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50章 风向不对

世子稳重点 第750章 风向不对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6:48 来源:源1

第750章风向不对

赵孝骞一直知道,母亲冯氏并不简单。

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年代敢于跟自己的丈夫和离,哪怕付出出家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说明这个女人的内心足够强大,而且清醒。

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麽,不要什麽,为了得到想要的,可以付出什麽。

以前赵孝骞膝下尽孝,并没有聊过太多正事,他眼里的母亲永远是温婉善良,柔和端庄的形象,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喜欢唠叨,喜欢儿子多陪陪她。

当然,也有点小资情调,她独居的府邸里,亲自种下了花卉,每日细心照料,更喜欢在花卉间开辟一块空地,布置矮桌蒲团和茶具,每日闻着花香,面色恬淡地泡茶,看书。

如果不出现太大的风浪,冯氏的馀生大约便是这般了吧。

直到今日,赵孝骞才赫然发现母亲的另一面。

那是冷静睿智,杀伐果断,心肠甚至比赵颢更冷厉几分。

赵孝骞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父母似乎都不是善茬儿。

冯氏是个做事很乾脆的人,可以说是雷厉风行,赵孝骞说要送她走,她立马便吩咐丫鬟收拾行李。

赵孝骞也令陈守将一箱箱银钱抬进了府,冯氏看着满室金光灿灿,不由惊呆了。

「你,你这是……」

「母亲路上怎能没有盘缠,孩儿不过是小小地孝敬一点而已。」赵孝骞笑嘻嘻地道。

「不行,太多了,你做大事正是用钱的时候,为娘不能拖你后腿,随便给我取几十锭银子,路上足够花用了。」冯氏坚决地道。

赵孝骞也不劝她,只用了一个理由。

「这些钱都是从我那混帐爹的王府库房里偷出来的。」

冯氏沉默一阵,立马改口:「带走,全都带走!一个铜子而也不准剩!」

侧头看着目瞪口呆的赵孝骞,冯氏认真地解释道:「既然是你那混帐爹的钱,为娘我就不客气了,能让那混帐破财,我很乐意。」

「……您高兴就好。」

当晚赵孝骞住在芳林园,母子坐在前堂聊了很久,从朝政国事聊到家长里短。

尤其是对那个未曾谋面的亲孙子,冯氏特别思念,想到明日出发,过不了几日便能亲手抱上可爱的孙儿,冯氏又变得高兴起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府邸后门已准备了几辆马车,满载着钱财和行李。

赵孝骞特意令陈守拨出二百名禁军,一路护送冯氏去密州港。

临别之时,冯氏倒也没有表现出儿女惺惺之态,反倒是非常大气利落,用力揉了揉赵孝骞的脸庞。

「为娘此去,免你后顾之忧,我走以后,你可放手去做,无论成败,一定要保证自己平安无恙,你若有个好歹,为娘和你的妻儿们没法活了,家里没有主心骨,我们这些妇道人家撑不起来的。」

赵孝骞点头,含笑道:「母亲放心,孩儿别的本事稀松平常,但论逃命的本事,孩儿倒是颇有心得,事若不成,孩儿立马就跑,跟着逃去日本,总算也能当上一方诸侯,子孙世代享福。」

冯氏欣慰地笑了:「你能这麽想最好,事先留好退路,做事不至于孤注一掷,轻身犯险。」

最后深深地注视了他许久,冯氏的眼眶渐红,眼泪即将落下来的那一刹,冯氏果断转身上了马车,放下了车帘。

两百禁军护送着几辆马车,踏着清晨的朝色,缓缓地朝城外行去。

赵孝骞站在原地,呆怔地注视着马车队伍走远,直到消失不见,这才轻轻呼出一口气。

亲人越来越多的期待,越来越多的担忧和责任,全都压在身上,原本对胜负并不怎麽在意的他,现在不得不承认,自己除了胜利,已经别无选择。

陈守站在赵孝骞身边,低声道:「世子,老夫人被送出汴京,官家必然知情的,他会不会……」

赵孝骞目光不动,仍定定地注视着前方,嘴里淡淡地道:「无妨,只要我仍留在汴京城,官家就会放心,至于我的父母妻儿留不留,对官家来说并不重要,所以他知道了也不会在乎的。」

…………

端王府。

数月前,赵佶被封「端王」,本是阖府欢庆的大喜事,但封爵那天赵佶却大发雷霆,摔碎了一地瓷器碗碟字画,然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身体止不住地瑟瑟发抖。

他很清楚官家为何突然封他为「端王」。

不是恩典,不是兄弟情分,全是因为蜀地遂宁城的那首童谣。

童谣诛心,赵佶根本无从解释,而官家果然也生了猜忌之心,立马就把赵佶的爵号改了。

这件事一直是官家和赵佶心里的一根刺,哪怕后来赵佶多次进宫,在官家面前表现兄友弟恭,可赵佶总觉得兄弟间的相处比当初少了点什麽。

少了的,大约名叫「信任」吧。

作为童谣的男主角,赵煦怎能毫无芥蒂,仍拿以前的态度跟赵佶相处。

不得不说,楚王父子出的招是真狠,童谣给赵佶带来的阴影,至今都无法消除,害他这几个月只能乖乖待在王府里,一动也不敢动,出门跟文人墨客聚个会都担心引起官家的警觉。

当然,最近好消息还是有的。

好消息就是,赵佶从太医那里打听到,官家赵煦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大限恐怕就在最近,而朝中多有议论,大部分都赞成按祖制规矩,由赵佶来继承皇位。

赵佶不着急了,更不需要任何串联活动,他只要乖乖待在王府里,皇位自然会从天而降,这个时候若他自作聪明搞什麽串联朝臣的小动作,反而弄巧成拙。

所以这几日赵佶的心情很好,表面上每天在王府里读书写字,闭门谢客,不与外人来往,一副清高孤傲的模样,实际上他每晚都兴奋得睡不着,一想到皇位即将落到他头上,赵佶便兴奋得浑身发颤。

尤其是昨日,听说赵孝骞居然回京了,赵佶愈发激动。

赵孝骞在燕云领兵,手握十万兵权,因为此事,最近官家和朝堂内气氛诡异,不少御史上疏直述对赵孝骞手握兵权的担忧,都被赵煦留中不发,于是气氛愈发诡异了。

这些日子里,赵煦的烦恼,也是赵佶的烦恼。

没办法,赵佶已将自己自动代入皇帝的角色,他不止一次在想,如果自己突然即位,赵孝骞手中的兵权问题仍未解决的话,那时他将如何处置。

除了朝廷直接跟赵孝骞翻脸,赵佶也想不出别的法子了。

没想到昨日赵孝骞居然回京了,而且是舍下了兵权,轻车简从回京,这个事实令赵佶喜出望外。

难道这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赵孝骞怎会出此昏招,他放弃了唯一的倚仗,孑然回京跟羊入虎口有何区别?

猜不透赵孝骞回京的目的,赵佶想了很久,最终把原因归结于官家所赐的丹书铁券上,于是赵佶不由暗暗冷笑。

多麽天真的人啊,以为靠那块破牌子真能保住世代平安?

赵佶如果即位,第一件事便是弄死赵颢赵孝骞父子,他们是自己的死敌,必须死。

至于丹书铁券,谁给你的你找谁去,反正他是不承认这东西的。

心情愈发愉悦的同时,赵佶待在王府里愈发谨慎,就连酒都戒了,每日只是规规矩矩读书,举止言辞都透着稳重的气质,每天照镜子时自我感觉很满意,有那股子帝王的味道了。

一名官员脚步急促走到赵佶面前,官员是王府长史,也是他的幕僚,名叫周兴折,赵佶向来倚重他。

「殿下,近日风向有点不对……」周兴折表情严肃地禀道。

赵佶一惊,关键时刻,他最害怕的就是听到风向不对的消息。

「出了什麽事?难道是赵孝骞他……」赵佶颤声问道。

赵颢父子是他的头号死敌,赵佶最担心的就是这父子二人。

周兴折摇头:「不是赵颢父子,而是章惇……」

「章惇怎麽了?」

周兴折低声道:「下官打听到,章惇与同僚友人饮宴时,公然宣称不支持殿下即位,大宋官家应立贤,而非论长幼。」

赵佶面色瞬间苍白:「章惇,他,他……怎会出此言?我自问未得罪过他呀。」

周兴折犹豫了一下,道:「章惇对殿下评价不高,言称殿下『轻佻』,不堪为帝。」

赵佶沉默半晌,脸上渐露怒容:「轻佻?我何曾轻佻过?以往不过与一些文人墨客相聚时,醉后举止有些失态,这就叫『轻佻』?他章惇年轻时没这麽干过吗?」

周兴折垂睑低声道:「殿下,现在不是发怒之时,下官以为殿下应速速补救,章惇是朝中宰相,他若公开反对殿下,殿下即位想必会有波折,此为千钧一发之际,殿下千万稳住。」

赵佶深吸了口气,很快恢复了情绪,冷静地道:「我该怎麽办?」

「殿下,章惇为人固执,他若主意已定,恐难更易,下官以为不必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不如寻求太后娘娘的帮助,在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太后娘娘的话语权是颇有分量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