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47章 意见不合

世子稳重点 第747章 意见不合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3 02:20:58 来源:源1

第747章意见不合

朝堂两位大佬主动登门拜访,亲自给他挟菜,姿态摆得很足。

大佬们想的事,赵孝骞隐隐有几分察觉。

自己果断放手兵权,确实让大佬们松了一口气,天下大乱还是天下太平,曾经真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如果赵孝骞至今不肯放兵权,这个时候的汴京该是满朝备战状态了,说不定连讨逆檄文都已新鲜出炉。

赵孝骞很清楚,赵煦哪怕时日无多,也断然不肯在死前留下这麽大的一个祸患,让他死后还要背负昏聩的骂名。

如今赵孝骞舍弃兵权孑然回京,汴京朝堂看似风平浪静,但其实大佬们心里是长舒一口气的,顺便再加一个擦冷汗的动作。

不过大佬们看问题虽然看得深远,但比赵颢父子还是差了点火候。

赵孝骞是回来了,然后呢?

赵煦时日无多,大佬们心里都有数,在他们看来,卸下兵权的赵孝骞已毫无威胁。

接下来就算官家驾崩,皇位继承人便由太后和大佬们商议决定,赵孝骞自动被排除在外,大宋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走下去,很大的可能将会在下一任官家的治下,实现天下一统。

他们大约没想到,卸下兵权的赵孝骞,其实并不是他们想像中的毫无威胁。

猛虎不过是暂时收起了锋利的爪牙,而不是被剁了手。

燕云兵权,只是被赵孝骞在明面上放弃了而已,实际上他还有一群忠心耿耿的部将,这群部将正代他掌控燕云兵权,朝廷若欲彻底消除威胁,除非一纸令下,把种建中宗泽这些人全杀了。

按赵煦的心思,燕云驻军确实需要大换血,种建中宗泽这些将领会被安排到别的军中,从而达到分化燕云驻军的目的。

不过赵孝骞刚被解除兵权,对赵煦来说最大的威胁已解除,接下来对将领的换血,进度不会太仓促,否则容易激起将士的反感情绪。

这个时间差,给了赵孝骞机会。

对燕云驻军将领换血,按正常流程走的话,至少需要花费一年半载。

可赵煦的时日,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

接下来新君即位,他就会赫然发现,自己根本指挥不动燕云驻军,换将换帅根本没人买帐了,而那时的赵孝骞,也不存在对新君继续效忠,他的忠诚没那麽廉价。

当着两位大佬的面,赵孝骞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根本不在意大佬们的表情。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不必时刻都端着,以赵孝骞如今的分量,几乎能与章惇曾布平辈论交了,所以根本不必讲什麽虚礼,率性随性便是。

章惇和曾布也不介意,他们笑呵呵地看着赵孝骞,目光满是欣赏,就连赵孝骞剔牙的动作都觉得分外优雅。

有一口没一口地陪着赵孝骞吃完,一顿酒宴草草结束,丫鬟收走了饭菜,奉上清茶,银安殿内恢复了谈笑风生。

闲聊一阵后,章惇等人终于说起了正事。

是的,大佬们没那麽多美国时间登门闲聊,他们的任何举动都是有目的的。

今日章惇二人登门也是如此。

示意赵颢屏退左右,银安殿内只剩下他们四人,章惇捋须,神情突然变得沉重。

「子安刚回京,想必多少听说了,官家的身体如今怕是……」章惇欲言又止,有些话说出口太犯忌讳。

赵孝骞也面色沉重地点头:「正因如此,我才匆忙赶回汴京的。」

章惇神情凝重地道:「老夫虽在朝中,但所知并不多,唯观官家气色,恐难为继……」

赵孝骞淡淡地道:「章相公想说什麽,尽管直言便是。」

章惇沉默半晌,与曾布迅速对视一眼,然后缓缓道:「不知子安如何看官家的几位兄弟?」

赵孝骞瞬间明了,章惇这是在试探他对下一任大宋官家继任者的意见。

于是赵孝骞笑了笑,道:「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德不高,望不重,如此国之大事,怎敢随便妄议?一切自然听诸位重臣的。」

章惇眸光闪动,不悦地瞥了他一眼。

这也是只小狐狸,死活不肯吐真话,当真油滑得紧。

曾布却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低声道:「老夫听说,你与端王赵佶颇有恩怨,子安若是一切都无所谓,如果端王即位,对子安恐怕……」

赵孝骞立马正色道:「谣言!纯粹是谣言!子宣先生,谣言止于智者,我与端王向来兄弟和睦,亲密无间,如若端王即位,我必举手赞成,绝无质疑,并竭尽全力辅佐端王,成就帝王伟业……」

一番碧血丹心的表态,把两位大佬都搞懵了,禁不住对视一眼,眼神里都透出茫然不解。

难不成传言有误,成王与端王其实并无嫌隙,他们的关系真的亲密无间?

两位大佬懵逼的时候,一旁的赵颢迅速瞥了赵孝骞一眼,眼神里满是鄙夷。

装!你就装!小心把自己作死了!

赵孝骞面色坦然,一脸浩然正气,铁铮铮的忠臣良将模样。

开玩笑,在两只老狐狸面前,怎能那麽容易袒露真话?做人太实诚的话,怎麽被坑死的都不知道。

「子安真与端王亲密无间?」章惇皱眉问道。

「那是当然,我们经常一起谈论风花雪月,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彼此甚为投契,都恨不得拜关二爷义结金兰了……」赵孝骞正色道。

两位大佬顿时无语。

你们特麽本来就是宗室兄弟,还特麽「义结金兰」,这关系到底是近了还是远了?

一旁的赵颢狠狠瞪了他一眼,陪笑打圆场:「两位莫怪,犬子说话经常有些离谱,乱七八糟的,习惯就好了。」

赵孝骞脸颊抽搐了几下,「犬子」,这孽父是谦虚过头了,他道德败坏勾搭有夫之妇的帐,还没跟他算呢。

章惇眸光闪动,捋须淡淡地道:「如此说来,子安对端王即位并无意见了?」

「完全没意见,我举双手赞成,并且全心全意拥戴。」赵孝骞用力点头。

章惇沉默许久,飞快瞥了曾布一眼,突然道:「子安不觉得端王轻佻麽?」

赵孝骞一惊,茫然地看着章惇,而一旁的曾布却皱眉露出不悦之色。

瞬间赵孝骞便明白了。

两位大佬对皇位继承人的事,谈不拢!

曾布是守旧派,按照礼法规矩,他支持赵佶即位,毕竟是排名第一的继承人,一切合乎祖制。

但章惇却似乎并不满意赵佶,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竟然当面说出「轻佻」二字评语,显然内心是很不认同赵佶的,而且演都不演了,不得不说,这很符合章惇的性格。

一个是政事堂大佬,一个是枢密院大佬,二人的意见不合,赵孝骞真心建议他们出去打一架,谁赢听谁的。

大佬意见不合,对赵孝骞来说本来应该是机会的,毕竟就算皇位没他的份,却可以把赵佶弄下去。

但赵孝骞并没有放松警惕,当着老狐狸的面,打死也不轻易表态,否则容易上当。

再说皇位继承事关国本,到底选谁其实是非常复杂,根本不是两位大佬能决定的,其中有很多利益集团的牵扯,以及朝堂阵营的博弈,甚至还有中原河北江南等各地士商集团的影子。

所以这件事到底谁说了算,目前是扯不清楚的。

既然扯不清楚,赵孝骞肯定不会轻易表态,让子弹飞一会儿才是正道。

恍惚间赵孝骞突然记起,真实的历史上,章惇似乎确实不认同赵佶即位,并且当着向太后的面评价赵佶「轻佻」。

结果自然是赵佶依然即位,而章惇因为站队错误,从此被贬谪地方,此生再无机会回到朝堂中枢了。

所以理论上说,赵孝骞与章惇应该是盟友,反赵佶的盟友。

不急,再观察观察。

果然,章惇表态后,曾布忍不住道:「按祖制礼法,端王佶是官家的弟弟,自官家以下,端王为长,所谓兄终弟及,理应由端王即位。」

章惇却不慌不忙捋须道:「兄终弟及不错,但官家还有好几位弟弟,官家无子承嗣,此时便不应以长幼排位,而应立贤不立庸。」

曾布终于怒了:「子厚说话好生没道理!谁是贤,谁是庸,凭你一句话而定吗?」

章惇不甘示弱地道:「至少赵佶非贤,不可立。」

曾布冷笑:「子厚既然如此有主意,不如你一人而决便是,将来新君即位,你也莫当什麽宰相了,直接当摄政王如何?」

这话太重了,章惇忍不住愤怒道:「你这说的什麽话!老夫一心为国,绝无私心,赵佶若即,必然昏聩无道。」

「你若有心不妨打听一下,看看端王这几年都在干什麽,每日与那些文人墨客为伍,舞弄笔墨,不问疾苦,只知风花雪月,沉迷书画金石和搜罗奇石,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国家吗?」

「你我君臣,还有子安,咱们这些年打下的大好局面,子宣难道放心交到赵佶这种人手里,眼睁睁看他败坏掉吗?」

二人争吵越来越激烈,这时也不管是不是主场客场了,互相喷着唾沫对骂起来。

作为主人的赵颢父子,却一点也不在意,父子俩兴奋地坐在一旁,看着两位大佬互喷,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光动嘴有啥意思,打起来!快打起来!打出脑浆子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