实是非常悲观的,在找到克制宋军火器的办法以前,辽国可能还会失去更多,付出更惨痛的代价,耶律洪基悲叹大辽日暮西山的同时,也做好了被大宋灭国的心理准备。

对局势都已悲观到这个地步,没想到宋国皇帝居然出了昏招,竟将宋辽之势里最重要的人物赵孝骞罢官免职了。

现在的耶律洪基很想笑,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