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58章 主帅人选

世子稳重点 第758章 主帅人选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6:48 来源:源1

第758章主帅人选

作为旧党核心成员,苏轼能被任为江南东路观察使留后,已经很不容易了。

章惇手握权柄,对旧党大肆打压的环境里,苏轼以旧党官员的身份异军突起,除了他与赵孝骞的关系莫逆,章惇不便得罪外,当初苏轼出使辽国时的表现确实足够亮眼。

多方面考虑后,章惇才愿意放过这个异党分子,但也不喜欢苏轼留在汴京碍他的眼,于是一脚把他踹到江南去了。

这一世的苏轼,命运与史书上的不同了,是个好消息。

赵孝骞与人交往不在乎他是什麽立场,新党也好,旧党也好,那是人家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像有的人喜欢吃肉,有的人喜欢吃素一样,纯属个人的事,私人之间的交往先看政治倾向未免可笑了。

以后这几日,李清照果然登门了,小姑娘是真的不知啥叫客气话,赵孝骞随口一说她便当真了。

于是赵孝骞只好带李清照满大街转悠,这几日逛遍了大相国寺,御街,州桥勾栏,连城外的几座皇家林苑也去过了。

李清照表现得很兴奋,跟在赵孝骞身边蹦蹦跳跳,完全没有传说中「易安居士」的温婉多才的样子。

她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正是蹦蹦跳跳的好年纪,赵孝骞也想蹦蹦跳跳,就是拉不下脸。

相伴而游的这几日,赵孝骞确实明显感受到李清照对他若有若无的情愫。

这种感觉很微妙,李清照嘴上与他称兄道弟,一副纯洁至交好友的模样,可赵孝骞总能感觉到,在他视线不及的地方,她的那双美眸时刻看着自己,像缠绕大树的藤蔓。

但当赵孝骞的视线转回来时,她的目光立马移向别处,一脸开朗的笑容,仍旧是那个单纯无暇的小姑娘。

赵孝骞不知如何回应她的情意,至少现在不是时候,于是这几日与她同游时,他只能装聋作哑。

数日后的清晨,王府来了一名宫人,传旨官家召见。

赵孝骞穿戴好官服,出门上了马车进宫。

福宁殿外,郑春和正在殿外的廊下等候,见赵孝骞走来,郑春和上前亲热地行礼招呼。

赵孝骞也含笑回礼,目光朝殿内一扫,然后看向郑春和。

郑春和读懂了他目光里的意思,于是轻轻摇头。

左右环视一圈后,郑春和压低了声音道:「官家的身子愈发不行了,这几日都罢了朝,今日召殿下觐见,兴许是官职的事,昨日枢密院送来几道奏疏,官家足足看到深夜。」

赵孝骞的心里顿时有了数。

他已回京,兵权已卸,但燕云驻军至今未任新的主帅,对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来说,没有主帅容易出事。

想来今日赵煦召见他,约莫就是为了燕云驻军主帅的人选了。

于是赵孝骞整了整衣冠,走入殿内。

赵煦这次没有坐在桌案边,而是半躺在床榻上,他的床头仍是堆积如山的奏疏公文,赵煦的面前支了一张小矮桌,人躺在床上办公。

赵孝骞上前见礼,赵煦扭头露出了笑容。

「子安来了,快坐。」

赵孝骞观察赵煦的气色,相比上次微服同游州桥,这才短短数日不见,赵煦的脸色愈见灰败。

大病之人,他的脸色不止是单纯的苍白,而是看他的气色。

此刻赵煦的气色很不好,至少在赵孝骞所有见过的活人里,他是最像死人的那个。

第一眼看去,就感觉赵煦浑身的精气都被抽走,眼眶深陷,面无血色,浑身上下缠绕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死气。

赵孝骞心头愈发沉重,他知道,赵煦真的时日无多了。

长长叹了口气,赵孝骞低声道:「官家还是静养身体为好,朝政暂时可交给政事堂的宰相们,官家的身体这般境况了,何必仍劳于案牍,耗干精气。」

赵煦苦笑道:「朕的身体自己清楚,这已不是静养的问题,当初若不是轻信术士的话,误服了他们炼的丹药,朕或许还能多活几年……」

赵孝骞语声渐冷:「那几名术士谋害官家,是诛九族的大罪,官家若不忍,臣愿为官家分忧。」

赵煦摇摇头:「罢了,朕已放归了他们,金口难悔,一切是朕的报应,若临死前还杀人,朕也担心造了杀孽,误了朕的来生。」

「朕唯一的皇儿襁褓之时便夭折,那段时日朕心神俱裂,乱了分寸,做了不少错事,大肆选秀,宠幸新妇是其一,错信术士,误服丹药求延寿是其二,这两样都透支了朕的身体,以至于此。」

「说到底,做错事的人是朕,怪不了别人。」

赵煦黯然沉默片刻,随即抬头又露出了笑容。

「子安,朕现在每日清醒的时辰不多,大部分时候都是意识模糊混沌,所以朕今日召你进宫,有话便直说了。」

「是,官家但有旨意,臣必遵从。」

赵煦沉吟半晌,道:「燕云驻扎十万大军,如今是许将暂代主帅,但许将此人才高,却性格优柔,不宜扶正。」

「朕打算另遣主帅赴任燕云,许将仍为副使,至于种建中,宗泽等将领,当初皆是子安栽培起来的,朕本打算将他们调任西北和河东等军中,不过军中人事调度不可过多,只能徐徐图之。」

赵煦的语气愈见平静:「朕应该活不过今年冬了,当初满腔热血,希望在朕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其实如今大宋已具备了这些条件,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可北伐,这份功绩,大约是要留给下一任新君了。」

赵孝骞黯然道:「官家……」

赵煦抬手打断了他,道:「生老病死,世人难免,朕也不例外,子安不必伤怀。」

「朕暂时不调任种建中宗泽他们,也是为将来北伐辽国做准备,良将难得,如若抽调他处,恐会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降低了我大宋北伐的胜率,不如让他们留在军中。」

「一两年后,朝廷约莫已囤积了足够的粮草,那时便可北伐辽国,一统天下了。」

赵孝骞黯然叹道:「官家好好保重身体,一两年后,臣愿留在汴京,为官家继续分忧,坐看官家创下大宋历代帝王从未有过的功绩,耀于祖宗庙堂。」

赵煦眼眶一红,垂头哽咽道:「朕也想见到那一天啊,可惜天不假年,夙愿难成,偌大的功绩只能留给下一任帝王了。」

赵孝骞叹了口气,这时候他实在不知如何安慰赵煦,因为赵煦比任何人都清醒,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安慰他的话都显得那麽空洞无意义。

赵煦很快恢复了平静,强笑道:「天意如此,如之奈何,罢了,认命便是。」

「子安,今日朕便会下旨,任你为知枢密院事,日后枢密院便由曾布和你共掌,现在朕想徵询的,是燕云主帅的人选。」

赵孝骞皱了皱眉,脑中飞速运转。

燕云主帅的人选,赵煦应该早就心里有数了,嘴上说着「徵询」,其实只是「通知」,也算是给他这个前任主帅面子。

「一切由官家定夺,臣绝无异议。」赵孝骞立马回道。

赵煦满意地一笑,道:「朕这里有个人选,参知政事,谏议大夫,广德军节度使陈松龄,子安觉得此人如何?」

赵孝骞想都没想,便道:「臣以为甚妥,臣赞同官家的人选。」

赵煦冷不丁道:「你说说,陈松龄多大岁数,容貌如何,性格如何,曾经所任何职……」

赵孝骞:「…………」

「子安……你是不是根本不认识陈松龄?」

赵孝骞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啊这……」

陈松龄是谁,赵孝骞是真的不认识,他对朝堂向来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认识的朝臣都是一些重量级的大佬。

这位叫陈松龄的,名字前面一大串官衔,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参知政事」,这就相当于副宰相了。

但大宋的副宰相很多,政事堂里除了章惇是老大,其他的几乎都是副宰相,赵孝骞又没在政事堂任职,怎麽可能个个都认识。

赵煦失笑摇头:「子安你啊,不必如此避嫌,朕召你商议,是真的徵询你的意见,没有别的意思。」

「陈松龄此人,性格颇为沉稳,前些年子安还未崭露头角,大宋处于弱势之时,他便一力主张停止岁赐,抗击辽国,屡屡上谏说我大宋丧权辱国,君臣失节……」

赵煦接着道:「元佑年间,陈松龄还只是兵部侍郎时,朕便看过他的一篇策论,写得很不错,唯一的缺点是当时我大宋国力不足,战力孱弱,不足以支撑他的这篇策论战略。」

「如今燕云缺帅,朕想来想去,觉得此人或许可以一试,子安觉得如何?」

赵孝骞能说什麽?

他当然是同意啦,不然呢?

燕云主帅,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因为陈松龄就算赴任燕云,短时间内是无法掌控兵权的,以种建中和宗泽在军中的威望,陈松龄到任后,最少半年内要跟这俩人斗智斗勇,才能慢慢把兵权抓在手里。

半年的时间,足以沧海变桑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