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662章 妥协议和

世子稳重点 第662章 妥协议和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5 13:21: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62章妥协议和

三番两次的沉重打击下,辽帝耶律洪基再次吐血昏迷,辽国朝堂大乱。

当日太医慌忙救治耶律洪基,一直救到夜晚,耶律洪基才醒过来,但人已说不出话。

皇孙耶律延禧和群臣一直等候在殿外,耶律洪基醒来后,无力地抬手指了指耶律延禧,便挥退了众人。

群臣知其意,耶律延禧在一片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负起了监国之责,与群臣继续商议国事。

对辽国来说,情况越来越严峻了,不仅宋国的赵孝骞魔下兵马来势汹汹,北边还有女真部落造反,眼看已将直捣黄龙府了。

南北两边夹击之下,辽国便失了分寸,两头无法顾及。

议事的群臣里,萧兀纳和萧奉先亦颇感震惊。

大宋与女真部落联手夹击辽国,这是二人都没想到的,赵孝骞事先根本没与他们通过气。

但对已经是辽奸的二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严峻的局势,已如泰山压顶之势,沉沉地压在辽国君臣的头上,原本耶律洪基打算以二十馀万兵马与宋国拼个死活的计划,随着女真部落的起事,计划也宣告流产。

这二十馀万辽军是耶律洪基从辽国各部临时抽调而来,为了凑足这些兵马,辽国许多地方已经兵备空虚,根本无法镇压女真部的叛乱。

而女真部却势如破竹,一路长驱直入,明明不到一万兵马,却根本无人可挡,辽国直到今日方才如梦初醒,对女真部的战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得不说,赵孝骞定下的谋略,确实给辽国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宋辽之战因为女真部的加入,而变得愈发复杂诡起来。

西夏已指望不了,李乾顺就算有心与辽国联盟,在赵孝骞派折可适率部袭扰了一番,

西北边帅章又日夜率军巡视边境,等于将西夏军队硬控在国境内,根本不敢动弹。

此时辽国君臣已明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国的赵孝骞事前是经过周密的布局的,如今这些布局生效,辽国刚开战便处处陷入被动。

「议和吧,我大辽已别无选择。」耶律延禧无力叹息,此刻他只觉得心力交,心中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明明自己即将继承皇位,可他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愈发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接手的将是怎样一座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江山。

枢密院使耶律俨神情有些不甘,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皱眉道:「皇太孙的意思是,大辽让出燕云十六州?」

耶律延禧无力地道:「不然呢?除此之外,安有良计退敌?赵孝骞魔下十万虎责之师,天下何人可挡?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大辽既然打不过,便只能妥协。」

说着耶律延禧望向耶律俨,道:「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耶律俨一滞,黯然气短叹息。

萧兀纳沉声道:「一时妥协,为大辽争得时日,陛下用争来的时日革弊务新,学习宋国变法,增强国力,辽国方可重现当年的强盛,失去燕云换大辽的新生,太孙殿下,臣以为付出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在座群臣纷纷点头,萧兀纳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令人无法驳斥,而且出发点也是为了辽国,没人怀疑他的一腔忠诚。

萧奉先悄悄用敬佩的眼神飞快警了他一眼。

辽奸当如是!

用最正义的言辞,最忠诚的态度,说着祸国殃民的话,忽悠得满朝君臣深以为然,这才是辽奸的最高境界。

自己显然差了些火候,以后还是多听多看少说,免得露馅儿。

耶律延禧也被萧兀纳这番话打动了,动容地道:「萧使相所言甚是,日后大辽确实不该再自大自负了,应该谦逊地向大宋学习,效仿大宋变法,辽国方可重回昔日荣光。」

顿了顿,耶律延禧道:「议和之事便定下了,何人愿为使臣,出使宋国与赵孝骞交涉谈判?」

群臣默不出声。

割让燕云十六州,辽国历史上第一次丧权辱国的谈判,没人愿意去,都怕坏了自己的名声。

等了许久没人哎声,耶律延禧皱了皱眉,下意识第一个望向自己信任的人,然后亲自点名。

「萧奉先,你可愿为?」

萧奉先浑身一震,垂头道:「殿下恕罪,臣,臣实在不愿见宋国那些人的丑恶嘴脸。

耶律延禧黯然叹道:「你嘴上说不愿见宋人的嘴脸,其实是不愿担负辱没契丹祖先的恶名,我知你忠心,但我已无人可用,只能辛苦你走一遭了,就算背负恶名,也是我来背负,你不过奉命而为,何罪之有。」

萧奉先立马露出忍辱负重的悲屈表情,垂头道:「既然殿下坚持臣出使,臣不敢违命。」

耶律延禧道:「事不宜迟,速速准备,今日便出发,若再延误,宋军都快兵临析津城下了。」

萧奉先应是,行礼告辞之后转身就走。

殿内众人目送萧奉先离去,心中愈感悲戚,每个人心中堵着一口气,那种帝国大厦将倾,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挫败感,深深地袭扰每个人的心头。

赵孝骞穿着便服,走在河间府城的街上,像个无所事事的富贵公子,漫不经心地走马观花,悠闲的神态与城内的百姓截然不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在这里没人认识赵孝骞,但他身后的陈守和一众禁军却如临大敌,每一个无意接近赵孝骞的百姓,都被禁军用魁梧的身躯挡住,赵孝骞身边一丈方圆内,被禁军用身躯隔绝成了四面围墙。

经历了破城的河间府,城内人口和商业大不如前,尽管官府一再张贴安民告示,恢复城内正常秩序,可河间府的商人百姓还是疑虑颇多,每天活得战战兢兢。

安享百年太平的城池,战争突然来临,宋军以迅雷之势破了城,当日在城中造了不少杀孽。

无可否认,河间府的商人百姓对宋军是抱着敌对态度的,只是不敢表露出来。

面对这个情况,赵孝骞也无可奈何。

军纪涣散是双面刃,一方面能极大地激励士气,另一方面,却也失去了占领地的民心。

破城当日的杀戮抢掠,是任何将领都阻止不了的,赵孝骞魔下的将士没有太高尚的信仰,他们如此拼命杀敌,为的就是升官发财,破城之后宋军对城内做的一切,将领们都只能默许。

沿着最繁华的大街走了一遍,看着街上稀疏的人群,三三两两关门的商铺,赵孝骞眉头紧皱。

「要恢复秩序和昔日的繁华,还是要给政策啊——」赵孝骞喃喃道:「为今之计,只能散出消息,以免税和补贴政策鼓励商贾进驻,还要从河北诸城迁徙一批汉人百姓进来。」

河间府是一座多民族杂居之地,城里有契丹族,渤海族,铁骊族,族等等,汉人百姓大约占了一半,可这座城池里的汉人习惯了辽国的统治,对中原王朝日渐疏离,他们基本已自认为辽人了。

未来要收拢城内人心,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所谓百姓单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盛况,是根本不存在的,赵孝骞今日在城里走了一圈,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眼神都是充满了淡漠甚至是仇恨。

赵孝骞默默看在眼里,脑子里盘算着如何收拢占领地的人心。

脑子里想着事,脚步难免迟缓,赵孝骞正打算转身回府衙,突然街边一阵喧嚣,然后一道身影以平沙落雁之式倒飞出来,重重倒在地上,距离赵孝骞仅数尺之遥。

赵孝骞神情不变,陈守和身边的禁军们却大惊失色,下一瞬间便纷纷拔刀,几名禁军迅速将赵孝骞围住,形成阻挡刺杀的人墙肉盾。

每名禁军都深知新占领地的凶险,这座刚占领的城池可谓是处处危机,谁都不知道暗地里有多少辽国的奸细和刺客,正对赵孝骞虎视耽,寻找机会下手。

入城这些日子,陈守和禁军们脑子里时刻紧绷着神经,防的就是辽国的刺客趁隙而入见陈守如临大敌的模样,赵孝骞只是拍了拍他的肩,道:「不要紧张,人家只是挨了揍而已,与我们无关。」

倒在地上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看衣裳打扮,应该是汉人。

男子捂着肚子痛苦呻吟,紧接着,路边一家酒楼里走出一名铁塔般的汉子,汉子的身后还跟着几个闲汉模样的人,正嘻嘻哈哈地看着倒地的汉子。

赵孝骞静静地盯着这名铁塔般的魁梧汉子,从他的衣裳以及小辫发型来看,这人似乎是契丹人。

而他身后的那些闲汉,一个个也不像是汉人打扮。

果然,魁梧汉子出了酒楼的门,指着倒地的男子便一通叽里咕噜,不知说了什麽,赵孝骞判断他应该是在骂人,而且骂得很脏。

陈守皱了皱眉,凑近道:「世子,这些是契丹人。」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听出来了,咱们破城之后,城里为何还有契丹人?他们难道不是望风而逃了吗?」

陈守道:「河间府的情况有点复杂,契丹人占了不少,破城时混乱了一阵后,种将军下令严禁滥杀百姓,并且下令我军将士大部退出城外扎营。」

「城里的契丹人见将士们停了手,约莫便不害怕了,继续在城里住了下来。」

赵孝骞愈发不解:「就算如此,如今我大宋已占河间府,城里的契丹人也该夹着靛做人,为何胆敢如此欺辱汉人?」

陈守苦笑道:「当惯了主人,看见狗就情不自禁上前端一脚,大约便是如此了吧。」

赵孝骞顿时不高兴了:「咱们没来时他们是主人,咱们来后他们还是主人,咱们不是特麽白来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