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55章 再见故友

世子稳重点 第755章 再见故友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6:48 来源:源1

第755章再见故友

也不知是不是三观出了问题,赵孝骞想到自己是反派阵营的一员,居然隐隐有些兴奋自我反省后,赵孝骞觉得应该是活爹把他带偏了。

一个正直的人,整天被邪恶的活爹洗脑,灌输谋朝篡位大奸大恶的思想,想不变坏都难。

赵孝骞不过是凡夫俗子,没那麽高的定力和意志,被最亲近的人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

就像唐僧路过女儿国一样,他定力高,不被女儿国王的美色所动,坚持一心向佛,西天取经。

发现什麽问题了吗?

没错,问题在于时间。

唐僧师徒只是短暂停留女儿国,所以他能坚守原则,不为所动。可女儿国王若是想方设法多留他一些时日呢?

留一个月,一年,整日耳鬓厮磨,儿女情长,天天在他耳边「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唐僧真能过得了这一关吗?

赵孝骞跟这位活爹相处好几年了,才动了谋朝篡位的心思,已经算得上很坚定了。

贫瘠狭小的院子里,赵颢不知道儿子的心思都飞到唐僧身上去了,犹自介绍道:「这些人大多习过武艺,不过除了武艺外,他们皆有别的特长。」

「他们有的擅追踪,有的擅藏匿,有的擅打探,还有的擅散播流言,立足市井———」

赵颢转头看着他,缓缓道:「这些都是人才,今日老夫便将他们交给你,以你的本事,有了这些人辅佐,必如虎添翼。」

「不仅如此,这些年老夫在朝堂官场上,也笼络了一批朝臣,这些朝臣最高已是御史大夫,政事堂参知政事,六部侍郎等等,事到关键处,自有人出来助我父子一臂之力。」

「当然,还有宫里的眼线,诸班直的禁军统领等等,也有少许供咱们驱使,图穷匕见的那一刻,自可见分晓。」

赵孝骞有些震惊地看看他。

尽管早知活爹这些年布局不简单,但他实在没想到,活爹的布局居然如此之深远,甚至连禁宫武将都被他笼络了。

赵颢的表情却很平静,仿佛述说着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元丰七年,神宗先帝还健在,但身体已极差,那时朝野便有「兄终弟及」的传言,

是太皇太后刻意所为。」

「她-向来是疼爱我的,希望神宗崩后,由我来继承皇位,可惜朝臣们不答应,毕竟神宗有子,没道理让弟弟继承。」

「我被排除了,才轮到赵煦,其实那时终究羽翼未丰,这个皇位我没实力争夺,于是我才闷不出声地退让了。」

「并且从那以后,我便以纨绮浪荡之态示人,一是为收敛锋芒,暗中积蓄力量,二是打消赵煦的疑心,让他觉得我人畜无害—」

赵颢悠悠叹了口气,道:「骞儿,这个皇位,确实应属神宗一脉的,我本不该凯,

如果赵煦有子传嗣,我和你这一生便从此作罢,不是因为我仁慈善良,而是人家传位天经地义,我找不到机会。」

「如今赵煦无后,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又是咱们的死敌,骞儿,这样的情况下,老夫可就不客气了,坐不上那个位子,咱们父子只有死路一条,不争也要争了!」

赵颢说完后垂脸不语,神情陷入曾经的回忆里。

赵孝骞沉默许久,低声道:「父王,咱们都不是坏人,现在不过是求生罢了,父王不必对神宗先帝愧疚,我们必须活下去。」

顿了顿,赵孝骞看着满院子的黑衣人,突然扬声道:「擅于散播流言的人站出来。」

三名黑衣人向前迈了几步,走到赵孝骞面前,一言不发地躬身抱拳。

赵孝骞笑了笑,道:「你们的名字我就不问了,因为人太多了,我记不住,再说这种甲乙丙丁之类的假名字,记住了也没意义,也不知哪个没脑子的人给你们取的,真是一点心思都不愿浪费啊。」

赵颢肥厚的脸颊一抽,目光不善地了他一眼。

「交给你们三人一个任务,明日起,你们便在汴京市井间散播一个消息,就说官家病危,太后与朝臣商议新君人选,宰相章却对端王赵信不满,坚决反对赵信即位。」

「嗯,就这个消息,争取数日内传得满城皆知。」

三名黑衣人抱拳领命,默默退下。

赵颢皱眉,然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祸水东引,搅浑朝堂这潭水?」

赵孝骞笑道:「只要咱们父子不出头,朝堂越乱,对咱们越有好处,流言满天飞后,

孩儿还有下一步呢。」

赵颢欣慰地点点头:「知道你也是个坏种,老夫就放心了。「

赵孝骞:「..—

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做什麽都不过分。

赵孝骞的骨子里正邪参半,该正义的时候正义,该邪恶的时候一定邪恶,不像那些所谓的道德君子,死到临头了也要坚守所谓的「正义」。

好吧,不理解,但尊重,反正赵孝骞做不到。他只是凡夫俗子,从不刻意地压抑内心的「善」与「恶」。

那本来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每个人皆如是。

交代了任务后,黑衣人散得很快,漆黑的夜色中,他们彻底地融入了黑暗,分散在汴京城的各个角落。

现在赵孝骞终于明白,为何做见不得人的事一定要穿黑衣了,真的很有必要。

大半夜的你穿个骚包的白色衣服试试,狗见了都要追出三里地。

父子俩回到王府,各自疲惫地睡下。

第二天,赵孝骞依旧起的很迟,快到中午才意犹未尽地起床,打着呵欠出了前庭。

今日又是被丫鬟叫醒的一天,回到汴京后,他似乎从未睡到自然醒。

王府来客人了,这次的客人他不得不见。

苏轼,还有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姓李,名清照。

在赵孝骞心里,这两人既是朋友,也是偶像,不见不行。

走到前庭,苏轼和李清照站在院子里,似乎在吵架,二人争得面红耳赤。

赵孝骞悄悄走近,听了一会儿,听出了名堂。

二人争执的是前庭地上散落的银杏叶,苏轼说银杏叶可以做菜,并且它还是一味中药,可以泡水喝。

李清照说你这吃货简直没救了,见到啥都觉得能吃,如果树叶都能吃的话,从古至今哪来的饥荒饿。

赵孝骞脸颊抽搐了一下,文人啊,都是吃饱了撑的,太闲了,最好把他们下放到农村当几年知青,约莫就不会那麽闲了。

悄悄奏到二人身后,二人仍在争执,浑然不觉。

「子瞻先生的眼里,人间处处皆是宝,万物皆可食,不如劳驾子瞻先生去我家茅房里看看?说不定有新的发现呢—.」赵孝骞满怀恶意地笑道。

二人一愣,同时扭头,看到赵孝骞后,苏轼顿时一脸怒意,李清照却毫无淑女仪态地哈哈大笑起来,笑也不掩嘴,露出满嘴白牙,非常地不做作。

「竖子无礼!久别半载,刚见面便编排老夫!」苏轼怒道。

李清照却笑得花枝乱颤,咯咯咯的像只刚下蛋的小母鸡。

「我却觉得子安兄言之有理,子瞻先生不如去茅房找一找,哈哈!」

苏轼气的直瞪眼:「龈龈!腌!有辱斯文!」

三人站在前庭笑闹一阵后,赵孝骞才将二人请到银安殿内坐下。

与苏轼是老友,老友重逢,自是人间乐事。

与李清照的关系还有点陌生,不过人家是千古第一才女,就冲这偶像名头,赵孝骞也不能对她太见外。

赵孝骞回京的消息他们两日前就知道了,苏轼与赵孝骞的来往从来不掺杂任何功利成分,听说赵孝骞回京,苏轼喜出望外,只想登门拜访老朋友。

李清照属于被苏轼梢带的,自从李清照的父亲去年被调入汴京任职后,李清照开始混迹汴京的文化圈。

看她与苏轼如此熟稳的模样,显然她已成功打入文化圈了。

这小姑娘能被冠以「第一才女」的名号,果然是有些斤两的,如今才十五六岁的她,

已经初露锋芒了。

「昨夜饮宴,小姑娘与老夫赌酒,老夫若没醉倒,今日她便安分在家读书,抄十遍道德经给我。」

「老夫若被她灌倒,今日便要带她来见子安」

苏轼说完老脸报报,显然结果已不言而喻。

赵孝骞警了他一眼,道:「我记得第一次见清照姑娘时,她就把你灌倒了,这麽久了,你咋不长记性呢?」

苏轼授须一叹:「兴许是老夫觉得自己又行了—」

李清照哈哈大笑,毕竟年岁太小,神情不假掩饰的得意,一点也不给老前辈面子。

「子瞻先生怕是不知,论喝酒,小女子至今未逢敌手。」李清照说着,得意地皱了皱琼鼻。

苏轼摇头叹道:「老夫见识了,也信了,以后打死不跟你赌酒,昨夜上了你的恶当啊!」

说着苏轼痛苦地揉了揉太阳穴,看来宿醉的滋味很难受。

李清照两眼亮汪汪地看着赵孝骞,道:「子安兄刚回京,以后还去燕云成边吗?」

赵孝骞苦笑道:「暂时应该不去了吧。」

李清照欣喜地道:「太好了,以后我在汴京又有人陪我玩要了!」

赵孝骞断然道:「我不跟你赌酒。」

「不必赌酒,可以玩耍的东西多着呢,子安兄喜欢赌吗?赌骰子,赌叶子戏,赌六搏—都可以。」

说到赌,李清照的眼晴愈发闪亮,表情都变得兴奋起来。

赵孝骞片刻,这才想起后人评价李清照的性格,这女人简直五毒俱全。

她喝酒,泡吧,爱赌·———但她是个好女孩。

偏偏是,她爱好的一切,都玩得非常精,简直到了专业的程度,无论喝酒,赌博,还是写诗作词,都是行家。

神奇的小姑娘,有文化的精神小妹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